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式庭院,中國人的「院子情結」
從禪師的詩句裡,我們似乎聽到了四季走過院子的步音。
-
在種菜這件事上,中國人的天賦可能「無人能比」!
種菜真是中國人的執念」。事實上,中國人民的勤勞智慧,確實在種菜這件事上展現得淋漓盡致,院子裡、陽臺上、地磚縫隙裡、海灘上、沙漠裡、維和部隊營地裡、太空裡……中國人種菜的徵途,真真是「星辰大海」!有院子的種院子沒院子的種陽臺有泡沫箱子!
-
中國人諾獎情結背後透露著4點渴望
也正是因為如此,隨著諾貝爾獎各大獎項的不斷出爐,國人的諾貝爾獎情結又將隨之而來。自諾貝爾獎頒獎以來,以中國國籍獲得諾貝爾獎的僅2人,即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以外籍華人身份獲得諾貝爾獎的人也只有10人,其中還包括帶有明顯政治色彩的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2人。
-
圓明園:中國人揮之不去情結 近代史關鍵詞(圖)
1860.10.18——2010.10.18 今天是圓明園罹劫150周年紀念日 多年來圓明園成為文藝作品揮之不去的情結這片被中國人遺忘了一個多世紀的廢墟,再次進入中國人的視野。為了拍《火燒圓明園》,李翰祥說服新崑崙影業公司,耗資64萬人民幣在北京昌平搭建起一個仿真的圓明園外景地,並在拍攝尾聲時真的用一把火燒掉。 《火燒圓明園》在1983年全國公映,獲當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特別獎。
-
中國人的諾貝爾獎情結
中國人對諾獎的這種狂熱追捧反映了兩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就是國人對自己國家的科技實力不自信,也是我們常說的崇洋媚外的一種心理表現。另一個方面就是國內在創新、科技研發領域存在很多弊端,阻礙了中國在科學、科技創新等領域的發展。個人認為要改變中國人對盲目諾貝爾獎的崇拜,中國人科學家在諾貝爾獎上取得突破,需要做好以下一些事情:1、設立自己的權威性獎。
-
古人的月亮情結有多深,看看描寫月亮的詩句,你就知道了
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月球絕不只是一顆星球那麼簡單,我們不但依靠月相的變化來指導農業生產,而且,在中國人的骨子裡,歷來都存在著一種情結,這種情結,我們可以稱之為「月亮情結」。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詩的國度,翻開那些優美的詩篇我們就會發現,我們的先人,他們對月亮的情結之深,簡直已經到了崇拜的地步;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些與月亮有關的優美詩句吧。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歷史真相:「希特勒的中國情結」
歷史真相:「希特勒的中國情結"大家或許會看過這樣的一些新聞,希特勒不攻打中國的真相是什麼?只因他有「中國情結」。這些文章更是從多種角度多個方面闡述了希特勒的中國情節都是什麼。對於黑人和中國人,他常帶有一種輕蔑的態度,在《我的奮鬥》一書中就可以明顯的感覺到他是非常看不起中國人的。因此,這些作為事實的真相是否顛覆了你原有的看法呢?
-
【文化朝陽】朝陽人的化石情結
崇拜情結我們曾經對「崇拜」缺少真知。當然亦少好感。至少我自己有點如此。面對化石,再言崇拜,不但頗有真情,且多崇拜。「崇拜」,只要前面沒有「盲目」、「個人」等限制詞,其實為一個「好詞」,至少是個中性詞。細想起來,且可圈可點,可歌可頌。
-
流浪地球,揭示的是中國人的房子情結?
流浪地球中,帶著地球跑路,成了一個爭議點,對此有網友表示,老外不能理解為什麼中國人世界末日跑路還帶地球,是因為他們不知道中國人在地球上有套房是多麼不容易。其實如果帶入自己想像一下,有人忽然有一天告訴你,你所在 的城市要遭受什麼災難了,要趕緊跑,你第一反應會是什麼?
-
16種直逼潛意識的IP情結定位
真正決定IP能量的是情感,情感從淺入深——依次為情緒、情感和情結,直至集體無意識(本能),越往深裡走,能量越強大和持久。情緒是被社會撩撥的刺激反應,情感是普世的人性,而情結是最接近人性本能的原生態。情結是如此深藏冰山的底層,所以定位在情結是非常難做到的。一旦做到,這個IP的能量將超級強大。
-
何兆武:少點諾獎情結,多些牛頓創新
館主今天特別向各位友親們推薦何先生的一篇隨筆文章《關於諾貝爾獎情結》,這是他在母校西南聯大建校70 周年(2008年)時寫的,那年何老已87歲。該文曾被館主編入《何兆武思想文化隨筆》之《何兆武談文化——衝擊與反響》(上海學林出版社,2020年1月)。
-
法國人:中國人不可怕,可怕的中國人修理地球的能力無與倫比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所以中國人在種植這件事上,其實是相當的執著的,雖然現在隨著國內經濟的不斷發展,很多人都已經不再從事農業,但是種植其實從來沒有從中國人的生活中離開過。法國人:中國人不可怕,可怕的中國人修理地球的能力無與倫比。
-
唐曉峰談《戀地情結》:地理學家與「不客觀」的地理世界
近年地理編輯室開始出版一些面向一般讀者的普及類讀物,《戀地情結》即是最新出版的一本,既有學術性,又有大眾性。本文系7月22日商務印書館涵芬大講堂12期的文字整理稿,在這場講座中,商務印書館總經理李平與北京大學城環學院教授唐曉峰就《戀地情結》一書對人本主義地理學及相關問題展開討論。現標題與小標題為編者所擬。
-
正在努力成為一個有院子的人
42歲生日前夕遭遇失業、肥胖等等等一系列中年危機,唯一幸運的是以為會爛在手裡的股票因為20年房股市大漲居然掙了一筆錢,於是我用了5個月的時間通過美麗新鄉村找了一個農村的院子準備打造一個自己喜歡的院子,成為一個有院子的人。
-
即墨古城大講堂預告|戚發軔:我的航天情結
從「東方紅一號」升空到現在,我國航天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邁得穩、邁得遠,正在實現建設航天強國的偉大夢想。9月11日,戚發軔院士將走進即墨古城大講堂,作主題為「我的航天情結」的專題講座,講述中國在從一無所有到成為航天大國的過程中,老一輩的航天人是如何自力更生、勇於攀登的,為年輕人傳遞自強不息、鑽之彌堅的精神密碼。
-
就是在這樣的院子裡看星看海,享受限量級海居生活
院子是城市的詩,詩是無處不在的風景 「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牡丹亭》中的詞句道出了幾千年來中國人心中的庭院情結。世人最理想的居所,大概就是一方庭院。朝臨日光,暮著月色,有茶書相伴,有好友相歡,世間喧囂,都可以暫時忘卻。
-
泰禾紅樹灣院子將園林基因與當代城市人文生活相融合
廈門房產網為您推薦以下內容從一泓清泉開始,中國人對園林的探索就從未停止泰禾世茂·紅樹灣院子,在園林的打造上,更是回歸「大匠營宅」的人本初心,對中國園林與當代城市生活,進行了深刻理解,秉承「為城市創造作品、為時代奉獻精品」的理念,於社區大美園林中,匠心營建近1000平米的社區樂遊園,安放閩南人居理想。
-
國人諾獎情結背後透露著4點渴望
也正是因為如此,隨著諾貝爾獎各大獎項的不斷出爐,國人的諾貝爾獎情結又將隨之而來。自諾貝爾獎頒獎以來,以中國國籍獲得諾貝爾獎的僅2人,即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以外籍華人身份獲得諾貝爾獎的人也只有10人,其中還包括帶有明顯政治色彩的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2人。這個數量在諾貝爾獎頒獎歷史上屬於微乎其微的比例,也因此使得諾貝爾獎情結揮之不去,遠比國足奪冠的期待性更強。
-
家裡養盆玉蘭樹,種在院子裡寓意好,家裡養一棵吉祥如意
其實咱們中國人自古以來就非常喜歡各種花花草草,要是家裡面再有個院子的話,種樹也不在話下。而且經過這麼多年,咱們種樹還有很多講究的,今天花花就來跟大家聊聊院子裡面種什麼樹比較合適,花友們可以跟著花花來了解一下哦~1、玉蘭樹花花的奶奶家裡就有個小院子,裡面種了一棵玉蘭花。
-
院子不能種的十大兇樹 什麼樹自家院子不能種
院子不能種的十大兇樹 什麼樹自家院子不能種 現在很多有自帶院子的人家,都喜歡在院子中種上花草樹木,能夠起到淨化空氣和美化的作用。但是其實種樹在風水學中也是很有門道的,種樹也是要看風水的。種對了風水就好了,種錯了風水只會越來越差。那麼什麼樹自家院子不能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