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中山醫生竟用「打胎藥」為孕婦保住了孩子

2020-12-05 騰訊網

中山極具影響力公眾號

結婚、懷孕、生子

是很多年輕女性必經的過程

順利生下個健康寶寶

更是每位準媽媽的最大心願

不過

阿蘭她卻太艱難了

為了懷上寶寶生個健康寶寶

闖過重重難關

終於成功誕下健康男崽

完成一生中最大的使命!

懷六胎,流六胎,命運捉弄不留情

阿蘭(化名)今年34歲,2007年結婚後不久就懷上了,可惜懷了1個多月時,卻無緣無故出現肚子疼、見紅,然後流產了。「當時我們以為是沒注意,磕到碰到肚子引起。」 阿蘭回憶說。

調養大半年後,阿蘭再次懷上了,這次乖乖地躺在床上不敢亂動,但到了1個多月的時候照B超顯示:「胚胎停止發育」,無奈只有再次清宮了。小兩口聽醫生建議做了染色體檢查、丈夫精子和婦科內分泌等方面的檢查,除發現有α地中海貧血外,其他沒什麼問題。

然而命運仿佛要和她開玩笑,之後三次懷孕又失敗,要麼是「生化妊娠」,要麼就是「無胚芽胎心」, 阿蘭真的灰心了,更讓她沒想到的是,第六次懷孕居然出現宮外孕大出血休克,經緊急手術治療後總算躲過這劫,可奇怪的是,自從這次宮外孕過後,就再也沒有懷上了。

求醫尋「兇手」,生殖免疫齊幫手

2016年3月,阿蘭夫婦來到中山市博愛醫院生殖中心就診,常規檢查及免疫相關檢查未見異常,但發現阿蘭輸卵管造影檢查發現其雙側輸卵管粘連堵塞,只能通過輔助生殖技術試管嬰兒妊娠,沒想到又以生化妊娠的結果告終,受精卵囊胚還沒著床子宮就發生流產了。

多次的妊娠失敗,讓阿蘭幾近崩潰,但夫妻倆並無放棄。2019年兩口子再次來到生殖中心進行一次全面檢查。

專家解析

淺談反覆自然流產原因

連續3次及以上流產稱為反覆自然流產。導致反覆自然流產的原因有內分泌失調、生殖道感染、兔疫功能異常、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等。事實上,除了夫婦或者胚胎染色體異常,其他病因常常很難確定。由遺傳因素引起反覆自然流產佔了很大比例,主要原因是胚胎染色體異常。

本次助孕前,經過醫生的精心用藥,阿蘭獲得了優質胚胎。在移植胚胎前醫生讓她再複查一下免疫指標,發現有異常。醫生解釋說,人的免疫功能會受到多種因素而變化,建議她馬上去看風溼血液科,先把免疫情況調好後再來做試管嬰兒移植。

風溼血液科鞠文東主任醫師通過特殊檢查,終於發現多年讓阿蘭不孕不育的罪魁禍首——抗磷脂抗體症候群(APS)。醫生表示雖不可「除根」,但可以幫她調節好免疫及凝血功能,為整個孕期全程保駕護航。

定計劃,分階段,完成使命終得子

之後,醫生為她制定了一個周密的治療計劃,分三階段來進行:

試管前2個月就開始進行免疫調節;

然後促排卵做試管術;

著床後密切監測各項指標,加用低分子肝素活血抗凝治療,一直持續到足月分娩的整個孕期,產後減藥維持治療。

2019年11月17日行體外受精-胚胎移植術。術後阿蘭嚴格按照醫生的設計方案按部就班地進行著,可是剛受孕不久,又出現陰道少量流血。有驚無險,第38+5周(2020年7月25日)阿蘭順利誕下一體重2.53kg的正常男嬰。

為什麼「免疫」會擋住「好孕」呢?

醫生解釋,每個人都有自身的免疫系統,它本來是作為抵禦「外敵」(如:各種細菌、病毒和外來病原體等)的武器,但免疫系統也有自亂陣腳「認錯人、辦錯事」的時候,也就是說,把自身的器官或新移植器官當做「敵人」或「入侵者」,想把它「幹掉」。

同樣的道理,在受孕或胚胎移植時,免疫細胞也會錯把胚胎當做身體的「入侵者」,對其發起攻擊。這種攻擊可能發生在胚胎進入女性子宮之時或胚胎剛剛著床的階段,也可能發生在胎盤發育階段,從而,出現胚胎著床失敗、受孕難,或者即便懷上了,也容易在孕前三個月發生胎停、死胎或者流產等不良妊娠。

據統計,不孕患者中有10% ~30%是免疫因素造成的。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因素,甚至到目前為止醫學未知的因素,而且有些患者是單方面的有些是多方面因素重疊的。

何為抗磷脂抗體症候群?

科普

抗磷脂抗體症候群

抗磷脂抗體症候群(APS)是一種系統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因為患者體內存在一種叫抗磷脂抗體的物質,而易導致動靜脈血栓或病理妊娠(習慣性流產、胎兒宮內窘迫、宮內發育遲滯或死胎)及血小板減少等表現。

目前APS是唯一被證明與復發性流產相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APS可繼發於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或其他自身免疫病,也可單獨出現(原發APS)。一般來說,如果有抗磷脂症候群孕婦不給予特定治療,患者胎兒丟失率可高達90%,再次妊娠的活產率不足10%

為什麼用「打胎藥」反而能安胎?

一般來說,平時要保胎時都是慎用或禁用活血藥,比如三七、丹參、當歸等,這些藥都有活血作用,容易造成流產,往往被稱為「打胎藥」

但是隨著現代醫學的不斷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抗磷脂症候群等疾病存在血液高凝狀態(血栓前狀態),所以遇到像阿蘭這樣的情況,就需要用到活血藥來抗血小板、抗凝治療,這樣反而有益於受精卵著床、胎兒發育成長,保住了孩子。

醫生特別強調,這些「活血」藥不能隨便亂用,它有嚴格的適應症,不是所有的不孕症或流產患者都能把它當「保胎藥」。

醫生提醒大家說,像阿蘭的類似情況生活中可能有不少,因為沒有找準病因而耽誤了懷孕的寶貴時間,特別是反覆的不良妊娠對自己的情緒帶來不小的精神壓力,這樣又加重原有的免疫紊亂和內分泌失調,形成不良的惡性循環。

所以,當出現不明原因的血栓、習慣性流產、不孕不育、移植後反覆胎停、不著床、過敏等情況時,一定要警惕抗磷脂症候群等風溼免疫病的存在,儘早到生殖科、風溼免疫專科進行免疫和血液方面的篩查和調理,早發現、早調理、早日成功生下健康寶寶。

相關焦點

  • 八個月胎兒沒保住,連帶子宮一起「消失」只因夫妻倆「感情太好」
    婚後,兩人的感情也很好,由於兩人一直覺得他們的經濟條件不好,就暫時不打算要孩子,幾次懷孕時候,小白都選擇去打胎,丈夫為了給妻子更好的生活,也很無奈,就這樣,小白在打胎三次之後,還是懷孕了。
  • 孕婦一胎生下2個孩子,長得一模一樣,但醫生卻說不是雙胞胎
    孕婦一胎生下2個孩子,長得一模一樣,但醫生卻說不是雙胞胎 當兩個孩子年齡相同,長相一樣時,我們會認為兩個孩子是雙胞胎。然而,雙胞胎一定長得相似,但是長得相似的兩個孩子並不一定就是雙胞胎。萬事沒有絕對,醫學上稱這種現象為「重孕」,字面意思為雙重懷孕。
  • 維持期,孩子可以拔牙、吃激素藥嗎?翁文駿醫生告訴你答案
    第17期,我們有幸邀請到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翁文駿醫生,為我們解答關於兒童白血病、實體瘤等診療方面的問題。翁文駿,副主任醫師,畢業於中山醫科大學,醫學碩士,從事兒科20餘年,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曾獲香港大學獎學金資助到瑪麗醫院和威爾斯親王醫院進修兒童腫瘤和造血幹細胞移植。本期問答如下,大家可以尋找自己關心的問題。
  • 懷孕6個月孕婦疑因麝香痔瘡膏流產,準媽媽緩解痔瘡不妨用這些招
    就在幾個小時前,小編看到一則新聞:12月23日,武漢一位懷孕已有6個月的孕婦因為痔瘡發作前往醫院就診,醫生在其痔瘡處塗抹了含有麝香成分的痔瘡膏,結果該孕婦在回家兩個小時後,就不幸流產了。已經流產的呂女士因為麝香是很多影視劇中常見的「打胎藥」,而麝香作為一味中藥,也確實有活血通經的功效,因此不少人懷疑該孕婦流產可能與麝香痔瘡膏有關
  • 他是張幼儀背後的男人,得知張幼儀懷孕後,他:別打胎,孩子我養
    他是張幼儀背後的男人,得知張幼儀懷孕後,他:別打胎,孩子我養在民國時期有四個棄婦很出名,其中有張幼儀,她和其餘三個相比可以說是很幸運了。她離婚以後的生活,並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孤獨終老,整日唉聲嘆氣,而是找到了自己的新生活,還在人生的後階段找到了陪伴終生的蘇醫生。她的這個結局無論對於自己還是親人朋友都是最好的。她能走出被拋棄的困境,只源於身後有個一直支持她的人,那就是她的二哥。他就是張君勵,當時一位出色的思想家和政治家。
  • 50歲孕婦產子,臉似「豬八戒」嚇壞夫妻倆,醫生一句話救了孩子
    50歲孕婦產子,臉似「豬八戒」嚇壞夫妻倆,醫生一句話救了孩子 導語: 當孕婦得知自己懷有寶寶的那一刻起,就會每時每刻的小心翼翼護著肚子裡的嬰兒,希望自己可以生一個健健康康的寶寶,可是,當孕婦懷孕後,有時會因為種種原因,總會在懷孕時會出現「意外」。
  • 醫生不建議打掉,背後原因許多年輕人不懂
    在懷孕期間,孕婦總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說法。比如有些老一輩會說「頭胎孩子是來報恩的」,「一胎娃笨,二胎娃聰明」等。 但是作為孕媽,第1次懷孕後的頭胎最好不要打掉。
  • 唐篩檢查也很重要,為什麼有的孕婦不願意做?無非是這幾個原因
    唐篩檢查也很重要,為什麼有的孕婦不願意做?無非是這幾個原因每個媽媽懷孕後,都要經歷一番磨難,才可以讓寶寶健康出世。而在幾個月的孕期裡,準媽媽們也需要跨過很多難關,各種各樣的檢查都免不了。不少家庭因為心疼錢或者是怕麻煩,在懷孕期間從來不去醫院檢查做B超,最後生出的孩子有問題,只能後悔莫及了。孕期必要的檢查是絕對不能省的,而唐篩檢查就是其中的一項,不過對於這個檢查很多寶媽都選擇忽略,而且醫生們也不會強制寶媽做,主要是因為它存在一些問題。在懷孕以後,大大小小的檢查讓媽媽們倍感不適,不僅有常規孕檢,還有各種特殊檢查,其中也包括了唐篩。
  • 醫生力保頭胎不無道理,不是迷信
    文/好奇的萌娃控懷孕、生產對於女性來說是一個既痛苦又充滿驚喜的過程,用自己的身體去孕育出一個小生命,這個過程會經歷很多痛苦,但是結果是好的,當看到孩子那一刻,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在小佳猶豫不決的時候,意外發現自己懷孕了,小佳回想到這是老公喝醉酒後有的孩子,自己又想著離婚,就想打掉孩子。到了醫院後,醫生神情嚴肅地問小佳真的考慮清楚了嗎?確定不要這個孩子?這可是你人生中的第一胎,如果不要的話影響是非常大的。
  • 「孩子都出來了,你還摸什麼!」產婦質問醫生,聽完解釋連忙道歉
    吳玲心裡很牴觸,可是沒辦法,現在只有這個醫生有空,她只好忍著尷尬接受了。但讓她沒想到的是,好不容易配合醫生把孩子生下來,半個小時後,男醫生竟然把手伸進自己的下體摸索起來。吳玲怒道:「我孕檢的時候就是一個孩子,孩子都出來了,你摸什麼呢!」後來在醫生護士的解釋下,她才明白原來自己的胎盤沒有脫落,醫生是在幫自己手剝胎盤。
  • 「萍鄉一孕婦服中藥後大出血」後續:雙方和解,孕婦獲賠2萬元
    來源 | 都市現場原創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今年9月份,《都市現場》報導了萍鄉孕婦鄒女士服中藥後大出血的新聞。醫生把脈後就給鄒女士開了一些中藥製劑,然而鄒女士吃了4後天就開始出血,最後導致她腹中的胎兒沒保住。據了解,中醫師開的中藥製劑,含紅花配方顆粒、烏藥配方顆粒、水蛭配方顆粒等12種藥。記者諮詢了省內多位中醫專家,他們表示,這貼中藥的功效主要是活血,如果只是針對女性生理期不規律,是常見的對症藥。
  • 醫院為何堅持保住頭胎?理由並非是迷信,或許真的是來報恩的
    步入婚姻殿堂以後,家中的長輩們都希望兒女們早點要孩子,自己好抱孫子。可對於有些年輕人來說卻不以為然,總覺得二人世界還沒有過夠,如果遇到意外懷孕,估計有一部分年輕人會選擇「打胎」不能讓這個「小意外」,打擾到二人世界。
  • 中山一院還緊急搶救了這些人
    長時間居家隔離,對親子關係來說是個巨大的考驗,天性好動的孩子一不留神就會闖出禍來! 家在廣東湛江的一位媽媽,近日就被孩子一筷插眼,斷端深入頭部7釐米,導致嚴重的眼鼻外傷。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2月20日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耳鼻喉科獲悉,昨晚(19日)值班醫生緊急為這位媽媽進行手術,成功取出斷筷。
  • 醫生都建議吃的孕婦葉酸究竟有什麼用?
    原標題:醫生都建議吃的孕婦葉酸究竟有什麼用? 我們知道,當女性懷孕時,醫生通常都會建議準媽媽們服用孕婦葉酸,來降低出生缺陷風險。 孕婦在孕前後,由於營養不良、特別是微量元素和維生素攝入不足所造成的出生缺陷。另外,吸菸、酗酒、吸毒等搜視致畸的因素。孕婦代謝失調、食用有毒有害物質也會引起胎兒畸形。
  • 「最美孕婦」升級當媽 雙胞胎兒僅存一個(圖)
    還記得那個跳水救人的「最美孕婦」嗎?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她已經順利升級當媽媽了。令人惋惜的是,她懷的雙胞胎兒只保住了一個。在安徽省立醫院度過7天後,來自宿州靈璧的「最美孕婦」彭偉平今天就將出院了。情況危急:連夜轉合肥救治如果您看過相關報導,一定會對當時那個勇敢的「準媽媽」敬佩不已。
  • 孕婦上了個廁所,3小時後卻被醫生宣布死亡!醫院失誤讓丈夫憤怒
    大家常說孕婦的生產過程相當於闖入鬼門關,可見分娩對產婦的危害程度,如果是高齡產婦,由於體質較差,面臨的危險因素可能更多。孕婦上了個廁所,3小時後卻被醫生宣布死亡!醫院病歷上的失誤讓丈夫憤怒!白先生和姜女士是一對恩愛夫妻,在青島做些小買賣,也有個非常可愛的女兒,後來家裡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兩人想再生一個孩子。這樣,女兒也有一個伴。
  • 22周做四維醫生建議放棄胎寶,高齡媽媽不聽,生下來全家高興不起
    高齡產婦胎兒畸形率也在逐年增加,但每一個人都有合法的生育權力,因此高齡孕婦們更加應該在懷孕期間中做好各項檢查,來避免畸形胎兒的出生。二胎政策開放後,四十歲生活富足呂女士也想再生一個二胎。全家人都贊同的情況下,呂女士開始了備孕之旅。在檢查之初,醫生就提出了建議,呂女士的身體不太好,胎兒存活率和畸形率都比較高,建議不生二胎。但呂女士卻執意如此。
  • 案例丨國內宣布無藥可治,但其實藥並不是關鍵,會用藥的醫生才是關鍵!
    轉移性腫瘤較常見,多數為淋巴結的轉移,縱隔淋巴結轉移病變多見於原發性肺部惡性腫瘤,如支氣管癌。肺部以外者則原發於食管、乳房和腹部的惡性腫瘤最為常見。突如其來的咳血症狀2006年,我和丈夫迎來了屬於我們的小生命。對於31歲的「高齡孕婦」,比一般家庭更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隨著孩子一點點的長大,我對他的愛與日俱增,恨不能把孩子的一顰一笑都刻印在腦海裡。
  • 為什麼要用「雙盲試驗」檢驗中醫藥
    要確定某種醫藥有療效,必須經過「大樣本隨機雙盲對照試驗」的檢驗,而相當多的中醫藥沒有通過這個關卡………[詳細]從「西藥黃體酮能不能保胎」說起西藥也需要被質疑很多孕婦說「我用黃體酮保胎,生下一個健康的寶寶」中國人習慣以自己的經驗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