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12面體矽籠,可用於材料組裝和醫學治療

2020-12-06 科技工作者之家

▲在Ulrich Wiesner的實驗室裡,博士生Melik Turker(左)拿著一個十二面體的模型。

在6月20日《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由美國康奈爾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的Uli Wiesner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了10納米的單個自組裝十二面體結構——12面矽籠,該結構可用於中尺度材料組裝,也可用於醫學診斷和治療。

「人們曾提出,這些非常複雜的納米結構將是大塊材料的結構單元。」Wiesner說:「但從來沒有人把這些籠子當作孤立單元來了解。」

為了實現這個目的,研究人員在這些形狀產生的早期便捕獲其化學反應過程,從而在其結構形成的最初時期就開始研究,這是團隊正在進行的矽化學優化工作的一部分。

為了讓它們成像,研究人員將水裡的顆粒迅速冷凍到低溫,由於速度極快,水並沒有形成冰,而是變成了玻璃狀的固體。在薄的玻璃薄膜中,可以用低溫電子顯微鏡在不同的方向上成像。研究人員共收集了大約19000張單粒子圖像。

最初為研究病毒蛋白籠而開發的機器學習算法被應用於這些圖像的子集,將它們分類並計算出每個類的三維重建結構。一個基於2000張圖片的計算大約需要一天的時間。

就像醫院的CT掃描一樣,單粒子三維重建揭示了粒子的外部形狀和內部結構。研究人員表示,這可能是首次使用人工智慧(一種結構生物學中正在迅速發展的技術)對低溫電子顯微鏡圖像進行單粒子三維重建,並成功地應用於新合成材料的發現。

在論文中,Wiesner認為「基於最近超螢光二氧化矽納米顆粒的成功……接下來我們可以設想一系列新型的診斷和治療探針,並將藥物隱藏於籠狀結構中。

編譯:Coke 審稿:alone

責編:南熙

版權聲明:本文由科界平臺原創編譯,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

相關焦點

  • 【超分子】上海交通大學張紹東課題組JACS:互鎖籠的可控多級自組裝
    蛋白質的多級結構與其獨特的生理活性密切相關,因此科學家不斷發展全新的組裝基元,嘗試藉助自下而上的策略,來完成對這些複雜自然組裝體從結構到功能的模擬
  • 復旦大學在超分子組裝合成新型半導體納米線氣敏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超分子組裝在自然界和生命體系中廣泛存在。科學家師法自然,藉助各種非共價鍵作用和超分子組裝仿生合成了大量具有新穎結構和獨特性能的自組裝納米材料。作為一類重要的納米結構材料,半導體納米線(semiconductor nanowires)因其獨特的電學、光學、熱學以及電化學特性日益成為國際納米科學領域的前沿研究課題。
  • 「面向重大疾病治療的納米載體材料及診斷技術」取得突破
    癌症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是醫療領域亟待解決的世界性難題,納米載體技術和檢測技術是重大疾病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納米生物醫學對人民健康、社會和諧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十二五」期間,863計劃新材料技術領域支持了「面向重大疾病治療的納米載體材料及診斷技術」主題項目。近日,科技部高新司在北京組織專家對該主題項目進行了驗收。
  • 新型有機矽3D列印為機器人技術,醫學,可穿戴設備提供軟材料
    新型有機矽3D列印為機器人技術,醫學,可穿戴設備打開了應用程式隨著美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的完成,軟設備的製造正在進一步發展。作者將結果發表在《3D printable tough silicone double networks》上,作者解釋了如何以微米級解析度製造軟材料,以用於機器人等複雜系統以及新型可穿戴設備。工業上生產的軟材料用於許多應用,其中軟物質用於減震,保形要求,能量回收和機器人技術,其中設備必須能夠變形。
  • 有機矽袋籠定義
    有機矽袋籠定義 ,「nn6bdgn」   九正通明除塵專業生產有機矽袋籠,品種齊全,質量管理嚴格,質優價廉,速速來電諮詢!    有機矽袋籠除塵器是鍋爐及工業消費中常用的設備。
  • 研究人員發現用矽分裂和聚集光子的新方法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和加州大學的聯合研究小組人員找到了一種長期以來被物理學家們假設的一種現象,即矽與有機碳基分子之間的能量轉移,這一突破具有重大意義,可用於量子計算、太陽能轉換和醫學成像中的信息存儲。研究人員在今天的《自然化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公布了這項研究。
  • 高載藥量的超分子自組裝體用於腫瘤PDX模型的化療/光動力治療
    光動力療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利用光動力反應進行疾病診斷和治療的醫療技術,其具有微創低毒,時空可控的優點,被用於淺表性實體瘤和管腔瘤治療
  • 科學家發明多功能新型材料,未來或可用於各類場景
    (來源:Science Advances)研究人員表示,就像仿生學和集成設計一樣,這種新材料將是一種非常強大的新型工具,可以幫助我們「用更少的東西做更多的事情」。機器人可以通過組裝由這些材料組成的子單元來生產大型複雜物體,比如汽車、機器人和風力渦輪機葉片等。
  • 「玻璃醫療兵」——用於腫瘤治療及組織再生一體化的生物活性玻璃丨科普矽立方
    其中,鈣矽基生物活性玻璃由於組成可調並且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成分設計,是一種非常有潛力的可用於組織修復的生物材料,更是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生物材料與組織工程課題組研究發現,生物活性玻璃可以製備成不同形式的生物材料用於各類組織修復中,如創傷敷料、骨組織支架等。
  • 「前沿技術」用金膠構建結構可控且穩定的納米蛋白籠
    ---------- 獲取更多信息,請關注我們----------日本理化研究所聯合多所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可用金膠誘導納米蛋白籠的自組裝,製成的納米籠結構穩定,並能受控分解,可用於人體內藥物靶向輸送。納米蛋白籠是若干蛋白質亞基構成的中空結構體,在靶向藥物輸送等方面有重要應用。
  • 新型半導體材料可拉伸可完全降解
    半導體是計算機和電子設備的基本組成部分,其常溫下的導電性能介於導體與絕緣體之間。當前大多數半導體是由矽或其他剛性無機材料製成。科學家在嘗試使用不同的方法來製造柔性、可降解的半導體,但它們要麼不能完全分解,要麼在拉伸時會降低電氣性能。開發出一種完全可降解、且能在應變時保持穩定電氣性能的半導體已成為可伸縮電子學研究領域面臨的一個新挑戰。
  • 基於葫蘆脲的生物大分子組裝體
    近年來,得益於葫蘆脲優異的理化性能,葫蘆脲在化學、生物學、醫學和材料科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許多新的葫蘆脲衍生物被研究,這極大改善了母體葫蘆脲在水溶液中的分子識別和組裝行為。因而在水溶液中許多有趣的結構應運而生,包括低聚物和配位化合物、(準)輪烷、兩親化合物、交聯網絡以及超分子聚合物和有機框架等。
  • 南開大學楊志謀團隊 Adv.Mater.綜述:多肽的酶促自組裝和凝膠化
    因此,自組裝可以使超分子納米材料具有多種功能,是一種製造複雜生物材料的通用平臺,在生物醫學和生物材料領域有很大的應用價值。超分子材料的性質與其分子構築單元和製備方法密切相關。在眾多的構築單元中,短肽由於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而具備很強的發展潛力短肽本身具有低穩定性和在體內易被酶降解的缺點,阻礙了其進一步轉化為藥物或診斷工具。短肽自組裝成的超分子材料,能夠延長其體內半衰期和提高其生物活性。
  • 南開郭瑋煒《先進材料》DNA水/微凝膠在生物傳感和醫學的應用
    具有功能性DNA結構的DNA水凝膠在生物傳感和生物醫學應用中是很有前途的材料,因為這種結合會在水凝膠和分析物之間引入其他界面。分析物的識別觸發了DNA水凝膠的響應,並導致凝膠基質的物理化學性質發生變化,例如交聯密度,體積或水凝膠的機械,光學或其他性質發生變化,可以進一步轉導為用於感測的可檢測信號,或可能導致某些藥物釋放以用於治療應用。
  • 我國專家近日發現硫化銅14面體微晶
    我國專家近日發現硫化銅14面體微晶 ,看到了科學家們用化學溶液方法合成出的硫化銅14面體微晶,它的成功發現,標誌著我國特種微結構晶體構築研究取得重要進展,其潛在應用前景在於可用作較大結構的構築單元或用作在微尺度上包覆其他材料的載體。
  • 科學家發現InGaAs可用於製造更小更節能的非矽基電晶體
    麻省理工新聞報導稱:科學家們已經找到了用於製造更小、更節能的非矽基電晶體的新方法,它就是此前被用於高速通信系統的砷化銦鎵(InGaAs)材料。此前該材料給人留下的印象,就是其性能會在較小的尺度下出現滑坡。不過新研究已經找到了問題關鍵,即所謂的氧化物陷阱,該現象會導致電子在流過電晶體時遭遇限制。
  • 南開大學郭瑋煒《先進材料》DNA水/微凝膠在生物傳感和醫學的應用
    2 DNA水凝膠功能性DNA結構,例如適體,DNA酶和DNA機器,已廣泛應用於構建用於生物傳感和生物醫學應用的智能DNA材料。具有功能性DNA結構的DNA水凝膠在生物傳感和生物醫學應用中是很有前途的材料,因為這種結合會在水凝膠和分析物之間引入其他界面。
  • 研究成果:多種屬性的新型材料 可用於各類場景
    也正因如此,這種材料只能某一個或少數領域得以應用,不具備更廣的通用性。   那麼,有沒有可能研發出一種同時擁有多種屬性,且可以應用於多個領域的新型材料呢?一直以來,全世界範圍內的科學家們都在探索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近日,來自麻省理工學院(MIT)和美國陸軍研究實驗室(U.S。
  • 未來醫學的明珠——抗菌納米材料
    這類材料的廣泛應用也會帶來嚴重的環境問題,其中之一就是增加了溫室氣體的排放。第二類材料為光催化型抗菌劑,也稱納米光觸菌材料,常用於玻璃的殺菌,同時也是一種室外建築材料。上面的幾種抗菌劑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然而,納米抗菌材料的用途並不僅限於此。科學家們正在努力將碳納米材料應用於人體抗菌抗病毒,藥物載體,腫瘤治療等生物醫學領域。
  • 製作柔和的十二面體——手工摺紙
    多面體(多面)是一個三維對象,具有四個或更多為多邊形的平面(許多邊緣)。它是只能由三角形,正方形,五邊形,六邊形和八邊形組合而成的13種不同的多面體之一。與眾不同的是,所有13個面孔中,面孔最多。有12個面的五邊形,60個邊三角形和20個角三角形,總共92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