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數學家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
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幾何與物理中心團隊在裡奇流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該校教授陳秀雄、王兵發表在《微分幾何學雜誌》上的關於高維凱勒裡奇流收斂性的論文,率先解決了哈密爾頓—田猜想和偏零階估計猜想——這些均為幾何分析領域20餘年來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
這篇論文引進了眾多新思想和新方法,對幾何分析,尤其是裡奇流的研究已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事實上,利用這篇論文的結果,陳秀雄、王兵和孫崧給出丘成桐穩定性猜想基於裡奇流的新證明。丘成桐穩定性猜想的第一個證明由陳秀雄、唐納森和孫崧給出,他們的證明得到了學界的首肯,他們也因此贏得了維布倫幾何獎。
——《光明日報》
2
穀神星一號商業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搭載發射天啟星座十一星
▲11月7日15時12分,穀神星一號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首飛,並順利將天啟星座十一星送入預定軌道。新華社發(汪江波 攝)
11月7日15時12分,穀神星一號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首飛,並順利將天啟星座十一星送入預定軌道。
穀神星一號運載火箭是北京星河動力裝備科技有限公司研製的一款小型固體商業運載火箭,可滿足近地軌道微小型衛星發射需求。搭載發射的天啟星座十一星是天啟物聯網星座的組成部分,主要用於提供數據採集傳輸服務,上海埃依斯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國電高科科技有限公司分別負責研製和應用。
——新華網
3
中藥草果中發現新型降糖活性成分
▲搜狐網
11月8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天然藥物新藥研發團隊發現了中藥草果具有新型降糖活性成分,不但為新型降血糖先導分子的發現提供了化學和藥理學依據,還為拓寬草果的新用途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
「糖尿病的臨床治療藥物主要包括胰島素類和口服降糖藥物,然而因低血糖風險和各種副作用,亟須研髮結構類型多樣、作用於不同靶標的新型降血糖藥物。」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陳紀軍研究員介紹說。
——《科技日報》
4
新技術可大幅提高對嚴重失血病人的診斷速度
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化學協會·傳感器 》雜誌上發表論文說,該校與合作團隊共同開發的一種新技術可以在急救場合大幅提高救護人員對嚴重失血者的診斷速度,有助於搶救因大出血而有生命危險的患者。
據介紹,纖維蛋白原是一種對血液凝結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質,人體在因車禍、手術、生產等遭受嚴重創傷並出現大出血時,需要在血液內補充纖維蛋白原以止血,但補充過多纖維蛋白原會造成患者死亡,因此快速診斷纖維蛋白原含量至關重要。
——新華網
5
手機跌落不碎屏 新材料可吸收衝擊能量達96%
近日,蒙特婁工程學院的一個科研團隊在《細胞報告物理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稱他們利用增材製造的方式,發明了一種新型複合材料。該材料可吸收高達96%的衝擊能量,且材料不會破碎。這種材料的出現使生產更加耐用的智慧型手機保護屏成為可能。
研究人員表示,該材料的設計靈感來源於蜘蛛網和其驚人的特性。弗裡德裡克·高斯林教授稱,蜘蛛網可以在其絲蛋白內部的分子層面,通過犧牲性連接進行變形,因此可以抵抗昆蟲撞擊時產生的衝擊力,而正是這一特性啟發了他們。
——《科技日報》
6
宇宙終結者還是締造者?人類發現首個中等質量黑洞
日前,美國和歐洲的天文學家宣布,他們首次探測到了一個中等質量的黑洞。這項由超過1500名研究人員參與的引力波探測研究顯示,約70億年前,質量分別為太陽的66倍和85倍的兩個黑洞,在發生激烈碰撞後,形成了一個新的中等質量黑洞。這也是人類迄今探測到的首個中等質量黑洞。
中等質量黑洞介於恆星級黑洞和超大質量黑洞之間,質量為太陽的100到1000倍。此次探測到的中等質量黑洞其質量是太陽的142倍。研究黑洞,有助於人類了解宇宙的演變,並最終了解人類自身的起源。因此,這項重要發現,無疑也再次激發了人們對於黑洞,這個宇宙中最神秘天體的強烈好奇。
——央視新聞客戶端
來源:今日科協微信公眾號
中國科協各級組織要堅持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的職責定位,推動開放型、樞紐型、平臺型科協組織建設。接長手臂,紮根基層,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進軍科技創新,組織開展創新爭先行動,促進科技繁榮發展,促進科學普及和推廣,真正成為黨領導下團結聯繫廣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團體,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習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