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是否有國界?華裔科學家錢永健獲諾獎,公開表示:我是美國人

2020-11-25 騰訊網

引言

自信,是支撐我們不斷前進的重要精神支柱。黃巢在《題菊花》中的一句「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充分展現了其想要推翻腐敗唐王朝的自信;陸遊在《書憤五首·其二》中也寫道「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表達了他相信宋朝可以收復失地的自信。

2008年,美籍華裔科學家錢永健憑藉對綠色螢光蛋白的研究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此消息一經公布,全中國人們都為此感到高興,以他為榮。在中國人的眼中,雖然錢永健是美國國籍,但他祖籍是屬於中國浙江省臨安市,也算是半個中國人。但沒想到不久之後,錢永健就公開表明:我不是中國科學家,是美國科學家。

▲錢永健舊照

01

1952年,錢永健出生於美國紐約。他有一個聲名顯赫的堂叔,就是歷盡千辛也要從美國回到中國,擔任我國飛彈項目負責人,備受大家尊敬著名物理學家——錢學森先生。錢永健父親錢學渠當年也是與錢學森一同畢業於上海交大,後來又一同去往美國的留學生。只是畢業後,錢學森選擇了回歸祖國,錢學渠選擇了留美發展。

▲上海交大近照

由於錢學渠在求學時期基本依靠堂兄錢學森救濟,因此兩家的關係一直都比較密切。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錢學森回到中國,兩家也因國際關係的原因無奈失去了聯絡。十年後中美破冰,錢氏一族才得以重聚。因此,雖然錢永健對自己的堂叔推崇備至,但他和中國的感情牽連卻並不多。

▲錢學森舊照

02

出身文化世家的錢永健從小就表現出了極高的智商和天賦。1968年,16歲的錢永健就獲得了美國西屋科學天才獎。這一獎項在美國被稱為「小諾貝爾獎」,是美國高中生所能獲得的最高級別的科研獎項。由此可見,錢永健在化學方面的科研天分非同尋常。

▲錢永健獲諾獎舊照

2008年,56歲的錢永健與美國、日本的兩位科學家共同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在獲獎之後,他多次公開表示,自己的身上雖然有著中國人的DNA,但是他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就,更是因為美國的教育。他更是清楚地表明,自己是一個美國人,不是中國人。自此之後,國內對於錢永健的關注度逐漸降低。

03

當時,錢永健也強調了家族血緣對於他來說也很重要,還表明錢氏一族對於子孫輩分的排列十分講究。「錢」姓起源於吳越國主錢繆,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吳越王歸順於宋朝,因此其子孫在宋朝一直受到禮遇,宋代編著而成的百家姓中,把當時的國姓「趙」列在了第一位,「錢」緊隨其後。

▲吳越王錢繆雕像

吳越王錢繆在年少時就以聰慧聞名於世。《舊五代史·和凝傳》中的「文武全才而有志氣」就是對他的絕佳形容。這位吳越王不僅精通兵法文章,還依靠自己打下了大片吳越江山,後來為了百姓安定又自願歸順宋朝。

從吳越王錢繆至今的1100多年歷史中,錢氏可以說是人才輩出。我們耳熟能詳的就有著名歷史學家錢穆、一本《圍城》驚世人的文學家錢鍾書、近代著名教育家錢玄同、「兩彈一星」元勳錢三強等人。錢氏的家譜上可以說掛滿了榮譽與勳章,擁有這樣的家世也令錢永健感到自豪。

▲美國紐約夜景

雖然對於自己的家族有著強烈的認同感,但錢永健對於整個華夏民族的歸屬感並不強烈。從小在美國長大的他,自認為是一名美國人也是無可厚非。特別是他成長於中美關係緊張的時候,從小與祖國的文化完全割離,只接受過正統的美式教育,這或許就是他堅定認為自己是美國人的原因吧。

▲錢永健發表演講舊照

2016年8月,錢永健因心梗在美國去世。而他的科研成果將不斷用於生物學、化學領域的研究。「科學沒有國界」,無論錢永健自認為是哪國人,都不影響他的研究成果繼續造福全人類,所以也大可不必對他的國籍問題耿耿於懷。

結語

自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以來,「正統」的中國科學家拿到諾獎的頻率也在逐漸增加,中國的優秀人才們逐步在世界上嶄露頭角,苛責錢永健「國籍認同」的人也越來越少。這或許是因為中國人變得越來越自信,不需要再通過這種方式來尋求認同感了。

參考資料:

《錢永健:英年早逝的諾獎得主》

相關焦點

  • 追憶華裔諾獎得主錢永健:學術研究無國界之分
    2008年,錢永健憑藉綠色螢光蛋白的研究,與美國生物學家馬丁 沙爾菲、日本有機化學家兼海洋生物學家下村修共享該年的諾貝爾獎化學獎。  錢永健是美國生物化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加州大學聖地牙哥生物化學及化學系教授。他是當今生命科學集大成的科學家,幾乎囊括所有生命科學領域大獎,也是唯一一位華人沃爾夫獎和諾貝爾獎「雙得主」。
  • 錢學森侄子錢永健,獲諾獎後:血統不能決定身份,我是美國科學家
    然而,科學家與科學不同,科學家是有感情、有道德準則的,他們的身上流淌著祖國的血脈,當國步艱危之時,科學家有權選擇回歸祖國母親的懷抱,竭盡全力地扶危定難。 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的侄子錢永健在獲諾貝爾化學獎後,雲淡風輕地表示:「我在美國出生、長大,我是美國科學家,不是中國科學家。血統不能決定一個人的身份。」
  • 錢永健:諾獎的顏色
    7月1日,林道諾獎得主論壇組委會專門為三位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舉行記者招待會,這一禮遇並沒有讓錢永健覺得自己很「特殊」。他身著淺藍色的長袖襯衣和黑色長褲,從容回答來自世界各地記者的提問。  錢永健1952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在新澤西利文斯頓長大。16歲時憑藉一個金屬易受硫氰酸鹽腐蝕的調查項目,在美國全國性獎項「西屋科學人才選拔賽」中獲一等獎。
  • 64歲華裔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錢永健在美國去世
    錢永健是當今生命科學集大成的科學家,幾乎囊括所有生命科學領域大獎,也是唯一一位華人沃爾夫獎和諾貝爾獎「雙得主」。讓錢永健獲獎的綠色螢光蛋白被喻為生物化學中的「北鬥星」。錢永健獲諾獎後曾表示,他從小就喜歡「色彩」,因為他喜歡畫畫。8歲那一年,爸媽送給他一盒化學工具箱,「我把不同的化學物質混合調成漂亮的紫色,就是我的第一個實驗。」 早年患有哮喘,身體不佳的錢永健常常幾個小時鑽在地下實驗室中專注於化學實驗。一個讓許多媒體津津樂道的故事,是他和哥哥的一次實驗引爆了自製的火藥,導致家中一張桌球桌被燒焦。
  • 錢學森堂侄、諾獎得主錢永健逝世 享年64歲(圖)
    原標題:錢學森堂侄、華裔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錢永健在美去世中新網9月1日電據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官網消息,該校華裔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華裔科學家錢永健(Roger Tsien)於當地時間8月24日在俄勒岡州去世,享年64歲。
  • 錢學森的侄子錢永健,獲得諾貝爾獎後,公開表示:我是美國科學家
    在錢氏家族中,不僅有錢學森這樣一位高端人才,有很多人在其他領域都非常的出類拔萃。然而今天要說的這位,他是一位屈指可數的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但是,他卻在獲得諾貝爾獎後發表聲明,宣稱我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接受了美國的教育理念,培養一個科學家的必要條件是輕鬆自由。他並沒有公開自己感謝中國。到底為什麼讓他產生了如此想法?
  • 12年前,錢學森侄子拿下諾獎後,為何當眾強調自己是美國科學家
    「我有中國血統,但我是一位美國科學家。」這句話曾經在12年前引起熱議,因為它出自錢學森侄子錢永健之口。對中國人而言,錢學森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國士無雙,他所做出的貢獻,值得每一個中國人永遠銘記。拿到博士學位的錢學榘一直在美國進行航空研究,他發明多項專利,獲波音公司青睞。1949年,錢學森勸錢學榘回國,錢學榘有些顧慮,沒答應。兄弟二人自此天各一方,錢學榘與夫人在美國生下三子,最小的就是錢永健。因為父親喜歡畫畫,錢永健也受到了很大影響,他小時候就經常拿著顏料擺弄,尤其擅長用化學物質調配不同顏色。
  • 錢學森堂侄錢永健逝世 曾獲諾貝爾化學獎(圖)
    ,該校華裔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華裔科學家錢永健(Roger Tsien)於當地時間8月24日在俄勒岡州去世,享年64歲。錢永健是美國生物化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加州大學聖地牙哥生物化學及化學系教授。他是當今生命科學集大成的科學家,幾乎囊括所有生命科學領域大獎,也是唯一一位華人沃爾夫獎和諾貝爾獎「雙得主」。讓錢永健獲得諾獎的綠色螢光蛋白(GFP),是一種最早發現自水母身上的發光蛋白,如今已經被廣泛使用於標誌和指示生物體內的細胞活動。
  • 錢永健:2008年化學獎 綠色螢光蛋白研究
    2008年,與美國日本2名科學家以綠色螢光蛋白的研究獲諾獎。錢永健,1952年2月1日出生於美國紐約,祖籍中國浙江杭州臨安,是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的堂侄。2008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之一,美國生物化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先後任教於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以及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2016年8月24日,錢永健在美國俄勒岡州去世,享年64歲。
  • 錢學森侄子錢永健:56歲獲諾獎時說:我是美國科學家,與中國無關
    「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這句話是法國科學家巴斯德說的,巴斯德為人類防治疾病做出了巨大貢獻,當時德法戰爭,德國給他頒的獎項他沒有接受。在這樣的情形下巴斯德說出了這句話,科學雖然造福的是全人類,但是科學家有自己深愛的祖國。
  • 錢學森侄子錢永健:56歲獲諾獎時說:我是美國科學家,與中國無關
    「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這句話是法國科學家巴斯德說的,巴斯德為人類防治疾病做出了巨大貢獻在這樣的情形下巴斯德說出了這句話,科學雖然造福的是全人類,但是科學家有自己深愛的祖國。錢學森是我國著名的愛國科學家,但是他的侄子錢永健卻在56歲獲得諾貝爾獎之際表示他是美國科學家。
  • 點亮科學的諾獎獲得者騎行遠去 錢永健騎單車外出離世
    錢永健生前為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教授,該校8月31日發表聲明: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華裔科學家錢永健去世,訃告中寫道:「錢永健的工作點亮了科學。」錢永健是錢學森的堂侄,而其全家更是滿門科學家,難怪錢永健在獲得諾獎時坦承:「每人都會從父母身上繼承一點東西,我可能就是繼承了這種科學家的『基因』,註定了繼承家族的血統,從事這樣的工作。」
  • 64歲華裔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錢永健在美國去世
    據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官網消息,該校華裔諾貝爾獎獲得者錢永健(Roger Tsien)於8月24日在俄勒岡州去世,享年64歲。  據《聖地牙哥聯合論壇報》當地時間8月31日報導,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校長透露,錢永健是在8月24日美國俄勒岡州的一條自行車道上去世,但具體原因還未確定。  錢永健1952年生於美國紐約,祖籍浙江杭州臨安,是中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的堂侄。他是美國生物化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加州大學聖地牙哥生物化學及化學系教授。
  • 錢學森侄子錢永健:我這輩子都是美國人,不是中國科學家,如何評價
    他習慣性的帶著圓圓的小眼鏡,有著亞洲人的面孔,但是卻有著一口流利標準的美式發音,問他是否會講中文,他卻表示自己並不會講。他獲得了2008諾貝爾化學獎,全國人們都沸騰了,但是他卻急忙跟中國劃清界限,並且表示自己這輩子都是地地道道的美國人,因而引起華人的憤怒。他就是背負盛名的錢學森的侄子——錢永健。
  • 錢永健獲大獎接受專訪:望中國成科學強國
    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華裔科學家錢永健因為在基因和疾病偵測領域做出的卓越學術貢獻榮獲2008年影響世界華人大獎。錢永健在自己位於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實驗室接受鳳凰衛視訪問時表示,很榮幸能夠獲得這個獎項,他同時對全球華人對他的關注表示感謝。他說,這個獎對他是又一個激勵。
  • 錢學森侄兒獲諾貝爾獎:我是美國人,不是中國科學家
    ,2008年,錢學森的侄兒錢永健榮獲諾貝爾化學獎,國內大力報導,可以說是舉國歡騰,但是錢永健的一句話卻澆了一盆冷水,他說:「我這輩子都是美國人,中國人可能因此會很高興,但我是美國科學家」!,就不得不說起錢學森了,錢老是我國著名的航空動力學家和物理學家丶兩彈一星的功勳人物,在我國最艱苦的時候他毅然決然接受使命,如果沒有他,我們的原子彈丶氫彈至少推後20年,錢學森還有個哥哥,而錢永健就是哥哥的兒子,也就是錢學森的侄兒,錢永健自幼學習成績就十分優秀,16歲就拿到了「英特爾科學人才」大獎,這個獎項也被稱為「少年諾貝爾」獎,1972年,僅僅只有20歲的錢永健就拿到了哈佛大學物理學和化學雙學士學位
  • 錢永健64歲英年早逝,諾獎前三天饒毅介紹相關工作
    文|知識分子  熱情洋溢、足智多謀的華裔科學家、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錢永健(Roger Tsien),2016年8月24日在美國俄勒岡州尤金縣去世,享年64歲。  錢永健博士生前為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教授。
  • 世界著名生物化學家錢永健意外離世 祖籍杭州
    他有一個嫡親的堂叔叔,就是在國內享譽盛名的大科學家、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憑藉綠色螢光蛋白的研究獲得2008年化學諾獎錢永健的死訊是美國當地時間本周三宣布的,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校長猜測他是在騎自行車時去世。
  • 錢學森親侄子,獲諾獎後公開表示:我在美國出生,不是中國科學家
    錢永健在諾貝爾獎頒獎儀式上美籍華裔生物化學家因此,當年科學家錢永健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時錢學森但他卻在獲獎的第二年,發表獲獎感言時說:我在美國出生、成長,不太會說中文,我是美國科學家這一點很確定,我不是中國科學家。按照他的意思,他獲獎跟中國沒有絲毫關係。
  • 錢永健:為生物科學點亮一盞明燈
    與錢永健一同獲得諾獎的馬丁·沙爾菲收到蛋白基因後,首次把它重組到大腸桿菌和四膜蟲的細胞中,發現植入基因後的大腸桿菌和四膜蟲的確能夠生成螢光蛋白。展示了蛋白可以作為一種生物標記使用的價值,引發轟動。  獲贈基因的錢永健於1994年,開始改造GFP,通過基因突變的方法,讓這類原本發出柔弱綠光的蛋白發光變得更明亮、更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