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丨國內宣布無藥可治,但其實藥並不是關鍵,會用藥的醫生才是關鍵!

2020-11-30 騰訊網

C男生

Boy. C

年齡: 13歲

病症:縱膈惡性腫瘤(疑似胸腺癌)

醫院:東京女子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菊池癌診所

地址:日本 東京

醫師:菊池 義公

治療方案:分子免疫療法

我寶貝的病史

2018年年初寶貝總咳嗽,後來胸口痛。隨後帶著寶貝去上海的醫院檢查併入院做了胸腹部CT平掃+增強:右肺多發片狀高密度影,疑似感染,右側胸腔積液伴右肺膨脹不全,前上縱膈不規則軟組織腫塊影,最大截面大小約6.3*5.1cm,伴強化,右側胸壁多發不規則軟組織結節影,伴強化。動脈期肝左內葉見小片狀低密度影,範圍約15*13mm。前縱膈穿刺標本:考慮惡性腫瘤,免疫標記結果:腫瘤細胞。

【小貼士】縱隔腫瘤:

縱隔腫瘤是臨床胸部常見疾病,包括原發性腫瘤和轉移性腫瘤。原發性縱隔腫瘤包括位於縱隔內各種組織結構所產生的腫瘤和囊腫,但不包括從食管、氣管、支氣管和心臟所產生的良、惡性腫瘤。轉移性腫瘤較常見,多數為淋巴結的轉移,縱隔淋巴結轉移病變多見於原發性肺部惡性腫瘤,如支氣管癌。肺部以外者則原發於食管、乳房和腹部的惡性腫瘤最為常見。

突如其來的咳血症狀

2006年,我和丈夫迎來了屬於我們的小生命。對於31歲的「高齡孕婦」,比一般家庭更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隨著孩子一點點的長大,我對他的愛與日俱增,恨不能把孩子的一顰一笑都刻印在腦海裡。

應該是孩子帶來的好運,我和我丈夫的工作異常順利,一次次的升職加薪也讓我們對外來的生活有了更加美好的憧憬。

孩子爭氣,學習也沒怎麼讓我們操心,但成績一直都不錯。在別人眼裡我們一家是值得羨慕的小康之家。

厄運突然降臨。2018年初,孩子經常咳嗽,當時我和丈夫忙於工作,疏忽大意。再加上那段時間孩子上初中,換了離家比較遠的重點中學,住在奶奶家,請了保姆照顧。

一開始我們都以為是普通的季節交替導致的咳嗽,去醫院開了藥但沒做過多的篩查。一個月後依然不較好轉。有天我正上班突然接到孩子老師在學校給我打來的電話:「xx媽媽,你們家孩子咳血了。你快來接他去醫院吧。」

三甲醫院拒收

2018年4月26號星期四,一個讓我難忘的日子。我獨自帶孩子奔往上海的三甲醫院,因為沒有預約,只見到了普通的內科醫生。醫生推測病情應該比較嚴重,建議呼吸科專家問診。當天醫院安排了住院檢查,胸腹部CT平掃+增強。

次日檢查結果出來,呼吸科專家說明結果:孩子右胸腔積液伴右肺膨脹不全,發現腫瘤約6.3*5.1cm,右側胸壁多發不規則軟組織結節影,伴強化。肝臟上也有腫瘤,範圍約15*13mm。要求立刻做前縱膈穿刺。

前縱膈穿刺標本顯示:考慮為惡性腫瘤,免疫標記結果:腫瘤細胞。

聽完報告,向來要強的我躲進了衛生間哭了起來。從來都沒有想過,癌症會落在這麼小的孩子身上。但是更糟糕的還在後面......

晚上,我老公、婆婆也趕到了醫院。住院部會診室裡,專家醫生坐成一排,似乎像是在宣判。綜合意見為胸腺癌晚期,不建議手術,建議:化療+放療。我問這樣的治療方案會好嗎?醫生的回答是「只能看運氣!」。為了用藥精準,醫院專門做了腫瘤基因檢測。

我無法接受全家人都無法接受,我甚至感到自責!我不是一個好媽媽......丈夫公司的同事隨口說了句,現在流行海外醫療既然中國看不好的病去國外看看吧。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知道這個消息我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一樣,一下子像打了雞血一樣。

現在醫療最好的國家是美國和日本。綜合各種因素,經過慎重考慮,最終我決定先帶孩子去日本。

我立即跟公司請了長假,決定放手一搏。我只想陪在孩子身邊,祈禱他好起來。

2018.07.03到達日本

2018/07/03我和孩子抵達了東京成田機場時間已經是下午。JMT的藤原女士為我們接機,她給人一種很溫柔溫暖的感覺,隨後就一起到了酒店安頓下來,在酒店裡她和我講了明天到日本醫院的一些注意事項。他們的專業負責讓我對日本之行又增加了點信心。

2018/07/04一早就抵達了日本最好的大學醫院之一,東京女子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早早預約了PET-CT及胸部CT的精密檢查;藤原女士和我講這個在日本做非常有必要,因為很直觀的可以看到腫瘤的位置以及大小。日本醫生在面診時會要求看PET-CT報告。這一點我也是很認同的,因為出國前做了功課,日本的癌篩查技術很發達,這個檢查對於癌症患者來說是必要的。

2018/07/05我和孩子還有JMT的藤原女士一起向事先預約好的東京女子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兒科專家鶴田 敏久教授問診。這裡我要特別感謝下日本醫療觀光株式會社的工作效率!正常檢查結果都是3周之後出來,經過他們協調,我孩子在檢查當日就拿到了診斷結果及影像CD,才能讓我們在今天的問診提供了更詳實的資料!

面診的時候鶴田教授說著日本語,我雖然聽不懂但很認真的看著醫生的表情。敏感的我似乎有不好的預感......最後藤原女士給我翻譯了鶴田教授的話。我當時的心情讓我什麼都聽不進去......

最後醫生確認了我的孩子的病歷資料及檢查報告後,結論是:PET-CT顯示喉頭有腫瘤、前縱隔有一個約60mm腫瘤、胸膜多處有腫瘤、右肺門淋巴結腫大和播種病變的區別困難、但是不能否定轉移到淋巴結。據此判斷目前我的孩子不適做雷射治療、放療、和手術。認為化療是最好的治療方法。

鶴田教授拿著我們在中國的病歷報告的日本整理版看了很久,研究病情最終認為是胸腺癌,但是更傾向於扁平上皮癌(鱗狀細胞癌)。

又結合在中國懷疑是胸腺癌、間皮瘤、鱗狀細胞癌,鶴田教授認為都有可能、因為根據疾病細胞診判斷、都有這些癌的特性。我的孩子患了一種非常罕見的癌,到目前為止治療這種癌,非常有效的藥可以說沒有

絕望。無比的絕望。在中國被上海知名三甲醫院拒絕,在日本被頂級大學醫院說沒有有效的藥物......我根本不敢把這個消息告訴孩子。晚上我和孩子在酒店,我告訴他「醫生說病能治好,只是咱們明天需要去另一家醫院」。

夜裡孩子睡熟了,我和丈夫發微信匯報了今天的事情。眼淚又不爭氣的打溼了手機屏幕。突然,藤原給我發來了微信,原來今天在醫院的情況她匯報給了公司後,公司非常重視。

JMT的工作人員和醫療顧問(日本醫療各領域的權威專家)緊急開會討論,尋求日本其他可以給予更好治療的醫療機構和專家。最終JMT籤約的日本草野教授建議前往菊池癌診所問診。

在微信上我收到了菊池義公醫生的資料文件。原來菊池醫生是日本分子免疫治療的頂級專家。幾乎,日本大學醫院的教授(包括慶應大學等眾多頂級大學醫院),每個月都會往菊池診所輸送幾十個癌症病患(通常都是傳統治療手段不再有效的癌症患者)。菊池公本人每隔1到2年會受邀去美國做專門的講座,指導美國人免疫療法用藥(很多美國的醫院採用的是菊池的用藥方法)。

癌診所歷史數據表明:日本大學醫院治療無效輸送過去的癌症患者,治癒率(真正治癒)達20%,有效率達50%。

原來免疫分子藥物不單單只有PD-1

用藥治癌的專家?去美國指導用藥?靠譜嗎?這一刻我又打開了電腦查資料,原來分子免疫藥物和靶向藥物目前國際上有數十種。2018年中國最火的PD-1(受體)只是其中一種。

藥物與機體生物大分子的結合部位即藥物靶點。藥物作用靶點涉及受體、酶、離子通道、轉運體、免疫系統、基因等。此外,有些藥物通過其理化作用或補充機體所缺乏的物質而發揮作用。現有藥物中,超過50%的藥物以受體為作用靶點,受體成為最主要和最重要的作用靶點;超過20%的藥物以酶為作用靶點,特別是酶抑制劑,在臨床應用中具有特殊地位;6%左右的藥物以離子通道為作用靶點;3%的藥物以核酸為作用靶點;20%藥物的作用靶點尚有待進一步研究。

我又通過藤原了解到:日本本庶佑教授於1992年發現T細胞抑制受體PD-1,2013年依此開創了癌症免疫療法,獲得了諾貝爾(這個我之前就知道)。2018年,在中國上市了「O藥」和「K藥」,但是在臨床應用上可能會因為缺乏熟悉藥性和身體反應的有經驗的醫生,或者即便有經驗豐富的醫生,但因為能打的牌很少(沒有足夠品類的藥物可以用)。實際操作中,依賴基因檢測結果,大多機械的使用藥物。菊池對眾多靶向藥物都很了解,每次會結合患者病情,2-3種藥物並用。不同病情,不同分期,會有不同的藥物組合方案。

就算只有20%的可能我也想帶著孩子試一試。就算是只能延長生命,作為一位母親我也願拼盡全力。丈夫發微信也表示支持我的決定。

救命稻草一樣的菊池 義公

菊池醫生看了女子醫大的PET-CT和在國內的CT後認為是扁平上皮癌(鱗狀細胞癌)。

腫瘤原發位在縱隔、菊池醫生懷疑喉嚨部位有、肺部有、並有積水。孩子的腫瘤範圍比較大,因此不宜做放療,不宜做手術。但是對前面醫生曾建議的化療方案不認可。

此時國內的基因檢測報告拿到了我手裡。報告顯示目前中國沒有藥針對此疾病有效的藥物,包括最新的明星藥物--PD-1。我的心一下子揪了起來。萬一藥物用錯了方向,可是致命的打擊啊!但是菊池醫生的看法似乎與中國的基因檢測結果不同。

菊池醫生憑藉日本的檢查結果建議:如果現在直接做PD-1的治療效果估計效果20%,先化療三個月,化療藥物:アバスチン(阿瓦斯丁)+パクリタキセル(紫杉醇)+カルボプラチン(卡鉑)。(這裡我寫出來,但只適用我的孩子網友們看到不要擅自用藥請根據管業醫師的用藥指示。)

其實孩子在國內化療時很痛苦,菊池醫生看出了我的擔憂解釋道這個藥物組合相對副作用比較小、阿瓦斯丁能減少胸水、紫杉醇對扁平上皮癌比較有效果。化療方法:一個月做三次、前三周每周一次、一次一天、第四周休息。

菊池醫生對於這個方案很有自信。每次帶孩子化療前先驗血、如果身體狀況不好延續一周在化療。副作用是食欲不振,疲勞感,腹疼,關節痛,脫髮等。

2018/7/27 治療、再診:菊池醫生根據穿刺基因檢查和上次的驗血,決定改用PD-1+阿斯瓦丁治療。治療方案為倆周一次、一個月倆次、首先建議六次為一個療程。

2018/8/25治療、再診:孩子最近的身體及精神狀態明顯很好。走路很好(因為身體虛弱,我推著輪椅去的醫院)、他也越來越堅強了打針沒哭,他跟我說「媽媽,我感覺我沒那麼疼了」。

檢查了:常規驗血+ギョーコ、Dダイマー(檢查血液凝固狀況)BNP(檢查心臟功能)。PD-1治療、ランマーク肌肉注射。菊池醫生說明、驗血檢查沒有問題。CRP、白血球的值均為正常。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菊池醫生認為PD-1是有效果的。

2018/9/8再診:

孩子最近的精神狀態一直都挺好的,走路也比以前能走了。心情看上去挺好。和我在一起的時候話也變多了,以前知道是不治之症時孩子自己變的話少了,其實這一點我也很難過。自從認識了JMT見了菊池醫生這一切都是向好的發展。

菊池醫生拿著驗血報告說:「心機能正常 IL-6 正常(比以前有明顯降低)、PD-1治療對效果很明顯。但是驗血顯示有點貧血,有點缺鈣、血糖值有點高。」

2018/10/5治療、再診:

採血、CT檢查。菊池醫生說明:根據CT所見,左肺上部胸腺比前一次(60mm)有明顯縮小、根據測量角度不同,現在為40-50mm左右、左肺支氣管也比前一次(28mm)也有明顯縮小、現在為18mm、胸水基本上消失、但是還是建議繼續打阿瓦斯丁、ランマーク在打一次,就結束。根據CT和孩子身體狀況,PD-1治療是很有效果的。因此從第七次治療為三個星期一次,一共建議做12次治療。

2018/10/29治療、再診:

PD-1+ランマーク治療。菊池醫生說明:根據上次CT、驗血說明。尿酸值略高,注意飲食(含有嘌呤的食物)。甲狀腺FT3、略高、沒有問題。CT說明:肺門淋巴小結、有2處、已經消失,主病巢明顯縮小,大小為40*50、右胸膜肥厚明顯改善。腫瘤總體有62%縮小。效果很好。建議繼續治療到一月左右、在做檢查、根據結果決定治療方案。

2018/11/20 治療、再診:

第八回PD-1治療。PD-1+阿瓦斯汀 。常規採血+VEGF 。今日驗血結果甘油三酯 高、建議多做運動。略微貧血。

2018/12/17再診:

拿到上次驗血結果:指標全部正常。有點貧血,菊池醫生說沒有太大問題。一切都向好的方向發展,癌細胞越來越小孩子的精神狀態也越來越好。

2019/01/11再診:

CT說明:肺部轉移已經消失,主病巢進一步明顯縮小,大小為30*33、右胸膜肥厚明顯改善。腫瘤總體有進一步縮小。效果非常好。

晚上回到住處和丈夫視頻聊天,我們一家人認為來日本遇到菊池醫生遇到JMT公司真的是上帝為我們打開一扇窗!我最大的感受是醫療的關鍵是醫生!

反思這一路走來在國內被告知無藥可救,在日本頂級醫院也被告知無藥可救。但最重要的是醫生,就算藥再神奇,遇到的醫生沒有把握沒有水平用藥都白費!菊池醫生就是我們的救命恩人同時JMT也是一個負責的機構不是日本醫療觀光株式會社醫師團隊開會給出的意見,我們要而不可能在絕望中重生!

在這裡我要向菊池醫生和JMT的工作人員

說一句我學的日語

「ありがとう!」

「謝謝!」

相關焦點

  • 愛滋少年服藥一年病毒數量仍上萬,恐將無藥可治
    在醫生反覆保證愛滋感染者可以通過免費治療,活的和常人一樣久後,阿良終於放棄了報復「炮友」而後自殺的可怕念頭,開始吃藥治療。 正常的情況下,治療半年,感染者體內的病毒數量就可以被控制到檢測限以下(<40)。但在阿良治療一年,首次進行免費病載檢測的時候,卻發現他體內的病毒數量任然高達58850。
  • HPV、B肝和新冠病毒……感染這些病毒真的「無藥可治」嗎?
    「聽說大部分感冒都無藥可治,是真的嗎?」「是的,90%以上的感冒由病毒感染引起,而對於病毒,目前還沒有特效藥。」「有一說一,我明明每次感冒吃點藥就好了啊。」病毒本身不是生物,它必須寄生在細胞內才能生存和繁殖。正是因為病毒實在太「苟」,挾細胞以令人類,導致任何殺死病毒的藥物必然殺死感染細胞、損壞正常細胞,這就是為什麼滅殺病毒始終是個懸而未決的難題。病毒感染真的「無藥可治」了嗎?針對病毒我們雖然沒有如抗生素之於細菌擁有生殺予奪權,但也有行之有效的禦敵方法,比如疫苗、部分「抗病毒藥物」(非直接殺死)。
  • 東藥左卡尼汀成為治療罕見病關鍵藥物
    原標題:東北製藥左卡尼汀成為治療罕見病關鍵藥物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5部門聯合發布了《第一批罕見病目錄》,共收錄121個病種。來自東北製藥重點產品左卡尼汀成為治療該目錄中罕見病的關鍵藥物。
  • 網購藥治腰痛 竟吃出「藥肝」枉送命
    一提及肝炎,人們會自然地想到B肝、C肝等病毒性肝炎。其實,在肝炎的大家族裡,還有一種危險卻往往被人們忽視的「藥肝」,即藥物性肝炎。記者從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肝膽外科獲悉,該院近日收治了一位自行購藥服用導致肝功能嚴重衰竭的男青年。儘管醫生們全力搶救,還是沒能挽救他的生命。
  • 同一種藥,國內外使用量一天竟相差5倍!帶狀皰疹用藥到底怎麼吃?
    儘管早已意識到了不合理用藥,但大多數醫生依然只敢按照藥品說明書開藥。而少數醫生,按照國際指南制訂的治療方案又需要一遍遍地向患者解釋。「我一般會按照說明書用法用量給患者用藥。」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皮膚科主任崔炳南告訴健康時報記者,超說明書用藥,沒有不良反應還好說,如果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會給醫生帶來一定的麻煩。
  • 基因檢測+靶向治療,對抗這種曾經無藥可治的癌症
    相信大多數人就算沒看過,也聽說過電影《我不是藥神》。劇中,癌症患者四處奔走求購一款「特效藥」格列寧,這讓主人公走上了代購印度仿製藥的不歸路。有句話說得好,劇本源於現實,生活即是導演。這款所謂的「特效藥」,仿製的正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款分子靶向藥物——格列衛(伊馬替尼)。
  • 低壓升高吃什麼藥好?弄清病因才是關鍵!醫生為您講清楚
    應該吃什麼藥才好?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方面的問題。低壓多高才算高血壓?測量血壓時一般會得到兩個數值,較高的一個是心臟在收縮時測得的動脈血管壓力,稱之為收縮壓,俗稱高壓,較低的一個是在心臟在舒張時測得的動脈血管壓力,稱之為舒張壓,俗稱低壓。正常的血壓,高壓不應該高於140,低壓不應該高於90。如果高壓大於等於140或低壓大於等於90,醫生就可以診斷為高血壓。
  • 九個易犯用藥錯誤:幾種藥一起吃
    1 搞混藥名,看錯包裝  有的醫生字跡潦草,如果你拿著這樣的處方去買藥,藥師很可能「判斷錯誤」。這是因為,很多藥名確實太相似了。「藥店往往按藥名排序擺放藥品,這也給拿錯藥埋下隱患。」美國加州藥學基金會執行長麥可·內格雷特提醒,患者買藥時一定要核對一下該藥是否治自己的病。
  • 【合理用藥 「藥」你知道】兒童特應性皮炎,用什麼藥治療?
    部分兒童可同時有其他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等。近10年來我國兒童患病率迅速增長,爸爸媽媽們為此非常擔憂。常見的問題有:這種皮膚病能治好嗎?①外用藥通常使用外用糖皮質激素作為一線治療,根據兒童的年齡、皮損性質、部位及病情程度選擇不同劑型和強度的糖皮質激素製劑,可快速有效控制炎症,減輕症狀。家長們萬不可過於擔心糖皮質激素的不良反應而拒絕使用,要知道在醫生及藥師的指導下正規使用是安全的。
  • 藥能治病,也能致命:2019國人十大用藥提示出爐
    藥師建議:任何時候,服藥前都要看清藥名;可將藥名近似的藥特別標註出來;區分藥品的通用名與商品名,通用名是藥品的法定名稱,每種藥品只有一個通用名。3.兒童發燒需降溫,合理使用退燒藥。發燒其實是機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在大多數情況下,發燒對身體是無害的。
  • 5種常用降壓藥優缺點!哪種降壓藥才是適合你的降壓藥?一文總結
    80歲的孫婆婆突發腦梗住進了醫院,曾經痴迷保健品的她這才意識到,滿屋的保健品治不了高血壓。「賣保健品的宣傳,吃保健品就不用吃降壓藥!」孫婆婆的大兒子稱,母親在發病前長年服用多種保健品,並停服降壓藥多年。老人的兒媳整理了一下,「4年多時間,她購買了差不多20萬元的保健品,有票據的都有16萬多。」
  • 懷疑醫生開多了藥,哪個姿勢拒絕最「優雅」?
    醫生在應對感冒病人時,往往只幹兩件事:一是判斷感冒是由什麼引起的,如果是病毒性感冒,就開抗病毒藥物;如果存在細菌性感染,就開抗生素。二是緩解身體不適,讓病人能夠在更舒服的情況下度過病情。正常情況下,醫生給感冒病人開出的藥不超過4種,其中抗病毒藥物和抗生素才是真正有效的,所以一位醫生說,你家寶寶這個處方裡,管用的藥在100-200塊之間。
  • 輕度腦梗塞可以治好嗎,要吃什麼藥?可以治癒,但與用藥無關
    她很擔心,問華子輕度的腦梗塞能不能治好,需要給媽媽吃什麼藥呢?華子安慰她,不必過於擔心,輕度的腦梗塞是可以痊癒的,但與用藥無關。腦梗塞的用藥,主要是用來預防腦梗塞的復發,對於腦梗塞的治療,依靠的是康復鍛鍊。
  • 保險公司:靶向藥不是醫院買的
    真實案例:2018年3月份,李女士購買了一份保額600萬的百萬醫療險,不幸的是2018年10月份檢查出來得了乳腺癌。購買的保險正好用到,當時的李女士感覺不幸之時也慶幸自己購買了一份保險。然而,李女士在醫院住院期間醫生開了靶向藥用於治療這個病,但醫院沒有這種藥,醫生開了單子,讓李女士自己去外面的醫院購買這種藥。
  • 大正感冒藥、白兔止痛片……專家扒開「日本神藥」真相:用藥猛...
    如果非甾體類消炎藥治療效果不佳,可考慮使用激素類藥物或兩種藥物同時使用。目前廣泛使用的是口服避孕藥,其機制為通過抑制內膜增生及排卵,減少前列腺素的釋放,緩解痛經。 每個女性痛經的情況不盡相同,還是要在醫生是指導下用藥最安全。
  • 國際粘多糖日 關注「無藥可救」的粘多糖貯積症
    有一種藥,可以緩解病情、延續生命,可若飛的父母苦尋9年,仍無藥可救。不治之症醫生說若飛可能得了粘多糖時,鄭芋沒聽懂,以為是糖尿病。「長不高、一般10多歲就沒了,以後給孩子吃好喝好吧。」醫生這話,相當於宣判鄭芋的女兒沒救了。
  • 明醫識藥·「藥」真相丨眼藥水滴在眼球上會損傷角膜?
    明醫識藥·「藥」真相丨眼藥水滴在眼球上會損傷角膜?04: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作者:福棠兒童用藥諮詢中心
  • 「2020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發布!小心別踩這些「雷」!
    >其實,大部分藥品可在室溫條件下保存。使用冰箱存放片劑、膠囊劑、散劑等,易受潮加速變質。糖漿劑在低溫情況下也易導致藥物濃度發生改變,影響療效。溫度升高時會變質或變性的藥品如胰島素、活菌製劑、部分滴眼劑或其他生物製品等,可在冰箱冷藏層2~8℃下保存,以保證藥品的質量。胰島素切勿冷凍,冷凍會破壞其蛋白質,降低藥效。
  • K藥、O藥、T藥、I藥用藥信息匯總...
    NCCN指南推薦1.K藥聯合PC方案(培美曲塞+卡鉑)化療一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可不用檢測PD-L1表達。2.K藥聯合卡鉑和紫杉醇,作為一線療法治療轉移性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而且不需考慮腫瘤的PD-L1表達水平。
  • 每個亂吃保肝藥的人,都「傷透」了肝!保肝藥,只適用於這3類人
    有這3種情況的患者才適用保肝藥很多人把保肝藥當成保健品,但肝臟正常的人其實沒必要吃藥或保健品來護肝,醫學界一直都不推薦使用宣稱有「護肝」作用的保健品。不在醫生的指導下吃護肝藥,不僅不能保護肝臟,還可能傷肝,因為大部分藥物都需要通過肝和腎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