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下放」基因晶片診斷技術

2020-12-08 網易新聞

本報訊(記者熊琳暉)日前,衛生部發出通知,決定將原本需經過國家衛生部審批的基因晶片診斷技術「下放」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其臨床應用管理。

業內人士分析,此舉使高高在上的尖端科技「跌落雲端」,基因診斷將更快走入尋常百姓家,只需一滴血,你就可以預知自己是否會患上乳腺癌、高血壓。

檢測:診斷更快更準更貴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基因診斷中心主任鄭芳昨日介紹,疾病的發生發展經歷了從基因到蛋白質,再到細胞、組織的變化,最後表現在臟器層面等一系列複雜的過程。傳統的表形診斷技術最早能捕捉到蛋白質的異常,基因診斷則能提前到最早期的量變。

此外,基因診斷速度更快。比如耐藥性結核病,傳統檢測手段至少需要1個月,有些病人還沒等確診就惡化了,而基因診斷最快可在1天內得出結果。

但是,基因診斷要做到更快更準,其尖端的設備和從業人員使得收費自然不菲,動輒數千上萬元的價格往往令人望而卻步。

預知:並非一定發生

「基因診斷能預知疾病,但其結果並非一定就會發生。」鄭芳說,基因改變作為最早期的量變,與疾病的關係並不能一一對應,所有基因檢測的結果,僅具有參考價值。

比如癌症,基因檢測可明確找出一個人是否攜帶相關的癌症基因,但是癌症發病受環境、遺傳等諸多因素影響,有突變基因不代表一定會發病。

規範:不同醫生解讀答案應相同

首先,基因晶片診斷主要適用於那些依靠目前的臨床診斷手段仍無法確診,而病人已有症狀或者主觀感覺不適者。通俗地說,基因晶片並不能完全取代目前臨床實驗室診斷,而只能視其為補充或擴展。

其次,從業人員也應接受完整、規範的培訓,以對基因檢測的結果做到統一解讀,也就是說,一種基因檢測不同醫生給出的答案應當只有一個。

對患者,醫師應全面告知基因晶片診斷的目的、技術可靠性、參考價值、結果的客觀評估和注意事項,以及可能發生的經濟和心理負擔,並籤署知情同意書。

作者:熊琳暉

本文來源:漢網-長江日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基因晶片研究,潛在的醫學診斷需求為基因晶片創造市場空間
    中國基因晶片行業經歷了從技術規範、到審批註冊、 到試點申報、再到取消試點限制的一系列政策發展歷程,這些政策對基因晶片行業的規範化運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見圖 5-2)。在醫療機構和技術規範方面,2009 年 12 月,衛生部發布《基因晶片診斷技術管理規範(試行)》,對開展基因晶片診斷技術的醫療機構及其醫師、醫技人員等做出規定,並對基因晶片診斷技術做出管理。
  • 首批基因晶片出生缺陷基因診斷技術落戶山西
    山西省人口計生委科學研究所日前公布,首批基因晶片出生缺陷基因診斷技術落戶山西,該技術可在孕期診斷出400多種遺傳學疾病。據悉,目前這項技術對出生缺陷的檢出率可達28%,傳統的檢查方法只有5%~10%的檢出率。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39271.htm  據了解,此技術由美國加州大學基因晶片臨床診斷中心主任李新民推廣至山西。此外,李新民還將推廣第三代測序技術。
  • 基因晶片:三大難題待解
    如果說以前的基因檢測技術均只有一個「魚鉤」,一次只能釣到一條魚(一種基因)。結核病檢測晶片將檢測時間縮短至6個小時,為治療贏取時機。」趙智賢以具體案例作了實證。   基因晶片給西醫帶來的最大改變,是它可以檢測出患者之間的個體差異,使醫生診斷和用藥更及時和提高準確性,但這需要建立在大量的科研基礎之上,而且基因的篩查要經過時間的推移才能顯現出效果來。   儘管當前基因晶片技術尚未完全成熟,但是卻擋不住它的商業腳步。
  • 基因晶片技術在非症候群性耳聾快速基因診斷中的應用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種高通量、高效率的基因突變檢測方法,以實現臨床快速檢測或大規模人群篩查。而伴隨基因組計劃出現和發展的基因晶片技術,以其固有的高效平行檢測特點,與耳聾基因高遺傳異質性的特點相契合,是一種極具潛力的耳聾基因檢測工具。
  • 衛生部:基因克隆技術臨床暫不應用 違規將追責
    衛生部近日印發《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明確國家建立醫療技術臨床應用準入和管理制度,對醫療技術實行分類、分級管理。衛生部負責第三類高風險醫療技術的審定和臨床應用管理,並負責制定和調整第三類醫療技術目錄。該《辦法》將於5月1日起施行。
  • 微流控晶片與基因診斷關係的研究進展
    目前,微流控晶片已經廣泛地應用到醫學基因診斷方面,例如基因多態性檢測、基因高效性測序、基因快速性擴增等,為此,本文主要對微流控晶片與基因診斷關係進行綜述。微陣列晶片主要是指將一個或者多個相同或者相似的系統化、規範化、程序化的操作單元或單元群平行地集成在同一晶片上的一門系統科學和技術。生物晶片主要是指將已經知曉的生物信息包括DNA與RNA核酸序列固定於經過表面修飾的載體上,以此進行特異性地檢測未知DNA核酸序列、RNA核酸序列的一門系統科學和技術。
  • 基因晶片技術進展及應用
    基因晶片主要技術流程包括:晶片的設計與製備;靶基因的標記;晶片雜交與雜交信號檢測。(2)原位合成法:該法是在玻璃等硬質表面上直接合成寡核苷酸探針陣列,目前應用的主要有光去保護並行合成法,壓電列印合成法等,其關鍵是高空間解析度的模板定位技術和高合成產率的DNA化學合成技術,適合製作大規模DNA探針晶片,實現高密度晶片的標準化和規模化生產。待分析樣品的製備是基因晶片實驗流程的一個重要環節, 靶基因在與晶片探針結合雜交之前必需進行分離、擴增及標記。
  • 生物晶片入門(一):生物晶片及應用簡介(生物晶片,基因,藥物,晶片技術)
    2、基因診斷從正常人的基因組中分離出DNA與DNA晶片雜交就可以得出標準圖譜。從病人的基因組中分離出DNA與DNA晶片雜交就可以得出病變圖譜。通過比較、分析這兩種圖譜,就可以得出病變的DNA信息。這種基因晶片診斷技術以其快速、高效、敏感、經濟、平行化、自動化等特點,將成為一項現代化診斷新技術。
  • 基因晶片技術未來大有可為
    三、微流控晶片技術在近十年的發展中,依然沒有為基因晶片的商業化發展帶來突破。四、晶片技術的未來是晶片實驗室(Lab on a chip)。五、晶片技術在臨床與健康應用方面仍有很多可為之處,市場前景廣闊。
  • 基因晶片技術未來發展簡介
    基因晶片主要技術流程包括:晶片的設計與製備;靶基因的標記;晶片雜交與雜交信號檢測。(2)原位合成法:該法是在玻璃等硬質表面上直接合成寡核苷酸探針陣列,目前應用的主要有光去保護並行合成法,壓電列印合成法等,其關鍵是高空間解析度的模板定位技術和高合成產率的DNA化學合成技術,適合製作大規模DNA探針晶片,實現高密度晶片的標準化和規模化生產。待分析樣品的製備是基因晶片實驗流程的一個重要環節, 靶基因在與晶片探針結合雜交之前必需進行分離、擴增及標記。
  • 市場推廣臨難題 千山藥機加碼基因晶片勝算幾何
    宏灝基因的主營產品為基因晶片、冠心病基因檢測晶片和神經系統疾病基因檢測等,生產的「高血壓個體化藥物檢測基因晶片」已獲得國家食藥監總局頒發的檢測試劑盒(基因晶片法)《醫療器械註冊證》,以及國家衛計委的服務準入許可。  有研報顯示,分子診斷技術包括臨床PCR、原位雜交技術、基因晶片和基因測序技術等,目前國內以PCR產品和原位雜交為主。
  • 微流控晶片行業研究|微流控技術|晶片|生物|診斷|化學|-健康界
    目前的應用重點主要集中於在生物醫學領域:核酸分離和定量、DNA測序、基因突變和基因差異表達分析、蛋白質的篩分等。公司依託於微流控晶片和基因檢測技術,致力於自動化核酸檢測系統研發並;針對傳染病和遺傳病市場,推出有關產品,以解決傳統核酸檢測技術不封閉、不自動、不安全的缺陷。目前公司產品線系列有:iTest微流控快速檢測系統、iTotal微流控全集成核酸檢測系統,iRT手持式螢光定量PCR儀,配套多種試劑盒;2014年其產品iTest檢測系統曾被用於非洲獅子山伊波拉疫情中。
  • 基因晶片技術是用來讀取dna分子的基因,優勢是培養細胞
    基因晶片技術是用來讀取dna分子的基因的,優勢是無需體外體內培養細胞,只需要利用細胞核酸展示培養的酶可以將人體細胞核中基因序列複製到細胞中,與原核細胞核酸片段一一對應。基因晶片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可重複性、高解析度、高重複性、無菌等。比如可以分析人類的癌症基因,能將癌症基因區域的基因突變(如brca1、brca2、kras、s180、s280等)靶向性分析出來。
  • 我國遺傳性耳聾基因晶片檢測技術已獲實際應用
    本報長春1月24日訊(曉諸 記者石明山)記者從日前在長春召開的吉林省首屆遺傳性耳聾基因晶片檢測技術研討會上獲悉,我國遺傳性耳聾基因晶片檢測技術獲得新突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聾病分子診斷研究所聯合生物晶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同開發出了最新的臨床基因檢測技術
  • 微流控晶片設計:晶片技術如何幫助診斷公司?
    《全球體外診斷市場報告》預測,體外診斷市場(IVD)從2018年開始的累計平均增長率為6.6%,到2023年將達到近1000億美元。在個性化的浪潮下,有競爭力的公司需要結合最先進的技術才能成功打入市場。然而,對於剛進入醫療診斷領域的科技巨頭和初創企業仍對現有的晶片技術缺乏了解。
  • 2018年中國基因晶片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基因晶片製備向...
    相比基因晶片產業在國外發達國家的高速發展,國內基因晶片市場明顯處於起步階段,還未形成產業化,在分子診斷領域未得到廣泛應用,僅僅應用在生物信息等科研領域,市場規模較小。相比基因晶片產業在國外發達國家的高速發展,國內基因晶片市場明顯處於起步階段,還未形成產業化,在分子診斷領域未得到廣泛應用,僅僅應用在生物信息等科研領域,市場規模很小。其原因一是國內基因晶片應用領域開發不足,下遊目標用戶少,研發力度也略顯不足;二是單個基因晶片診斷成本較高,個別推廣對於患者無法承受。
  • 中國首例應用基因晶片技術讓不育夫婦圓夢
    鄭大一附院通過基因晶片技術,讓不育夫婦圓了孩子夢成中國首例,使我國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成功的國家5年了,丈夫染色體異常,讓來自信陽的小麗(化名)一直難圓當媽媽的夢。如今,喜訊傳來,在新技術的幫助下,小麗終於懷上了正常的寶寶!
  • 基因晶片的工作原理及組成_基因晶片可以查哪些病
    目前,我國尚未有較成型的基因晶片問世,但據悉已有幾家單位組織人力物力從事該技術的研製工作,並且取得了一些可喜的進展。這是一件好事,標誌著我國相關學科與技術正在走向成熟。基因晶片技術是一個巨大的產業方向,我們國家的生命科學、計算機科學乃至精密機械科學的工作者們應該也可以在該領域內佔有一席之地。
  • 基因晶片了解一下
    目前,基因晶片主要應用於醫療領域的基因表達分析、疾病診斷與治療、藥物研究等。其中,基因表達分析的具體應用包括分析基因表達時空特徵、基因差異表達檢測、發現新基因、大規模DNA測序等;疾病診斷與治療的具體應用包括遺傳病相關基因的定位、腫瘤診斷、感染性疾病診斷、耐藥菌株和藥物檢測等;藥物研究方面的具體應用包括新藥開發、對藥物的毒性評價,以及調查藥物處理細胞後基因的表達情況等。
  • 火石研究院 | 基因晶片-個體化用藥
    圖1:基因晶片應用領域目前,基因晶片主要應用於醫療領域的基因表達分析、疾病診斷與治療、藥物研究等。其中,基因表達分析的具體應用包括分析基因表達時空特徵、基因差異表達檢測、發現新基因、大規模DNA測序等;疾病診斷與治療的具體應用包括遺傳病相關基因的定位、腫瘤診斷、感染性疾病診斷、耐藥菌株和藥物檢測等;藥物研究方面的具體應用包括新藥開發、對藥物的毒性評價,以及調查藥物處理細胞後基因的表達情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