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高溫氣體動力學重點實驗室舉辦09年度學術年會

2021-01-15 中國科學院

學術報告會會場 

近日,中國科學院高溫氣體動力學重點實驗室(LHD)2009年度學術年會暨學術委員會會議在力學所小禮堂拉開帷幕,參加會議的有院基礎局局長劉鳴華、力學所所長樊菁研究員、黨委書記周德進、俞鴻儒院士、崔爾傑院士、童秉綱院士、鄧學鎣教授、韓肇元教授、楊基明教授、張紹良教授等以及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和研究生一百餘人。 

開幕式由實驗室副主任張新宇研究員主持,實驗室主任姜宗林研究員作了LHD2009年度工作報告。報告從研究工作與進展、團隊建設、人才培養、合作交流、實驗室平臺建設和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等多個方面匯報了實驗室在過去的一年中取得的各項成績,並闡述了下一階段的實驗室工作設想和發展藍圖。姜宗林研究員在報告中進一步強調了「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牽引、以突破其重大關鍵技術為目的、以實驗室可持續發展為原則」的實驗室發展規劃理念,實驗室將以可重複使天地往返運輸技術研究為背景,繼續堅持「十五」、「十一五」科研目標,並將在「十二五」規劃中提升為關鍵技術集成及其相關物理規律研究。主任報告之後,劉鳴華局長、崔爾傑院士、俞鴻儒院士先後致辭,對實驗室工作和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並表以祝賀,希望實驗室繼續堅持目前的思路和規劃,在下一階段的發展中更上一層樓。樊菁在講話中指出,實驗室今天的良好局面和態勢是經過幾十年的努力進取和持續發展獲得的,希望實驗室珍惜取得的成績、腳踏實地繼續堅持長遠發展,並鼓勵大家樹立信心爭取在科學和國家需求兩個方面取得突破。 

隨後,學術委員會在小禮堂報告廳內召開了會議,會議由學術委員會主任崔爾傑院士主持,各位學術委員紛紛發言,對實驗室的下一步發展規劃和綱要進行了深入討論,並針對性地提出建設性意見。委員們表示,實驗室的工作取得了較大進展、具備了一定的顯示度,團隊建設、人才引進和培養、平臺建設方面形成了規模和特色,研究工作和實驗室發展是可持續的;但隨著實驗室的逐步發展和壯大,實驗室需要在配套設施和管理體系建設方面繼續加大投入,同時要進一步強化本土青年人才的培養工作。委員們要求實驗室要繼續發揚自身的特長和優勢,結合科學前沿動態和國家發展的迫切需求,充分發揮實驗室引領學科發展和支撐國家需求的積極作用。 

下午的學術報告會分為兩個階段進行,分別由竺乃宜研究員和王發民研究員主持。力學所趙偉和楊國偉研究員分別就實驗室在「復現」高超聲速飛行條件風洞建設的關鍵技術研究和高速列車空氣動力學研究及其相關進展方面做了詳細介紹。另外,來自於名古屋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單位的五名教授也分別作了精彩的學術報告,力學所和LHD實驗室六十餘人聽取了報告並展開討論。 

相關焦點

  • 中科院昆蟲發育與進化生物學重點實驗室2015年度學術年會召開
    中科院昆蟲發育與進化生物學重點實驗室2015年度學術年會召開 2015-12-31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2015年度學術年會於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報告廳召開。
  • 高溫氣體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召開2018年度夏季學術研討會暨紀念郭永懷先生犧牲五十周年學術討論會
    8月25-26日,高溫氣體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簡稱「LHD」)夏季學術研討會暨紀念郭永懷先生犧牲五十周年學術討論會在力學所懷柔園區召開
  • 分子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014年度學術年會召開
    9月30日,分子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014年度學術年會在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生化大樓312報告廳召開。生化與細胞所所長劉小龍,黨委書記兼副所長王學才應邀出席開幕式。
  • 湍流與複雜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LTCS)與非線性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LTCS)與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力學所)非線性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LNM)2019聯合學術年會暨第三屆湍流與非線性力學研討會在中科院力學所舉行。李存標圍繞湍流基礎與應用、複雜流動、航空航天中的關鍵力學三個核心科研方向,梳理總結了實驗室在可壓縮湍流、氣體力學、納米材料、界面力學和材料力學、複雜網絡、導航控制等方面取得的若干高水平成果,著重介紹了實驗室在與國家重大需求結合方面取得的突出貢獻。
  • 第十八屆中國空氣動力學物理氣體動力學學術交流會
    來源: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中國空氣動力學物理氣體動力學學術會議每兩年舉辦一次,第十八屆中國空氣動力學物理氣體動力學學術交流會擬定於
  • 元素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020年度學術年會暨第八屆學術委員會...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嬋)10月30-31日,元素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南開大學)(以下簡稱「重點實驗室」)2020年學術年會暨第八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天津科技工作者之家召開。  南開大學副校長李靖、陳軍,重點實驗室學術顧問佟振合院士、李正名院士,學術委員會主任席振峰院士,副主任周其林院士,學術委員會委員塗永強院士、錢旭紅院士、宋寶安院士、唐勇院士、吳驪珠院士、王梅祥教授、劉育教授、席真教授、朱曉晴教授、崔春明教授、陳永勝教授、陳弓教授,重點實驗室客座研究人員出席了本次會議。
  • 「陝西省衝擊動力學及工程應用重點實驗室」第二次學術委員會會議...
    西工大新聞網12月19日電(史文迪)「陝西省衝擊動力學及工程應用重點實驗室」第二次學術委員會會議於2019年12月17日在西北工業大學舉行。西北工業大學黨委副書記萬小朋教授代表學校發表了重要講話,向與會專家和代表介紹了陝西省衝擊動力學及工程應用重點實驗室的基本情況,並傳達了學校對實驗室的殷切期望。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氣象災害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年會召開
    12月18日至20日,「氣象災害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20年度學術年會暨氣象災害預報預警與評估協同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峰會」在南京召開。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王會軍院士、該校黨委書記管兆勇教授、副校長江志紅教授等出席了會議。開幕式上,管兆勇和王會軍院士分别致辭。
  • 2019年度南開物理學術年會成功舉辦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邢曉東) 為了提高物理學科的教學和科研水平,加強交流,增進師生了解,物理科學學院聯合泰達應用物理研究院及陳省身數學研究所理論物理教研室,於2019年12月28日至29日,在省身樓和第三教學樓舉辦了「2019年度南開物理學術年會」。
  • 「中國科學院天然免疫與慢性疾病重點實驗室暨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
    2019年12月26-27日,「中科院天然免疫與慢性疾病重點實驗室暨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分子醫學研究部」 2019年度學術年會在我校召開。26日上午,中科院天然免疫與慢性疾病重點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在中科大生命學院531會議室召開。
  • 西北工業大學流體力學學科第三屆學術年會第二輪通知
    為了活躍本學科和翼型葉柵空氣動力學重點實驗室的學術交流氣氛,促進相關研究方向的交叉,展示和交流最新科研成果,特別是幫助和鼓勵研究生和青年教師在學術上更快更好地成長,本學科將於2017年1月4-5日舉行第3屆學術年會。
  • 中國科學院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重點實驗室2010年學術年會在京召開
    中國科學院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重點實驗室2010年度學術年會於11月17日至20日在北京舉行。這次年會得到了院、所領導的大力支持和關心,院生物局蘇榮輝副局長、微生物研究所所長黃力、書記劉松林、副所長劉雙江及所各處職能部門的領導參加了會議,會議還邀請了病原室的離退休老同志參加。年會開幕式由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劉文軍研究員主持。
  • 陝西省衝擊動力學及工程應用重點實驗室召開第三次學術委員會會議
    西工大新聞網12月30日電(湯忠斌)12月29日,「陝西省衝擊動力學及工程應用重點實驗室」第三次學術委員會會議在西北工業大學國際會議中心召開。來自國防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航空工業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中國飛機強度研究所、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西北工業大學等單位的七位學術委員會委員/委員代表出席了本次會議。
  • ...化學會第32屆學術年會 | 第二十四分會:化學中的量子與經典動力學
    中國化學會第32屆學術年會 | 第二十四分會:化學中的量子與經典動力學 2020-11-17 09: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成功舉辦第23屆國際車輛系統動力學(IAVSD...
    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成功舉辦第23屆國際車輛系統動力學(IAVSD)學術會議
  • 宋振騏院士應邀出席煤礦災害動力學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2020年度...
    2020年11月29日,煤礦災害動力學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2020年度學術委員會會議在重慶大學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礦山災害預防控制重點實驗室名譽主任宋振騏作為特邀嘉賓出席本次會議。會議由科發院院長朱才朝和學術委員會主任謝和平分階段主持。
  • 理化所空間功熱轉換技術重點實驗室召開2011年學術委員會年會
    學術委員會會場中科院理化所空間功熱轉換技術重點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2011年度會議於4月1日召開。張麗萍首先發表致辭,感謝各位專家和領導對空間功熱轉換技術重點實驗室的關注和支持,並對實驗室未來的發展提出殷切的希望。隨後,張麗萍向各位學術委員會委員頒發了聘書。重點實驗室主任梁驚濤研究員向各位學術委員會委員匯報了重點實驗室的成立過程,並介紹了實驗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及發展規劃、發展目標、2011年度工作計劃、2011年度重大學術活動等。
  • 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 2017年學術年會成功召開
    1月13日—14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國家實驗室」)成功舉辦2017年學術年會。智享海洋科學饕餮盛宴 此次年會是一次知識與經驗的獲取,更是一場智慧和靈感的碰撞,來自國內外涉海單位的1200餘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為應對全球性問題、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年會共舉辦報告157場,其中特邀報告6場。
  • 華東師範大學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2020年度學術委員...
    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2020年度學術委員會會議於1月2-3日在上海召開。徐至展、楊國楨、王乃彥、甘子釗、沈學礎、莊松林、葉朝輝、沈文慶、褚君浩、邢定鈺、朱詩堯、祝世寧、黃維、龔旗煌、李儒新、徐紅星、馬餘剛、龔新高等18位院士和21位國內同領域專家出席會議。本次會議採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 北京天文學會成功舉辦2019年學術年會
    北京天文學會理事長鄧元勇致開幕詞辭騰訊科技訊 2019年5月21日至23日,由北京天文學會主辦,北京天文館承辦的北京天文學會2019年學術年會在京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汪景琇,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黨委書記、副臺長趙剛,北京天文學會理事長鄧元勇,北京大學天文學系主任、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副所長吳學兵,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主任仲佳勇,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體物理重點實驗室主任張雙南,北京天文館黨總支書記李麗,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等多位嘉賓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北京天文館副館長、北京天文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冬妮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