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與瘋子比鄰

2020-12-01 網易財經

身體周刊記者 羅燕倩

英國詩人約翰·德萊頓說:「天才與瘋子比鄰。從天才到瘋子,僅有一步之遙。」另一位古希臘哲學大師亞里斯多德也持相似的看法:「沒有任何天才人物不帶有瘋狂的特徵。」

事實也經常如他們所言,大腦先天發育有問題,或者後天受到損傷,使一小部分人的大腦以異於常人的方式成功運行,他們生活不能自理,卻在藝術、繪畫、音樂 或者記憶力方面擁有極高天賦。

電影《雨人》的原型金·匹克(Kim Peek)就是這類人的典型代表。他一生完整背誦1.2萬多本書的內容,隨時抽出其中一頁提問,都能背誦如流,他幾乎能記住所有經歷過的事件、閱讀過的書籍,在歷史、文學、地理、數字、體育、音樂等15個不同領域有著超凡天賦,可以毫不謙虛地被稱作是一本「活體百科全書」。但他在其他一些領域則顯得有些「弱智」,他的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甚至不會扣衣服上的紐扣。同樣的,《最強大腦》節目中23歲山西五臺縣少年周瑋也是如此,即使擁有超強心算能力,但他智商只有50多分,他還存在嚴重的語言交流障礙。

他們,被人們戲稱為「白痴天才」。學術界則給了他們一個更為優雅的名字——學者症候群。

他們叫學者症候群

最初提出學者症候群(Savant-Syndrome)的人是美國威斯康星醫學院的精神科醫生屈萊佛特(Darold Treffert)。他認為,學者症候群是指個人存在嚴重的認知障礙、自閉症或者其他心理疾病,但卻擁有與他的障礙全然相對的,不協調且驚人的某種能力,比如「過目不忘」、口算能力超強或超強藝術創造力等等。

屈萊佛特認為,在學者症候群的患者中,有50%的人都會受到自閉症的困擾,而另外的50%則具有智障或其他腦損傷的特徵。

上海交通大學Bio-X研究院研究員、上海交大「中國超級大腦研究中心暨中國超級大腦人才庫」主任李衛東博士進一步解釋道,一些患有自閉症的人可能會具有極強的數字記憶能力、美術或音樂等特殊能力。不過並不是所有的自閉症患者都有天才的能力,也並非所有的學者症候群患者都患有自閉症。

根據專家的說法,現在全世界約有30名後天性學者症候群患者。不少專家認為,當左腦受損後,右腦負責彌補左腦失去的功能,從而激發大腦潛能。

天才易患精神病

愛爾蘭精神病學家,同時也是「學者症候群」研究專家的麥可·費茨傑拉德教授,在對歷史上一些最具想像力的藝術家進行精神病學分析後得出:「 瘋狂 與 偉大 之間確實存在著某種聯繫,患有這種病的人反而容易擁有超常的藝術創造力和高超的數學天賦。」

回顧往昔,世界上許多有才華的人的確都患有「學者症候群」,他們的行為總讓人覺得很怪,仿佛天才存在著精神分裂症的隱性基因。愛因斯坦在日常生活中是很難與人正常交往的;米開朗琪羅則患有孤僻症;英國詩人葉慈情緒總是陰鬱的,且帶有「自閉性侵略行為」;牛頓和康德患精神分裂症;普希金和歌德有狂躁性抑鬱症。

對此,李衛東表示,曾有統計學數據顯示,天才患有精神疾病的概率很高。另一項發表在英國《精神病學雜誌》上的研究結果也顯示:成績優異的學生患上狂躁症的可能性要高出常人的4倍。

文章說,狂躁症可能有助於提高人在智力和學術上的表現,促進人向天才靠攏。患輕度狂躁症的人通常機智而富有創意,表現出更能駕馭語言、記憶力更好和其他一些認知上的優勢。他們往往情緒反應誇張,可能有利於他們在藝術、文學或音樂上發揮才能。在瘋癲的狀態下,人會有非凡的耐力和持續集中的注意力。

「傻子」心算超強

《最強大腦》中來自山西農村的周瑋被同村人視為「傻子」,被診斷出「中度智障」。然而,他卻擁有別人無法企及的心算能力,從2的81次方到幾十位數開n次方,他可以迅速解出難題。

今年1月,周瑋接受了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專家的測試。李衛東和華東師範大學發展與教育心理研究所、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胡誼都參與了對周瑋的此次測試。

據胡誼介紹,他們給周瑋心算的題目類型有很多,包括多位數乘法、乘方運算、開方運算、比大小等,除了心算測試,專家組還給周瑋做了記憶力測試,「我們發現他的記憶力並沒有超出常人,周瑋的心算能力也不算頂級,但肯定遠超常人。」胡誼說。

在測試過程中,專家組還要求周瑋把心算過程寫出來,結果看到的是,對於乘法題,周瑋採取的是分解法來進行運算,也就是將複雜位數計算通過除以簡單的質數如2、3、5、7、11、13或其倍數從而拆成較小的質數,進行多步運算,如無法分解其中一個則通過加一或減一進行化整後再加以計算。

即使學者症候群患者在一些特殊測試中遠勝於常人,但他們的智商卻大部分低於70分。美國權威的腦神經科專家約翰·梅迪納在《讓大腦自由》一書中給出了這樣的解釋:每個大腦都是不同的,大腦的各個區域在不同人之間以不同的速度發育;人類的智能表現在各個方面,其中很多方面的天賦異稟是不能通過IQ測試來揭示或者區分出高下的。

大腦受損更聰明?

關於「學者症候群」的成因至今也沒有定論,據李衛東介紹,比較流行的一種說法是「左腦損傷假說」。

這種理論認為,人的語言功能中樞位於左腦,當一個人左腦,也就是「負責」進行社交的功能因先天或後天原因受到限制後,會引起右腦半球,在一些未知的條件下異常發達,從而在某些領域擁有「超常能力」。

以周瑋為例,由於在童年時受到驚嚇或遺傳學及環境因素等原因,他的大腦發育明顯受到影響,語言表達能力只有3-4歲兒童水平,但在計算能力上超出常人。

既然一邊兒壞了,是否可以補償另一邊呢?在對一些學者症候群患者的斷層造影(SPECT)時則發現,他們右腦半球的血流量的確比常人有所增加。「正因為這一點,所以實際上 學者症候群 患者的 天賦 有多種不同形式,且通常只局限在很小的一個範圍內:機械的記憶能力、心算能力以及音樂、美術或體育才能。」

李衛東進一步解釋道,金·匹克就是這麼一個機械記憶能力超強的「活體百科全書」,而心算能力則包括日曆的推算,以及一些其他重複算式的計算等。具有音樂天分但智商很低的胡一舟就是「智障學者」的典型,而他則對音樂的把握有著超凡的能力。

人類大腦,在出生時只有一部分被建造好,在接下來的幾年也還不能完全裝配好。人類大腦主要的施工程序要到20歲出頭才能完成,一些微調要延續終生。

有一種說法認為,在人的大腦中,常用資源只佔腦容量的十分之一,其他十分之九的腦資源一般都處於休眠狀態。很多人認為,天才之所以成為天才,是因為他們的大腦資源開發得比常人多,天才是大腦極其發達、極其聰明的人。然而李衛東認為,大腦在執行特定任務,比如聽音樂時應用的一些腦區雖然只佔整個大腦的很小一部分,在控制說話時又應用另一些腦區,雖然也只佔整個大腦的很小一部分,但處理現實世界的各種信息、控制各種行為、進行各種高級認知活動,需要的是整個腦的不同腦區間動態的協同作業,並不是十分之九的腦資源都處於休眠狀態。很多天才具有極特殊的技能,而他們在其他方面的智力則可能表現得不如一般人。

澳大利亞神經生理學家經過長期研究後得出推論,天才人物之所以在某一方面表現出非凡的才能,是他們大腦中負責這方面能力的區域被隔離起來的結果。大腦中被隔離的區域發育格外發達,使得他們在這方面具備了非同一般的能力。而在其他方面,天才們一般都表現得很普通,甚至低於常人。愛因斯坦的智商超過160分,提出了許多人至今認為高深莫測的相對論,但同時,他又患有語言障礙和讀寫障礙。

本文來源:東方早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天才與瘋子比鄰|症候群_網易財經
    身體周刊記者 羅燕倩 英國詩人約翰·德萊頓說:「天才與瘋子比鄰。從天才到瘋子,僅有一步之遙。」另一位古希臘哲學大師亞里斯多德也持相似的看法:「沒有任何天才人物不帶有瘋狂的特徵。」
  • 書籍推薦|《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天才也是瘋子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也是一樣,如果不是突然想看《夢的解析》,搜索到高銘的《人人都能夢的解析》,算法又一併推薦了這本書,我都不知道原來幾年前大火的這書是他寫的。矜持地看完《人人都能夢的解析》,愛屋及烏地把天才瘋子也買來一併看了。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是天才還是瘋子,測了就知道!
    是天才還是瘋子,測了就知道!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幾張測試左右腦哪個更發達的幾張圖,第一眼看到的是什麼,就知道你是天才還是瘋子了,趕緊試試,超級準!1、看到部首,首先想到的兩個字是什麼?如果一分鐘能夠全部記住每個字對應的顏色,說明你的左腦已經無敵了,你就是天才。測完之後,你是天才還是瘋子,還是兩個都不是呢?——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但思特裡克蘭德的獨特就在於他沒有受過正規繪畫教育,在窮困潦倒行為乖張近乎瘋子的狀態下,卻畫出了許多超越時代的天才作品。這不得不讓人深思:難道真是「不成魔、不成活」?難道瘋子與天才真的只是一步之遙?我查閱資料,結果是目瞪口呆,因為大量的事實表明,天才與瘋子確實只有一步之差,所謂「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毫不過分。
  • 天才和瘋子僅一線之隔?愛因斯坦是天才,為何他兩個孩子是瘋子?
    數據顯示,在全球76億人口中,智商能夠達到130的人不足0.01%,更不用說達到160了,我們普通人的智商平均只有100,根據科學界定義,智商如果能夠達到140以上就算是天才,而擁有160智商的愛因斯坦簡直是超級天才了,問題來了,智商高達160的愛因斯坦卻生出兩個不正常的孩子,他的兩個孩子都是「瘋子」,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情況的呢,難道天才和瘋子只有一線之隔?
  • 天才和瘋子一步之遙
    到底是什麼讓「天才」和「瘋子」之間聯繫這麼緊密?首先,天才和瘋子同樣有更多的右腦活動諸如拿破崙、叔本華、畢卡索這些奇才,他們都有常人無法企及的創造力和直覺,思維可以脫離條條框框的限制。根據左右腦分工理論,我們已知掌管邏輯思維、分析和語言的是左側腦區,而掌握靈感、直覺和創造性思維的是右腦。顯然,天才們更多使用右腦。精神病人,同樣是右腦活動最頻繁的一批人。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從2004年至2008年的4年間,高銘通過各種渠道,利用所有的閒暇時間,探訪精神病院、公安部等機構,對一百多名「非正常人群」進行近距離接觸,2010年2月出版國內第一本精神病人訪談手記――《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內容引起劍橋物理研究院等機構的關注。「有人說這本書有意思,我覺得這本書不好玩,我在寫一個大悲劇。
  • 副刊|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
    從2004年至2008年的4年間,高銘通過各種渠道,利用所有閒暇時間,探訪精神病院、公安部等機構,對一百多名「非正常人群」進行近距離接觸2010年2月出版國內第一本精神病人訪談手記――《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內容引起劍橋物理研究院等機構的關注。這個世界,究竟是什麼樣的呢?這是一個看似很簡單的問題.不過必須注意的是:看似簡單,實則複雜。
  • 為什麼愛因斯坦是天才,而他的兩個孩子卻是瘋子?
    為什麼愛因斯坦是天才,而他的兩個孩子卻是瘋子?沒有人可以否定天才就是天才,這是不容置疑的問題。而愛因斯坦自然就是最成功的那一類天才,在世界上享有極高的聲譽。但是我們又不得不說世界上也是公平的,他給了你什麼,也會讓你失去什麼。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等……比你想像的還要好看得多!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作者:高銘該書由一篇篇小故事組成,講述的是第一視角的「我」與精神病患者之間的交流,記錄患者的精神世界,每一篇故事都不長,思維的角度都很扭曲很奇特(雖然一般也不會)這裡放上其中的一篇:《四維蟲子》文字來源於《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 思維最獨特的三大星座,他們一半是天才,一半是瘋子
    思維最獨特的三大星座,他們一半是天才,一半是瘋子雙子座雙子座的人其實是很聰明的,但是有時候卻又像是一個瘋子一般極端,讓人總是捉摸不透他們的心思!其實他們只是喜歡不走尋常路!雙子座的思維和靈感來的數量多而繁雜,有時候便是一有想法便要實施,而且行事風格十分怪異,他們也十分懶的跟人講清楚道明白,說幹就幹,即使做出來不如意,但一旦有所成就,便會十分驚人,怪不得雙子屬於天才和瘋子的結合體呢!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人人都有精神病
    [導讀]在看了《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這是精神病的一種表現。當然,比起書中把所有人都看成動物的小姑娘,我的病情算是比較輕。《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你有過這樣的體驗麼?在看了《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這是精神病的一種表現。當然,比起書中把所有人都看成動物的小姑娘,我的病情算是比較輕。《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是一本精神病人的訪談手記。除了這個與我「同病相憐」的小姑娘,其它的故事說不上哪個更讓人印象深刻,因為,幾乎所有的故事都讓人印象深刻!
  • 天才還是瘋子,這位舉世公認的知名瘋子約翰納什獲得諾貝爾獎
    天才和瘋子只有一步之遙,1994年諾貝爾獎獎給休斯頓大學舉世公認的知名瘋子、休斯頓大學圖書館管理員約翰納什,因為他的博弈論廣泛運用於很多領域,包括金融、犯罪心理、人際交往等等不同領域!電影《美麗心靈》休斯頓大學的數學天才約翰納什天生對數字與數學敏感,自從學生時期就對數學無盡痴迷,但這位數學天才卻不善交際,社交一塌糊塗。於是他長期處於自我封閉狀態。在休斯頓新校區,作為研究生的約翰納什好在和擅長交際的室友查理斯交了朋友,他逐漸走出交際陰影。
  • 天才即瘋子,愛因斯坦智商160,生下兩子為何都成瘋子?
    在歷史發展的長河當中有一些人他們是被世界人民都公認的「天才」。愛因斯坦就是這樣一位天才,他的智商高達160。要知道我們普通人的智商大部分都是集中在80到120。也正是因為愛因斯坦有著超高的智商,他在物理上的成就也是一般人很難超越的。
  • 高銘《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書筆記
    圖片/網絡文字/高銘《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導語《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是由高銘寫的一本書,以訪談錄的形式記載了生活在另一個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礙者等邊緣人)深刻、視角獨特的所思所想,讓人們可以了解到瘋子抑或是天才真正的內心世界。這個世界,究竟是什麼樣的呢?作者發現,誰也說不清這個世界到底是怎樣的。
  • 愛因斯坦是百年難遇的天才,兩個孩子卻是瘋子,這是為什麼?
    有一句話大家應該聽過,天才和瘋子往往只有一步之遙。以前是覺得,天才的思維方式是和普通人不同,人們就把他們奇怪舉動比作瘋子。
  • 科學新星鋃鐺入獄:天才與瘋子相互為鄰
    02有人說,賀建奎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瘋子,一個活在我們身邊的「科學狂人」。但在這件事情之前,他是同學、導師與同事眼中的「天才」。04對於這些誤入迷途的天才,我們只能感到惋惜。他們本可以好好利用自己的才華為全人類「發光發熱」,最終卻陷入了瘋狂。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極簡海報:你看懂了嗎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開創電影級營銷先河,拋開傳統海報形式,推出「點線面」相結合的極簡海報,選取了劇中最有特色的故事情節,用圖案詮釋劇情的內涵。每一張海報的背後故事,你看懂了嗎?    從熱門IP改編、全新的網際網路思維模式拍攝,搭配創新的營銷模式,該劇勢必刷新網劇新的高度。
  • 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才知道別人的世界真那麼難懂
    閒暇時,偶爾看看書,《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真的看了很久,很認真,這本書的作者也說過不太容易理解。讀到快一半的時候,才開始明白書名的意義,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如果中間有一條線,那麼天才與瘋子的鑑別,就真的來源於時代了。如歌德所說:真理屬於人類,謬誤屬於時代!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書少的最大好處,就是容易被震撼
    例如《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就能很隨意的震撼到你。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名「精神病」控,他花了4年時間,在精神病院訪談了50個天才型瘋子。基本上,這就是一個正常人被幾十個高智商神經病調戲和羞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