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聚焦】把氣候變化列為必修課,義大利這次走在世界最前列

2021-01-14 意燴


從明年9月開始,義大利或將氣候變化及可持續發展列為必修課,這在全世界範圍內尚屬首次。


義大利Tgcom24網站近日報導,義大利擬在全國的公立學校開設氣候變化必修課。放眼未來的教育部長洛倫索·菲奧拉蒙蒂(Lorenzo Fioramonti)承諾把環境教育引入義大利的教育體系。


圖片來源:義大利教育部長菲奧拉蒙蒂個人推特帳戶


目前,尚未確定這一新學科的學時問題,比如取代某一個舊學科,還是增加學時。如何確定教師的資格、新教師的聘用資金問題等也都是未知數。但菲奧拉蒙蒂近日非常確定地表示:「明年義大利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強制要求學習氣候變化及可持續發展課程的國家。」


菲奧拉蒙蒂稱:「從明年9月開始,義大利所有公立學校在每周至少安排1個小時,每學年約33個小時的氣候變化課程,同時地理、數學、物理等傳統學科將從可持續發展角度進行教學。」 


「我的目標是使義大利教育體系成為首個將環境學及社會學列為教學核心的體系。」 菲奧拉蒙蒂解釋道,他將使義大利在應對環境變化方面成為世界第一。

圖片來源:菲奧拉蒙蒂個人推特帳戶截圖


身為五星運動成員的菲奧拉蒙蒂,是義大利現任政府裡「綠色政策」的最大支持者。他曾在9月時鼓勵學生罷課去參加針對氣候變化的抗議遊行,受到反對黨的強烈抨擊。他還大力推動對含糖飲料及零食等對健康有害的消費徵收「零食稅」,同時也建議對機票徵收「環境稅」。 按照其說法,通過這一系列看似很小的漲稅措施,政府預計可獲得30億歐元的稅收收入。而這筆資金將可用於教育、健康、環境領域,比如可以給學校的教師漲工資。


菲奧拉蒙蒂10日發推稱,義大利教育部的決定得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支持。圖片來源:菲奧拉蒙蒂個人推特帳戶截圖


(意燴原創,翻譯:辰爍,編輯:唐快哉,圖片來源見標註,轉載請註明意燴:oushitalia)







相關焦點

  • 氣候變化成必修課 義大利明年開始執行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明年九月起,義大利將成為第一個強制在學校學習氣候變化的國家。義大利教育部長洛倫佐·菲奧拉蒙蒂(Lorenzo Fioramonti)日前在羅馬辦公室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說:「我想使義大利的教育系統成為首個將環境和社會置於學生學習一切內容的核心的教育系統。」
  • 義大利將氣候變化設為必修課 明年起施行
    從2020年起,義大利學校將要求每個年級的學生都學習氣候變化和可持續性,以使義大利成為環境教育的世界領先者。義大利教育部部長洛倫佐·菲奧拉蒙蒂說,所有公立學校都會在每學年的課程中納入大約33個小時,學習與氣候變化有關的問題。菲奧拉蒙蒂的發言人溫琴佐·克拉馬羅薩說,這些課將被納入現有的公民課科目,從2020年9月起,這一科目將有一個「環保足跡」。
  • 欲開全球先例 義大利教育部擬設氣候變化必修課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11月7日電據香港《文匯報》報導,當地時間11月5日,義大利教育部長洛倫索·菲奧拉蒙蒂表示,當局擬將氣候變化課題納入公立學校的必修課程。如果該措施正式推行,義大利或開全球先例。據報導,菲奧拉蒙蒂5日宣布,從2020年9月起,義大利教育部計劃讓公立學校的學生,每周接受一小時有關全球變暖和可持續發展機遇等課題。此外,在地理、數學、物理等科目中,也會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授課。他還說,期望義大利教育體系中將環境和社會議題變成核心學習內容的做法,成為全球先例。據介紹,菲奧拉蒙蒂來自義大利五星運動黨,從政前曾擔任經濟學教授。
  • 全球氣候行動峰會:應對氣候變化出現三個新特點
    中新網舊金山9月14日電 (孫忠一 孫秋霞)英國一項最新研究稱,如果不加強應對氣候變化,未來熱帶、亞熱帶地區以及美國、歐洲等地因熱浪死亡的人數都會持續上升。  氣候變化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全球性挑戰,關乎全人類的生存和可持續發展。在2018年全球氣候行動峰會「中國角」開幕式上,與會嘉賓指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呈現出三個新特點。
  • 舌尖上的氣候變化:義大利或將進口義大利麵
    馬可·波羅無法想像,義大利將不得不進口義大利麵。因為氣候變化,義大利或將無法種植做這種麵食所必需的基礎原料:硬質小麥。近日,英國氣象局將發布一份報告:義大利的硬質小麥產量將從2020年起開始減少,到本世紀晚些時候,這種作物基本上會在義大利消失。英國科學家警告稱,未來一段時間,地中海地區氣溫上升,雨量減少,將導致該地區的農作物,特別是硬質小麥加速減產。
  • 全球氣候變化危及自然環境 義大利科莫湖水量大幅降低
    全球氣候變化危及自然環境 義大利科莫湖水量大幅降低 (3/4) "← →"翻頁
  • 世界兒童日主題活動聚焦氣候變化
    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辦事處(以下簡稱兒基會)、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以下簡稱氣候司)共同主辦的2020年世界兒童日「氣候變化·青春行動」主題活動近日在京舉辦。
  • 氣候變化重塑世界
    」這個詞,各種國際會議的議題裡面一定會有氣候變化,這給人一種感覺,一個國際會議如果沒有討論氣候變化,這個會議好像都不算特別大。所以在座的所有人,我們終其一生,從生下來,到我們走的那一天,都生活在一個故事裡,這個故事叫做:恢復重建。不管怎麼說,我們已經走上了恢復的道路。全球氣候變暖第二個危機更為嚴重。這張圖是過去80萬年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
  • 義大利教育部將氣候變化納入義務教育,每年有33小時的課時
    11月4日,義大利教育部長Lorenzo Fioramonti在採訪中表示,準備將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納入義大利的義務教育課程。
  • 氣候變化修正案被否後,義大利地方議會被淹了
    中新網11月15日電 據外媒報導,近日,義大利威尼斯遭遇歷史性洪水侵襲,多地被淹沒。當地時間11月12日晚,位於威尼斯大運河上的威尼託(Veneto)地方議會也遭遇了歷史上的首次洪水,巧合的是,議會當時正好否決了修正案,拒絕採取措施應對氣候變化。
  • 氣候變化發威?地中海上又出現「颶風」,義大利遭遇狂風暴雨
    從10月下旬開始,歐洲西風帶出現劇烈震蕩,這導致了歐洲多地遭遇罕見暴風雨襲擊,義大利水城威尼斯慘遭水淹。西風帶的劇烈波動在此後仍在繼續,11月3日前後,劇烈波動的西風槽於北非地區製造一個切斷低渦,這個低渦在地中海上不斷發展,又誘生了一個地中海颶風!
  • 義大利將氣候變化納入義務教育:每年33小時課時
    近日,據外媒報導,義大利教育部長洛倫索·菲奧拉蒙蒂(Lorenzo Fioramonti)在採訪中表示,準備將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納入義大利的義務教育課程,如果該措施正式推行,義大利或開全球先例。菲奧拉蒙蒂說:「我希望義大利成為應對氣候變化的領導者,成為第一個將可持續發展作為教育研究基石的國家。」菲奧拉蒙蒂表示,從2020年的9月開始,義大利所有公立學校每年將拿出33個小時的課時,用於討論氣候變化問題,每個年級的學生都要參加。而且可持續發展的相關內容還會出現在地理、數學等傳統科目中。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保護動物 中國走在前列
    中國是世界上野生動物種類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近年來,中國採取的一系列保護野生動物的舉措,贏得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讚揚。近日,世界動物保護協會中國辦公室負責人趙中華接受中國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動物保護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話題,對於促進國際交流具有重要意義,顯然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動物保護的引領者之一。
  • 英美本土學生都覺得難的《英語文學》 杭外劍高卻列為必修課
    2012年9月,杭外劍高將《英語文學》設為必修課。今年,首屆修讀《英語文學》的學生畢業。  英國和美國本土得A率都不高的《英語文學》,同行避之不及稱之為「吃力不討好」的《英語文學》,杭外劍高為何執意開設並作為必修?
  • 邀請函|全球氣候變化雲端圓桌會議
    7月16日北京時間晚8點,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青年團團長、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應屆畢業生張佳萱將與專家和氣候變化青年領袖們一起,探索將自然的力量作為氣候變化解決方案。這場全球氣候變化雲端圓桌會議由寶潔主辦,聚焦全球氣候危機,邀請氣候方面的專家和氣候變化領袖共同傾聽、了解和放大最需要被關注的聲音,探索將自然的力量作為氣候變化解決方案。歡迎報名參加!你注意到了嗎?氣候變化,正在發生。這是我們的星球,我們的家。
  • 保護生物多樣性,中國走在前列
    在這次大會上,中國成功獲得2020年《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主辦權,這將是中國首次承辦這一會議。  《生物多樣性公約》是一項保護地球生物資源的國際性公約,與《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防治荒漠化公約》並稱為聯合國環境保護三大公約。「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我們的星球。」聯合國副秘書長兼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埃裡克·索爾海姆對本報記者表示。
  • 中國凍土研究已走在世界前列
    中國科學院凍土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張魯新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目前,我國的凍土學研究無論是宏觀凍土學研究還是微觀凍土學研究,都已走在世界凍土研究的前列。我國凍土研究始於20世紀60年代。對青藏公路沿線的多年凍土進行了多學科、綜合性的科學考察,成為我國系統研究多年凍土的一個開端。
  • 心理學如何應對世界氣候的變化
    不久前,來自近200個國家的代表在法國開會討論氣候變化。    美國總統歐巴馬早些時候在國情諮文中說:「沒有挑戰,將對後代造成比氣候變化更大的威脅。」然而,由於公眾情緒缺少緊迫感,這類觀點就需要大力傳播。
  • 工程院院士錢七虎:中國智慧建造必將走在世界前列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速度,中國是全球最快的。我相信,未來智慧建造和智慧工程的發展,我們也會是全球最快的。」說這句話時,中國工程院院士、83歲的錢七虎語氣堅定。本屆服貿會上,本報記者專訪了錢七虎院士。這位為防護工程事業奉獻了整整60年的專家表示,短短四十年,工程建設便完成了從人工向機械化的轉變。
  • 《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 全方位聚焦氣候變化影響
    3月10日,在聯合國新聞發布會上,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與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佩蒂瑞·塔拉斯共同發布《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以下簡稱《聲明》)。  這份由世界氣象組織和廣泛的合作夥伴共同編寫的報告,包括了來自各國氣象和水文部門、科學機構和聯合國機構等的素材,為決策者提供了有關氣候行動需要的權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