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危動物穿山甲出現在潮州,這意味著什麼?

2020-11-22 騰訊網

據報導,潮州市湘橋區磷溪鎮蘆莊村,6月14日上午,在一養雞場裡發現一隻重3.8公斤的亞成體雄性穿山甲。所幸其被善心人士出手相救,營養不良的小乖乖得以及時被救護。

而自2017年以來,這已經是潮州第四次發現穿山甲,而其中兩次就是在磷溪鎮蘆莊村發現的,這充分說明了潮州的野生棲息地資源豐富!

穿山甲是一種進化程度比較低的哺乳動物,它沒有牙齒,視覺也很差,有一條長長的舌頭,這條舌頭可以像彈簧一樣伸縮。

短粗的尾巴、圓圓的腦袋、大大的耳朵,晝伏夜出,主要通過高度發達的嗅覺來尋找白蟻。它可藉助長而有力的爪子,迅速地挖開白蟻的巢穴,再將長舌頭深入到蟻穴中,從而將白蟻一掃而光。

在民間,有人認為吃穿山甲的肉能夠「活血散結、通經下乳、消癰潰堅」!理由在於穿山甲會打洞,所以就能通奶,這是什麼歪理呢?電鑽也能打洞,你為什麼不去生啃?

實際上,穿山甲賴以保護自己的鱗片,其營養價值和我們人類的指甲蓋差不多,你為什麼不把自己指甲剪下,泡水喝?

這子虛烏有的「神奇」作用,讓穿山甲的命運悲催。這與世無爭的小動物,本可以自由自在生活在山間林地中,卻生生地被我們的愚昧和貪慾弄得瀕臨滅絕。

2019 年 6 月 8 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經過長期觀測後宣布,中華穿山甲已在中國大陸地區功能性滅絕。功能性滅絕,意味著一個物種的種群數量已經難以恢復,也幾乎不可能在野外繼續繁衍。

「喪鐘為誰而鳴,喪鐘為你我而鳴!」歷史就像車輪一樣,不停地在旋轉不停。因此2020年6月5日,國家林草局發布公告,將穿山甲屬所有種(包括如今在我國分布的中華穿山甲,以及我國曾有分布的馬來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華南師範大學教授吳詩寶是中國研究穿山甲的權威,也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生存委員會(IUCN/SSC)穿山甲專家組中,唯一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成員。

吳詩寶教授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記錄其救治的一對穿山甲母子的情景:

那位穿山甲母親用四肢把她那尚在哺乳期的孩子緊緊地抱在懷裡,並用寬厚且較長的尾巴覆蓋著孩子的身體,生怕別人從身邊搶走。然後將身體緊縮成球狀,就這樣,母子倆靜靜地躺在那裡,目光不時流露出絕望的神色。

穿山甲愛護幼仔,充滿了母愛!人類為了一己之私,怎麼忍心下手?已經在地球上存在了至少 5000 萬年的穿山甲,是真的要滅絕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上嗎?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穿山甲的生存適應能力實際上很強,但其走到了瀕臨滅絕的地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類鋌而走險的盜獵行為。雖然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穿山甲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中間宿主的言論,讓很多喜歡野味的人不敢再食用野味!但好了傷疤忘了疼,說不定哪天食野味之風又捲土重來!畢竟只要有利益空間,就一定有人重蹈覆轍!

說到底還是違法犯罪成本太低了!如果走私、打獵國家保護動物,無論數量多少,所有參與買賣環節的人一律10年量刑,罰款10萬,舉報成功者一律獎勵2萬,你看誰還敢?

保護生態,珍惜動物,拒絕野味,人人有責!生物多樣性關乎地球生態安全,保護動物其實就是在保護我們自己!

希望地方政府能加大野生動物和野生棲息地的保護,培育更為優良完善的叢林生態系統,加強對野生動物非法貿易的打擊!

如果可能,劃定磷溪鎮蘆莊村為穿山甲自然保護地,讓潮州成為穿山甲的家!

不要讓這些可愛的動物,在我們這一代成為滅絕物種!

相關焦點

  • 穿山甲升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意味著什麼?
    近30年來,穿山甲成為全球最為瀕危的野生動物之一,同時也被認為是全球非法走私量最大的哺乳動物。多年來,來自國際、國內的環保組織和動物保護專家,對提升穿山甲保護等級呼籲不斷。為何穿山甲保護等級亟須提升?我國穿山甲保護現狀如何?保護等級提升意味著什麼?
  • 潮州又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穿山甲,已經有4次發現穿山甲
    6月14日上午,潮州市湘橋區磷溪鎮蘆莊村村民發現一隻穿山甲。湘橋區農業農村局接報後,迅速聯合市野保辦及西湖動物園野保救助站前往救助,並上報上級相關部門。現該穿山甲已被救助到西湖動物園野保救助站,由專人照料、保護。
  • 穿山甲從藥典除名惹爭議!動物瀕危的鍋,該中醫藥背嗎?
    黃連羊肝丸未收載的原因,是因為處方中含有夜明砂(蝙蝠類動物的糞便)。 穿山甲被認為是「世界上被販賣最多的哺乳動物」,如今穿山甲科的8個物種都面臨嚴重威脅,中華穿山甲和馬來穿山甲更是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紅色名錄中被列為「極危」物種。為加強保護,6月5日,我國將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 世界穿山甲日 | 請善待每一隻瀕危的野生動物!
    「穿山甲」來源於馬來語中的「pengguling」,大致的意思是「捲起來的東西」,用來形容穿山甲真的是再貼切不過啦!因為一旦受到攻擊,穿山甲就會把自己蜷縮成球狀以抵禦天敵。在自然界中,穿山甲的鱗片和防禦方式能夠有效地躲避獅子和土狼等肉食動物的攻擊。
  • 為何穿山甲是瀕危動物,它的食譜是十多種螞蟻,人工無法對其飼養
    隨著環境的變化,有不少動物動都面臨著滅絕的危險,其中最值得我們關注的或許就是穿山甲了,因為它比國寶大熊貓還要珍稀。一直以來,專家們都在想方設法人工養殖穿山甲,但並沒有得到預期的結果。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6月5日,國家林業和草原管理局發布了一則公告,將中華穿山甲從「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升級成「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這並非好消息,因為這意味著中華穿山甲從「瀕危野生動物」變成了「極危野生動」,所以中華穿山甲距離滅絕僅有一步之遙。
  • 村民養雞場內發現穿山甲 專家推測或有其種群分布
    近日,這種「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就在潮州市湘橋區磷溪鎮蘆莊村現身,這是公告發布後粵東首例發現並救助案例,據有關專家推測,潮州極有可能存在穿山甲的種群分布,消息一時引發眾多關注。據悉,經過廣東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專家組的檢查,發現該穿山甲出現體弱、脫水、唾液腺腫大等症狀,不適宜直接在野外放生,隨後該穿山甲被救助到廣東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由專人照料保護。
  • 被捕殺最多的動物:穿山甲究竟做錯了什麼?
    人類和動物本應該是和平相處的,不過卻因為人類的貪慾,讓地球上的生態環境逐漸被破壞,很多野生動物的棲息地被人類佔領,甚至為了人類的利益,它們的生命也要被人類取走,很多動物因為人類而正在走向滅絕,比方說我們今天文章中的主角——穿山甲。
  • 保護野生動物 請摒棄穿山甲入藥
    這是一種常年生活在丘陵、山麓、平原的潮溼地帶,以白蟻與其他昆蟲幼蟲為主食的動物。它沒有鋒利的牙齒、沒有堅硬的利爪、甚至沒有敏捷的聽力。一身鱗片也只是用來自保的工具。它就是穿山甲——一種喜歡獨居、卻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
  • 保護穿山甲等野生動物 公益組織在行動
    它基金表示,由於醫書上記載的穿山甲鱗片的通乳功效,穿山甲製品的銷售對象大多是新生兒母親,而北京、上海和浙江則是穿山甲消費最多的地區。 過去十年間,全球至少有100萬隻穿山甲慘遭盜獵和非法交易,以滿足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消費者的需求。面對殘酷的現實,除了進行理念倡導,公益組織還能做些什麼呢?
  • 穿山甲:上古瑞獸,被人吃到「瀕危」,如今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二人的罪行判決下來了:張某犯了非法運輸、出售瀕危野生動物罪;田某犯了非法收購國家重點保護的瀕危野生動物罪。因為一己私慾,張某和田某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不僅要罰款,還要吃幾年牢飯,真是得不償失,後悔莫及。
  • 為何穿山甲是瀕危動物,只因它嘴巴"刁",要換著吃二十多種螞蟻
    隨著環境的變化,有不少動物動都面臨著滅絕的危險,其中最值得我們關注的或許就是穿山甲了,因為它比國寶大熊貓還要珍稀。一直以來,專家們都在想方設法人工養殖穿山甲,但並沒有得到預期的結果。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6月5日,國家林業和草原管理局發布了一則公告,將中華穿山甲從&34;,升級成&34;。這並非好消息,因為這意味著中華穿山甲從&34;變成了&34;,所以中華穿山甲距離滅絕僅有一步之遙。據調查,2009年我國大陸境內穿山甲的數量約6.4萬隻,但到2019年穿山甲數量減少了將近一半,若再不採取保護措施,後果將不堪設想。
  • 文山多人因這件事被判刑……|獵捕|瀕危野生動物|穿山甲_網易...
    被告人康某某犯非法獵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000元,隨案移送的作案工具依法予以沒收。  案例3:    2019年4月26日,文山市森林公安局在開展野生動物及製品專項清理行動中,在文山市新平街道辦事處恆豐市場「順蘭中草藥批發零售店」內當場查獲穿山甲片(穿山甲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4份、大象皮(亞洲、非洲象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中華穿山甲回家啦!廣東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舉行野生動物放歸活動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耀燁攝大洋網訊 7月3日,廣東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在潮州市潮安鳳凰山省級自然保護區舉行放歸活動,包括4隻白鷳,10隻竹鼠,20條滑鼠蛇,6隻八哥等40餘只各類動物回歸大自然。其中,一隻中華穿山甲的野外放歸特別引人注意。
  • 潮州已經滅絕動物的悲歌:活了千年,卻沒能活到2020的新年
    一千多年前,3679平方公裡土地的「潮州」,有虎出沒,有猿鳴唱,有象棲息,有如亞馬遜雨林般。可如今,華南虎、豹、羊猄、黑熊、穿山甲、水獺……還有這幾年幾近消失了的蠑螈、山豬、豺貓、果子狸……它們沉默著,無聲無息地在絕望中死去。五爪金龍的水巨蜥,體長兩米多,其幾年前在鳳凰山發現時已經死了,最終未能邁過年坎,進入2020年代。
  • 穿山甲是新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華農這一最新發現意味著什麼?
    發布會上,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華南農業大學教授肖立華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爆發後,大家對它有可能的動物來源感興趣。「我們知道冠狀病毒的最初來源一般是蝙蝠,但如何從蝙蝠傳染到人?其中的中間宿主是什麼?在本次疫情爆發的情況下我們是不知道的。」
  • 被列為一級保護動物後,還被藥典除名,穿山甲經歷了什麼?
    被列為一級保護動物後,還被藥典除名,穿山甲經歷了什麼?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葫蘆兄弟》這部動畫片,動畫片裡有一隻放跑過妖怪也找到過葫蘆娃種子的穿山甲,它最終為了救爺爺而獻出了生命。對於這隻小穿山甲,人們看法不一,有人認為它是悲慘的,因為它最後丟了性命。不過,也有人認為它是最大的贏家。
  • 河源再次發現野生中華穿山甲 屬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據悉,去年2月,河源市紫金縣發現了穿山甲活動痕跡,後續相關專家證實河源存在中華穿山甲野外種群分布。它萌萌地探出頭,從洞穴裡走出,身子還有些蜷縮,估計是吃完一頓「大餐」後滿足地伸著懶腰……這是近日河源市和平縣野外監測紅外自動相機拍攝到一隻中華穿山甲野外覓食活動影像,畫面雖然不太清晰,但依然能看到穿山甲的身影。
  • 差點滅絕,穿山甲被藥典除名,瀕危動物有救了
    在我們霸佔生物鏈頂端的這些年,大批野生動物走向滅絕,即使4000萬年前遠古生物也不例外。穿山甲是一種古老的動物,它的身上披著厚厚的鱗甲,身體細長呈圓錐形,四肢粗短,尾巴細長,主要以螞蟻為食。有些地方也靠它控制蟻患。在我國傳統醫學典籍中,穿山甲的鱗甲有改善哺乳期婦女皮膚狀況,改善血液循環,刺激乳汁分泌等神奇功效。
  • 穿山甲,又一個快被吃滅絕的動物
    他們的研究稱,雖然蝙蝠是天然宿主這件事沒得說,但並不是蝙蝠直接把病毒傳染給人,而是穿山甲在中間當了一次「二傳手」,就像2003年SARS時的果子狸一樣。什麼是「中間宿主」,簡單來說就是穿山甲為病毒暫時提供了營養,從蝙蝠這個「天然宿主」身上把病毒傳輸給了人類。換句話說,穿山甲「不生產病毒,它們只是病毒的搬運工。」
  • 穿山甲,如果不叫穿山甲,是不是就不會遭受這樣的厄運?
    穿山甲是一種全身長滿盔甲、會鑽土、長相特別的國家二級保動物。穿山甲是鱗甲目、穿山甲科的哺乳動物,頭體長42~92釐米,尾長28~35釐米,體重2~7千克。穿山甲身上披著像勇士的鎧甲一樣的鱗甲,鱗片與體軸平行,共15~18列。尾上另有縱向鱗片9~10 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