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梅魯峰》:天才與瘋子的結合體,抉擇與傳承的永恆

2021-01-09 大劉愛生活

導語:

攀登者就是天才與瘋子的結合體,他們背負沉重的行囊攀登險峰,用超越了恐懼的勇氣堅持登頂,以生命為代價而不悔。流過淚,流過汗,甚至流過血的登山者才領略到顛峰的風景才格外雄壯與瑰麗。頂峰也不再是風景,而是信仰與執著。

梅魯峰的美景,人類在它面前是那麼的渺

《攀登梅魯峰》是一位攀登者自己做導演,製作的一部關於三位攀登者一起徵服梅魯山的紀錄片,獲得了第31屆聖丹斯電影節觀眾選擇獎。

影片中的三位主角都有著不同的心路歷程,親眼目睹好兄弟死在自己眼前的康納德,遇雪崩與死神擦肩而過的吉米,剩半條命依然不放棄挑戰的雷南。如果《徒手攀巖》是單槍匹馬的孤勇,那本片就是好兄弟的集體赴險。

"最好的登山者總會有最壞的回憶。"這是劇中人物的自嘲,對於攀登者來說,死亡是必須直面的主題,抉擇是永恆的命題。

三位登頂的勇士

2008第一次攀登在最後一百米時因遇風暴耽誤進度,三人最後關頭理智放棄;三年後三兄弟走出陰影捲土重來勇攀高峰成歷史第一人。影片以英雄體敘事的方式告訴我們所有的妥協與堅持其實都在於自己,內心才是難以攀登的高峰。

1、 《攀登梅魯峰》:英雄體敘事的成功

梅魯峰在印度佛經裡也被譯作須彌山,海拔21850英尺,頂端1500英尺幾乎完全是花崗巖的垂直懸崖峭壁,而"鯊魚鰭"是梅魯的最高峰,更是在攀登者心中的"致命的誘惑"。

登山者眼中的致命誘惑

作為一部攀登者自己導演的登山紀錄片,《攀登梅魯峰》對於登山細節的表現與登山者形象的刻畫都十分的飽滿,其中英雄體敘事在本片中大獲成功。在登山過程中,他們每人身背200多磅的行李前進,第一次嘗試中他們在持續的等待中幾乎陷入彈盡糧絕的險境,最終不得已在距離山頂只有100米時放棄。

三人第一次登山之後的悽慘境遇

這种放棄對於登山者來說,是極為遺憾的。下山後,吉米因身體極度虛弱,坐了整整兩周的輪椅。之後不久,雷南在一次滑雪商業拍攝中意外墜崖,顱骨骨折,幾乎成了植物人。吉米接替他的商業攝影工作,在一場大規模的雪崩中死裡逃生。而康納德在失去搭檔的打擊下難以振作,這一系列的變故都在打壓著他們身心的極限。

雷南面臨變成植物人的危險

"開始準備—登山開始—登山陷阻—面臨抉擇—無奈放棄"這一的故事線裡穿插裡很大一部分的旁白敘事,對於登山者家人的採訪,對於登山者背景的介紹這些都讓三位主角的英雄形象慢慢的被構建起來。

當第二次登山嘗試開始時,這種英雄體敘事的藝術手法達到了巔峰。

三人憑藉著寧死不回頭的魄力,成功登頂,他們之所以成為英雄不是因為他們成功登頂,而是他們在登山過程中以及面對人生困境時的不屈服的人生態度,他們不只是徵服了一座從未有人登頂的高峰,他們同時也登上了人生的頂峰。

名副其實的徵服者

對於觀影者來說,影片中對自然的敬意,對信仰的追逐,以及隨著鏡頭觀影者可以感受登山者的每一步,感受他們遺憾的失敗,突然的災難,登頂的喜悅,這會帶給觀眾一種極強的感同身受的感覺。

我們雖然與梅魯峰毫無交集,卻因與他們一起完成自己的夢想,而好像一同活過一樣,這更加深了觀影者對於影片的自身感悟,體會導演的用意,這就是英雄體敘述的優點。

二、信任,勇氣,生命中的兩個關鍵詞

人生只有一次,最重要的是明白自己究竟想要怎樣用掉這個人生。既然唯此一次,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去做。《攀登梅魯峰》告訴我們在有限的生命中,信任、勇氣是關鍵詞。

登山路上的親密戰友

① 信任:對於隊友百分之一百的信任除了自身過硬的技術以外,對於登山者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值得信任的隊員。相信他打下的每個一固定點,綁好的每一個繩結。在登山時,三人的相互之間的扶持與信任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第二次攀登時,雷納在暴風雪中昏迷不醒,吉米和康拉德面臨艱難抉擇,一夜無眠。他們對於隊友的那種發自內心的擔心真實而偉大,他們照顧了雷納一夜,甚至有可能為雷納而再一次放棄自己的夢想。

一家人一樣的情懷

好在吉人自有天相,第二天風停了、雪止了,雷納狀況也在好轉起來。金國威和康拉德用膠帶纏好支架,倆人已輪流開路繼續攀爬,1天後,他們成功登頂,終於徵服全世界極限登山愛好者的終極目標梅魯峰"鯊魚鰭",三人之間這種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值得我們尊敬。

10年的感情,鑄造了不拋棄不放棄的兄弟

作為項高危運動,登山難以避免的會有傷亡,康納德的最好的搭檔就是在了自己面前。康納德在影片中多次落淚,對於自己搭檔的意外康納德一直都很自責,認為自己沒有保護好他,他活在倖存者的內疚之中,可以說他甘願為了搭檔去死。

這種真摯的情感,給銀幕前的觀眾極大的震撼,除非血親,想在芸芸眾生之中找到自己的人生中的搭檔真的是太難了,希望人們都能找到這樣的值得信任的朋友。

② 勇氣:因為山就在那裡登山是勇敢者的遊戲,一個個登山者前僕後繼的向著一座座高峰前進。著名的登山家喬治馬洛裡曾經在回答為什麼想要攀登珠穆朗瑪峰時,他說:"因為山就在那裡。"

因為山就在那裡

這就是登山者的情懷,讓人欽佩讚嘆。當《攀登梅魯峰》的三人遇到一系列問題的時候,他們沒有放棄,因為山就在那裡。當我們面對自己人生中的困境時,希望我們都能拿出自己的勇氣,像徵服大山一樣徵服它。

古羅馬戲劇作家普勞圖斯說過:"勇氣是一切天賦中最好的天賦,它先於一切。"

德國偉大作家歌德也曾說:"你若失去了財產--你只失去了一點,你若失去了榮譽,你就丟掉了許多,你若失去了勇敢,你就把一切都丟掉了。

再艱苦的山峰也總會有陽光照進來

三、結語

生,活。生是一個基本的概念,而怎麼樣活著就是一個技術活。

"我們生來就是要追逐光明,我們生來不是為了跌倒和失敗,我們生來就是為了追隨永不熄滅的光",勇敢者無畏,攀登者眼裡的風景我從沒看過,但從影片裡梅魯峰險峻的山峰和周遭寧靜的雪地,可以窺得一二,也許付出生命,也尋著那光亮前進。

人並非生來失敗者,那美麗的風景在人與人之間是那麼的不同,看到那片星空,可以更加確定自己心中的夢想。

相關焦點

  • 思維最獨特的三大星座,他們一半是天才,一半是瘋子
    思維最獨特的三大星座,他們一半是天才,一半是瘋子雙子座雙子座的人其實是很聰明的,但是有時候卻又像是一個瘋子一般極端,讓人總是捉摸不透他們的心思!其實他們只是喜歡不走尋常路!雙子座的思維和靈感來的數量多而繁雜,有時候便是一有想法便要實施,而且行事風格十分怪異,他們也十分懶的跟人講清楚道明白,說幹就幹,即使做出來不如意,但一旦有所成就,便會十分驚人,怪不得雙子屬於天才和瘋子的結合體呢!
  • 副刊|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
    從2004年至2008年的4年間,高銘通過各種渠道,利用所有閒暇時間,探訪精神病院、公安部等機構,對一百多名「非正常人群」進行近距離接觸2010年2月出版國內第一本精神病人訪談手記――《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內容引起劍橋物理研究院等機構的關注。這個世界,究竟是什麼樣的呢?這是一個看似很簡單的問題.不過必須注意的是:看似簡單,實則複雜。
  • 書籍推薦|《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天才也是瘋子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也是一樣,如果不是突然想看《夢的解析》,搜索到高銘的《人人都能夢的解析》,算法又一併推薦了這本書,我都不知道原來幾年前大火的這書是他寫的。矜持地看完《人人都能夢的解析》,愛屋及烏地把天才瘋子也買來一併看了。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是天才還是瘋子,測了就知道!
    是天才還是瘋子,測了就知道!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幾張測試左右腦哪個更發達的幾張圖,第一眼看到的是什麼,就知道你是天才還是瘋子了,趕緊試試,超級準!1、看到部首,首先想到的兩個字是什麼?如果一分鐘能夠全部記住每個字對應的顏色,說明你的左腦已經無敵了,你就是天才。測完之後,你是天才還是瘋子,還是兩個都不是呢?——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但思特裡克蘭德的獨特就在於他沒有受過正規繪畫教育,在窮困潦倒行為乖張近乎瘋子的狀態下,卻畫出了許多超越時代的天才作品。這不得不讓人深思:難道真是「不成魔、不成活」?難道瘋子與天才真的只是一步之遙?我查閱資料,結果是目瞪口呆,因為大量的事實表明,天才與瘋子確實只有一步之差,所謂「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毫不過分。
  • 天才和瘋子只有一線之隔嗎?為什麼愛因斯坦的兒子會患上精神病?
    我們常說,天才的思維不同於常人,他們常常會擁有超過常人的觀點,以至於有時天才會表現出如瘋子一般的行為。而且,也有一些科學家本身就是天才科學家與瘋子的結合體,比如:獲得過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數學家約翰·納什,他也患有幻聽幻覺被確診為嚴重的精神分裂症。正因為如此,所以有人說:天才到極致就是瘋子,瘋子到極致就是天才。
  • 天才和瘋子僅一線之隔?愛因斯坦是天才,為何他兩個孩子是瘋子?
    數據顯示,在全球76億人口中,智商能夠達到130的人不足0.01%,更不用說達到160了,我們普通人的智商平均只有100,根據科學界定義,智商如果能夠達到140以上就算是天才,而擁有160智商的愛因斯坦簡直是超級天才了,問題來了,智商高達160的愛因斯坦卻生出兩個不正常的孩子,他的兩個孩子都是「瘋子」,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情況的呢,難道天才和瘋子只有一線之隔?
  • 天才和瘋子一步之遙
    到底是什麼讓「天才」和「瘋子」之間聯繫這麼緊密?首先,天才和瘋子同樣有更多的右腦活動諸如拿破崙、叔本華、畢卡索這些奇才,他們都有常人無法企及的創造力和直覺,思維可以脫離條條框框的限制。根據左右腦分工理論,我們已知掌管邏輯思維、分析和語言的是左側腦區,而掌握靈感、直覺和創造性思維的是右腦。顯然,天才們更多使用右腦。精神病人,同樣是右腦活動最頻繁的一批人。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從2004年至2008年的4年間,高銘通過各種渠道,利用所有的閒暇時間,探訪精神病院、公安部等機構,對一百多名「非正常人群」進行近距離接觸,2010年2月出版國內第一本精神病人訪談手記――《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內容引起劍橋物理研究院等機構的關注。「有人說這本書有意思,我覺得這本書不好玩,我在寫一個大悲劇。
  • 天才遇上瘋子,科學遇上幻欲,專業又邪性的神秘天使!
    這部CBS ALL Access的新劇《神秘天使》,由雷德利斯科特的ScottFree製作公司製作,曾經在奧斯卡頒獎舞臺上大放異彩的《黑天鵝》的編劇Mark Heyman打造,改編自同名書籍,講述這位美國航空史上的著名的天才與瘋子的結合體那
  • 天才與瘋子比鄰
    身體周刊記者 羅燕倩 英國詩人約翰·德萊頓說:「天才與瘋子比鄰。從天才到瘋子,僅有一步之遙。」另一位古希臘哲學大師亞里斯多德也持相似的看法:「沒有任何天才人物不帶有瘋狂的特徵。」
  • 為什麼愛因斯坦是天才,而他的兩個孩子卻是瘋子?
    為什麼愛因斯坦是天才,而他的兩個孩子卻是瘋子?沒有人可以否定天才就是天才,這是不容置疑的問題。而愛因斯坦自然就是最成功的那一類天才,在世界上享有極高的聲譽。但是我們又不得不說世界上也是公平的,他給了你什麼,也會讓你失去什麼。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等……比你想像的還要好看得多!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作者:高銘該書由一篇篇小故事組成,講述的是第一視角的「我」與精神病患者之間的交流,記錄患者的精神世界,每一篇故事都不長,思維的角度都很扭曲很奇特(雖然一般也不會)這裡放上其中的一篇:《四維蟲子》文字來源於《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人人都有精神病
    [導讀]在看了《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這是精神病的一種表現。當然,比起書中把所有人都看成動物的小姑娘,我的病情算是比較輕。《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你有過這樣的體驗麼?在看了《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這是精神病的一種表現。當然,比起書中把所有人都看成動物的小姑娘,我的病情算是比較輕。《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是一本精神病人的訪談手記。除了這個與我「同病相憐」的小姑娘,其它的故事說不上哪個更讓人印象深刻,因為,幾乎所有的故事都讓人印象深刻!
  • 天才還是瘋子,這位舉世公認的知名瘋子約翰納什獲得諾貝爾獎
    天才和瘋子只有一步之遙,1994年諾貝爾獎獎給休斯頓大學舉世公認的知名瘋子、休斯頓大學圖書館管理員約翰納什,因為他的博弈論廣泛運用於很多領域,包括金融、犯罪心理、人際交往等等不同領域!電影《美麗心靈》休斯頓大學的數學天才約翰納什天生對數字與數學敏感,自從學生時期就對數學無盡痴迷,但這位數學天才卻不善交際,社交一塌糊塗。於是他長期處於自我封閉狀態。在休斯頓新校區,作為研究生的約翰納什好在和擅長交際的室友查理斯交了朋友,他逐漸走出交際陰影。
  • 天才即瘋子,愛因斯坦智商160,生下兩子為何都成瘋子?
    在歷史發展的長河當中有一些人他們是被世界人民都公認的「天才」。愛因斯坦就是這樣一位天才,他的智商高達160。要知道我們普通人的智商大部分都是集中在80到120。也正是因為愛因斯坦有著超高的智商,他在物理上的成就也是一般人很難超越的。
  • 《攀登者》:登頂珠峰,那些使命與生命的抉擇時刻
    攀登者在執行永不言棄的國家使命時,影片中方五洲和曲松林在使命和生命之間的艱難抉擇更是讓人陷入沉思……01使命和隊友的生命影片背景:1960年,中國正面臨著與尼泊爾明確兩國的邊界劃分這也成為了方五洲、曲松林、傑布的人生中最大遺憾,曲松林的腳趾也由於受凍嚴重被截掉,永遠也不可能再攀登珠峰了。
  • 高銘《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書筆記
    圖片/網絡文字/高銘《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導語《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是由高銘寫的一本書,以訪談錄的形式記載了生活在另一個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礙者等邊緣人)深刻、視角獨特的所思所想,讓人們可以了解到瘋子抑或是天才真正的內心世界。這個世界,究竟是什麼樣的呢?作者發現,誰也說不清這個世界到底是怎樣的。
  • 愛因斯坦是百年難遇的天才,兩個孩子卻是瘋子,這是為什麼?
    有一句話大家應該聽過,天才和瘋子往往只有一步之遙。以前是覺得,天才的思維方式是和普通人不同,人們就把他們奇怪舉動比作瘋子。
  • 科學新星鋃鐺入獄:天才與瘋子相互為鄰
    02有人說,賀建奎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瘋子,一個活在我們身邊的「科學狂人」。但在這件事情之前,他是同學、導師與同事眼中的「天才」。04對於這些誤入迷途的天才,我們只能感到惋惜。他們本可以好好利用自己的才華為全人類「發光發熱」,最終卻陷入了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