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體細胞克隆猴誕生 中科院成果進入井噴期

2021-01-09 東方網

原標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誕生,首次發現超導拓撲表面態,中科院重大成果進入「井噴期」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今天從中科院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中科院近年來的重大成果產出進入了「井噴期」,取得了一大批重要原創成果,在一些重要領域已經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在某些前沿方向開始並行、領跑。

  中科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局長高鴻鈞介紹,2018年新春伊始,中科院在重大原創成果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突破了體細胞克隆猴這一世界難題,世界上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在誕生和第二個克隆猴「華華」先後誕生,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細胞》2月份以封面文章發表;在拓撲量子計算方面方面,拓撲量子計算卓越中心/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與日本東京大學研究團隊等聯合攻關,首次發現了超導拓撲表面態,為探索馬約拉納費米子提供了全新平臺,該成果於3月8日在《科學》雜誌在線發表。

  2017年,中科院面向國際科技前沿,取得了一大批重要原創成果。首次發現突破傳統分類的三重簡併費米子;光量子計算機成功構建;首次利用遙遠類星體探測宇宙膨脹的歷史;首次構築了兩種具有選擇性功能化特性的新型二維原子晶體材料;首次解析了癢覺信息傳遞的神經環路機制;發現了男性不孕不育的基因突變;青藏高原研究提出了印度-歐亞大陸碰撞的新模式;提出了第三類霾化學煙霧的概念模型和理論框架,為大氣汙染防控起到先導作用;海鬥深淵科考邁進萬米時代,首次獲取萬米級海洋人工地震剖面數據,自主研發的「海翼」號水下滑翔機最大下潛深度達到6329米,刷新了世界紀錄;上海超強超短雷射實驗裝置成功實現10拍瓦雷射放大輸出;世界首臺極紫外自由電子雷射裝置正式啟用。

  在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新年賀詞中,「量子計算機」和「海翼」號深海滑翔機兩項基礎科學研究成果入選。習近平總書記十九大報告中提到的天眼、悟空、墨子3項成果的科學研究均已經取得很好的進展,「天眼」在首次試驗中新發現6顆脈衝星,「悟空」獲得世界上迄今最精確的高能電子宇宙線能譜,「墨子」圓滿完成三大既定科學目標。

  2017年,中科院獲國家自然科學獎12項,佔全國34%。十八大以來,中科院作為第一完成人或第一完成單位,共獲國家自然科學獎90項,其中一等獎4項(全國共6項)。

  在兩院院士評選出的「2017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中,有6項由中科院牽頭完成;在科技部發布的「2017年中國十大科學進展」中,有5項由中科院牽頭或參與完成。

  在2017年湯森路透發布的第二屆「全球最具創新力政府研究機構25強」中,中科院是我國唯一上榜的科教機構,居第11位。根據國際公認的衡量基礎研究影響力的「自然指數」排行榜,中科院連續5年位列全球榜首。

  多位優秀科學家代表我國首次獲得國際重要科技獎項,顯示了我國科技國際影響力的提升。例如,王貽芳院士作為首位中國科學家2015年獲基礎物理學突破獎,曾慶存院士2016年獲國際氣象組織獎(氣象界最高獎),姚檀棟院士作為首位亞洲科學家2017年獲維加獎(有「地理學諾貝爾獎」之稱)。

  

相關焦點

  • 11月27日,2年前,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在中國誕生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同步推出「歷史上的今天」欄目 鉤沉那些已然過去的「今天」 啟迪新時代的奮鬥者今天「仍需跋山涉水」 在新徵程上再創榮光 2017年11月27日 首個體細胞克隆猴誕生
  • 呵護千猴成長 全球首個體細胞克隆猴誕生記
    中新網上海1月26日電 題:呵護千猴成長 全球首個體細胞克隆猴誕生記  中新網記者 鄭瑩瑩  1月25日,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細胞》以封面文章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家一項令世界矚目的成果:成功培育全球首個體細胞克隆猴。  小猴「中中」,2017年11月27日誕生,是世界上首個體細胞克隆猴。同年12月5日,小猴「華華」誕生。
  • 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誕生刷屏 這些體細胞克隆技術知識你該知道
    ,團隊經過5年的不懈努力,突破了體細胞克隆猴的世界難題,成功培育出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該項成果於1月25日以封面文章在線發表在生物學頂尖學術期刊《細胞》上。什麼是體細胞克隆?體細胞克隆猴與胚胎細胞克隆猴有何區別?2000年,美國就誕生了胚胎細胞克隆猴,體細胞克隆猴與胚胎細胞克隆猴有什麼不同?體細胞克隆與胚胎克隆相比的優勢在哪裡呢?
  • 中科院:我國科學家突破體細胞克隆猴技術
    1月24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中科院科研團隊突破了體細胞克隆猴這一世界難題,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非人靈長類動物的體細胞克隆。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副院長丁仲禮、張亞平等出席發布會。
  • 從「孫大聖拔毫毛」到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
    從「孫大聖拔毫毛」到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  【解說】  從「孫大聖拔毫毛」到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  【解說】  「孫悟空拔一把毫毛,丟在口中嚼碎,望空噴去,叫一聲:『變!』即變做三二百個小猴」。
  • (附克隆猴最新視頻)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團隊下一目標?疾病模型猴
    世界上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已經4個月大了,健康而又活潑(見最新視頻)。實現這一重大突破的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克隆猴團隊,有什麼新進展嗎?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今天獲悉,該團隊正和同事合作構建疾病模型猴。 「目前,已經有幾隻猴子懷孕。
  • 世界首隻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在上海誕生,《細胞》發表成果
    世界首隻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在上海誕生,《細胞》發表成果 微信公眾號「上海發布」 2018-01-25 06:12
  • 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在中國誕生,成果引發國際熱議
    克隆猴「中中」和「華華」(圖片來源: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2018年1月24日,《Cell》期刊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一項轟動科學界的成果。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孫強研究員(左)和劉真博士(1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克隆猴的誕生意味著什麼?
  • 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在中國誕生;馬雲在達沃斯變魔術丨鈦午報
    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在中國誕生據人民網消息,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孫強研究員率領以博士後劉真為主的團隊,經過五年的不懈努力,終於在克隆技術方面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非人靈長類動物的體細胞克隆。今天凌晨,國際生物學頂尖學術期刊「細胞」(Cell)以封面文章在線發表了此項成果。
  • 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猴在中國誕生!
    這一世界級成果今天(北京時間25日)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細胞》上以封面文章在線發表,《細胞》出版社執行長、《細胞》期刊主編Emilie Marcus評價「該成果是一項令人興奮的重要工作,這是全世界科學家花了二十年時間才達到的技術裡程碑,它有潛力引發動物研究的革命並幫助研發治療人類疾病的新方法」。
  • 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團隊 突破體細胞克隆猴的世界難題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宋傑)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在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的非人靈長類平臺誕生; 12月5日第二個克隆猴「華華」誕生。
  • 世界首個克隆猴在上海誕生
    2017年11月27日,世界首隻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在坐落於徐匯區嶽陽路的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誕生。8天之後,第二隻克隆猴「華華」也在這裡順利誕生。國際生物學頂尖期刊《細胞》(Cell)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在2018年1月25日發表了此項成果。
  • 世界首例克隆猴在中國誕生
    (新華社發)  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孫強(左)和博士劉真在育嬰室查看克隆猴的情況。 (新華社發)  用一把毫毛,變出千百個一模一樣的猴子——《西遊記》裡的神話正在成為現實。克隆猴「中中」和她的妹妹「華華」在中國誕生近兩個月!北京時間1月25日,它們的「故事」登上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細胞》封面,這意味著中國科學家成功突破了現有技術無法克隆靈長類動物的世界難題。
  • 世界首隻克隆猴在中國出生
    22日,克隆猴「中中」和「華華」在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非人靈長類平臺育嬰室的恆溫箱裡向外張望。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兩隻克隆猴目前生長狀況良好;第三隻克隆猴最早月底誕生  新京報訊 昨天,世界頂尖生物學術刊物《細胞》(Cell)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在線發表中國科學家成功克隆靈長類動物獼猴的成果。
  • 世界生命科學重大突破 兩隻克隆猴在中國誕生
    科研人員提取了這個獼猴胎兒的部分體細胞,將其細胞核「植入」若干個「摘除」了細胞核的卵細胞,結果產生了基因完全相同的後代,這個過程也就是克隆。 「這是許多專家認為不可能實現的重大技術突破。」國際細胞治療學會主席約翰·拉斯科這樣點評中國科學家的成果,「利用聰明的化學方法和操作技巧,攻克了多年來導致克隆猴失敗的障礙。」
  • 中國科學家再登高峰,體細胞克隆猴誕生,生命科學史的重大突破
    ,成功培育出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該項成果於1月25日以封面文章在線發表在生物學頂尖學術期刊《細胞》上。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左)與「華華」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在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
  • 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猴成功誕生背後的艱辛歷程
    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誕生; 12月5日第二個克隆猴「華華」誕生,孫悟空一把毫毛變出一群猴子的神話成真!談到體細胞克隆猴背後的艱辛歷程,讓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非人靈長類研究平臺主任--孫強在匯報中一度哽咽落淚。
  • 首隻體細胞克隆猴在中國誕生 | 晨讀天下
    羊晚君都梳理好,裝進了今天的【兩會貨櫃】——值班主播:孫坤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猴在中國誕生!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孫強團隊24日下午在北京宣布,團隊經過5年的不懈努力,突破了體細胞克隆猴的世界難題,成功培育出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這標誌著中國將率先開啟以獼猴作為實驗動物模型的時代。該項成果於1月25日以封面文章在線發表在生物學頂尖學術期刊「細胞」上。
  • 克隆猴在中國誕生有啥重大意義?複製人離我們還有多遠
    直到昨晚,一條世界級重磅消息發布:中國科學院公布,世界上首隻體細胞克隆猴「中中」於2017年11月27日誕生,10天後第二隻克隆猴「華華」誕生。     克隆猴「中中」和「華華」在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非人靈長類平臺育嬰室的恆溫箱裡(資料照片)  體細胞克隆猴的誕生,意味著中國科學家成功突破了現有技術無法克隆靈長類動物的世界難題。
  • 克隆猴成功,新藥研發提速的關鍵一步
    但世界上真正誕生第一隻體細胞克隆猴則是在2017年11月。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孫強、蒲慕明領導的研究團隊為最先誕生的這兩隻克隆猴取名為「中中」和「華華」。2018年1月25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細胞》在封面文章中向全球宣布了這兩隻中國「克隆猴」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