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專家說,未來一顆巨大的、危險的小行星可能會撞擊地球,雖然這個概率很低,但是並不排除出線的可能!而目前正在進行的抗擊冠狀病毒大流行的應急準備活動,正好為我們應對一顆危險的小行星提供了參考。
據小行星科學家和應急準備權威機構稱,人類可以從冠狀病毒鬥爭中的對錯中吸取一些關於行星防禦的寶貴教訓。
專家表示,這種新型冠狀病毒是一個很好的案例研究,可以避免在計劃防止小行星撞擊時出現的錯誤,」科學家、美國宇航局退休太空人託馬斯·瓊斯(ThomasJones)說,他曾四次執行太空梭的地球軌道飛行任務。他是空間探險家協會近地天體委員會主席。
這張美國宇航局的雙小行星重定向試驗(DART)任務示意圖顯示了小行星(65803)Didymos對衛星的撞擊。來自地球光學望遠鏡和行星雷達的撞擊後觀測將依次測量衛星繞母體軌道的變化。圖中還展示了義大利航天局的輕型義大利立方體衛星cubesat的飛行計劃小行星。
美國宇航局行星防禦官員、航天局行星防禦協調辦公室(PDCO)項目主管林德利詹森(Lindley Johnson)表示,全球正在經歷的大流行病與危險的小行星問題之間存在一些相似之處。首先當然是早期發現的重要性,你越早發現威脅,就越有可能採取行動防止它產生重大影響。
然後,對一個在未來某個時刻不可避免的事件做好充分準備,比如說,一次毀滅性的小行星撞擊即將發生,就像另一種危險的疾病即將出現一樣。就像在發生流行病的情況下儲存醫療用品和設備;在小行星可能撞擊的情況下充分測試幾種偏轉方向的措施。詹森補充說,行星防禦所需的資金,可能每年約2億美元,可能大大低於預防流行病的審慎水平。
Ropeik說,香港已經為CVID-19大流行做好了準備,因為近20年前,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襲擊了那裡。他說,由於2013年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小行星事件的發生,我們對小行星撞擊有了更充分的準備,人類只有恐懼夠深,夠真實的時候,才會準備更多。而冠狀病毒的到來為我們提供了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