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鴻烈院士獲國際知名科學和平獎
我國著名地理學家和環境學家、青藏高原研究的開創者之一孫鴻烈院士1月13日表示,將其剛剛獲得的2009年艾託裡·馬約拉納—伊利斯科學和平獎獎金5萬歐元全部捐贈給「青藏高原青年科技獎」,用於鼓勵青年科技工作者獻身青藏高原科技事業,促進青藏高原科技人才成長。
-
鄭度院士在武漢分院談環境倫理與區域可持續發展
鄭度作報告10月23日上午,著名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學位委員會主任鄭度在中科院武漢分院作了題為「環境倫理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學術報告,來自湖北省環保廳相關部門職工、中科院院屬各單位的職工和研究生們參加了本次報告會,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副院長蘇陽主持報告會。
-
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鴻烈到訪英利集團考察交流
本刊訊(記者 梁曉勇)11月3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原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國土經濟學會顧問孫鴻烈及隨行人員驅車來到保定英利,受到了來自英利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鄭小強、今日國土雜誌社原副社長龐海濱等相關人員的熱烈歡迎。孫鴻烈院士是土壤地理與土地資源學家、中國生態環境領域的首席科學家。
-
齊扎拉會見孫鴻烈姚檀棟院士
本報拉薩7月31日訊(記者 王立)7月30日下午,區黨委常委、拉薩市委書記齊扎拉在拉薩飯店會見了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原副院長孫鴻烈和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青藏所所長姚檀棟一行。齊扎拉說,自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召開以來,拉薩市正在按照「一個中心」、「兩件大事」、「四個確保」,按照胡錦濤總書記參加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西藏代表團審議時提出的「五個繼續著力」的重要指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的一系列發展、穩定的工作要求,進一步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確保拉薩的和諧穩定。
-
孫鴻烈院士:我對中國生態建設有信心
日前,就此話題,《科學時報》記者採訪了中國科學院原副院長、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鴻烈。 重視中國土地資源的有限性 孫鴻烈曾撰文談及中國土地資源的有限性:受太平洋季風的影響,中國東部溼潤,越往西部越乾旱。
-
孫鴻烈院士考察廣西環江土壤修復工程
受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的邀請,12月25日至27日,中國科學院原副院長孫鴻烈院士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所長劉毅、黨委副書記高星等的陪同下,考察了廣西環江重金屬汙染土壤修復示範工程,並對土壤修復發展模式予以指導。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黃日波等會見了考察團一行。
-
《中國生態問題與對策》出版 孫鴻烈主編五位院士參加編寫
《中國生態問題與對策》出版 孫鴻烈主編五位院士參加編寫
-
中科院院士孫鴻烈:中國科學家為何再次登上珠峰
筆者就此訪問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鴻烈。 孫鴻烈:這次之所以選擇去珠峰科考,因為科學院第一次組織青藏科考到現在正好30周年,這是一個很好的紀念時機。另外,今年中國有女子登山隊要登珠峰。珠峰這個地區很特殊,海拔特高,假如沒有登山隊這個活動,我們科考人員去考察珠峰就相當困難。有了女子登山隊,她們可能幫助我們考察和搬運一些東西,這樣才有這個可能性。 筆者:現在我們的科考手段和裝備,比過去有什麼不同?
-
中科院院士孫鴻烈考察北京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
6月7日,中國科學院原副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鴻烈對依託於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建設的中科院北京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以下簡稱「北京森林站」)進行了考察。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戴爾阜、植物所研究員韓興國、北京森林站副站長劉玲莉等陪同考察。 孫鴻烈實地考察了長期監測樣地等實驗平臺。
-
天河工程被指是「荒誕幻想項目」 王光謙院士回應質疑
原標題:王光謙院士正面回應媒體質疑「天河工程」的幾個問題中國網北京11月28日訊(記者 張寧銳)近日,媒體關於「氣象學家等質疑『天河工程』」的報導引發各界關注,作為「天河工程」研究團隊的負責人,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光謙接受中國網(《議庫》平臺)記者專訪,正面回應業界質疑和擔憂的幾個問題。
-
兩院院士四川行|中國科學院院士黃維:建議四川打造「中國碳谷(西部)」
、西北工業大學常務副校長主要研究領域:有機電子學與柔性電子學「柔性電子或將成為中國在電子信息、智能製造等領域實現『開道超車』的重要戰略機遇,建議四川著手布局『中國碳谷(西部)』,搶抓柔性電子產業發展先機。」
-
中國科學院學部和院士
2002年5月28日,中國科學院第十一次院士大會在京召開,江澤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大會,江澤民同志發表了重要講話。會議選舉產生了第五批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7名。2003年11月,增選了58名院士。 2004年6月2日,中國科學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在京召開,胡錦濤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溫家寶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大會。會議期間,溫家寶做了重要報告。
-
5年引進了5名全職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徐祖信全職加盟南京大學
「TOP大學來了」小編按,11月9日,南京大學蘇州校區環境與健康學科平臺特聘教授徐祖信院士聘任儀式在南京大學仙林校區舉行。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胡金波,中國科學院院士、校長呂建,黨委常務副書記楊忠,中國工程院院士、環境學院院長任洪強等出席聘任儀式。儀式由黨委副書記薛海林主持。
-
兩院院士市州行丨中國工程院付小兵院士領銜資陽市創面修復醫院...
中國工程院院士、解放軍總醫院生命科學院院長,全軍創傷修復與組織再生重點實驗室主任、教授,創傷外科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付小兵出席座談會。會上,資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特聘付小兵院士為該院首席科學家,付小兵院士團隊將與該醫院合作開展資陽市創面修復醫學整形美容中心項目建設。
-
中國科學院院士:水沙不協調是黃河難治癥結所在
中國科學院院士、青海大學校長、水利專家王光謙16日在第二屆高原科學與可持續發展高層論壇上說。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是中國的第二大河,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和山東九省(區),全長5464千米,流域面積約79.5萬平方千米,年均降水量456毫米,蒸發量1067毫米。王光謙介紹,黃河是世界上輸沙量最大、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
清華外文系教授王寧出席歐洲科學院院士大會
清華外文系教授王寧出席歐洲科學院院士大會 清華新聞網7月22日電 歐洲科學院2014年年會暨院士大會於7月16-18日在西班牙巴塞隆納市舉行。按照該院慣例,前一年當選的院士應邀出席下一年的年會,並在會上和大家見面。
-
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的區別以及級別待遇
院士是某些國家所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一般為終身榮譽。在中國,院士通常是指中國科學院院士或中國工程院院士。那麼院士是什麼級別幹部的待遇呢?1院士的級別待遇院士沒有行政級別,只是享受的工作待遇(包括醫療保健、乘車等)相當於副部級。資深院士是對年滿80周歲的院士授予資深院士稱號。
-
科學+|中國科學院倪晉仁院士:在幸運的時代做勤奮的人
,這是科技工作者比較理想的狀態,和實現理想的機遇。建議得到了校領導與唐孝炎院士的支持,至此,北京大學決定加大環境工程學科建設。 2000年,北京大學成為首批獲得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的單位。藉助環境科學和環境工程的整合優勢,環境工程學科博士點也順利建立。 此外,北京大學環境工程實驗室和教育部水沙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也借著中國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的東風,建立起來。
-
江敦濤分別會見中國工程院院士吳鋒和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林建國
江敦濤分別會見中國工程院院士吳鋒和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林建國 2020-10-23 09: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07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
據《光明日報》2007年5月29日報導: 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關於公布2007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的公告 2007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候選人推薦工作已於2007年4月30日結束。經過院士與歸口初選部門推薦,並經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審議,確認2007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為287人,現予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