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細胞」就如同紮根在體內的「潛伏者」,它悄悄在人體內增殖發展,並不斷壯大自己,逐漸侵蝕原發病變器官,並向著周圍的組織和器官轉移,最終誘發多器官衰竭、併發症,患者也會因此而死亡,所以當大家提到癌症時,都會有發自內心的恐懼感。
就目前的調查研究表明,在我國肺癌就是所有癌症中,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每年新發的肺癌患者就約有80萬人!
而且肺癌總體生存率相對偏低,確診較早的原位型肺癌,經過科學治療後,五年內的生存率為50%,而整體生存率卻低於20%!
這是因為肺癌和其他癌症相同,具有一個共同點:早期難以發現!
因為肺部本就是呼吸器官,在肺部癌變後即便是早期出現症狀,患者也往往會誤認為,是患上了普通的呼吸道疾病,甚至沒有檢查就隨便服用了藥物,而也正因如此,恰恰就留給了肺癌一定的發展時機和空間!
所以,了解肺癌的早期症狀很有必要,若近期有以下三個表現,當心肺癌已經敲響了警鐘:
1、咳嗽:咳嗽從臨床角度來看,就是呼吸道自我保護的機制,通過黏膜收縮、纖毛活動,人就會出現咳嗽,並將呼吸道異物清除。
有很多呼吸道疾病都會造成咳嗽,而近35%~70%的肺癌患者,也是以咳嗽為首發症狀。
早期多以乾咳為主,隨著病情發展,後期可出現刺激性嗆咳、咳痰等症狀表現,而且這種咳嗽並不會隨著用藥好轉,可持續存在並加重;
2、咯血:有20~40%的肺癌患者,在病情發展期會出現咯血、痰中帶血等症狀表現。這是因為肺內形成癌腫之後,咳嗽過程中會對癌腫造成刺激,導致體內腫瘤的血管破裂出血。
同時,腫瘤局部壞死、炎症感染等也能導致咯血,不過在一般情況下,都是持續或間斷性、少量痰中帶血或咯血,如果是大血管破裂,或腫瘤侵入肺內血管,患者還可出現無法控制的大咯血,甚至是因此而死亡;
3、胸痛:胸痛其實並不能算作肺癌的早期典型表現,臨床上僅有20%的患者在早期出現了胸痛,但這也建立在了咳嗽的基礎上。
在肺癌疼痛的初期,患者以間歇性輕微鈍痛、刺痛等為主,隨著病情發展可出現持續性、恆定的鑽痛。
而且,這種疼痛初期對藥物比較敏感,用藥後就可緩解,但藥效消失後還會再次出現。
另外,當癌症侵犯或壓迫了患者的胸膜、臂叢神經後,還可出現肩背部的放射性疼痛!
胸部ct是目前臨床上篩查肺癌的常用方法,特別是低劑量螺旋ct診斷性更高,能發現肺部存在的細小病變,對診斷肺癌有一定意義。
雖說肺癌有跡可循,但仍有部分患者在早期沒有任何異常出現。所以,定期對肺部進行篩查很有必要!
特別是某些高危的肺癌患者,比如長期吸菸、接觸致癌物質、有肺癌家族史的人,更應特別注意肺部健康,每年進行一次低劑量螺旋CT篩查,就能做到早發現和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