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詩詞」望嶽,繼續前進,攀登心中的那座高山

2020-12-06 人生五味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慕青小居,ID:muqing20206】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望 嶽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五嶽之首:泰山)

創作背景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

二十四歲的詩人開始過一種不羈的漫遊生活。作者北遊齊、趙(今河南、河北、山東等地),這首詩就是在漫遊途中所作。

譯文注釋

譯文

五嶽之首的泰山的怎麼樣?在齊魯大地上,那蒼翠的美好山色沒有盡頭。大自然把神奇秀麗的景象全都匯聚其中,山南山北陰陽分界,晨昏迥然不同。

望著那升騰的層層雲氣,心胸搖蕩;睜大眼睛遠望歸鳥迴旋入山,眼角好像要裂開一樣。定要登上那最高峰,俯瞰在泰山面前顯得渺小的群山。

注釋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嶽,五嶽之首,在今山東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為五嶽之首,諸山所宗,故又稱「岱宗」。歷代帝王凡舉行封禪大典,皆在此山,這裡指對泰山的尊稱。

夫:讀「fú」。句首發語詞,無實在意義,語氣詞,強調疑問語氣。如何:怎麼樣。齊、魯:古代齊魯兩國以泰山為界,齊國在泰山北,魯國在泰山南。原是春秋戰國時代的兩個國名,在今山東境內,後用齊魯代指山東地區。

青未了:指鬱鬱蒼蒼的山色無邊無際,浩茫渾涵,難以盡言。青:指蒼翠、翠綠的美好山色。未了:不盡,不斷。造化:大自然。鍾:聚集。神秀:天地之靈氣,神奇秀美。

陰陽:陰指山的北面,陽指山的南面。這裡指泰山的南北。割:分。誇張的說法。此句是說泰山很高,在同一時間,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昏曉:黃昏和早晨。極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曉與黃昏,明暗迥然不同。蕩胸:心胸搖蕩。曾:同「層」,重疊。

決眥(zì):眥:眼角。眼角(幾乎)要裂開。這是由於極力張大眼睛遠望歸鳥入山所致。決:裂開。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會當:終當,定要。凌:登上。凌絕頂,即登上最高峰。小: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意思為「以······為小,認為······小」。

詩詞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泰山雄偉磅礴的景象,熱情讚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流露出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攀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以及卓然獨立、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

一二句寫泰山山脈綿延遼闊;三四句寫泰山雄峻磅礴;五六句寫仔細遠望,見群峰雲生,仿佛有歸鳥入谷。七八句想像將來登山所見景象,同時抒發自己的抱負。

後「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兩句,寫詩人並不滿足看嶽而是想登上山頂一攬盛景的心情。此聯號為絕響,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寫出了雄視一切的雄姿和氣勢,也表現出詩人的心胸氣魄。「會當」是唐人口語,意即「一定要」。

眾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進行對比,表現出詩人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這正是杜甫能夠成為一個偉大詩人的關鍵所在, 也是一切有所作為的人們所不可缺少的。

這就是這兩句詩一直為人們所傳誦的原因。正因為泰山的崇高偉大不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極頂的想望本身,當然也具備了雙重的含義。

全詩以詩題中的「望」字統攝全篇,句句寫望嶽,但通篇並無一個「望」字,而能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可見詩人的謀篇布局和藝術構思是精妙奇絕的。

這首詩寄託雖然深遠,但通篇只見登覽名山之興會,絲毫不見刻意比興之痕跡。若論氣骨崢嶸,體勢雄渾,更以後出之作難以企及。

相關焦點

  • 攀登心中那座高山
    攀登心中那座高山 時政新聞 2020-05-08 07:12
  • 八千米高山攀登費用再次提高,高海拔攀登離我們更遠了嗎?
    高山攀登是一條進階之路。你需要從較低海拔開始你的徵程。 獨特的自然景觀和適宜的高度,使它成為世界業餘登山愛好者的搖籃,高山探險旅遊者的天堂。
  • 《攀登者》究竟有哪些內涵?聽完這首歌你就懂了
    繼流浪地球之後,吳京終於帶著自己的新電影來了——《攀登者》,它講述的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一支登山隊拼死攀登珠峰的故事。主角吳京在電影裡,飾演一名普普通通的登山隊員。然而,電影即將上映之際,很多網友提出各種質疑,在那個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為啥拼死要爬上珠峰?
  • 徵服海拔4500米高山,是什麼樣的體驗
    那一次,三五好友,說不上是登山,只能說是爬山坡。9月的錯那逐漸進入了深秋,山坡上依然盛開著野花,牛羊成群,雪山連片。只是,再也沒有機會去爬那座山,也沒有那時的心情和那時的人,一起回溫當時的足跡。在過去的一年多裡,我時常也會爬山,其目的就是為了活動筋骨,鍛鍊身體。說欣賞美景、放飛心情不適宜,畢竟,所處的高原地帶無美景可尋,生活環境亦無心情放飛。
  • 因為山在那,我們要去攀登,今日登頂珠峰熱點
    今天,我和大家討論了一個話題「山在那」。馬洛裡在回答《紐約時報》記者提問『為何想要攀登珠穆朗瑪峰?』他回答道『因為山就在那裡!』,令人無不欽佩,也成為登山界的名言;更令人感到惋惜的是,他在1924年6月8日第二次登頂珠峰峰頂時壯烈犧牲。」「如果我用這個人物事件作為引入,並且提出『因為山在那,我需要仰望。』這就變成了怎樣的開頭?」我繼續引導。「這是運用先說事實,在總結分析的方法。」有同學大聲說道。
  • 攀登吉力馬札羅就像喝一杯威士忌
    像整個世界那樣寬廣無垠,在陽光中顯得那麼高聳、宏大,而且白得令人不可置信,那是吉力馬札羅方形的山巔。於是他明白,那兒就是他現在要飛去的地方。——海明威《吉力馬札羅的雪》非洲最高峰(5896米),在坦尚尼亞人心中這座赤道雪山是無比的神聖偉大。從海明威的小說到波拉克的電影,這座赤道上的雪山——吉力馬札羅,被賦予了傳奇色彩。
  • 成為無數攀登者的「墓地」,一點都不冤
    在1200年前,杜甫在泰山的山腳下一口氣寫下了《望嶽》這首詩。詩中「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吸引了無數的後人前來泰山,領略泰山之美,泰山的氣勢磅礴。登上泰山的山頂,以王者的身份俯瞰四周的群山,整片大地踩在腳下的感覺油然而生。
  • 除了「世界之巔」,亞洲還有哪些高山難以攀登和逾越,你知道嗎?
    這兩天蘇州天氣陰冷,周末在家閒來無事,於是欣賞電影《攀登者》,此片由「票房之王」吳京和「國際巨星」章子怡主演。小編我沒有真正登過高山,只旅遊到了雲南玉龍雪山,但略知登山之不易和危險,僅高海拔的缺氧就會令很多人望而卻步。正如《攀登者》影片中描繪的一樣,登山是異常艱苦和困難的,不是所有人都能玩的遊戲;特別是天氣的變幻莫測,突發的意外太多,無數攀登勇士把生命都丟在了攀登之路上。
  • 詩詞:懂詩詞的好處,你的戀愛可以這樣談
    若懂古詩,吵個架都可以文藝,這時候吵架不是吵架,此謂之情趣~如果你懂詩詞,面對愛人,不僅僅是乾巴巴的「你好美」、「喝點水」、「吃飯吧」、「好想你」……它會是這樣的: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初遇心動之人,表白的時候,心中有古詩……
  • 海潮洶湧,難以攀登,海尖上的樹龍蝦
    而幾乎每個看到這座島嶼的人都驚異於它的形狀,因此它也被稱為全球最奇形怪狀的島嶼。這座島嶼於1788年被亨利-利居柏德-柏爾(Henry Lidgbird Ball)所領導的英國皇家海軍所發現,因此以「柏爾」為名。
  • 山高人為峰——記女攝影師戶外攀登者 何靜
    她至今已經登上了26座海拔5000米至8000米高山之巔,她也曾經寫了26封「遺書」。 「何靜一點都『靜』不下來。2020年國慶黃金周,何靜借了朋友一輛排氣量1200CC的摩託車,從西安到西藏,川藏進青藏出用時8天,往返騎行5885KM。一個女生『萬裡走單騎』的騎行記錄由此誕生。很了不起啊!」
  • 「一起讀詩詞」在「飛花令」裡邂逅最美詩詞——少年篇
    親愛的小學友們,這個假期和左左老師一起品讀詩詞吧!品讀詩詞,我們便可乘詩詞之舟,跨越千年,在時空中與名人雅士邂逅;我們便可徜徉在詩詞勝境中,賞春華秋實之絢爛、觀風霜雨雪之妙景;品梅蘭竹菊之淡雅、閱魚蟲鳥獸之靈性。讀詩,讀史,浩瀚的詩海中,不一樣的格律、不一樣的感嘆,講述的卻是同一段歷史、同一種悠情。
  • 1960年人類首次從珠峰北坡登頂,他們是真正的「攀登者」
    今天上午,1960年中國首次攀登珠峰英雄北京見面會暨院線電影《珠峰北坡·極地使命》啟動儀式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1960年登頂珠峰唯一在世者、88歲的貢布和多位已進入耄耋之年的親歷者來到現場。電影《珠峰北坡·極地使命》以王富洲、貢布、屈銀華等登山英雄登頂珠峰北坡的重大歷史題材為背景,是一部向英雄致敬的作品。
  • 「香港活動」獵戶座流星雨 2018-香港觀景攻略!
    不管你是為了觀測天文現象還是為了對著流星許願,你心心念念的都是落入大氣層的星系物質發出奪目的光芒那一刻。
  • 「每日文物鑑賞」講究對稱之美的對錢
    南宋初年繼續鑄造有紹興、乾道等對錢。但自南宋淳熙七年(1180年)起開鑄紀年錢後,錢幣錢文採用呆板的宋體字,曾經盛行一時的對錢漸趨消亡。南宋初年偽齊政權劉豫曾鑄「阜昌通寶」、「阜昌元寶」錢,均是篆書、真書對錢。西夏也曾鑄行篆、真二體的「光定元寶」對錢。最早發現「對錢」現象並加以研究的是清代乾嘉年間的古錢學家翁樹培。翁氏在其所著《古錢匯考》一書中首次收錄了100多對對錢。
  • 《攀登梅魯峰》:天才與瘋子的結合體,抉擇與傳承的永恆
    如果《徒手攀巖》是單槍匹馬的孤勇,那本片就是好兄弟的集體赴險。"最好的登山者總會有最壞的回憶。"這是劇中人物的自嘲,對於攀登者來說,死亡是必須直面的主題,抉擇是永恆的命題。影片以英雄體敘事的方式告訴我們所有的妥協與堅持其實都在於自己,內心才是難以攀登的高峰。1、 《攀登梅魯峰》:英雄體敘事的成功梅魯峰在印度佛經裡也被譯作須彌山,海拔21850英尺,頂端1500英尺幾乎完全是花崗巖的垂直懸崖峭壁,而"鯊魚鰭"是梅魯的最高峰,更是在攀登者心中的"致命的誘惑"。
  • 「紫牛新聞」蘇州姑娘實現珠峰南北坡「雙登」
    4月16日,本來以為是最輕鬆的一天,當天上午,劉萍在羊八井高山訓練基地休息,喝茶看書,結果到了下午三點,登山隊通知劉萍坐車從羊八井高山訓練基地前往洛堆峰大本營,乘車途中,由於積雪開始融化,車子陷到了泥裡,經過救援,一部分隊友被其他車輛分批帶上洛堆峰大本營,另外四個隊友在天氣越來越惡劣的情況下,無奈只得返回羊八井高山訓練基地。
  • 深度強化學習走入「死胡同」,繼續死磕電子遊戲還是另闢蹊徑?
    感興趣的讀者可參考下文:如果這些問題中有一部分得到改善或解決,例如找到更抽象的方式來表徵神經網絡內部的信息,我也不會太驚訝,但如果不能解決我所認為的核心問題,即有關手動設置獎勵的問題,那所謂的「改善」或「解決」也就意義不大了。在深度強化學習中,我認為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設計獎勵函數來讓智能體完成想讓它做的事情。
  • 玩遍「日本中部地區」的世界遺產與絕美景點
    「松本上高地區域」擁有被指定為日本國寶的松本城,以及雄偉遼闊的自然;「飛驒高山白川鄉區域」則有作為世界遺產非常熱門的白川鄉等;「金澤區域」擁有日本三大名園之一的兼六園、武家屋敷等;「富山區域」則有立山黑部阿爾卑斯山脈路線等,有著數不清的景點。 從東京搭乘新幹線或高速巴士十分方便,可以感受到古老的街景與四季鮮明的自然風景,深深吸引著眾多遊客,是個魅力十足的地區。
  • 「一起讀詩詞」記成語=背古詩,尋找藏在古詩詞裡的成語
    小學友們,這是不是很有趣,我們現在說的很多成語竟然都是千百年前那些大才子們寫在詩詞裡的,所以我們才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雖然我們不能把古往今來,那些流傳千古的名章佳句中隱藏的成語都總結出來,但是左左老師還是查找了一些資料,為大家總結了一些,快來閱讀積累吧!1、江山如畫:指山川、河流美如畫卷。常用來形容自然風光美麗如圖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