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新星鋃鐺入獄:天才與瘋子相互為鄰

2020-08-14 雜誌之旅官方

01


近日,曾經讓全球學術界一片譁然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主謀賀建奎,因非法行醫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為這場荒誕的鬧劇畫上了休止符。


一年前,南方科技大學生物學副教授賀建奎在Youtube上以個人名義宣布,全球首例基因編輯嬰兒「露露」與「娜娜」目前已經在中國平安降生。


圖片來源:網絡


賀建奎稱,自己的團隊通過對受精卵中特定的基因片段進行編輯修改,使生下來的孩子對愛滋病HIV-1型病毒免疫。


這樣一來,即使是患有愛滋病的夫婦,也能通過基因編輯,使自己的後代免於愛滋病毒的感染。


在消息公布的第一時間,不少人為其搖旗吶喊。


有人甚至將他尊為「基因編輯嬰兒之父」,認為賀建奎會因此獲得諾貝爾獎。


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超乎所有人的預料:


國內112名生物學與遺傳學專家立即聯名表示強烈反對,他們認為賀建奎的實驗是對生命倫理底線的挑戰。


國際學術界的相關權威們也紛紛發聲譴責這種行為,並稱他冒險與不負責任的行為「無視了全球範圍內禁止進行人類胚胎基因編輯研究的共識」。


更有網友直言:賀建奎打開了一個潘多拉的魔盒。


隨即賀建奎被停職,多家機構介入調查,並處理已經出生的那兩個基因編輯嬰兒的善後事宜。


為何這項看似成功的研究是對倫理的巨大衝擊呢?


原因無他,以當前的科學技術,進行基因編輯的後果與風險是不可預見的。


圖片來源:網絡


儘管轟動一時的「人類基因組計劃」在十幾年前就已經完成,但是我們至今還沒有弄明白所有基因所表達的遺傳信息。


簡單來講,我們不知道改變基因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其實,基因編輯技術在前沿生物學家看來並不是什麼新鮮的東西,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轉基因食品就是基因編輯的產物。


然後我們都清楚,針對「轉基因食品是否有害」的爭論至今仍沒有結束。


如果任由這種技術發展下去,那麼科幻電影中因為基因改造而誕生的各種怪物終究會出現在現實生活中。


圖片來源:網絡


因此,賀建奎直接改變人體基因的舉動,想想都非常可怕。


02


有人說,賀建奎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瘋子,一個活在我們身邊的「科學狂人」。


但在這件事情之前,他是同學、導師與同事眼中的「天才」。


從高中開始,賀建奎的成績就長期穩定在年級前幾名。


2002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取得近代物理學學士學位。


隨後賀建奎出國留學,僅僅3年零8個月後,就獲得了美國萊斯大學生物物理學博士學位。


2011年成為美國史丹福大學博士後。


2012年,28歲的賀建奎回到中國並被特聘進入南方科技大學,成為南科大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副教授。


2018年,成為《自然》雜誌年度十大科學人物之一。


短短的十年間,他就從一個初出茅廬的大學生成長為中國學術界閃耀的科學新星,這樣的成就可以說十分驚人了。


然而,這份才華也讓他無所顧忌,讓他迷失了自己的本心。


最終,無視禁令與倫理的瘋狂舉動毀了他的事業與未來。


03


其實,像賀建奎這樣的人不在少數。


著名的「佛系毒梟」、「愛國毒梟」劉招華,曾經在上個世紀90年代製造了全球規模最大的製毒案。


圖片來源:網絡


據調查,劉招華及其團夥總共生產了超過18噸的冰毒,販毒網絡遍布國內外。


僅在1999年就被一次性查出12噸冰毒,這個數量在當時全球範圍內其他國家一年內查獲冰毒總量的兩倍之多。


除了制度量巨大之外,劉招華的狡猾程度也讓當時的警察頭疼不已。


自1999年案發至2005年被捕的6年間,他一直輾轉於國內各地,玩弄警察於股掌之間。


好幾次,警方在發現劉招華行蹤之後布下天羅地網,結果都被他輕鬆化解。


在平常人眼中,這樣的大毒梟一定是一副殺人不眨眼的惡魔形象,而劉招華則打破了人們的固有印象。


在街坊鄰居看來,劉招華從小就是一個聰明伶俐、「很懂事」的孩子,學習成績優異,尤其熱衷於化學。


後來由於家境貧寒,劉招華輟學入伍,退伍後成為一名法警,他工作能力強,善於社交,曾是法院的「先進工作者」。


辭去職務後,劉招華專注於辦廠經商,並開始接觸冰毒製造。


憑藉自己在化學方面的天賦,高中文化水平的劉招華以一己之力改進了冰毒製造方法,使他的冰毒工廠在製毒水平上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當時福建省公安廳的一位領導就說:


「劉招華是一個真正的化學天才,如果他不製毒而是搞化學研究,那麼一定前途無量。」


2007年,劉招華被判處死刑,2009年他被執行死刑,結束了自己罪惡而又戲劇性的一生。


與之相似的還有著名的「熊貓燒香」病毒的製作者李俊。


從小,李俊就表現出對電腦的濃厚興趣,數學與英語成績優秀。


然而,他把才能用在了編寫電腦病毒上。


2006-2007年,一個名為「熊貓燒香」的計算機病毒在全國範圍內爆發,超過一百萬臺終端設備被其破壞。


圖片來源:網絡


更加恐怖的是,以當時的網絡安全技術,這個病毒是無解的。


各大殺毒軟體廠商都對它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病毒破壞掉電腦中的每個文件。


直到李俊被捕之後,在警方的監視下重新編寫了「解毒」代碼,這場聲勢浩大的災難才逐漸平息。


04


對於這些誤入迷途的天才,我們只能感到惋惜。


他們本可以好好利用自己的才華為全人類「發光發熱」,最終卻陷入了瘋狂。


有人說,他們是在利益的誘惑下走向了墮落,這話不假。


但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些「天才」本身就是瘋子!


賀建奎作為生物學領域的專家,不可能不知道擅自編寫人類基因的風險,但是他為了證明自己,無視了所有的禁忌。


他是以一種高高在上的「救世主」姿態,進行著自己的科學研究。


賀建奎曾表示,自己立志要做中國的愛因斯坦。


結果,他成為了中國的「弗蘭肯斯坦」(《弗蘭肯斯坦》中的瘋狂科學家,製造出了恐怖的人形怪物)。


劉招華在被捕後曾信誓旦旦地稱自己的製毒行為是「愛國」,是為了響應國家「西部大開發」的號召。


他說自己的毒品從不賣給中國人,「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的大門,我用冰毒打開了他們的大門」。


圖片來源:網絡


這些都顯示出他極其詭異的三觀與思維模式。


有人說:「天才與瘋子相互為鄰。」


在很多時候,正是因為瘋子與常人思維的與眾不同,才讓他們能夠在某一方面表現出異於常人的才華。


其實在歷史上,很多卓有貢獻的人都是常人眼中的「瘋子」:


物理學家牛頓患有精神分裂症。


俄羅斯「詩歌的太陽」普希金有嚴重的狂躁型抑鬱症。


畫家梵谷長期患有精神病,曾經自殘割掉了自己的耳朵。


圖片來源:網絡


......


但是,我們顯然也不能因為這一點而容忍「天才」們為非作歹。


因為他們已經突破了道德與法律的底線。


而這條線,才是判斷他們是「瘋子」還是「天才」的最終標準。

相關焦點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他幾乎就是整一個瘋子,但又不可否認是個實實在在的天才,簡直就是一矛盾綜合體。在四十歲之前,思特裡克蘭德是循規蹈矩的好公民、好丈夫、好父親,工作努力,社會人際關係融洽,結婚十七年,從未與妻子吵過架。可在四十歲那年,他卻一反常態,為尋求他那虛無飄緲的畫家夢,毅然決然地拋妻離子浪跡巴黎,孤獨怪癖,冷酷無性。這種性格上的強烈反差讓人實在難以接受,甚至懷疑他是否只是文學作品純粹的杜撰。
  • 書籍推薦|《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天才也是瘋子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也是一樣,如果不是突然想看《夢的解析》,搜索到高銘的《人人都能夢的解析》,算法又一併推薦了這本書,我都不知道原來幾年前大火的這書是他寫的。矜持地看完《人人都能夢的解析》,愛屋及烏地把天才瘋子也買來一併看了。
  • 天才和瘋子僅一線之隔?愛因斯坦是天才,為何他兩個孩子是瘋子?
    人類文明至今已經發展5000年,在這幾年前人類文明發展史中,能夠成為科學巨匠的偉大科學家屈指可數,而愛因斯坦就是其中的一位,愛因斯坦有多偉大?他創造的相對論至今仍然深刻影響著科學發展方向,他發明的質能方程式E=MC,讓人類發現給原子施加一定的條件,竟然能夠爆發巨大能量,因此人類發明了歷史上威力最大的武器--原子彈。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所做的關於黑洞、引力波、宇宙學常數、能量守恆等方面的科學預言全部被證實是正確的。
  • 瘋子or天才?盤點動漫中的那些科學怪人!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瘋子與天才往往只有一線之隔,科學家們曾發現有力證據證明天才可能同時是瘋子,比如梵谷、普拉斯和弗雷,而人若是在瘋癲的狀態下,會有「非凡的耐力和持續集中的注意力」。他們的思維也總是不被常人所理解,或發明奇怪的東西,或有著奇怪的癖好,人格的缺陷也屢見不鮮,而動漫中就有很多這種瘋狂科學家,下面就列舉幾個:Frankenstein《科學怪人》不知道大家知道恐怖漫畫家伊藤潤二不,每次看他的作品,都是充滿了震驚,而這部《科學怪人》,雖然並不是他最出彩最優秀的作品,但也帶給我很大的震驚。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是天才還是瘋子,測了就知道!
    是天才還是瘋子,測了就知道!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幾張測試左右腦哪個更發達的幾張圖,第一眼看到的是什麼,就知道你是天才還是瘋子了,趕緊試試,超級準!1、看到部首,首先想到的兩個字是什麼?如果一分鐘能夠全部記住每個字對應的顏色,說明你的左腦已經無敵了,你就是天才。測完之後,你是天才還是瘋子,還是兩個都不是呢?——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 天才遇上瘋子,科學遇上幻欲,專業又邪性的神秘天使!
    這部CBS ALL Access的新劇《神秘天使》,由雷德利斯科特的ScottFree製作公司製作,曾經在奧斯卡頒獎舞臺上大放異彩的《黑天鵝》的編劇Mark Heyman打造,改編自同名書籍,講述這位美國航空史上的著名的天才與瘋子的結合體那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從2004年至2008年的4年間,高銘通過各種渠道,利用所有的閒暇時間,探訪精神病院、公安部等機構,對一百多名「非正常人群」進行近距離接觸,2010年2月出版國內第一本精神病人訪談手記――《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內容引起劍橋物理研究院等機構的關注。「有人說這本書有意思,我覺得這本書不好玩,我在寫一個大悲劇。
  • 為什麼愛因斯坦是天才,而他的兩個孩子卻是瘋子?
    為什麼愛因斯坦是天才,而他的兩個孩子卻是瘋子?沒有人可以否定天才就是天才,這是不容置疑的問題。而愛因斯坦自然就是最成功的那一類天才,在世界上享有極高的聲譽。但是我們又不得不說世界上也是公平的,他給了你什麼,也會讓你失去什麼。
  • 天才和瘋子一步之遙
    到底是什麼讓「天才」和「瘋子」之間聯繫這麼緊密?首先,天才和瘋子同樣有更多的右腦活動諸如拿破崙、叔本華、畢卡索這些奇才,他們都有常人無法企及的創造力和直覺,思維可以脫離條條框框的限制。根據左右腦分工理論,我們已知掌管邏輯思維、分析和語言的是左側腦區,而掌握靈感、直覺和創造性思維的是右腦。顯然,天才們更多使用右腦。精神病人,同樣是右腦活動最頻繁的一批人。
  • 天才即瘋子,愛因斯坦智商160,生下兩子為何都成瘋子?
    在歷史發展的長河當中有一些人他們是被世界人民都公認的「天才」。愛因斯坦就是這樣一位天才,他的智商高達160。要知道我們普通人的智商大部分都是集中在80到120。也正是因為愛因斯坦有著超高的智商,他在物理上的成就也是一般人很難超越的。
  • 天才與瘋子比鄰
    身體周刊記者 羅燕倩 英國詩人約翰·德萊頓說:「天才與瘋子比鄰。從天才到瘋子,僅有一步之遙。」另一位古希臘哲學大師亞里斯多德也持相似的看法:「沒有任何天才人物不帶有瘋狂的特徵。」
  • 副刊|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
    從2004年至2008年的4年間,高銘通過各種渠道,利用所有閒暇時間,探訪精神病院、公安部等機構,對一百多名「非正常人群」進行近距離接觸2010年2月出版國內第一本精神病人訪談手記――《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內容引起劍橋物理研究院等機構的關注。這個世界,究竟是什麼樣的呢?這是一個看似很簡單的問題.不過必須注意的是:看似簡單,實則複雜。
  • 詩詞:止渴飲鳩將毒販,鋃鐺入獄付華年
    退叟生憐憫,行俠為祲祥。虎門除害日,青史永流長。退叟,林則徐。二十四畝田:本詩前四句,著力勾畫癮客形象,頸聯筆鋒陡轉,直擊歷史,筆法俊秀,值得我學習。 當然,以上評語只為相互學習,不到之處還需各位詩友指正。謝評!可以改一下癮客醉煙槍,勾魂腹內傷。殘心縈遠夢,瘦骨臥高床。退叟生憐憫,行俠為祲祥。虎門除害日,青史永流長。
  • 愛因斯坦被稱天才,為什麼他的一兒一女卻是瘋子?原因很簡單
    他的智商值遠遠超過正常人,他的大腦開發程度也比普通人高,所以他也被譽為「天才」。事實上,愛因斯坦的聰明伴隨他一生,從小一直展現出過人的智慧。     愛因斯坦10歲就熟讀科學和哲學工具書,展現出過人的智慧,12歲便已自學高等數學了,16歲便已經學習難度極高的微積分學了。21歲從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畢業,26歲便創造性地提出「量子假說」,解釋「光電效應」。
  • 愛因斯坦是天才,他的三個子女中為什麼有兩個是瘋子?
    常言道: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中間的大多是庸人和俗人,這句話的確實不無道理。作為一個偉大的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愛因斯坦的成就令人矚目,可是,愛因斯坦一生有兩段婚姻,三個孩子,裡面卻有兩個子女是精神病患者,也就是我們眼中的瘋子。愛因斯坦是公認的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
  • 愛因斯坦是世界天才,為啥他的2個子女卻是「瘋子」?男人要引以為戒
    不被世人理解的人只有兩種,一種被稱為「瘋子」,一種被稱為「天才」,兩者都是極端,因此說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在人類歷史上,天才人物有很多,其中不負盛名的天才就是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是猶太人,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他提出了光子假設、相對論等理論,大大推動了科學的發展。
  • 天才和瘋子只有一線之隔嗎?為什麼愛因斯坦的兒子會患上精神病?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我們常說,天才的思維不同於常人,他們常常會擁有超過常人的觀點,以至於有時天才會表現出如瘋子一般的行為。而且,也有一些科學家本身就是天才科學家與瘋子的結合體,比如:獲得過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數學家約翰·納什,他也患有幻聽幻覺被確診為嚴重的精神分裂症。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人人都有精神病
    [導讀]在看了《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這是精神病的一種表現。當然,比起書中把所有人都看成動物的小姑娘,我的病情算是比較輕。這種「能力」(姑且稱其為能力)並未隨著年齡增長就消失。一次單位開會,滔滔不絕的領導突然在我眼裡變成了一隻發情的黑臉琵鷺,我下意識用目光掃了一下他旁邊,另一位沉默不語的領導原來是只吐泡泡的巴西龜。在看了《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這是精神病的一種表現。當然,比起書中把所有人都看成動物的小姑娘,我的病情算是比較輕。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他們眼中的世界,其實是我們想不到的
    他們天馬行空的思維方式,或許違背了科學的客觀事實,但是不可否認,他們眼裡總能看到些不一樣的東西。作者高銘關注到了這一群體。並以訪談錄的形式記錄了生活在另一個邊緣的人群深刻、視角獨特的心理活動,讓人們可以了解到瘋子抑或是天才真正的內心世界。不可置否,人們總會因按捺不住獵奇心理而偷偷窺視如此的、難以理解的他人的思想。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等……比你想像的還要好看得多!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作者:高銘該書由一篇篇小故事組成,講述的是第一視角的「我」與精神病患者之間的交流,記錄患者的精神世界,每一篇故事都不長,思維的角度都很扭曲很奇特(雖然一般也不會)這裡放上其中的一篇:《四維蟲子》文字來源於《天才在左,瘋子在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