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差距」問題被寫入政協工作報告,城鎮居民中10%家庭佔據了45%的財產,這個話題在今年「兩會」上顯得異常火爆。不少代表委員提議個稅起徵點提升到5000元,也有委員建議可以降低企業所得稅,將降低的部分轉移到支付勞動者工資上來;有人大代表建議,個人消費的支出可以用來衝抵一部分個人所得稅…
[我來說兩句]讓六成普通勞動者免交稅
基尼係數在2000年就超過了0.40的警戒線,城鎮居民中10%家庭佔據了45%的財產,「金字塔」兩端的平均收入差距竟然高達23倍!隨著「收入差距」被寫入政協工作報告,國民收入分配的話題在今年「兩會」上顯得異常火爆。
文/本報特派記者徐靖、周祚、王飛、邱瑞賢、李棟、趙琳琳
專家聲音
單調個稅起徵點難解貧富分化
近日不少代表委員提議個稅起徵點提升到5000元,中信建投首席宏觀分析師魏鳳春認為:「通過稅收來解決收入分化是一個國家常用的方法,但是現在我個人認為不要對調整個人所得稅抱有這麼大的希望,首先是稅率統計不完整,個人所得稅對的是工資,但是影響最大的是房地產、股票古玩,這就需要進行嚴格的財產申報,同時要考慮家庭負擔,比如3000元一個人可能過得很舒服,如果有孩子、父母就過得艱難了。」 (柳建雲)
政協委員支招
降低企業所得稅用於增加工資
1
保障就業+減稅
全國政協委員、大連萬達董事長王健林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要增加收入,首先是要保障勞動者充分就業,人人有工作做,人人才會有收入。在保障就業的同時,適當提高最低工資的保障線,另外要減稅。
王健林說,一方面要減少個人所得稅,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企業所得稅,將降低的部分轉移到支付勞動者工資上來。他建議,政府可將目前企業所得稅25%的稅率降低到20%,同時要求企業必須將這5%的差額用於增加勞動者的工資。
2
最高累進稅率降至40%
稅率方面,致公黨中央建議,將工資薪金九級超額累進稅率降為五級,降低最高累進稅率至40%。同時,可將勞務報酬所得、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所得等統一適用工資薪金所得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採用統一稅率、統一扣除、統一按月預徵、年終結算方式,簡化稅收計算,使其利於徵管。
3
以家庭為徵稅單位
致公黨中央遞交的提案中還建議,可嘗試以每一個家庭為一個納稅單位,綜合考慮家庭整體收入水平和費用支出。
在制定相關政策時,首先應綜合考慮納稅人家庭贍養人口、人口年齡、正在接受教育情況等因素,如贍養父母的,每一位老人可允許扣除500~700元,如老人有殘疾,可考慮扣除1000~1500元。從事社會公益捐款,捐款數額應允許扣除,同時與相關政策相結合,制定合理的費用扣除政策。
人大代表支招
公共服務多給老百姓派「利市」
1
個稅起徵點提到1萬
全國人大代表、來自汕頭的廣東萊達實業公司自動化所所長徐源遠認為,可以通過個人所得稅把貧富懸殊縮小一點,讓低工資的少交一點稅。個稅起徵點調高到5000元比較合適,以5000元為分水嶺,往下和往上的人都不在少數。另外一個辦法是提高基層群眾的收入。比如鐵路部門裡有的老職工幹了三十多年,每個月才1000多元,這些人的狀況需要我們關注。
「個稅起徵點調得越高越好,5000、6000,甚至10000更好,讓60%以上的普通勞動者都不用打稅。因為現在很多人工資都有五千以上,我們起徵點定得高一點,讓少數高收入的人來納稅,讓大多數人不用交稅,這有助於體現社會財富的公平分配。」全國人大代表、廣東三友集團董事長張國權說。
2
個人消費支出可抵稅
徐源遠提出,個人消費的支出可以用來衝抵一部分個人所得稅。比如購買房產、家電等家庭消費支出可抵扣部分個人所得稅,這樣可以減輕低薪階層的負擔。
3
以家庭平均收入來徵稅
她還提出,個人所得稅是否在某些情況下能考慮以家庭為單位來徵收,她舉例說:「如果一個男人每個月有6000元工資,但要平攤到他家裡五個人身上,這樣每個人也才1000元,如果還要對他徵收個人所得稅就是不太合理。」徐源遠表示,個稅徵收是否以家庭平均收入來徵收會更合理。
4
多給老百姓派「利市」
全國人大代表,深圳南嶺村居委會主任張育彪說,政府應該起到統籌二次分配的調節作用,重視公共服務的產品,如醫療、教育等。
張育彪希望政府多給百姓派「利市」。他舉例說,在農村開會時,他如果跟村民說,今年收入增加了,全體村民加500元,出去旅遊一次,下面掌聲雷動,而如果說搞了多少條路和設施,掌聲就弱很多。張育彪表示,這個例子證明,老百姓對民生最大的感覺是得到了多少實惠。
5
利用慈善來三次分配
全國人大代表、廣州市律師協會名譽會長陳舒表示,除了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收入,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制定中國的慈善法。有錢人通過公益慈善事業,財富向比較貧窮的有困難的人群傾斜。所得稅是二次分配,慈善是三次分配。她希望政府加快這方面立法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