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Mobile微信公號洞察:人民日報粉絲已突破2千萬

2020-12-08 騰訊網

童鞋們搭嘎猴啊,上周報告看的美不美啊?哈哈,一些童鞋後臺留言,問政策怎麼影響線上美妝、醫美這個行當的(⊙o⊙)…噓,正確答案是這樣的:前些年各類貨、各類模式泥沙俱下,監管主動出擊保護消費者,行業清理顯然是好事。

各位小童鞋注意了,在寒冬之下,這是很多問題的標準答案哦(#^.^#)話說,上周開始,帝都再度開啟今冬霧霾模式大演習,萬惡的資本家Mr.Zhou說他飛到了什麼法克斯坦之類的地方度假,只能用手機溝通幹活,結果,半夜,Mr.QM跟一幫程序猿加班呢,突然接到電話,樓下理髮店打來的:你好,你們老闆手機拉這兒了……WTF!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下微信公號以及整個泛內容生態的發展狀況。隨著微信生態體系、全網泛內容生態體系的形成,基於公號延展到小程序、其他平臺以及線下的閉環模式正在形成,公號運營基本上機構化了(近90%為企業、媒體),相應的,不同的商業模式也在浮出水面:跨平臺綜合內容模式、垂直內容營銷模式、粉絲流量轉化模式……

QuestMobile數據顯示,在綜合內容模式裡,人民日報(微信公號粉絲2200萬,跨平臺近億)、央視(微信公號粉絲944萬,跨平臺8400萬)、新華社(微信公號粉絲1400萬,跨平臺6000萬)等傳統媒體已經成為主流頭部玩家,考慮到目前微信公號粉絲關注持續向頭部集中的態勢,未來,綜合內容領域可能會進一步向傳統媒體,或者是傳統媒體延伸的新媒體集中。

不同於綜合內容類公號向跨平臺發展,汽車、美食、美容美妝等垂直類公號運營更多瞄準精準圈層用戶,與微信生態內應用(群、小程序等)、線下轉化打通。這幾類模式,也註定了微信公號用戶的構成:相比微信本身的用戶構成,公號用戶裡男性多於女性、24歲以下用戶佔比超過四成……

具體的不妨看報告吧。

真相只有一個你我都需直面鮮血

公眾號發展趨勢

1、趨勢一:馬太效應加強,行業頭部公眾號佔據絕大多數流量

根據QuestMobile2018年8月數據,公眾號流量向頭部集中,以情感、民生、財經為代表的細分領域的CR2用戶規模集中度均超30%。

2、趨勢二:垂直類公眾號佔大多數,精準觸達目標用戶

公眾號對內容分發的價值

1、公眾號已覆蓋超八成微信用戶,用戶閱讀興趣主要集中在文化、時政、生活、情感等

公眾號的內容營銷價值仍在,並成為微信生態的環節之一。

2、公眾號用戶相對更年輕化,覆蓋更多男性用戶

3、公眾號的典型商業模式:基於內容聚合細分用戶人群,進行流量變現

公眾號流量廣告變現典型案例:新世相

公眾號流量變現的核心是對基於用戶畫像的洞察,挖掘用戶需求,匹配與之契合的廣告。

同一ID的自媒體矩陣典型案例:果殼網

根據QuestMobile數據,果殼網的自媒體矩陣涵蓋微博、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多個自媒體平臺,累計關注用戶規模超1,500萬。

小程序和公眾號的協同聯動典型案例:有車以後

以有車以後公眾號為例,關注用戶規模近700萬,同時關聯了7個微信小程序,其中有車之後小程序的活躍用戶規模超700萬。從公眾號與微信小程序的用戶重合來看,分別覆蓋不同的用戶群體,二者的協同聯動價值有待進一步挖掘,提升用戶粘性。

公眾號生態運營現狀

1、微信公眾號的運營主體為企業、機構和媒體

從微信公眾號的運營主體來看,自媒體的商業化運作已進入比較成熟的階段,為內容營銷和內容創業的重要方式。

2、運營主體核心關注營銷觸達和商業價值提升等問題

3、公眾號運營下一階段目標為深度精準提升微信生態整體效率

QuestMobile研究發現公眾號下一階段運營的重點為:

1)實現內容與人的數據打通,全方位洞察用戶的移動網際網路行為,為營銷主體更為精準(分層)的描述用戶價值,針對不同的目標群體區分設計營銷內容和方式;

2)關注並實現微信生態(小程序、公眾號及為APP帶來的流量)效率提升,準確理解服務與內容之間的聯動效應和相互影響的作用,發揮內容與服務(線上+線下)、內容與營銷的更大價值。

公眾號榜單

1、同一KOL跨平臺用戶關注度TOP20榜

?

相關焦點

  • 中國警察網微信公眾號粉絲突破100萬
    中國警察網微信公眾號粉絲突破
  • 一條消息未發,粉絲已破千萬!這是誰開的號?
    1月10日,在抖音平臺上一個開通不久的帳號還未發布一條視頻粉絲數就突破千萬隻因這個帳號的認證是袁隆平!許多網友表示:這才是真正的「頂流」!袁隆平入駐未發一條消息漲粉千萬近日,一個名叫「袁隆平中華拓荒人」的帳號悄然開通還未發布一條消息帳號粉絲已突破1000萬大關10日晚,粉絲數已達1343萬網友紛紛留言
  • A股不歡迎微信公眾號?40天內3家上市公司終止收購公號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仍在堅持收購微信公眾號公司的,大概只有星期六了。8月13日晚,星期六曾宣布擬以17.88億元的價格收購遙望網絡89.4%的股權。資料顯示,遙望網絡手握覆蓋微信、微博和今日頭條等矩陣的千萬級流量資源。2018年5月,遙望網絡聯合創始人、85後方劍還以「一年積累7000萬微信粉絲」的專訪標題登上了各大自媒體的頭條。
  • 李子柒海外粉絲破千萬,成YouTube中文創作第一人
    4月29日,知名博主李子柒在YouTube上的粉絲突破1000萬,成為首個在該平臺粉絲破千萬的中文創作者。李子柒的海外帳號成長迅速:2018年1月,訂閱達到10萬,獲得YouTube白銀創作者獎牌;10月訂閱達到100萬,獲得YouTube爍金創作者獎牌;2019年6月訂閱達到500萬,2020年2月訂閱達到900萬。
  • 人民日報:強推單位公眾號是新形式主義,要嚴查重處!
    來源:六品錦衣衛、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 》( 2018年01月09日 20 版)《強推關注公眾號基層幹群煩透了》近段時間,我們下基層走訪和調研時了解到,一些部門和單位用公眾號、APP等現代信息手段傳播政策、公開政務,方便群眾辦事,是一件好事
  • 央視、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暖心報導點讚我市最美兒媳毛麗麗
    昨日,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再次刊發了毛麗麗的事跡。這已不是毛麗麗第一次被國內各大媒體報導。早在1個月前,她照顧漸凍症公公的感人事跡,先後被浙江24小時客戶端、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新華社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宣傳報導。她用自己的行動,感動了全國讀者與觀眾,被網友們稱為「最美兒媳」。
  • 微信公眾號賺錢取決於粉絲數量,粉絲質量一個都不能少!
    微信公眾號賺錢取決於粉絲數量,粉絲質量一個都不能少! 微信公眾號1萬粉絲多不多?因此如何漲粉絲成了微信公眾號運營者的一個永恆謎題,因為有了粉絲數量,有了圖文閱讀量,有了轉發收藏量,公眾號才能談變現。
  • 人民日報微信號談「換頭術」:不妨給予科學探索多一點寬容
    人民日報微信號談「換頭術」:不妨給予科學探索多一點寬容 「人民日報評論」微信公眾號 2017-11-20 22:34
  • 暗訪微信養號黨:低至10元,高至2萬,一個號究竟值多少錢?
    其中,最「有價值」的是一個1500人的付費群,禁廣告,10天內已產生約500頁聊天記錄。 簡單說來,影響微信號價格的,只有兩個因素:註冊時長和可用功能。兩者相輔相成,一般來說,微信註冊時長和養號策略,決定了這個號功能的多少——也就是業內人常說的「微信號權重」。
  • 微信轉帳2元可拜「三平祖師公」?這謊別再信了
    以「三平祖師公」名義微信詐騙 三平風景區管委會做出回應   最近,一則名為《三平祖師公,傳遞下去》的信息,在微信圈裡號召他人轉載,聲稱通過微信轉帳2元,三平祖師公可保佑其平安發財。昨日,三平風景區管委會回應,從未發布和承認過此類信息,請廣大善信勿相信虛假信息,以免上當受騙。
  • 每天90%的原創文章閱讀量不過萬 | 微信公眾號文章數據報告2.0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新榜(ID:newrankcn),作者:新榜x網易H5,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9 月,新榜聯合網易H5 推出了《微信公眾號10w+文章數據報告》。今天,新榜再次聯合網易H5,推出《微信公眾號文章數據報告2.0》,供廣大新媒體從業者參考。
  • 精準洞察盤活數億用戶,起底天氣通進階之路
    在過去的一年,主流天氣類APP——天氣通借明星娛樂資源引流、以多元互動活動構建粉絲強關聯,跨界泛娛樂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化道路。截止目前,天氣通用戶規模已達到3.8億,天氣預報和實時天氣預警信息覆蓋國內3,000多個城市與700多個景區,空氣品質預報涵蓋2,162個縣市級。
  • 【天問一號探測器傳回地月合影】中國探月工程微信公號7月28日發布...
    【天問一號探測器傳回地月合影】中國探月工程微信公號7月28日發布,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目前飛行狀態良好,能源平衡、工況正常,地面測控捕獲及時、跟蹤穩定,飛行控制和數據接收有序通暢,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目前探測器已脫離地球引力影響範圍,進入行星際轉移軌道,飛離地球超過150萬公裡。
  • 4月30日抖音千萬粉絲網紅夫婦被曝賣假貨,開直播回應粉絲
    #曾經那個少年#抖音千萬粉絲網紅夫婦被曝賣假貨: 開直播回應粉絲回應 : 賣假貨不是退一賠三麼?鳳凰網科技訊 4月30日晚間消息,抖音網紅大狼狗鄭建鵬&言真夫婦推薦洋碼頭海淘平臺貨品被曝商品問題,這對「夫妻網紅」也在第一時間開直播回應,「給粉絲造成困擾表示抱歉,第一時間聯繫平臺給粉絲滿意答覆」。
  • 火星無人探測器「洞察」號成功登陸火星
    美國宇航局消息,無人火星探測器「洞察」號於美國東部時間11月26日下午2時52分59秒,成功在火星赤道附近的埃律西昂平原(Elysium Planitia)登陸,成為美國第八個在火星登陸的太空飛行器。著陸過程用時六分半鐘。著陸後,「洞察」號拍下第一張火星照片:一個平坦、光滑而廣闊的地表。
  • 「洞察」號著陸器在火星放置「溫度計」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消息,當地時間12日,該機構的「洞察」號火星著陸器已將地下熱量探測儀成功設置在火星表面,距離此前設置的地震計約1米遠。  報導稱,接下來,這個溫度測量裝置的熱探頭將從火星表面下探至5米左右深度。
  • 美「洞察」號在火星表面放置溫度測量裝置
    新華社洛杉磯2月12日電(記者譚晶晶)美國「洞察」號無人探測器團隊12日表示,「洞察」號已成功把溫度測量裝置放置在火星表面,這是「洞察」號在火星上部署的最後一部科學儀器。  據任務團隊在社交媒體推特上透露,繼地震測量儀之後,溫度測量裝置現在也已被安放在火星表面上。
  • 託「洞察」號的福,26萬中國人免費「遊太空」
    ,它隨身攜帶存有逾200萬名太空粉絲姓名的微晶片,其中至少20多萬人來自中國。而在推遲發射的那段時間裡,NASA再次徵名,搭車奔赴火星的粉絲姓名也增加到了240萬個。  其中包括26萬名來自中國的太空粉絲,他們的名字都存在一張小小的晶片上,由「洞察」號帶到火星。這些幸運兒也以這種免費的方式實現了「太空旅行」的夢想。
  • 流量、營銷、粉絲三大維度賦能 京東私域護航助力商家贏在11.11
    來源:金融界網站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流量紅利逐漸衰退,電商平臺與商家都面臨著嚴峻的流量增長瓶頸挑戰,各大平臺之間流量之爭劍拔弩張,平臺內部商家也亟待突破流量天花板,尤其在11.11大促巨大的流量盤面前, 如何解決「引流」能力成為直擊商家剛需的核心問題。
  • 一場流星雨,視頻號直播刷爆朋友圈!還是微信老套路!
    李政霖在出圈後接受媒體的採訪中也表示,「我個人微信號無法承載這個流量,就現在加我的很多,還有包括視頻號來私信的,已經炸了,私信的我根本就看不完。」而此時距離視頻號直播,才剛剛過去2個多月,這場許願流星雨,也成為了視頻號第一個破圈的爆款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