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癌的早期信號!醫生呼籲:早知道能救命!

2020-12-06 騰訊網

這些信號≠100%患癌

但如果任由發展

它可能發展為真正的癌

一旦發現以下這些症狀

必須提高警惕、採取措施!

乳腺癌

乳腺不規則腫塊或乳頭血性溢液,警惕乳腺癌。80%的初診乳腺癌患者,是因無意中摸到乳腺腫塊而就診。

腫塊多為單發,以無痛性腫塊居多,少數伴有隱痛或刺痛,邊緣不規則、表面不光滑,若還伴有乳腺皮膚的「酒窩樣」或「橘皮樣」改變,建議就醫。

非妊娠期女性乳頭流出膿液、漿液、血液等,可能是乳腺增生、乳腺導管擴張症或乳腺癌表現,需請醫生進一步判斷。

建議:

一般而言,18歲以上的女性要學會乳房自檢,每月定期檢查一次。

40歲以前的成年女性,每年體檢除了要做外科觸診外,應每年做一次乳腺B超。

40歲以後,除了乳腺B超,還應根據個體情況,每年做一次乳腺鉬靶檢查。乳腺癌高危人群,則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定期複查,或接受乳腺癌基因篩查。

肝癌

肝硬化可能是肝癌的癌前病變。肝癌存在典型的三部曲,即肝炎肝硬化肝癌。約70%的原發性肝癌是發生在肝硬化的基礎上的,而另外在我國約40%肝硬化合併肝癌。

建議:肝硬化患者要及時接受規範的治療。

胃癌

慢性萎縮性胃炎可能是胃癌的癌前病變。

大部分慢性胃炎患者及時接受正規治療,效果是比較好的,不會致癌。

但是有的胃癌與某些良性病變共存或在某些良性病變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基礎上發生癌變,而這些胃部疾病大多已長期存在,更易使患者放鬆對胃癌的警惕。

建議:胃癌的發生與幽門螺旋桿菌有很大關係,可進行幽門螺桿菌基因分型評估胃癌風險,如有需要,可進一步進行胃鏡檢查。

食道癌、喉癌

消化不良、吞咽困難、嗓音嘶啞,警惕食道癌、喉癌。上述兩大症狀在生活中極為常見,誘因很多,但如果出現長時間不明原因的持續消化不良,需考慮胃癌的可能。

建議:長期吞咽困難,進食時出現胸骨後疼痛、食管異物感,不進食也會感到食管壁有菜葉、碎片或米粒黏附,吞咽下食物後會感到食物下行緩慢,甚至停留在食管內,應儘早接受X光胸透或胃鏡檢查。若出現聲音嘶啞、咽喉疼痛、刺激性乾咳等症狀,或有痰中帶血、咽部異物感等,對症治療不見好轉,或症狀持續超過1個月,應進行詳細的喉鏡檢查。

腎癌、膀胱癌

無痛血尿可能是腎癌、膀胱癌的早期症狀。在少數病例中,無疼血尿還可能是前列腺癌的症狀。

建議:只要出現血尿,不管量多還是量少,即使不痛,很久才一次,也要引起高度警惕,應該及早進行檢查。

淋巴瘤

淋巴瘤最常以淋巴腺(結)腫大為初發症狀,尤其是在頸部、腋下或腹股溝等部位。

若淋巴結腫大時間較短,摸起來比較柔軟,自覺疼痛或壓痛,一般屬於良性;若頸部、腋窩或腹股溝淋巴結腫大長時間不消,堅硬、固定,表面凹凸不平,無疼痛或壓痛,且逐漸增大,則要警惕腫瘤的可能。

建議:一處或多處出現淋巴結腫大,質地較硬但無疼痛感的,就應當心淋巴瘤,最好及時就診檢查。

肺癌

肺部結節大部分是良性的,只有很少一部分屬於癌前病變或者肺癌。因此,並非所有的肺結節都需要手術切除。

咳嗽不停,痰中帶血,警惕肺癌。肺癌的典型徵兆是刺激性咳嗽、痰中帶血、胸痛等,約2/3有頑固刺激性咳嗽。

與感冒、支氣管炎咳嗽不同,這種刺激性咳嗽用抗生素無法減輕,通常是間斷性咳血痰或痰中帶血絲,或咳嗽有大量泡沫痰,伴隨喉部哮鳴音、胸悶、氣促等表現,短期內體重明顯下降,有不明原因的低熱。若上述症狀持續2~3周不緩解,建議就醫。

建議:如果發現出現了肺部結節,不要過度驚慌,也別忽視。及時進一步診斷明確性質,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觀察或治療。

40歲以上人群或者有肺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儘量一年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篩查早期肺癌。

腸癌

腸息肉是指大腸腔內黏膜表面隆起,導致局部增生的一類病變。其中,炎性腸息肉、錯構瘤息肉、淋巴性息肉跟腸癌關係不大;增生性腸息肉、腺瘤性腸息肉跟腸癌關係密切。

長期便秘、腹瀉,大便有血或呈深色、黑色,警惕結腸癌、直腸癌。大便形態、顏色以及排便規律的變化,是結直腸癌最直接的早期表現。

不過,便血是臨床上較複雜的一種症狀,痔瘡、上消化道出血等也可能導致,但性狀、顏色不同,若只發現便中帶血不必過於恐慌,聽從醫生指導即可。

建議:可選擇採集大便進行腸癌早期篩查。如有需要,可進一步進行腸鏡檢查。

皮膚癌

無疼痛皮膚角質化可能是皮膚癌的早期信號。

一般具體症狀包括:皮膚出現圓形皮疹樣異常變化,局部扁平或隆起,表面出現棕黃色或黑色痂皮,患者沒有疼痛感,多發於面部和手背。

建議:如果皮膚出現這種角化,及時去皮膚科看一下醫生。

黑色素瘤

交界痣可能是黑色素瘤的癌前病變。

部分皮膚的交界痣和混合痣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可發生惡變,成為惡性黑色素瘤。儘管交界痣和混合痣已被證實有惡變傾向,但真正發展成為惡性腫瘤者微乎其微。

建議:不要反覆地摩擦、針挑等刺激身上的痣,也別亂用藥物腐蝕它,這些都可能是激發交界痣或混合痣惡變為黑色素瘤的誘因。

口腔癌

口腔內出現不明原因的白色斑塊,尤其是經常吸菸的人,可能是患上了口腔白斑病,如果不及時治療,有發生癌變的可能,甚至面臨手術切骨的嚴重後果。據了解,舌頭、牙齦、腮上黏膜都有可能是口腔白斑病滋生的溫床。

口腔潰瘍通常10天內會自行癒合,長時間不癒合的潰瘍可能是結核性潰瘍或者癌症。若潰瘍伴有反覆出血及不明原因的麻木、灼熱、乾燥感,且超過兩周不癒合,就要警惕。

建議:發現白斑時,不要誤以為是潰瘍,需及時處理;別用指甲刮白斑;停止抽菸,否則會加速白斑惡化。大眾對口腔白斑病普遍缺乏認識,越早發現早治療,越能控制病情。

宮頸癌、子宮內膜癌

陰道莫名出血,警惕宮頸癌、子宮內膜癌。有些女性在性交、婦科檢查,或用力排便後有少量陰道出血,呈淡紅色或褐色,屬「接觸性出血」,可能是宮頸癌的癌前病變信號。

陰道出血一般先少後多,或時多時少,病情發展到中期,出血會明顯增多。此時應及時到醫院檢查,並堅持4~6個月複查。絕經期後有不規律陰道出血或血性白帶,在排除宮頸癌和陰道炎後,應高度警惕子宮內膜癌。

建議:宮頸癌篩查,HPV+TCT是經典篩查方式。

21歲以上的或者有性生活3年以上的女性,至少每2年做一次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查(TCT)及HPV病毒檢測。

如果以上檢查發現高危型HPV陽性或TCT異常,可以做陰道鏡檢查,必要時取宮頸上的組織,做病理組織學診斷,以判斷是否處於癌前病變。

膀胱癌、前列腺癌

排尿疼痛、血尿、尿量變化,警惕膀胱癌、前列腺癌、腎癌。

血尿是膀胱癌發出的第一信號。75%~78%的膀胱癌患者有血尿症狀,多呈無痛性或間歇性,有時會自行停止。血尿有些是可以用肉眼發現的,但多數肉眼不能察覺,需做尿常規檢查。

尿頻、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狀,以及尿瀦留都可能是膀胱癌早期症狀。前列腺癌患者的早期表現多是尿流分叉、尿程延長、尿頻、尿急、尿痛、尿不盡感等,血尿反倒不是主要症狀。性生活時出現射精疼痛,或射出血性精液也需警惕。腎癌早期表現不典型,部分人會出現血尿,無痛性間歇發作。

建議:定期篩查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是早期發現前列腺癌的最佳辦法。

美國泌尿外科學會和美國臨床腫瘤學會的建議是,50歲以上的男性,應該進行PSA篩查;

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人群,應該從45歲開始,每年進行一次PSA檢查。

我國的前列腺癌指南還建議,對於50歲以上有尿道梗阻的男性來說,除了查PSA,還要做前列腺指診檢查。

骨癌、睪丸癌

疼痛,警惕骨癌、睪丸癌。疼痛是多種癌症的症狀,多見於中晚期,骨癌和睪丸癌早期就可能出現疼痛。

骨癌早期疼痛具有固定性、持續性特點,夜間尤甚,且日益加重。當感到腰背、四肢、關節等處疼痛、腫脹,找不到創傷、炎症、風寒等誘因,就要提高警惕。

睪丸癌疼痛常是局部隱痛、脹痛,痛感不是很強烈,手摸睪丸能發現不對稱,患側體積增大,有下墜感。

常見癌症的篩查建議:

來源:南方日報、人民日報、食藥法苑

編輯:黃坤、謝韻寧、方洪秀

責編:陳廣泰

相關焦點

  • 得癌等於被判死刑?醫生:4種癌早期5年生存率超90%,不用太慌
    得癌等於被判死刑?醫生告訴大家,4種癌早期5年生存率超過90%,不用太慌,若能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治癒率還是相當高的,下面就向大家介紹一下。哪4種癌,早期發現治癒率比較高?第1種:早期甲狀腺癌。若能早點發現,治癒率很可觀,能達到98%左右,而且預後也是比較好的,甲狀腺癌所在的位置不是特別深,也比較容易被發現。若發現脖子上無緣無故有腫塊,就要注意了,或許是甲狀腺結節的信號,雖然大部分結節都是良性,但也有惡性的,不能放鬆。
  • 醫生再次提醒:胃癌早期有3個信號,早發現能贏得更多的治療時間
    提到癌症,人們立刻毛骨悚然,尤其是胃癌,胃癌的發病率已經成為我國惡性腫瘤榜首,每年死於胃癌的人數也是逐年上漲,一般癌症的早期明顯症狀不明顯。往往被人們忽視,可去醫院一檢查,就是癌症晚期,生命也意味著死亡,胃癌的早期身體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信號,如果及早發現信號,及早治療,或者可以挽救生命。
  • 這15種癌症信號可以自檢一下,早發現能救命
    其實癌症來的並不突然,許多癌症都有早期信號,人們往往以為是小毛病。而忽視了它們,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的癌症患者一旦查出癌症多為晚期的原因例如:發燒一般是常見的感染引起的症狀,但是不明原因的發燒就可能是危險徵兆了。癌症擴散至身體其他器官時,通常會導致發燒。淋巴瘤、白血病等血癌也有發燒症狀。
  • 早篩早診早治!這家醫院乳腺中心的原位癌早篩率達20%
    生存率提高的同時,患者亦能儘快回歸家庭和社會。廣東省人民醫院乳腺二科主任醫師王坤表示,在省醫乳腺中心,乳腺癌患者保乳率達40%-50%,5年生存率高達92%,10年生存率達82%,與歐美國家乳腺癌患者生存率持平。據記者了解,這些正是得益於專科聯合體檢中心對乳腺癌實現早期篩查、早期診斷的模式,讓乳腺癌的診治實現了質的飛躍。
  • 角逐萬億市場 泛癌種早篩和單癌種早篩和誰能成為主流?
    可篩查癌種數量越多越好?也就是說,通過早期發現與癌症相關的甲基化異常位點或表達譜,可以起到早期發現癌症的作用。實際上,從理論上來看,ctDNA、CTC、外泌體均可用於癌症篩查。但從技術發展成熟度來講,NGS檢測技術的出現使得ctDNA發展更為成熟,是目前液體活檢的主流應用方向。從三者的優勢和側重點來講,ctDNA側重基因層面,獲取突變信息,更適用於早期篩查。
  • 瘧原蟲治癌?是救命稻草還是潘多拉魔盒
    然而,也有不少臨床醫生和學者出來闢謠,對這一尚無準確統計數據和大樣本量臨床試驗驗證的研究提出質疑。那麼,「瘧原蟲治癌」究竟是救命稻草還是潘多拉魔盒?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採訪了多位專家解讀。
  • 肺癌如何早發現早治療?李惠利醫院引入早期肺癌血液檢測
    但是大部分患者早期沒有任何症狀,由於缺乏有效的早期診斷方法,許多患者確診時已屬中晚期。目前全球已經有了在出現症狀之前發現早期肺癌的相關檢查方法。一種是大家比較熟悉的CT,這是通過影像學發現肺部有沒有微小病灶。CT技術最近發展非常快,可以發現最小2毫米的微結節病灶。
  • 聽了一會華晨宇的《癌》,慌到不行,看篇科普平復心情!
    不知道癌症患者朋友們是否聽過華晨宇的《癌》,這首無字歌用音樂生動地詮釋了「癌症」的發病全過程,從一開始的壓抑,到癌細胞的瘋狂生長,直至最後死亡。實際上,以目前的醫療技術,有很多癌症是可以達到臨床治癒的:1.早期乳腺癌患者積極配合治療,一般治癒率可達90%。2.大腸癌早期和中期的治癒率分別是80%以上和60%-70%。3.早期宮頸癌早期發現的宮頸癌,基本可以達到100%的治癒率。4.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患者生存率已超過90%。
  • 醫生:試著與癌「和諧共處」,或能長期生存
    原位癌是最早期的癌症,嚴格來講,只能稱得上是癌前病變,故原位癌又稱為0期癌。浸潤癌:當位於原位癌的癌細胞突破了上皮組織層,浸入基底膜後,就從原位癌變成了浸潤癌。當然,這個過程一般要經過幾年甚至幾十年。早期的浸潤癌一般不會出現轉移,癌灶擴散很慢。我們所說的癌症,例如胃癌、肺癌、甲狀腺癌其實都屬於浸潤癌。浸潤性癌分為早中晚期浸潤性癌,早期浸潤性癌,一般只需要手術治療,不需要放化療。
  • 科普| 為什麼很多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很多早期信號都被忽視了!
    癌症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癌症發生發展過程包括癌前病變、原位癌和浸潤癌,從正常細胞發展到癌細胞需十幾年的時間,但為什麼很多人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原因一:怕——「諱疾忌醫」心理不少人都有諱疾忌醫的心理,總覺得自己得的是小病,不但不願意去醫院看醫生,或者「不看病,就沒病」,結果小病拖成了癌;還有的患者輕信偏方、自己亂用藥物,不僅耽誤了治療,還可能會加重病情。朝陽醫院普外科曾維根醫生曾分享,碰到過一個患者,體檢的時候大便潛血檢查陽性。
  • 【貼心醫生】抽血化驗能預測早期胃癌,靠譜嗎?
    目前我國發現的胃癌90%屬於進展期,5年生存率低於30%,而早期胃癌治療後5年生存率可超過90%,甚至達到治癒效果。可見,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於胃癌早期篩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 什麼是早期胃癌 胃癌前狀態包括癌前疾病和癌前病變兩個概念。
  • 腫瘤醫生告訴你:可能是癌
    很多人談「癌」色變,其實癌症越早發現並治療存活率越高,然而有些癌症的早期發病症狀並不十分明顯,很容易被誤診為其他疾病。 如何才能早期發現? 一.
  • 為什麼有人本來沒事,查出癌後很快就去世了?醫生:可能是因為這4個...
    總之,癌症要早發現早治療,才能取得比較好的效果,如果到了癌症晚期,總體的治療效果是不盡如人意的。(以上內容來自:普外科曾醫生 ID:puwaikezengyisheng )年年體檢,怎麼一查出癌就是晚期了?
  • 原位癌、微浸潤癌、浸潤癌有什麼區別?聽聽醫生講解
    很多人在肺癌的病理報告單上,常常看到原位癌、微浸潤癌、浸潤癌等字眼,對於這些不同的病理結果,大部分人可能都不太理解是什麼意思,劉醫生今天就從醫生的角度給大家講一講他們的區別,希望能夠對大家所有幫助。首先給大家講講原位癌。
  • 劉文華院長:癌症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有什麼重要的意義?
    如果到了中晚期,就失去了寶貴的早期治療機會,惡性腫瘤發生浸潤轉移後,即使採用最先進、最前沿、最昂貴的治療手段,也較難達到根治的目的。比如乳腺癌,若能早期發現並手術切除,5年生存率可達85%以上,如果是晚期發現,5年生存率可能僅有50%左右。還有其他很多惡性腫瘤,如肺癌、肝癌、胃癌、結直腸癌等,也是越早發現、診斷、治療,效果就越好。
  • 中國高發癌症早期篩查指南發布 推動早診早治規範化進程
    中新網北京1月15日電 (記者 杜燕)今天,《中國高發癌症早期篩查指南》發布,涵蓋結直腸癌、胃癌、肺癌、乳腺癌、宮頸癌等高發癌種。今天,北京抗癌協會2021年早癌篩查規範化研討會暨《中國高發癌症早期篩查指南》新聞發布會在線上舉行,活動由北京抗癌協會早癌篩查專業委員會承辦。
  • 咽喉癌與咽喉炎,傻傻分不清?醫生通俗教你區分方法,早知曉
    咽喉炎,咽喉癌,傻傻分不清楚?醫生教大家方法,早知曉。咽喉癌的五大特徵:01發聲困難,聲音嘶啞咽喉癌的早期症狀明顯的就是出現02喉嚨部位總有異物感,有時候還會痛上面說到,咽喉癌發生在患者的咽喉部位,咽喉癌在人的咽喉部位生長,有時候會因為外力的原因出現腫瘤的潰破,腫瘤表面會流出血液,顏色呈現暗紅的狀態,所以患者發現自己咽痛的時候,出現咳血的症狀時,不要猶豫,趕緊給自己的身體做個檢查,預防癌症的發生。
  • 知道能救命!
    貼完也搞不清管事不管事,有時候就不疼了,但時不時的還會疼,妻子害怕是心臟問題,勸他到醫院看看,他說自己年輕,能吃能喝,怎麼會得心臟病呢?就這樣,並沒有到醫院......」「某天下午還沒吃晚飯,患者突然覺得後背疼痛加重,渾身涼汗,胸悶憋氣,隨後突然就癱在那了,之後家屬趕緊撥打了急救電話。
  • 肺癌早期並不是無聲無息,6個信號不重視,或「難回頭」
    很多人都聽過肺癌,也對肺癌有一定的認知,知道肺癌最大的病因是香菸。除了病因之外,人們可能還常聽過,肺癌檢查多晚期的說法。在臨床上,晚期才檢查出肺癌的患者確實佔據大部分,而導致這一現象則跟人們對於肺癌的了解,早期症狀表現有一定的關係。肺癌起病隱匿。早期的症狀表現不明顯,或者因為不典型而總被患者忽略,而大多數人並沒有定期篩查肺癌的習慣,這也就使得肺癌患者多晚期這一現象的出現。
  • 它是醫生眼中的「傻子癌」,做一次腸鏡居然能管10年!這5類人群更要做
    No.1 醫生眼中的「傻子癌」 必須要靠這個檢查發現 結直腸癌因為發展遲緩,易於發現和預防,也被醫生們稱為「傻子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