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扎拉會見孫鴻烈姚檀棟院士

2021-01-21 手機鳳凰網

本報拉薩7月31日訊(記者 王立)7月30日下午,區黨委常委、拉薩市委書記齊扎拉在拉薩飯店會見了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原副院長孫鴻烈和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青藏所所長姚檀棟一行。

齊扎拉說,自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召開以來,拉薩市正在按照「一個中心」、「兩件大事」、「四個確保」,按照胡錦濤總書記參加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西藏代表團審議時提出的「五個繼續著力」的重要指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的一系列發展、穩定的工作要求,進一步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確保拉薩的和諧穩定。同時,拉薩市正在按照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全國提出的充分發揮拉薩首府城市首位度作用和「七個方面」的要求,全力推進「環境立市、文化興市、產業強市、民生安市、法治穩市」五大戰略,積極實施「暖入戶、河變湖、樹上山」工程,並將制定出臺一系列動物保護法規和政策,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打造中國西藏文化旅遊創意園區,繼承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積極營造良好的生態、人文環境,為拉薩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齊扎拉表示,拉薩作為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市委、市政府一直在努力探索一條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希望中科院與拉薩市進一步加強交流與合作,多提寶貴建議和意見,為拉薩生態環境保護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孫鴻烈表示,保護好拉薩的生態環境是一項利國利民的事業,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中科院將全力配合好拉薩市委、市政府,竭盡所能保護好拉薩的碧水藍天。

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區科技廳、區氣象局等單位負責人參加了會見。

相關焦點

  • 孫鴻烈院士獲國際知名科學和平獎
    我國著名地理學家和環境學家、青藏高原研究的開創者之一孫鴻烈院士1月13日表示,將其剛剛獲得的2009年艾託裡·馬約拉納—伊利斯科學和平獎獎金5萬歐元全部捐贈給「青藏高原青年科技獎」,用於鼓勵青年科技工作者獻身青藏高原科技事業,促進青藏高原科技人才成長。
  • 孫鴻烈院士考察廣西環江土壤修復工程
    受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的邀請,12月25日至27日,中國科學院原副院長孫鴻烈院士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所長劉毅、黨委副書記高星等的陪同下,考察了廣西環江重金屬汙染土壤修復示範工程,並對土壤修復發展模式予以指導。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黃日波等會見了考察團一行。
  • 中科院院士孫鴻烈:中國科學家為何再次登上珠峰
    筆者就此訪問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鴻烈。  孫鴻烈:我們迄今公布的8848.13米的珠峰高度,是30年前測定的。當時用非常精密的測繪技術,交叉測繪這個點的高處,這個點的上面還有登山隊員。登山隊員爬到珠峰頂上,順利地在上面樹了覘標。否則你沒有辦法交匯,當交匯以後才能測出來。這次我們要重新測繪珠峰高度,就是要在30年以後看看高程有沒有變化。
  • 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鴻烈到訪英利集團考察交流
    本刊訊(記者 梁曉勇)11月3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原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國土經濟學會顧問孫鴻烈及隨行人員驅車來到保定英利,受到了來自英利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鄭小強、今日國土雜誌社原副社長龐海濱等相關人員的熱烈歡迎。孫鴻烈院士是土壤地理與土地資源學家、中國生態環境領域的首席科學家。
  • 中科院院士孫鴻烈考察北京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
    6月7日,中國科學院原副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鴻烈對依託於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建設的中科院北京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以下簡稱「北京森林站」)進行了考察。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戴爾阜、植物所研究員韓興國、北京森林站副站長劉玲莉等陪同考察。  孫鴻烈實地考察了長期監測樣地等實驗平臺。
  • 孫鴻烈院士:我對中國生態建設有信心
    日前,就此話題,《科學時報》記者採訪了中國科學院原副院長、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鴻烈。 重視中國土地資源的有限性 孫鴻烈曾撰文談及中國土地資源的有限性:受太平洋季風的影響,中國東部溼潤,越往西部越乾旱。
  • 孫鴻烈院士、鄭度院士和王光謙院士出席「中國西部特大山洪
    研討會邀請了孫鴻烈院士、鄭度院士和王光謙院士等項目諮詢專家,科技部基礎司和基礎研究管理中心、中科院資環局以及成都山地所領導等出席。項目首席科學家崔鵬研究員和各課題負責人以及主要科研骨幹分別介紹了項目和課題的研究進展和取得的初步成果。
  • 孫鴻烈:青藏科考情未了—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鴻烈,長期從事資源、環境領域基礎與應用的綜合研究和組織領導工作,尤其對青藏高原資源環境與發展問題做出了重要貢獻。40多年來他先後幾十次到高原調研考察。   年逾87歲依然健康矍鑠,孫鴻烈覺得自己主要是受益於長期野外考察的鍛鍊。「地學很有意思。如果你們的孩子還沒有上大學,建議他們以後選擇地學。」
  • 定西通渭籍中科院院士姚檀棟獲「地理學諾貝爾獎」 系首位獲維加獎...
    原標題:通渭籍中科院院士姚檀棟獲「地理學諾貝爾獎」系首位獲維加獎的亞洲科學家  中國甘肅網1月4日訊 據定西日報報導 (記者 牛小棟 石建強 張新建)瑞典人類學和地理學會
  • 孫鴻烈談第一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中國數字科技館
    孫鴻烈談第一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2019-10-29 22:31:00
  • ...訪生態建設、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科技問題研究組組長孫鴻烈
    如不採取綜合而有效的控制措施,汙染負荷將突破生態與環境承載能力的極限,生態與環境問題隨時會惡性爆發,並可能出現難以逆轉的生態與環境災難,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最大障礙,甚至嚴重影響全球環境並損害中國的國際形象。帶著深深的憂慮,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生態建設、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科技問題研究組組長孫鴻烈。  記者:我國生態與環境的現狀如何?
  • 人物·軼事 | 張亭棟與三氧化二砷的故事
    教授以及上海交通大學瑞金醫院的王振義院士,以表彰他們發現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維甲酸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作用。張亭棟教授回憶說,房間太黑了,很難看清而且很髒,因為他們在裡面燒原油取暖。他們非常窮,根本沒有什麼設備。一些病人會喝這種藥物,另一些人把它塗在皮膚上,有時醫生會把藥物放到感染的傷口裡。令人驚訝的是,有些病人(甚至是癌症患者)的病情好轉了,有些甚至完全治癒了。
  • 《中國生態問題與對策》出版 孫鴻烈主編五位院士參加編寫
    《中國生態問題與對策》出版 孫鴻烈主編五位院士參加編寫
  • Facebook在貝爾維尤 拿下第三棟辦公大樓!
    大企業擴張通常會對當地房產市場有深遠影響,就像亞馬遜之於西雅圖南湖聯盟。據《商業內幕》報導,Facebook最近在貝爾維尤(Bellevue)租下了第三棟建築大樓,有6層高。竣工後,其租賃的辦公面積將達到325,000平方英尺。
  • 城環學院王恩湧教授、陶澍院士獲中國地理學會最高學術榮譽
    大會表彰了在地理學科及相關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決定授予為中國地理學科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的孫鴻烈院士等20位科學家「首屆中國地理學會榮會士」、徐冠華院士等22位科學家「首屆中國地理學會會士」。其中,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退休教師王恩湧教授(94歲)榮獲「首屆中國地理學會榮譽會士」,陶澍院士榮獲「首屆中國地理學會會士」。
  • 砒霜治療白血病,成果拯救百萬人,獲未來科學大獎的張亭棟牛在哪
    砒石、砒霜、輕粉、蟾酥等藥物.於是用這幾種有毒藥味,對白血病這種「熱毒熾盛」的疾病 展開了「以毒攻毒」的 系統的繼 承 、發 掘 、整理研究,通過動物實驗,張亭棟教授發現汞劑會損害腎臟,而蟾酥會使血壓立即升高,臨床表現 劇烈頭痛。
  • 中科院院士揭中國為何重視青藏高原科考
    【解說】11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中國科學院院士、青藏高原研究所名譽所長姚檀棟,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袁亞湘等4位科學家代表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發布會上,談及國家為何重視青藏科考工作,姚檀棟表示,這是由於青藏科考有科學上和現實裡的重要性。
  • 姜天波會見正大集團中國區副董事長唐貽林一行
    重慶綦江網消息(記者 王原野 馬卓)1月7日,區委副書記、區長姜天波會見正大集團中國區副董事長唐貽林一行。區領導施崇剛、蒲德洪參加。姜天波代表區委、區政府對唐貽林一行來綦深化合作表示歡迎,對正大集團給予綦江發展的關注和支持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