錢永健獲大獎接受專訪:望中國成科學強國

2020-11-25 鳳凰網

錢永健

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華裔科學家錢永健因為在基因和疾病偵測領域做出的卓越學術貢獻榮獲2008年影響世界華人大獎。

錢永健在自己位於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實驗室接受鳳凰衛視訪問時表示,很榮幸能夠獲得這個獎項,他同時對全球華人對他的關注表示感謝。他說,這個獎對他是又一個激勵。

由中國內地、香港、東南亞、美加等地區最富影響力的十餘家華文媒體共同舉辦的「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已進入第三年,前兩屆影響世界華人獎科學研究類獲獎者包括:破解H5N1病毒的陶一之、發明環保電池的張霞昌、獲諾貝爾和平獎的郝慰民。本屆「世界因你而美麗──2008影響世界華人盛典」頒獎禮將於本周六(28日)晚在北京大學舉行,錢永健將會透過視頻於現場發表得獎感言和接受大會提問。

出生科學世家 為父鑽研癌症

祖籍杭州,出生在紐約的錢永健出身科學世家,父親,哥哥和舅父都是工程師和科學家。

除了有著科學世家的背景外,錢永健積極鑽研對醫療有貢獻的科學研究,原來亦是因為有切身之痛的驅使︰「我們現在正在繼續進行一些生化方面的項目,這也是我一直致力研究的課題,同時我們也在進行癌症的研究,激勵我這樣做的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我的父親患癌症去世,還有我的博士生導師以及其它一些親屬,所以,如果可以為癌症研究做些什麼,我會感到一絲安慰。」

超越成敗得失終 獲諾貝爾獎

所謂耳濡目染,錢永健小時候便夢想成為一名科學家,而剛剛度過57歲生日的他,已成為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生化和化學系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醫學院院士以及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他的學術成果碩果纍纍,在綠色螢光蛋白研究上的卓著貢獻,使他榮獲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他的科學之路看似順利成章,不過,和所有的人一樣,年輕時的錢永健也曾經面臨很多困惑。

大概十四五歲時,錢永健向紐約水牛城一間著名的癌症研究機構申請暑期實習被拒絶,他憶述說︰「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遭遇失敗,那以後的幾個月是我經歷了少年時的失敗時光,後來在大學的時候,有幾次,我的老師都告訴我說我沒希望了,當時我聽不懂他們講的課,或者沒有注意他們布置的作業,或是做錯了,總之那門功課學的很糟,所以這些事情我也有過同樣的經歷。」錢永健又說他經歷過很多次論文落選、實驗不成功的時候,但人越來越成熟時,便會學懂以更超脫的態度去看待成敗得失。

喜歡簡單生活 望中國成科學強國

錢永健喜歡簡單的生活,從不在乎衣著打扮,每天騎自行車上下班,但卻總是第一個進實驗室,最後一個離開實驗室的人。閒暇的時候,他也喜歡彈鋼琴,跑步,潛水,或是和夫人溫迪一起散步,但這些在獲得諾貝爾獎之後都已經無暇顧及了。

平時的錢永健幾乎不說中文,但在採訪中他主動開口和記者講起了中文,還不好意思地解釋自己的中文缺少練習,講的很不好。他努力地用中文說︰「我缺少練習,我沒有機會練習說中國話。」

錢永健還說,如果自己的父母還在世,他們會對兒子獲得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感到欣慰,因為這個兒子並沒有讓他們那麼失望。

錢永健對中國將來的科學成就寄予很大期望,他也希望能有機會和中國的科學家一起合作。他說︰「中國現在在科學研究上的投入很大,這當然是成就科學的重要基礎,我希望在這些基礎之上,中國在科研領域能夠有更大的發展,由此成為真正的世界強國,我想,我希望,我也相信這一天會很快到來。」

相關焦點

  • 錢永健:諾獎的顏色
    7月1日,林道諾獎得主論壇組委會專門為三位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舉行記者招待會,這一禮遇並沒有讓錢永健覺得自己很「特殊」。他身著淺藍色的長袖襯衣和黑色長褲,從容回答來自世界各地記者的提問。  錢永健1952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在新澤西利文斯頓長大。16歲時憑藉一個金屬易受硫氰酸鹽腐蝕的調查項目,在美國全國性獎項「西屋科學人才選拔賽」中獲一等獎。
  • 錢學森堂侄錢永健逝世 曾獲諾貝爾化學獎(圖)
    據美國《聖地牙哥聯合論壇報》報導,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校長透露,錢永健是在俄勒岡州的一條自行車道上去世的,但還未確定其去世的具體原因。錢永健祖籍浙江杭州臨安,1952年生於美國紐約,是中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的堂侄。2008年,錢永健憑藉綠色螢光蛋白的研究,與美國生物學家馬丁沙爾菲、日本有機化學家兼海洋生物學家下村修共享該年的諾貝爾獎化學獎。
  • 科學是否有國界?華裔科學家錢永健獲諾獎,公開表示:我是美國人
    2008年,美籍華裔科學家錢永健憑藉對綠色螢光蛋白的研究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此消息一經公布,全中國人們都為此感到高興,以他為榮。在中國人的眼中,雖然錢永健是美國國籍,但他祖籍是屬於中國浙江省臨安市,也算是半個中國人。但沒想到不久之後,錢永健就公開表明:我不是中國科學家,是美國科學家。
  • 64歲華裔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錢永健在美國去世
    錢永健是當今生命科學集大成的科學家,幾乎囊括所有生命科學領域大獎,也是唯一一位華人沃爾夫獎和諾貝爾獎「雙得主」。讓錢永健獲獎的綠色螢光蛋白被喻為生物化學中的「北鬥星」。錢永健獲諾獎後曾表示,他從小就喜歡「色彩」,因為他喜歡畫畫。8歲那一年,爸媽送給他一盒化學工具箱,「我把不同的化學物質混合調成漂亮的紫色,就是我的第一個實驗。」 早年患有哮喘,身體不佳的錢永健常常幾個小時鑽在地下實驗室中專注於化學實驗。一個讓許多媒體津津樂道的故事,是他和哥哥的一次實驗引爆了自製的火藥,導致家中一張桌球桌被燒焦。
  • 錢永健家族史
    後來,他在日本接受了孫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認識到不進行民主革命就不可能挽救中國。1910年,錢均夫毅然回國,在上海成立「勸學堂」,教授熱血青年,投身民主革命。1911年、1913年錢均夫兩次出任浙江省立第一中學(現杭州第四中學)校長。旋赴北京教育部任職多年。後任浙江省教育廳廳長。
  • 錢永健:為生物科學點亮一盞明燈
    留聲機  「錢永健的工作照亮了科學」——在錢永健生前任職的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訃告上這樣寫道。  錢永健足夠耀眼——2008年,56歲的錢永健憑藉綠色螢光蛋白(GFP)的研究,與美國生物學家馬丁·沙爾菲、日本有機化學家兼海洋生物學家下村修共同獲得諾貝爾獎化學獎。
  • 世界著名生物化學家錢永健意外離世 祖籍杭州
    據錢永健所在的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校長透露,錢永健是在俄勒岡州的一條自行車道上去世的,但還沒有確定其去世的具體原因。關注錢永健,不僅因為他是諾貝爾獎得主,更主要的是他跟杭州有關。錢永健祖籍浙江杭州,是錢王錢鏐的後裔。他有一個嫡親的堂叔叔,就是在國內享譽盛名的大科學家、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
  • 錢學森侄子錢永健,獲諾獎後:血統不能決定身份,我是美國科學家
    然而,科學家與科學不同,科學家是有感情、有道德準則的,他們的身上流淌著祖國的血脈,當國步艱危之時,科學家有權選擇回歸祖國母親的懷抱,竭盡全力地扶危定難。 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的侄子錢永健在獲諾貝爾化學獎後,雲淡風輕地表示:「我在美國出生、長大,我是美國科學家,不是中國科學家。血統不能決定一個人的身份。」
  • 錢學森侄子錢永健:56歲獲諾獎時說:我是美國科學家,與中國無關
    「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這句話是法國科學家巴斯德說的,巴斯德為人類防治疾病做出了巨大貢獻,當時德法戰爭,德國給他頒的獎項他沒有接受。在這樣的情形下巴斯德說出了這句話,科學雖然造福的是全人類,但是科學家有自己深愛的祖國。
  • 錢學森侄子錢永健:56歲獲諾獎時說:我是美國科學家,與中國無關
    錢永健在美國出生、在美國長大,在他的認知裡他就是一個美國人。錢永健從小便表現出了和父輩們一樣的對科學的熱愛。上小學時,別的小朋友玩的是泥巴,錢永健玩的是化學用品。偶然之間,錢永健看見了一本化學實驗書,他迷戀上書中描寫的化學反應。從此變得一發不可收拾,錢永健經常花費很長時間在家中地下室做化學實驗。
  • 錢永健:錢學森侄子,獲得諾貝爾獎後,卻拒絕承認自己是中國人
    有人稱,中國這頭雄獅終於睡醒,中國只用了僅僅幾十年的時間,就趕超英法等國數百年的科學研究。在這個科技為王的時代,科學技術代表了一個國家的實力,一個躋身世界前列的資本,無數科研人員就是最好的先鋒。中國的進步離不開科學技術的進步,世界上的諾貝爾獎項,更是眾多科研人員一身追趕的無上的榮耀,是對自己的成就最高的肯定。
  • 錢學森堂侄、諾獎得主錢永健逝世 享年64歲(圖)
    2008年,錢永健憑藉綠色螢光蛋白的研究,與美國生物學家馬丁沙爾菲、日本有機化學家兼海洋生物學家下村修共享該年的諾貝爾獎化學獎。錢永健是美國生物化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加州大學聖地牙哥生物化學及化學系教授。他是當今生命科學集大成的科學家,幾乎囊括所有生命科學領域大獎,也是唯一一位華人沃爾夫獎和諾貝爾獎「雙得主」。
  • 錢永健:他是錢學森侄子,獲諾貝爾獎後,宣稱自己並非中國科學家
    但提起他的伯伯——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大家應該就有印象了。錢永健是錢學森的侄子,但他沒有中國國籍。實際上,錢學森覺得自己是在美國出生和長大的美國科科學家。1952年,錢學森出生於紐約,在父親和叔叔的影響下,他從小就對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追憶華裔諾獎得主錢永健:學術研究無國界之分
    2008年,錢永健憑藉綠色螢光蛋白的研究,與美國生物學家馬丁 沙爾菲、日本有機化學家兼海洋生物學家下村修共享該年的諾貝爾獎化學獎。  錢永健是美國生物化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加州大學聖地牙哥生物化學及化學系教授。他是當今生命科學集大成的科學家,幾乎囊括所有生命科學領域大獎,也是唯一一位華人沃爾夫獎和諾貝爾獎「雙得主」。
  • 點亮科學的諾獎獲得者騎行遠去 錢永健騎單車外出離世
    滿門科學家錢永健1952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在新澤西州利文斯頓長大。他的父親錢學榘是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的堂弟,是出色的空氣動力學專家,擁有許多航空技術專利,曾任美國波音公司工程師。錢學榘早年畢業於中國上海的國立交通大學,後與錢學森帶著庚子賠款支付的獎學金到美國念書。1944年,錢學榘將妻子與長子錢永佑接到美國定居。
  • 64歲華裔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錢永健在美國去世
    據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官網消息,該校華裔諾貝爾獎獲得者錢永健(Roger Tsien)於8月24日在俄勒岡州去世,享年64歲。  據《聖地牙哥聯合論壇報》當地時間8月31日報導,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校長透露,錢永健是在8月24日美國俄勒岡州的一條自行車道上去世,但具體原因還未確定。  錢永健1952年生於美國紐約,祖籍浙江杭州臨安,是中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的堂侄。他是美國生物化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加州大學聖地牙哥生物化學及化學系教授。
  • 錢學森的侄子錢永健,獲得諾貝爾獎後,公開表示:我是美國科學家
    五十年代後,錢學森學成回國,錢永渠則留美繼續科研事業的研究。1952年錢永健出生於美國紐約,父母是科學家和工程師。在他小時候時就展現了他對科學事物的興趣。在父親的陶冶情操下,他對科研事業的興趣越發濃厚超越同齡人的求知。
  • 錢永健:2008年化學獎 綠色螢光蛋白研究
    2008年,與美國日本2名科學家以綠色螢光蛋白的研究獲諾獎。錢永健,1952年2月1日出生於美國紐約,祖籍中國浙江杭州臨安,是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的堂侄。2008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之一,美國生物化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先後任教於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以及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2016年8月24日,錢永健在美國俄勒岡州去世,享年64歲。
  • 錢永健:中國人會尤其感到驕傲
    新華網華盛頓10月8日電 (記者張忠霞)瑞典皇家科學院8日宣布,美籍華裔科學家錢永健等3人榮獲2008年度諾貝爾化學獎。作為華裔科學家,錢永健希望他獲獎可以激勵中國的年輕人,「當然,我希望各個國家的年輕人都能受到激勵,但我知道,中國人對此會尤其感到驕傲」。
  • 錢學森侄兒獲諾貝爾獎:我是美國人,不是中國科學家
    提起諾貝爾獎,那簡直是我們14億中國人心中共同的痛,自其1901年頒發以來,100多年中國都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獲獎者,直到近幾年莫言和屠呦呦才打破了這一尷尬的處境,但在物理丶化學等科技領域,我們從未有一人能夠獲此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