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院院士宋振騏:煤礦安全,越是落後,就越需要有人為之努力
煤礦是高危行業領域。近年來,我國煤礦的安全生產形勢整體穩定好轉。2019年,全國煤礦發生死亡事故同比下降24.1%,百萬噸死亡率同比下降10.8%……作為中國實用礦山壓力理論學派創始人,宋振騏在半個多世紀的工作歷程中,所研究的就是礦山災害事故的預防控制。從舊社會讀不起書的窮小子到我國煤炭與煤礦領域第一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宋振騏的成長軼事是他的學生和同事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
安徽理工大學校長袁亮主持瓦斯災害監控與應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2020年12月31日,瓦斯災害監控與應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2020年度會議在重慶市召開,學術委員會主任、安徽理工大學校長校黨委副書記、校長袁亮院士主持會議,並作了題為《我國煤礦安全發展戰略》特邀報告,學術委員會委員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氣象災害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年會召開
12月18日至20日,「氣象災害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20年度學術年會暨氣象災害預報預警與評估協同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峰會」在南京召開。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王會軍院士、該校黨委書記管兆勇教授、副校長江志紅教授等出席了會議。開幕式上,管兆勇和王會軍院士分别致辭。
-
華東師範大學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2020年度學術委員...
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2020年度學術委員會會議於1月2-3日在上海召開。徐至展、楊國楨、王乃彥、甘子釗、沈學礎、莊松林、葉朝輝、沈文慶、褚君浩、邢定鈺、朱詩堯、祝世寧、黃維、龔旗煌、李儒新、徐紅星、馬餘剛、龔新高等18位院士和21位國內同領域專家出席會議。本次會議採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
分子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014年度學術年會召開
9月30日,分子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014年度學術年會在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生化大樓312報告廳召開。生化與細胞所所長劉小龍,黨委書記兼副所長王學才應邀出席開幕式。
-
熱帶海洋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LTO)2020年度學術委員會會議召開
12月15日,熱帶海洋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LTO)2020年度學術委員會會議在廣州召開。
-
自然資源部海洋生態系統動力學重點實驗室揭牌
12月9日,自然資源部海洋生態系統動力學重點實驗室揭牌並召開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學術委員會顧問蘇紀蘭院士,主任唐啟升院士、副主任戴民漢院士、張海生研究員,陳大可院士和其他委員及特邀專家出席了現場會議,副主任宋微波院士通過視頻連線參會。
-
郭永存出席2020年安徽省機械工程學會年會並主持主旨報告會
12月13日,2020年安徽省機械工程學會年會在合肥召開。校黨委書記、深部煤礦採動響應與災害防控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學會副理事長郭永存出席會議,並主持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鄧宗全,天津大學副校長王樹新,合肥工業大學副校長劉志峰的主旨報告會。
-
「陝西省衝擊動力學及工程應用重點實驗室」第二次學術委員會會議...
西工大新聞網12月19日電(史文迪)「陝西省衝擊動力學及工程應用重點實驗室」第二次學術委員會會議於2019年12月17日在西北工業大學舉行。來自國防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航空工業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航空工業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中國航發瀋陽發動機研究所、中國飛機強度研究所、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和西北工業大學等單位的九位學術委員會委員或代表出席了本次會議。
-
中國科學院院士宋振騏|新材料論壇「躍進式」蛻變
站在「淄博珍珠」C館的場館內,中國科學院院士、礦山壓力及巖層控制專家宋振騏,對今年「一展一會」給予高度評價。宋振騏說,本屆展會在原有基礎上,融入了很多新思維、新理念,專家層次高,集聚的新材料領域更精更細,讓人眼前一亮。
-
重慶新增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
重慶醫科大學超聲醫學工程重點實驗室在2002年成為省部共建超聲醫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經過18年的培育努力,該實驗室終於在2020年成為國家重點實驗室。該實驗室在2010年獲批成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經過20年的努力,終於在2020年成為國家重點實驗室。
-
煤科學與技術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舉行2019-2020年度 學術委員...
2021年1月14日,煤科學與技術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2019-2020年度學術委員會會議在太原理工大學校博學館C座五層會議室召開。首先,實驗室主任王建成教授匯報了2019-2020年度重點實驗室工作進展,包括研究成果、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管理制度以及目前存在的問題、2018年度學術委員會所提問題的落實情況等,並提出了實驗室2021年度的工作計劃。
-
陝西省衝擊動力學及工程應用重點實驗室召開第三次學術委員會會議
西工大新聞網12月30日電(湯忠斌)12月29日,「陝西省衝擊動力學及工程應用重點實驗室」第三次學術委員會會議在西北工業大學國際會議中心召開。來自國防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航空工業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中國飛機強度研究所、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西北工業大學等單位的七位學術委員會委員/委員代表出席了本次會議。
-
中科院高溫氣體動力學重點實驗室舉辦09年度學術年會
學術報告會會場 近日,中國科學院高溫氣體動力學重點實驗室(LHD)2009年度學術年會暨學術委員會會議在力學所小禮堂拉開帷幕,參加會議的有院基礎局局長劉鳴華、力學所所長樊菁研究員、黨委書記周德進、俞鴻儒院士、崔爾傑院士、童秉綱院士、鄧學鎣教授、韓肇元教授、楊基明教授、張紹良教授等以及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和研究生一百餘人。
-
國家重點實驗室,來了一群不一般的青少年
7月18日下午,營員們便參觀了國家空管新航行系統技術重點實驗室。03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武漢大學分營7月13日上午,武漢大學分營的營員們參觀了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05軌道交通控制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軌道車輛實驗室北京交通大學分營7月17日,100餘名營員在北京交通大學的軌道交通控制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和軌道車輛實驗室內經歷了一場精彩、有趣而充滿意義的「科學之旅」,不僅親身體驗駕駛高鐵與動車組
-
潘德爐院士等多位院士、專家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海洋遙感重點實驗室(LORS)第一屆學術委員第三次會議召開
2020年5月7日,廣東省海洋遙感重點實驗室(LORS)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廣州召開。學術委員會主任潘德爐院士、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郭華東院士、學術委員會委員彭平安院士、張偲院士、林琿教授、李忠平教授、施平研究員,依託單位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所副所長(法定代表人)龍麗娟、副所長杜巖,所長助理張長生,LORS主任、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唐丹玲,相關部門負責人及LORS
-
生命分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
6月1日至2日,生命分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南京大學)、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湖南大學)和波譜與原子分子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在武漢舉行了第三屆學術聯誼會。陳洪淵院士、姚守拙院士、葉朝輝院士等80多位來自三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參加了此次聯誼會。
-
...科學院材料力學行為和設計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聘任儀式暨2020...
10月23-24日,中國科學院材料力學行為和設計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聘任儀式暨2020年度學術年會在合肥舉行。新一屆學術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魏悅廣院士、委員清華大學馮西橋教授、西南交通大學康國政教授、天津大學亢一瀾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冷勁松教授、西安交通大學申勝平教授、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張忠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龔興龍教授、何陵輝教授出席了會議。
-
孫鴻烈院士、鄭度院士和王光謙院士出席「中國西部特大山洪
12月22日,由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主持的「973計劃」項目「中國西部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形成機理與風險控制」 在北京舉辦了2011年度學術研討會。研討會邀請了孫鴻烈院士、鄭度院士和王光謙院士等項目諮詢專家,科技部基礎司和基礎研究管理中心、中科院資環局以及成都山地所領導等出席。
-
走訪中科院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資訊—科學網
■本報記者 沈春蕾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現代人類社會的主要活動需要精確的空間位置信息。地球也是一顆高度動態演化著的行星,地震、火山、滑坡、冰川消融、海平面升高等現象是地球運動的明證,同時也對社會發展造成顯著的影響。 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有這樣一個實驗室,致力於研究現今地球運動狀態及動力學過程,為現代社會各類活動提供高度動態地球系統中的精準空間位置信息。該實驗室的名字叫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