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晶片技術未來發展簡介

2020-11-25 電子產品世界


1 基因晶片概述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6/350273.htm

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 Human Genome Project)即全部核苷酸測序的即將完成,人類基因組研究的重心逐漸進入後基因組時代( Postgenome Era)向基因的功能及基因的多樣性傾斜。通過對個體在不同生長發育階段或不同生理狀態下大量基因表達的平行分析,研究相應基因在生物體內的功能,闡明不同層次多基因協同作用的機理,進而在人類重大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的發病機理、診斷治療、藥物開發等方面的研究發揮巨大的作用。它將大大推動人類結構基因組及功能基因組的各項基因組研究計劃。

基因晶片的工作原理與經典的核酸分子雜交方法(southern 、northern)是一致的,都是應用已知核酸序列作為探針與互補的靶核苷酸序列雜交,通過隨後的信號檢測進行定性與定量分析,基因晶片在一微小的基片(矽片、玻片、塑料片等)表面集成了大量的分子識別探針,能夠在同一時間內平行分析大量的基因,進行大信息量的篩選與檢測分析。基因晶片主要技術流程包括:晶片的設計與製備;靶基因的標記;晶片雜交與雜交信號檢測。

基因晶片的設計實際上是指晶片上核酸探針序列的選擇以及排布,設計方法取決於其應用目的,目前的應用範圍主要包括基因表達和轉錄圖譜分析及靶序列中單鹼基多態位點(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或突變點的檢測,表達型晶片的目的是在雜交實驗中對多個不同狀態樣品(不同組織或不同發育階段、不同藥物刺激)中數千基因的表達差異進行定量檢測,探針序列一般來自於已知基因的cDNA 或EST庫,設計時序列的特異性應放在首要位置,以保證與待測目的基因的特異結合,對於同一目的基因可設計多個序列不相重複的探針,使最終的數據更為可靠。基因單鹼基多態檢測的晶片一般採用等長移位設計法,即按靶序列從頭到尾依次取一定長度的互補的核苷酸序列形成一探針組合,這組探針是與靶序列完全匹配的野生型探針,然後對於每一野生型探針,將其中間位置的某一鹼基分別用其它三種鹼基替換,形成三種不同的單鹼基變化的核苷酸探針,這種設計可以對某一段核酸序列所有可能的SNPs位點進行掃描。

晶片製備方法主要包括兩種類型:(1)點樣法:首先是探針庫的製備, 根據基因晶片的分析目標從相關的基因資料庫中選取特異的序列進行PCR擴增或直接人工合成寡核苷酸序列,然後通過計算機控制的三坐標工作平臺用特殊的針頭和微噴頭分別把不同的探針溶液逐點分配在玻璃、尼龍以及其它固相基片表面的不同位點上,通過物理和化學的方法使之固定,該方法各技術環節均較成熟,且靈活性大,適合於研究單位根據需要自行製備點陣規模適中的基因晶片。(2)原位合成法:該法是在玻璃等硬質表面上直接合成寡核苷酸探針陣列,目前應用的主要有光去保護並行合成法,壓電列印合成法等,其關鍵是高空間解析度的模板定位技術和高合成產率的DNA化學合成技術,適合製作大規模DNA探針晶片,實現高密度晶片的標準化和規模化生產。

待分析樣品的製備是基因晶片實驗流程的一個重要環節, 靶基因在與晶片探針結合雜交之前必需進行分離、擴增及標記。標記方法根據樣品來源、晶片類型和研究目的的不同而有所差異。通常是在待測樣品的PCR擴增、逆轉錄或體外轉錄過程中實現對靶基因的標記。對於檢測細胞內mRNA表達水平的晶片,一般需要從細胞和組織中提取RNA,進行逆轉錄,並加入偶聯有標記物的dNTP,從而完成對靶基因的標記過程,對於陣列密度較小的晶片可以用同位素,所需儀器均為實驗室常規使用設備,易於開展相關工作,但是在信號檢測時,一些雜交信號強的點陣容易產生光暈,幹擾周圍信號的分析。高密度晶片的分析一般採用螢光素標記靶基因,通過適當內參的設置及對螢光信號強度的標化可對細胞內mRNA的表達進行定量檢測。近年來運用的多色螢光標記技術可更直觀地比較不同來源樣品的基因表達差異,即把不同來源的靶基因用不同激發波長的螢光素標記,並使它們同時與基因晶片雜交,通過比較晶片上不同波長螢光的分布圖獲得不同樣品間差異表達基因的圖譜,常用的雙色螢光試劑有Cy3- dNTP和Cy5- dNTP。對多態性和突變檢測型基因晶片採用多色螢光技術可以大大提高晶片的準確性和檢測範圍,例如用不同的螢光素分別標記靶序列及單鹼基失配的參考序列,使它們同時與晶片雜交,通過不同螢光強弱的比較得出靶序列中鹼基失配的信息。

基因晶片與靶基因的雜交過程與一般的分子雜交過程基本相同,雜交反應的條件要根據探針的長度、GC鹼基含量及片的類型來優化,如用於基因表達檢測,雜交的嚴格性較低,而用於突變檢測的晶片的雜交溫度高,雜交時間短,條件相對嚴格。如果是用同位素標記靶基因,其後的信號檢測即是放射自顯影,若用螢光標記,則需要一套螢光掃描及分析系統,對相應探針陣列上的螢光強度進行分析比較,從而得到待測樣品的相應信息。由於基因晶片獲取的信息量大,對於基因晶片雜交數據的分析、處理、查詢、比較等需要一個標準的數據格式,目前,一個大型的基因晶片的資料庫正在構建中,將各實驗室獲得的基因晶片的結果集中起來,以利於數據的交流及結果的評估與分析。

2 基因晶片的應用

基因表達圖譜的繪製是目前基因晶片應用最廣泛的領域,也是人類基因組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提供了從整體上分析細胞表達狀況的信息,而且為了解與某些特殊生命現象相關的基因表達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對於基因調控以及基因相互作用機理的探討有重要作用。人類基因組編碼大約100000個不同的基因,因此,具有監測大量mRNA的實驗工具很重要。基因晶片技術可清楚地直接快速地檢測出以1∶300000水平出現的mRNA,且易於同時監測成千上萬的基因。目前,已能夠在1.6cm2面積上合成和閱讀含400000個探針的陣列,可監測10000個基因的表達狀況。史丹福大學的Brown用製備的酵母cDNA晶片,獲得酵母在不同細胞周期狀態以及在熱休克冷休克處理後其2473個基因的表達圖譜,較直觀地反應了不同條件和狀態下基因轉錄調控水平,從而為尋找基因調控的機理提供了一條有效的途徑。

定量監測大量基因表達水平在闡述基因功能、探索疾病原因及機理、發現可能的診斷及治療的靶基因等方面具有重要價值的。Derisi等選用來自惡性腫瘤細胞系UACC903中的1161個cDNA克隆製成晶片,通過比較正常和腫瘤細胞的表達差異,發現在惡性腫瘤細胞中P21基因處於失活或關閉狀態,但在逆轉的細胞系中呈高表達。Golub等應用cDNA 晶片檢測基因表達的差異進行癌症的分類,成功地區分出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ALL),預期這種方法還能診斷出新的白血病種類。在炎症性疾病類風溼性關節炎(RA)和炎症性腸病(IBD)的基因表達研究中,可檢測出炎症疾病誘導的基因如TNF-α、IL或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同時發現一些以前未發現的基因如HME基因和黑色素瘤生長刺激因子。目前,大量湧現的人類ESTs給cDNA微陣列提供了豐富的序列資源,資料庫中ESTs代表了人類基因,因此ESTs微陣列可在缺乏其它序列信息的條件下用於基因發現和基因表達檢測,從而加快人類基因組功能分析的進程。

基因晶片的另一重要應用是基因多態位點及基因突變的檢測,現有大量實例說明,基因組多樣性的研究對闡明不同人群和個體在疾病的易感性和抵抗性方面表現出的差異具有重要意義,一旦對基因組的編碼序列進行系統篩查,就有可能找出與疾病易感性有關的大量基因變異。基因晶片技術可大規模地檢測和分析DNA的變異及多態性。Wang等應用高密度基因晶片對2.3Mb人類基因的SNP 進行篩查,確定了3241個SNPs位點,顯示出大規模鑑定人類基因型的可能。Lipshutz等人採用含18,495個寡核苷酸探針的微陣列,對HIV-1基因組反轉錄酶基因(rt)及蛋白酶基因(pro)的高度多態性進行了篩選,這些變異將導致病毒對多種抗病毒藥物包括AZT、ddI、ddC等表現出抗性,因此rt與pro的變異與多態性的檢測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隨著大量疾病相關基因的發現,變異與多態性分析將在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方面體現出越來越重要的價值。Affymetrix公司已將P53 基因的全長序列和已知突變的序列製成探針集成在晶片上,可對與P53 基因突變相關的癌症進行早期診斷。Hacia等採用含96600個20聚寡核苷酸高密度陣列對遺傳性乳腺和卵巢癌BRCA1基因3.45kb的第11個外顯子進行雜合變異篩選,結果準確診斷出15個已知變異的患者樣品中的14個,而在20個對照樣品中未發現1例假陽性,表明DNA晶片技術在某些疾病相關基因可能的雜合變異的檢測方面所具有的靈敏度與特異性是令人滿意的。

晶片技術中雜交測序技術(sequencing by hybridization,SBH)是一種新的高效快速測序方法,也是基因晶片的另一重要應用,其原理與晶片檢測多態位點相類似,即通過與一組已知序列的核酸探針雜交進行序列測定,用螢光標記的待測序列與基因晶片上對應位置的核酸探針產生互補配對時,通過確定螢光強度最強的探針位置,獲得一組序列互補的探針序列,據此可重組出靶核酸的序列。用含65536個8聚寡核苷酸的微陣列,採用SBH技術,可測定200bp長DNA序列採用67108864個13聚寡核苷酸的微陣列,可對數千個鹼基長的DNA測序。

3 結束語

基因晶片技術的出現不過短短幾年時間,其發展勢頭十分迅猛,在生命科學的各個領域得到廣泛地應用,但其存在的缺陷也是相當明顯的。首先是成本的問題,由於晶片製作的工藝複雜,信號檢測也需專門的儀器設備,一般實驗室難以承擔其高昂的費用,其次在晶片實驗技術上還有多個環節尚待提高,如在探針合成方面,如何進一步提高合成效率及晶片的集成程度是研究的焦點。而樣品製備的簡單化與標準化則晶片應用進一步普及的前提。雖然晶片技術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其在基因表達譜分析、基因診斷、藥物篩選及序列分析等諸多領域已呈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和技術的更加完善基因晶片一定會在生命科學研究領域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相關焦點

  • 基因晶片技術未來大有可為
    摘要:2008年12月16日,上海生物晶片有限公司暨生物晶片上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整合旗下系統技術平臺、商業化服務體系、高素質服務團隊等資源成立了致力於研發外包服務的專業化公司——上海伯豪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我們就基因晶片技術與服務的市場發展這一話題,特別採訪了現任上海伯豪董事長兼總經理肖華勝博士。
  • 生物晶片入門(一):生物晶片及應用簡介(生物晶片,基因,藥物,晶片技術)
    因此,類似如人類基因組計劃(genome project)的基因研究和生物信息(bioinformation)產業,還僅僅是一個起步,其將來的發展前景是無法估量的。生物晶片作為生物信息(bioinformation)學的主要技術支撐和操作平臺,其廣闊的發展空間就不言而喻。
  • 2016微納流體技術與生物晶片發展論壇--會議簡介
    尊敬的各位同仁:   生物晶片技術是生物、化學、醫學、流體、電子、材料、機械多學科交叉的前沿技術,目前生物晶片技術已應用於分子生物學、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新藥開發、司法鑑定和食品衛生監督等諸多領域,成為各國學術界和工業界所矚目並研究的一個熱點
  • 2020年中國基因晶片發展前景研究 起步階段未來潛力可期
    中國市場處於起步階段 基因晶片未來發展潛力巨大基因晶片在臨床上主要應用在產前篩查、腫瘤診斷兩方面需求。隨著我國人均收入的提升,以及健康意識增強,居民對於基因晶片接受度不斷提升,因此帶動基因晶片市場需求增長。但總體來看,由於基因晶片技術屬於體外診斷前沿技術,在我國發展時間較短,產業化程度較低,生產成本較高,價格相對昂貴,影響了產品的普及速度,未來基因檢測行業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 基因晶片研究,潛在的醫學診斷需求為基因晶片創造市場空間
    這一階段,中國政府對基因晶片診斷技術的審核、醫療機構、醫師和技師開展基因晶片診斷技術有了嚴格的管理要求,基因晶片診斷技術的臨床應用規範化發展。得益於基因晶片技術在腫瘤診斷及治療領域的應用不斷深化,對病人癌症的發生、 發展和未來的預測的準確性提高, 腫瘤診治由被動的「發生後再治」 轉變為主動的「提前知曉,防範於未然」,因此腫瘤的發生率得以有效降低,痊癒率得以有效提高。基因晶片技術的優越性令其相關產品受到患者的青睞,未來基因晶片市場將不斷擴大。
  • 耳聾基因晶片技術 展現強大應用前景
    由北京博奧晶典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舉辦的「愛耳日——生物科技體驗活動」近日於北京亦莊經濟開發區生物醫藥園舉辦,活動邀請了眾多媒體人士、行業醫療專家參加。與會人員親身體驗了耳聾基因篩查等先進生物技術在疾病預防上的成果,感受了精準醫療在耳聾預防上的應用前景。
  • SBC ceRNA晶片簡介
    打開APP SBC ceRNA晶片簡介 上海生物晶片 發表於 2020-11-18 09:17:47 SBC ceRNA晶片是一個全轉錄組+產品,不僅同時檢測circRNA、lncRNA等非編碼RNA和編碼蛋白的mRNA,並同時獲得circRNA、lncRNA功能預測結果,為進一步功能研究提供參考。circRNA、lncRNA作為競爭性內源RNA(ceRNA),競爭性結合miRNA,從而調控miRNA靶基因的表達,這樣的作用方式廣泛存在,ceRNA晶片也同樣是ceRNA研究的不二之選。
  • 2018年中國基因晶片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基因晶片製備向...
    基因晶片技術融合了生命科學、化學、微電子學、計算機科學、統計學和生物信息學等諸多學科領域的成就,具有高通量、高集成、微型化、平行化、多樣化和自動化等特點。該技術的出現為生命科學、醫學、化學等領域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工具。基因晶片有不同的分類方法,分別為按片基、按應用、按製備方法以及按照載體上所點探針長度等。
  • 基因晶片技術進展及應用
    基因晶片主要技術流程包括:晶片的設計與製備;靶基因的標記;晶片雜交與雜交信號檢測。(2)原位合成法:該法是在玻璃等硬質表面上直接合成寡核苷酸探針陣列,目前應用的主要有光去保護並行合成法,壓電列印合成法等,其關鍵是高空間解析度的模板定位技術和高合成產率的DNA化學合成技術,適合製作大規模DNA探針晶片,實現高密度晶片的標準化和規模化生產。待分析樣品的製備是基因晶片實驗流程的一個重要環節, 靶基因在與晶片探針結合雜交之前必需進行分離、擴增及標記。
  • 星湖科技:斥巨資發展基因晶片
    2000年8月29日,星湖科技(600866)刊登董事會公告:星湖科技與聯合基因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屬上海博德基因開發有限公司共同出資5億元創建上海博星基因晶片有限責任公司(註冊地上海,註冊資本1.6億元),其中星湖科技以2.5億元現金投入,博德以基因晶片產品製造技術、基因晶片專利獨佔使用權、基因晶片在研產品以及基因晶片服務等無形資產作價2.5億元投入
  • 衛生部「下放」基因晶片診斷技術
    本報訊(記者熊琳暉)日前,衛生部發出通知,決定將原本需經過國家衛生部審批的基因晶片診斷技術「下放」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其臨床應用管理。
  • 基因晶片技術在轉基因食品檢測中的應用
    基因晶片技術是20世紀90年代興起的前沿性生物技術。該技術具有快速、高效、大規模、高容量、高並行性等特點。轉基因食品是用轉基因生物技術生產和加工的食品,也叫基因修飾食品(GMF),具體包括2類:包含基因修飾組分的食品和食品基料;由基因修飾生物生產,但並不包含基因修飾組分的食品。轉基因食品作為一種新型的食品種類,其安全性一直是人們所關心的熱點。
  • 基因晶片技術是用來讀取dna分子的基因,優勢是培養細胞
    基因晶片技術是用來讀取dna分子的基因的,優勢是無需體外體內培養細胞,只需要利用細胞核酸展示培養的酶可以將人體細胞核中基因序列複製到細胞中,與原核細胞核酸片段一一對應。基因晶片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可重複性、高解析度、高重複性、無菌等。比如可以分析人類的癌症基因,能將癌症基因區域的基因突變(如brca1、brca2、kras、s180、s280等)靶向性分析出來。
  • 2020年版全球與中國基因晶片閱讀儀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2020年版全球與中國基因晶片閱讀儀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首先介紹了基因晶片閱讀儀的背景知識,包括基因晶片閱讀儀的相關概念、分類、應用、產業鏈結構,國際市場動態分析,國內市場動態分析,宏觀經濟環境分析及經濟形勢對基因晶片閱讀儀行業的影響,基因晶片閱讀儀行業國家政策及規劃分析,基因晶片閱讀儀產品技術參數,生產工藝技術,產品成本結構等;接著統計了全球及中國主要企業基因晶片閱讀儀產能
  • 基因晶片也稱dna晶片,是在非專門裝置下,最先進的核酸分析技術
    基因晶片也稱dna晶片,是一種特殊的核酸晶片,是在非專門裝置下,利用最先進的核酸分析技術,對dna序列分析的一種必要的核酸與鹼基的學生測定方法。晶片技術可以對物種起源發育情況進行系統的檢測,不僅能直接檢測到遺傳學特徵,同時還可以反映受檢者的基因突變情況、相關的基因功能是否發生了改變,發育的完整程度以及代謝的變化等等。德國能源、醫藥等公司正在利用晶片技術預測風險發生時間及降低風險發生概率,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功。全球基因晶片的普及,源於基因測序的發展。
  • 「碳基晶片」未來發展的方向?
    什麼是 「碳基晶片」很多人聽說過 「矽基晶片」,但對 「碳基晶片」 的概念還是比較陌生。在了解 「碳基晶片」 之前,我們首先要弄清楚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理論技術。20 世紀五、六十年代,集成電路發展開始提速,這是通過氧化、光刻、擴散、外延、蒸鋁等半導體製造工藝,把構成具有一定功能的電路所需的電晶體、電阻、電容等元件及它們之間的連接導線全部集成在一小塊矽片上,然後焊接封裝在一個管殼內。以單晶矽為主的半導體集成電路,已經變得無處不在,成為整個信息技術的強大支柱。
  • 光子晶片有望成為下一代晶片技術發展方向
    不過,隨著摩爾定律逐步逼近物理規律極限,微電子技術集成電路發展瓶頸已經出現,而利用光信號進行數據傳輸、處理和存儲的光子晶片有望成為下一代晶片技術發展方向。 作為一項新興技術,光子晶片技術有望帶動整個信息技術產業進入「從電到光」的轉變,並在未來光存儲、光顯示、光互聯、光計算,以及醫療衛生和航天、國防等領域的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 基因晶片原理
    在傳統雜交技術如DNA印跡(Southern bloting)和RNA印跡(Northern bloting)中通常標記探針,被稱為正向雜交方法;而基因晶片通常採用反向雜交方法,即將多個探針分子點在晶片上,樣本的核酸靶標進行標記後與晶片進行雜交。這樣的優點是同時可以研究成千上萬的靶標甚至全基因組作為靶序列。
  • 基因晶片了解一下
    如今,以藥物基因組學理論和基因檢測為基礎的「個體化藥物治療」可以實現量體裁衣式的個體化給藥,它可以幫助醫生解決患者的用藥問題。1.介紹基因晶片,是把大量已知序列探針集成在同一個基片(如玻片、膜)上,經過標記的若干靶核苷酸序列與晶片特定位點上的探針雜交,通過檢測雜交信號,對生物細胞或組織中大量的基因信息進行分析。
  • 火石研究院 | 基因晶片-個體化用藥
    1 介紹基因晶片,是把大量已知序列探針集成在同一個基片(如玻片、膜)上,經過標記的若干靶核苷酸序列與晶片特定位點上的探針雜交,通過檢測雜交信號,對生物細胞或組織中大量的基因信息進行分析。、下遊應用市場,上遊原材料包括晶片基片、點樣樣品、探針製備等,目前原位晶片、列印晶片晶片的技術均掌握在國外公司手中(Thermo Fisher、Centrillion、Agilent);中遊製造行業主要產品是基因晶片診斷試劑盒和基因晶片相關儀器,市場佔比分別是86%和14%,目前國內的企業大多集中在中遊;下遊應用市場主要為醫療機構、家庭、第三方診斷外包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