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通渭籍中科院院士姚檀棟獲「地理學諾貝爾獎」系首位獲維加獎的亞洲科學家
中國甘肅網1月4日訊 據定西日報報導 (記者 牛小棟 石建強 張新建)瑞典人類學和地理學會(SSAG)2016年12月26日發布消息稱,鑑於在青藏高原冰川和環境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貢獻,2017年維加獎將授予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科院士姚檀棟教授。
瑞典人類學和地理學會(SSAG)成立於1877年。維加獎設立於1881年,是著名地理學家和北冰洋航道開拓者阿道夫·艾瑞克·諾登舍爾德設立的。維加獎每三年在全世界範圍內對傑出的地學科學家進行海選之後評選出一名獲獎者,由瑞典國王頒獎,有「地理學諾貝爾獎」之稱。
通渭籍中科院士姚檀棟是首位獲此獎的中國科學家,也是獲此殊榮的首位亞洲科學家。姚檀棟目前擔任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長、中科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主任和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理事長,是國際上公認的冰凍圈研究領域最有成就的科學家之一。過去二十年中,姚檀棟領導的科研項目與美國、法國、德國、瑞士、荷蘭、冰島、俄羅斯、日本等幾十個國家的科學家開展合作,研究青藏高原環境變化及其影響。由他發起的「第三極環境計劃」不但凝聚了國際上從事青藏高原環境變化研究的科技精英,也取得了重要科學發現。姚檀棟1954年生於通渭縣第三鋪鄉尚家屲村的一個普通農家,他的少年求學之路十分艱辛。1978年他畢業於蘭州大學地質地理系,1982年獲蘭州大學自然地理學碩士學位,1986年獲中科院地理研究所自然地理學博士學位。2003年3月至今任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長、國際冰川學會理事等職,先後獲得中科院自然科學一等獎、首屆「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首屆「青藏高原青年科技獎」「優秀回國人員獎」等多項獎及「甘肅省優秀專家」「中國科學院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