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脆皮坦克,被機槍輕易擊毀!事實真這樣嗎?其實並非你所想

2020-12-05 虹攝庫爾斯克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近日,網上流傳一組土耳其M60A3主戰坦克被機槍彈擊毀的照片。

從照片上看一輛土耳其M60A3主戰坦克的側面有一個非常小的圓形孔洞,顯然是被某種彈藥擊中所致,而網上稱這輛坦克隨後發生了彈藥殉爆,將3名乘員炸死在炮塔內。

不少網上訊息還堅稱,這輛土耳其M60A3主戰坦克的炮塔側面裝甲是被一挺12.7毫米機槍發射的穿甲彈擊穿的,以此來證明土耳其坦克爛到渣。

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圖片:被子彈「擊穿」的M60A3主戰坦克炮塔側面。

首先從照片上坦克的塗裝上看,這確實是一輛土耳其軍方的M60A3主戰坦克,而且這個穿孔確實存在,證明該坦克遭到彈藥襲擊是事實!

再從穿孔四周並無灼燒的痕跡看,穿進去的是一枚不明口徑的穿甲彈,而不是像RPG火箭那樣的成型裝藥聚能破甲彈頭。

而且我們從炮塔內部的情況看,確實發生了一場火災,還有坦克彈藥被擊毀後燃燒的殘骸。所以,基本上可以斷定,在遭到打擊後坦克內部發生了彈藥爆炸的情況,將車組成員擊傷或擊斃。

圖片:炮塔內彈藥散落一地,顯然發生了爆炸才使得這些彈藥架上的炮彈跌落。

圖片:這是那枚殉爆的炮彈彈筒,彈筒裡面的炸藥引起了那場火災。

通過以上基本事實分析,土耳其坦克遭到穿甲型彈藥命中引起火災就是所有人的基本判斷,而且這個穿甲型彈藥顯然不是敘利亞坦克發射的125毫米鎢合金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因為那種大殺器命中M60A3坦克的話會直接將其炮塔掀翻。

事實到這裡和網上絕大多數網友的判斷都基本相符。

接下來,我要分析的是與很多報導所不同的地方,也為大家解開網上報導所說的「機槍子彈擊穿坦克裝甲」之謎。

圖片:倒黴的土耳其M60A3主戰坦克。

這次事件的主角是倒黴的土耳其M60A3主戰坦克,這種二戰後的第二代美式坦克向來有「薄皮大餡」的「美譽」!其採用均質鋼裝甲,厚度只是一般性,根本無法抵禦現代坦克炮的一擊。

從中東戰爭到敘利亞戰場,都有無數M60系列主戰坦克被擊毀,根本沒有第三代美式坦克M1A1/A2那樣的硬核感!

不過,M60A3坦克的「薄皮」那是針對坦克炮來說的,畢竟人家也是一輛主戰坦克,並不是隨便就能夠讓機槍欺負的。在這次被擊穿的位置上,也就是炮塔側後部仍然有68毫米的均質鋼裝甲保護。

那到底是什麼武器「擊穿」了這輛坦克的裝甲?又是怎麼「擊穿」的呢?

圖片:中東戰爭中被炮火擊毀的M60系列主戰坦克比比皆是。

我們查找信息來源,原來這並非當前的某個新聞,而是2016年2月4日由土耳其STAR新聞網披露的一次事件

2016年是土耳其第一次介入敘利亞事務,當時土耳其派出了包括豹2A4主戰坦克、M60A3主戰坦克在內的龐大裝甲部隊,浩浩蕩蕩地衝入敘利亞,妄圖從後面給正在和ISIS極端武裝進行苦戰的庫德戰士捅上一刀。

結果,在那年的大雪中,土耳其的裝甲部隊遭到庫德戰士的襲殺,大量主戰坦克被擊毀,即使是豹2A4主戰坦克這樣的第三代主戰坦克也在打擊中身首異處。這些場景很多網友都印象深刻,而那場雪也伴隨著坦克的屍橫遍野留在了歷史上。

這其實就解答了很多網友提出的現在時節敘利亞不該有雪,為什麼照片中的坦克覆蓋著雪的問題。因為這是2016年2月份,甚至更早一些時間的事情,那時候正好敘利亞北部飄灑著一場給土耳其軍隊送葬的大雪!

圖片:在那場大戰中,土耳其的豹2A4主戰坦克也被擊毀多輛。

解釋了事件的出處和雪的問題,我們來看槍枝彈藥的問題。

當年的土耳其STAR新聞網為了掩蓋坦克被庫德武裝擊毀這樣很沒面子的事情,宣稱坦克遭到了美式反坦克武器的打擊,並譴責美國為庫德武裝提供先進反裝甲武器。

當然,土耳其媒體也不敢說這輛坦克是被美制「陶」式反坦克飛彈擊穿的,畢竟和傷口不相符,因此稱是美國提供的12.7毫米反器材狙擊步槍擊穿的。

圖片:為了掩蓋自己的無能,土耳其STAR新聞網最初將「兇手」定性為美制反器材步槍。

而大家知道,美式反器材狙擊步槍最著名的就是M82A1「巴雷特」12.7毫米狙擊步槍

該槍使用的M8型穿甲彈在100米可以擊穿20毫米厚的鋼板,在500米可以擊穿16毫米厚的鋼板,在1200米可以擊穿8毫米厚的鋼板。而使用M903 SLAP脫殼穿甲彈,在500米可以擊穿34毫米厚的裝甲鋼板,在1200米可以擊穿23毫米厚的裝甲鋼板,在1500米距離可以擊穿19毫米厚的裝甲鋼板。

不過,即使這樣這種狙擊步槍也絕對不可能擊穿M60A3坦克的炮塔裝甲,而且M82A1狙擊步槍並沒有提供給庫德人,庫德人使用的12.7毫米狙擊步槍反而是中國產的M99型12.7毫米狙擊步槍,但同樣也沒有能力擊穿坦克裝甲。

圖片:在敘利亞使用比較廣泛的是中國產M99型12.7毫米狙擊步槍,但仍然不能擊穿坦克裝甲。

不過很快,軍事專家們就將真正的「兇手」定位在一種叫做「扎格羅斯」(Zagros)的反器材狙擊步槍身上。

這種武器並非制式,而是庫德人自行設計製造的,其基礎是蘇式14.5毫米高射機槍的槍管,也就是說這種槍械的口徑並非12.7毫米而是更大級別的14.5毫米。

庫德人通過自己的巧妙設計,將沉重的防空機槍改成了可以一個人攜帶的反坦克步槍。該槍重量僅8公斤,採用單發栓動結構,打一槍裝一發子彈,射程高達4公裡。

圖片:庫德戰士扛著「扎格羅斯」反坦克槍上戰場,雄赳赳氣昂昂打擊土耳其坦克部隊。

蘇聯人在二戰期間為了對付德國人的裝甲洪流,就已經研製出了14.5×114毫米機槍彈,匹配在傑格佳廖夫PTRD反坦克槍和西蒙諾夫PTRS反坦克槍之上,擊毀了大量德國中型、輕型坦克。

冷戰後,該型彈藥又被用於著名的KPV 14.5毫米多管高射機槍之上。這其實就是庫德人「扎格羅斯」反坦克步槍的槍管原型。

14.5×114毫米機槍彈其實最早就是一種專業的反坦克穿甲彈,彈殼長度達到114毫米,藥室容積高達42.5毫升,全彈重量超過200克,看起來就跟一個小可樂瓶般大小。

這樣的子彈打在人身上可以直接將人打得四分五裂,威力十分恐怖,所以KPV高機也經常用作對地平射火力壓制任務。我國仿製的58式14.5毫米雙管高機就曾經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佔據制高點進行火力平射,常常打的越軍抬不起頭,效果非常棒!

圖片:蘇軍二戰時期的14.5毫米反坦克槍。

14.5×114毫米機槍彈中穿甲能力最強的就是B32型碳化鎢穿甲燃燒彈,該彈的槍口動能達到3.5萬焦耳,初速為976米/秒!作為對比,大名鼎鼎的「巴雷特」發射12.7×99毫米彈,動能只有它的一半。

如此大的速度加上如此大的重量,子彈動能相當恐怖,配合堅硬的鎢合金彈頭,穿甲能力自然不同凡響!B32型14.5毫米穿甲彈在500米距離內可以穿透30毫米左右的均質鋼板裝甲!在100米距離上穿甲厚度更加可怕。

這種子彈在伊拉克戰爭就曾經擊穿過美軍的M2A2「布雷德利」步兵戰車,可以說是和20毫米口徑機關炮炮彈差不多的武器,只是蘇聯人叫其子彈。

圖片:ZPU-4式四管14.5毫米高射機槍和其使用的子彈。

圖片:14.5毫米機槍射擊,看著都肉痛。

有了這樣威力生猛的反器材步槍,雖然在一定距離上仍然難以穿透土耳其坦克68毫米厚的側裝甲,但M60A3坦克已經是上世紀60-70年代的老坦克,其鋼裝甲的防禦能力是否還像最初那樣完好其實是比較難說的。因為這個68毫米是理論數據,和生產工藝、使用時間等都有關係。比如二戰時期德國一些「虎王」坦克的裝甲就由於生產工藝問題,並沒有達到起理論防彈效果,甚至不如「虎」式坦克。

同理,土耳其的老坦克也可能存在這樣那樣的毛病,在偶然巧合中是有可能被威力巨大的14.5毫米機槍子彈擊穿。不過,我個人對「擊穿說」還是持有保留態度的。畢竟裝甲厚度在那裡擺著。

圖片:個人認為這個傷口並非貫穿傷。

圖片:巨大的14.5毫米機槍彈。

如果子彈沒有擊穿坦克,那是怎麼會造成坦克彈藥殉爆的呢?

我發現一些國外坦克技術專家也就此時進行過分析,稱很有可能是子彈擊中炮塔後,深入裝甲內部,雖然沒有擊穿裝甲,但巨大的衝擊力破壞了裝甲結構,使坦克裝甲背部產生脫落,現成殺傷力驚人的碎片,其原理有點類似於坦克炮用的碎甲彈。

碎甲彈(HESH)是通過塑性炸藥在裝甲板上爆炸產生衝擊波,利用超壓崩落坦克裝甲內層碎片來殺傷車內人員和毀傷設備的。碎甲彈最初是由英國人發明的,一直使用至今,是對付早期均質鋼裝甲非常有效的一種彈藥。

碎甲彈產生的衝擊波作用在裝甲上,巨大的力傳遞到裝甲內,猶如用錘子敲打牆壁,牆壁未穿透,背面的牆皮卻一塊塊剝落一樣,致使內壁崩落成數十塊小碎片。這些碎片在坦克裡四處飛濺,將乘員殺傷,設備擊壞,外形完好的坦克就此失去戰鬥力。

而恰恰M60A3坦克裝的就是一種均質鋼裝甲的炮塔,而且沒有後來現代化坦克才有的防剝落襯層。

圖片:坦克中的大火很可能是崩落後的裝甲內壁碎片擊中彈藥殉爆,或是點燃液壓油所致。

所以,我認為,這次機槍擊毀M60A3主戰坦克其實是眾多巧合下的一次偶然事件。

很可能就是子彈在並未完全擊穿坦克裝甲的情況下,其巨大的衝擊力使得老式坦克已經陳舊脆弱的裝甲內壁產生崩落,崩落的碎片又擊中了彈藥架造成殉爆,或者是橫飛的碎片擊穿了用於坦克炮塔旋轉的液壓筒,點燃了液壓油,引起了炮塔內部的大火。

但無論是哪種情況,子彈擊毀土耳其坦克的傳奇故事是會永遠紀錄在裝甲與反裝甲鬥爭歷史上的!

最後想說的是,其實中國在2016年的時候就公開展示過一支外形與「扎格羅斯」反坦克槍很像的國產14.5毫米重型反器材狙擊步槍。有意思的是當年在防務展上展示的時候並沒有命名,卻稱已經出口給中東某個客戶幾百支,並在測試中曾經擊穿過59式坦克的炮塔裝甲。

如果這種槍再使用中國生產的新型14.5毫米鎢合金穿甲彈的話,其威力究竟有多大就不得而知了!至於這支槍和「扎格羅斯」反坦克槍有什麼故事,也就只有大家自己去猜了!

圖片:外形類似「扎格羅斯」反坦克槍的國產14.5毫米重型反器材狙擊步槍。

相關焦點

  • 土耳其部隊兩天未能前進一步,坦克被擊毀,地堡也讓掀翻幾個
    土耳其出兵敘利亞的「橄欖枝」行動轉眼過去快20天了,現在土耳其只拿下了敘利亞北部四個主要攻擊點的部分區域。並且,還遭到了庫德武裝的有力反攻,本月5號丹田內庫德武裝就向土耳其的坦克部隊反射了12枚反坦克飛彈,土耳其的兩輛坦克和一輛裝甲推土機當場被炸毀,幾個臨時修建的地堡火力點,也被當做軟目標受到了反坦克飛彈的打擊。這麼看來,庫德武裝的反坦克力量還是相當強勁的,但是現在還是無法確定庫德武裝的反坦克飛彈從何而來。
  • 土耳其陸軍德制豹2坦克敘利亞作戰被擊毀 系豹2首次在實戰中被擊毀
    據騰訊新聞12月13日報導,12月12日,敘利亞HALAB電視臺報導,一輛在敘利亞執行任務的土耳其豹2A4主戰坦克被一枚反坦克飛彈擊毀。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豹2坦克自上世紀70年代問世以來首次在實戰中被摧毀。德制豹2主戰坦克性能優異,是德國工業的代表作,曾長期佔據「世界十大主戰坦克排行榜」的No1位置。
  • 狙擊手不能一槍打爆坦克麼?其實子彈限制了你的想像力!
    經常有網上的討論,在戰場上,狙擊手是否能用狙擊步槍打擊坦克。有人認為不可能,其實這是子彈限制了你的想像力。使用步槍打坦克的情況一直存在。坦克上有很多脆弱的部位,並非全部鐵板一塊。坦克上有副油箱,打掉還是有損傷的。
  • 坦克世界更新,義大利炮來了!還有​波蘭線?二戰波蘭真有坦克嗎
    除了重溫對戰的激情,還因為有新坦克上線!《坦克世界》最新版,增加了義大利線和波蘭線,如果對美蘇英法系產生了審美疲勞,這下可有新玩具了。 不過,這兩個國家在大家的印象中都屬於比較弱雞的那一類,他們在二戰時候真的有自己的坦克嗎?還值得單獨搞兩條線?其實,別看義大利和波蘭在二戰中只能充當配角打醬油,但他們對坦克還是有想法的。
  • 土耳其霸主夢想的有力支柱,帶著韓國血統的阿爾泰主戰坦克
    作為奧斯曼帝國後裔的土耳其,近年來一直在敘利亞問題上「搞事情」,這種行為看似無理,仔細一想不過是土耳其想重回霸主地位所作的努力罷了。不過要「搞事情」,沒有點實力可不行,土耳其近年來一直在努力發展國防科技,阿爾泰主戰坦克就是其中一項重要的成果。
  • 有史以來唯一量產的五炮塔重坦,蘇聯多炮塔巔峰的T-35重型坦克
    戰後,英國為了增加坦克的戰場突擊能力和防護能力,開始推出多炮塔的概念,通過裝備更多的火炮和機槍,增加坦克的攻擊火力。這種大型多炮塔突擊坦克的概念一推出就受到各國的青睞,其中有一個國家-蘇聯的多炮塔坦克後來居上,先後研製出非常多的多炮塔坦克,達到巔峰的是T-35重型坦克。
  • 好奇心:加特林機槍這麼強,為何沒有成為坦克機槍
    好奇心:加特林機槍這麼強,為何沒有成為坦克機槍 加特林機槍是一種多管旋轉機關槍,誕生年代很早,1860年就設計完成了而坦克如果選擇加特林機槍作為車載機槍,意味著需要攜帶大量彈藥,現代坦克一般有兩挺機槍,炮塔前的並列機槍和炮塔上的高射機槍,攜帶了相當多的彈藥,如豹2主戰坦克,其7.62毫米機槍射速為1200發每分鐘,備彈4754發,其中2000發在炮塔中。
  • 二戰輕坦挑戰霸王龍,會被輕易咬成廢鐵?5.4噸咬合力還遠遠不夠
    霸王龍是遠古時期的陸地霸主,科學家推測霸王龍的體重能夠達到9噸左右,如果將這兩個橫跨千萬年不同時代的"陸地霸王"放在一起對比,霸王龍能夠擊毀坦克嗎?現代主戰坦克重量動輒就達到50或60噸,錳鋼裝甲硬度極高,肉身的霸王龍再強大也沒有可比性。
  • 兩大陸地霸主對決:霸王龍對戰二戰輕坦,嘴一張就能將坦克撕碎?
    坦克自誕生以來就是陸戰中的霸王,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最近的亞阿兩國衝突中都頻頻出現。除了坦克穿甲彈、飛彈等大威力現代武器之外,坦克似乎很難能夠被摧毀。霸王龍是遠古時期的陸地霸主,科學家推測霸王龍的體重能夠達到9噸左右,如果將這兩個橫跨千萬年不同時代的"陸地霸王"放在一起對比,霸王龍能夠擊毀坦克嗎?
  • 美國紅脖子痴迷大口徑,為何二戰放棄20mm機炮,反選12.7mm機槍
    其實若按現代槍炮口徑標準,胖老哥已經算是炮了,不過設計者瓊斯還是將它歸類為步槍一類,所以它也就成為世界上口徑最大的栓動步槍。不是的,你看圖中的F4U,機翼兩側裝的就是20mm機炮,此外還有30mm、37mm機炮。只不過機炮在當時非常少,數量遠遠不如12.7mm機槍。 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有更大口徑,為何紅脖子放棄20mm機炮,反而選了機槍呢?
  • 二戰時期德軍88毫米高射炮究竟能打多遠兩千米擊毀坦克是神話嗎
    而日本92式步兵炮卻不能對坦克產生多大破壞性,這一個缺點在後來太平洋戰場暴露無遺,包括日軍的41式山炮,94式75毫米輕型榴彈炮等對美軍的M3中型坦克,謝爾曼坦克,甚至中期型的美軍M3坦克都不能在遠距離的射擊中擊毀美軍這些坦克型號,所以導致太平洋戰場上日本炮兵其發揮出來的作用非常有限,當然硫磺島之戰,塞班島之戰,衝繩島之戰等,日軍是用大口徑的超過100毫米榴彈炮硬懟才能在正面的防禦戰中取得擊毀美軍坦克的戰績
  • 謝爾曼坦克:對日軍作戰讓我找到了當虎式的感覺
    謝爾曼坦克的體型其實不小,車體長度為5.84米,比虎式的6.28米只短0.44米,車高甚至超過了虎式,但整體重量卻輕了20多噸(虎式56噸,謝爾曼30噸出頭),這個差距主要來自於兩者的裝甲防護方面。此外虎式的主炮威力遠遠強於謝爾曼,因此在實際戰鬥中,擁有重火力和厚甲的虎式坦克在面對謝爾曼坦克時具有壓倒性的優勢,雙方的作戰交換比也比較懸殊。
  • 魔改出來的英國坦克,卻成為了虎式的剋星,魏特曼也死於它手
    受到了法國B1重型坦克的影響,美國人在1940年研製出了M3坦克(代號Lee),單從外形來看,M3坦克也有一種一戰的風格,為了減少結構問題,一門75mm火炮被插在了車體上,炮塔上是一門37mm反坦克炮。雖然看起來有點怪異,但在北非戰場上還是表現了一番,不久之後,根據M3車體所研發的M4謝爾曼坦克誕生了。
  • 加特林機槍、德國坦克、《大秦賦》裡的蹶張弩,這所「木造兵器庫...
    眼前的機槍模型的原形是 1860年美國人 理查·喬登·加特林設計的加特林機槍「加特林」機槍是第一支在世界範圍內 大規模實用化的機槍 1874年前後加特林機槍輸入中國 當時稱其為「格林炮」或「格林快炮」
  • 「宇宙第一主戰坦克」被迫擱淺,土耳其軍工一夜回到解放前
    炮彈都造不了,造坦克對土耳其來說,似乎就更加困難了。但歷史上,土耳其也並非沒有努力過。在21世紀初,土耳其也曾自己設計自己製造出一臺主戰坦克,但最後這款主戰坦克卻沒能造完,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土耳其沒能完工的主戰坦克,就是大名鼎鼎的阿勒泰主戰坦克。之所以號稱大名鼎鼎,是因為土耳其對這款坦克的「營銷」非常到位。
  • 坦克為什麼還要裝備高射機槍?作用可不只是打飛機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在二戰期間,戰機的速度和高度都不是特別強,裝甲部隊用來對付戰機的話,一般都會選用裝有高射機槍的坦克手動操作來對敵方的戰機進行打擊。
  • 土耳其敘利亞首次交火!激戰半天后分出勝負,多輛坦克被打爆
    而隨後趕來的土耳其軍也不想就此放棄,雙方在曼比季北部的村莊發生交火。值得注意的是,自俄敘聯軍開始接管敘北部地區後,土耳其的攻勢開始減緩,在靠山的支持下,庫德人也止住了一直以來的潰敗局面,開始進行局部反攻。近日,「庫德人民保衛力量」在北方邊境城鎮薩莉卡尼頂住了土耳其聯軍的進攻,同時在M4高速公路附近發動反擊,奪回了數個村莊,並且還摧毀了至少兩輛土耳其軍的坦克。
  • 輕型反坦克炮中的豪傑,能給虎式坦克斷腿的英國6磅反坦克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國步兵面對坦克都是一種被支配的情況,沒有裝甲部隊支援的步兵遭遇了坦克,結果不會比一戰的步兵遇到機槍陣地好哪去。此時前線步兵所能指望的就是前線反坦克炮兵拉出自己的反坦克炮,對著那些龐然大物來上一下狠的方能挽救他們於絕境。而在二戰的諸多反坦克炮中,同盟國所裝備的英國QF-6磅反坦克炮無疑是最為優秀的。
  • 如果用穿甲彈,加特林機炮能打穿坦克嗎?你需要正確的姿勢
    其實使用加特林原理的不只有轉輪機槍,還有轉輪機炮。比如「陸盾-2000」這樣可以直接用卡車運載的火炮系統,擁有7根30毫米口徑的炮管,其分射速可以達到1萬發/分鐘。如果用這種武器來對付裝甲目標,得先看這種武器的造成毀傷的途徑。
  • 蘇聯「飛行坦克」,被稱為「黑死神」,還是二戰德國裝甲終結者
    蘇聯衛國戰爭時期,有這樣一款攻擊機,提起這款攻擊機來,可以說是能夠令法西斯聞風喪膽,而且被德軍稱為「黑死神」。這款對地攻擊機就是伊爾-2強擊機。為什麼被稱為「黑死神」呢?史達林曾經這樣評價過伊爾-2強擊機:「伊爾-2就是紅軍的麵包和空氣,對於蘇聯空軍而言,東線空戰的主旋律,不是如空中華爾茲般優雅的殲擊機纏鬥,也不是遮天蔽日般的空中堡壘」戰略轟炸,而是伊爾-2攻擊機們奮不顧身的對地攻擊。」這款攻擊機為什麼會有如此之高的評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