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路心語】 大麻籽情結

2021-01-13 騰訊網

大麻籽情結

李合吉

淺秋時節,晨中慢步在城郊結合部的路上,一塊荒草地邊的幾顆大麻籽(蓖麻),吸引住了我的眼球,好像遇見了多年不見的兒時玩伴,讓我不由自主地走近它的身旁,與它握手,定睛打量它的容顏,欣賞著它的榮光。它還是那樣的青蔥、年輕與漂亮,可我已皺紋滿面,白髮蒼蒼,它那金色的花、翡翠的果,它那枝枝葉葉,激起了我心的波瀾,回想起了與它相伴的那段時光。

春天,它生活得非常窘迫,營養豐富的大地塊,它是進不去裡面的,它可能也算是貧濺之命,只能生活在路邊、荒灘土薄石厚之地,但它生性倔強,不驕不媚,只要給它一席地、一捧土,它就能長成自己的模樣,開花、結果,把自己芳香美味奉獻給愛它的主人,不負雨露春光。在溝溝裡,在梁梁上,都能看到它靚麗的身影。它的葉子像傘一樣,伸著長長柄,把自己遮擋得嚴嚴實實,它好像是怕光、怕雨,也許是害羞。它一人多高的身材,渾身上下好像被綠油漆塗抹了一層,把它比作綠姑娘也不為過,它的花雖不顯眼,但它的果像毛慄般的形,如荔枝般的大,一簇一簇地向上生長,像小綠塔般地吸引著人們的目光。

夏天,大麻籽葉,是我們小夥伴們開心的玩具,我們會折一片葉子蓋在頭上,作遮擋陽光的帽子,尖尖的葉齒分布在葉的周圍,碩大的葉片像一個蓮花在頭上盛開,這還不是最開心的,最開心的是吹泥丸。這種玩法,是先找一個粗大葉柄的葉子折下來,然後找一個長圪針,將葉與葉柄的連結處刺透,這樣就與中間空心的葉柄通透了,再找一捏土,用唾沫和成泥,捏成如綠豆大的小泥丸,將泥丸放在凹著的葉片中心,也就是葉子與葉柄的連結處,然後用嘴吹葉柄根部,這樣葉柄裡的氣體往上跑,頂著小泥丸往上飄,看誰吹的小泥丸飄的時間長,飄得高,這也要技術,泥丸的大小,吹氣的用力大小,直接影響到飄的高度和時間長短,這種遊戲會讓我們兩三個小孩兒,玩得津津有味,明爭暗賽,不亦樂乎。

秋天,大麻籽熟了的時候,我們會從高高的大麻籽身上,拽下幾個帶毛殼的大麻籽回來,掰開裡面的麻籽。一個個大麻籽就裸露出來,光溜溜的身上長著花紋,這花紋好像一個個唱戲裡的黑臉譜,有的像包公,有的像張飛,在如豆大的硬殼上刻印著,這是天生的、胎帶的紋身圖。母親對大麻籽的玩法更有絕技,把麻籽的硬殼咬開一道縫,然後用拇指和食指用力捏,讓裂縫擴張,夾住上眼皮,麻籽就像蟲子咬住了她的眼晴,在眼前吊著,母親在微痛中給我展示她那窘迫的樣子,讓我開懷大笑。

成熟的大麻籽,奶奶也視它為珍寶,在艱苦的歲月裡,奶奶在中午炒菜的時候,從窗戶臺上晾曬的大麻籽中,掰幾粒仁放到炒鍋裡,大麻籽仁在熱鍋裡疼得嘰嘰亂叫,不一會就吐出了肚裡的油水。奶奶用這點可憐巴巴的大麻籽油,在鐵鍋裡擦來擦去,讓整個鐵鍋都嘗嘗它的油香,用她那巧手炒出香噴噴的一鍋菜,讓全家人享用。常言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現在想想,奶奶在當時,這樣為了給全家人改善生活,她應該是當之無愧的巧婦了。這種用大麻籽炒菜的方法,我想現在人不可能知道,也不會想到,這也可能是那年月沒辦法逼出來的烹飪絕技。

冬天,當大麻籽的葉子枯落之後,它的莖杆,就是最好的燒飯燃料,因為它有油性,不僅易燃,而且火苗旺。它雖然中間空心,但一節與另一節都不通透,在大火灶裡燃燒時,中間產生的氣體膨脹,會將外皮爆破,發出像爆竹一樣的響聲,一不注意就會嚇人一跳。它的枝叉多,爺爺還會挑一根比較粗的「人"字形莖杆,給我做推車玩,系上車把繩,搭在我脖子上,雙手握住兩根把柄,儼然一個太行山裡的小推車傳人。開心地在街上,在院裡,來回推個不停,把土院子弄得少皮沒毛,溝溝道道。

日月如流,光陰荏苒。但歲月的長河中,永遠揮之不去與大麻籽這段苦樂時光。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李合吉,男,1958年9月出生,河南省林州市人。鄭州鐵路局退休幹部,從事黨務工作20年,曾多次在鐵路局《鄭鐵在線》欄目發表詩歌和文章;自幼喜愛書畫,近兩年又在紅旗渠報發表過多篇詩歌與散文。畫畫、寫作已成為了自己的退休愛好。

相關焦點

  • 送禮佳品-「大麻籽」的營業價值
    大麻籽即大麻種子, 俗稱火麻籽、漢麻籽等。大麻籽在中國有著悠久的食用歷史, 在古代被列為「 麻、麥、稷、黍、豆」 五穀之一, 其中「 麻」 即為大麻籽.大麻籽不僅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營養價值的食物營養源, 同時, 其開發利用對大麻產業發展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 最新研究:大麻籽提取物能夠光滑肌膚、減少皺紋!
    最近,發表在《巴基斯坦藥物科學雜誌》上的一篇研究顯示,「大麻籽提取物」可有效改善皮膚的光滑度、減少皺紋。研究者認為,含有3%大麻籽提取物的外用護膚品具有抗衰老的效果。這裡的「大麻籽提取物」來源於工業大麻,也就是漢麻的種子。研究者招募了11名亞洲男性,年齡在20-35歲之間,他們都身體健康,沒有任何皮膚病。
  • 一份來自科研界的官宣:大麻籽抗衰老降血壓助消化……
    大麻籽即大麻種子,俗稱火麻籽、漢麻籽等。大麻籽在中國有著悠久的食用歷史,在古代被列為」麻、麥、稷、黍、豆」五穀之一,其中」麻」即為大麻籽。其中,作為人體脂肪代謝有關酶的輔基的鐵和鋅,在大麻籽中含量及比例最適合人體的需要。更為重要的是,大麻籽含有豐富的人體必需胺基酸和脂肪酸,且其組成比例合理,是現今最理想的食物營養源。
  • 紐西蘭允許大麻籽作為食品銷售
    食品夥伴網訊 2018年11月12日,紐西蘭初級產業部(MPI)發布消息稱,允許大麻籽作為食物出售的條例修正案於今日生效。   據紐西蘭食品安全負責人Bryan Wilson說,大麻籽食用安全,營養豐富,不會產生精神藥物的效果。
  • 「大麻籽」能治肚子痛 稀裡糊塗他種了4400多株罌粟
    老金聽說「大麻籽」可以治這個病,就想辦法從朋友那裡搞了一些來。老婆吃了這些「大麻籽」之後,肚子果然不痛了。  老金是個有心人,他想,這東西既然這麼管用,不妨種上一點,留著以後自己用。於是,今年年初,他把剩下的一把「大麻籽」都撒在了自己承包的蝦塘邊上。  這些種下去的「大麻籽」長得很快,「噌噌噌」一下就冒出幾千株,在蝦塘邊上圍成一圈,很是茂盛。
  • 如何利用大麻籽中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的益處?能用於哪些產品?
    大麻籽中的膳食纖維含量?什麼是膳食纖維?膳食纖維有哪些益處?利用膳食纖維能夠延展什麼產品?一、什麼是膳食纖維?二、大麻籽中的膳食纖維含量?有關資料顯示,我國漢麻籽仁(種子去殼後)中總膳食纖維含量為10.77%~38.16%,漢麻籽殼中纖維素含量26.71%,木質素含量32.28%,聚戊糖含量19.77%。
  • 院子,中國人的情結
    院子,是中國人的情結。在這裡,我們有太多回憶、感情、體會、美好的願望。 於是終於明白, 中國人對院子的情結,並不是因為它有多美。
  • 16種直逼潛意識的IP情結定位
    真正決定IP能量的是情感,情感從淺入深——依次為情緒、情感和情結,直至集體無意識(本能),越往深裡走,能量越強大和持久。情緒是被社會撩撥的刺激反應,情感是普世的人性,而情結是最接近人性本能的原生態。情結是如此深藏冰山的底層,所以定位在情結是非常難做到的。一旦做到,這個IP的能量將超級強大。
  • 【文化朝陽】朝陽人的化石情結
    崇拜情結我們曾經對「崇拜」缺少真知。當然亦少好感。至少我自己有點如此。面對化石,再言崇拜,不但頗有真情,且多崇拜。「崇拜」,只要前面沒有「盲目」、「個人」等限制詞,其實為一個「好詞」,至少是個中性詞。細想起來,且可圈可點,可歌可頌。
  • 黃果:拿什麼來消解根深蒂固的「編制情結」
    一切都是因「編制情結」使然。  在這股濃厚的「編制情結」驅使下,碩士研究生教育成了本科畢業後暫時性逃避就業壓力,通往體制內的一個跳板,浮躁氣氛瀰漫於高校之中,用心求學者反而成了異類。社會上,本是作為精英教育培養的碩士卻爭當城管、掏糞工與環衛工,這當然是對高學歷人才的巨大浪費,更是助長了社會「讀書無用論」的畸形風氣。確實有必要反思,「編制情結」是如何產生的?
  • 【大家】精英情結的危險與局限
    這就為各種指點江山、「為萬世開太平的」的精英情結提供了土壤和機會。作為歷史中人,我們無法驗證他們是正確還是錯誤,也無法估算他們的思想和做法可能帶來的收益或代價,但我們還是可以明顯看到精英情結的盲點和局限:他們會認為,這是一個混亂的時代,侏儒的時代,平庸的時代,需要回到他們崇尚的傳統、經典或偉人那裡。他們會美化其好處,放大其重要性,並不由自主萌生英雄主義和救世情懷。
  •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海子詩歌中的鄉土情結
    以往對海子詩歌的解讀大多是側重於其精神層面的峨冠博帶或語言表述的光怪陸離,很少有人觸及到海子詩歌深處的那些溫情脈脈的鄉土情結。它們像是淋漓的血液一般的流動在海子詩歌的骨髓裡,使得一具穿梭於城市與鄉村之間的疲憊軀體,即刻血肉豐滿起來。惟是深層次的理解了海子詩歌中飽蘸的鄉土情結,我們才能更縝密的觸摸到其詩歌肌理的片羽吉光。
  • 什麼樣的星盤配置容易有處女情結?
    針對「處女情結」這個問題,我們的輿論似乎有這樣一種導向——只有封建愚昧、庸俗過時的男性才會抱持這樣的態度,大多數有常識的男性不會如此。就像我們不能用一個女生是否是處女來衡量她的品格,我們也不能用一個男人的受教育程度、人品、智力去衡量他是否有處女情結。
  • 歷史真相:「希特勒的中國情結」
    歷史真相:「希特勒的中國情結"大家或許會看過這樣的一些新聞,希特勒不攻打中國的真相是什麼?只因他有「中國情結」。這些文章更是從多種角度多個方面闡述了希特勒的中國情節都是什麼。
  • 何兆武:少點諾獎情結,多些牛頓創新
    館主今天特別向各位友親們推薦何先生的一篇隨筆文章《關於諾貝爾獎情結》,這是他在母校西南聯大建校70 周年(2008年)時寫的,那年何老已87歲。該文曾被館主編入《何兆武思想文化隨筆》之《何兆武談文化——衝擊與反響》(上海學林出版社,2020年1月)。
  • 這4種情結,在心理學層次分析,其實都是精神疾病
    02戀足癖情結在《瘋癲老人日記》中有一段就是描寫戀足癖的。在卯木先生晚年的時候,對自己兒媳婦的腳產生了好感。通過撫摸和親吻她的腳來消解自己的欲望。即使到了病情最嚴重的時候,也要把兒媳婦的腳做成拓印放到墓前,目的是可以讓這雙腳一直陪著自己。
  • 問教丨神乎其神的全腦開發培訓,走火入魔的神童情結
    只要有「神童情結」在,神乎其神的全腦開發培訓,就很難絕跡——這也是迎合市場需要。全腦開發培訓成為打不死的「小強」,主要源於部分家長的「神童情結」與教育焦慮,培訓機構通過刺激家長的焦慮,以及宣傳培訓奇蹟,讓家長對全腦開發深信不疑。要讓這類培訓絕跡,需要家長有基本的教育常識,從「神童情結」與教育焦慮中走出來。 不少人把全腦開發培訓重出江湖,歸為監管不力。但其實,監管只是一方面原因。
  • 古人的月亮情結有多深,看看描寫月亮的詩句,你就知道了
    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月球絕不只是一顆星球那麼簡單,我們不但依靠月相的變化來指導農業生產,而且,在中國人的骨子裡,歷來都存在著一種情結,這種情結,我們可以稱之為「月亮情結」。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詩的國度,翻開那些優美的詩篇我們就會發現,我們的先人,他們對月亮的情結之深,簡直已經到了崇拜的地步;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些與月亮有關的優美詩句吧。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嶺南古琴,戀的情結與「記憶場所」的空間意義
    他在著作《戀地情結:環境觀念、態度與價值的研究》中,明確提出了「戀地情結」這一概念,它不強調客觀環境本身,強調人在心理上對地方積極的情感依附,是人對地方的愛。這種情感包括「短暫的視覺快樂,觸覺快樂,對親密熟悉之地的情結,對值得美好回憶的家之愛,對引發驕傲和自豪之感的地方之愛,看到健康和活力之物時的快活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