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最開心的事情莫過於準備一大堆好吃的食物,呆在空調房裡,看著外面的熱浪,但是如果食物不趁著新鮮吃掉,就很容易壞掉了!
所以很多家庭都會把吃不完的食物,給它裝進保鮮袋裡,就可以放進冰箱裡慢慢吃啦,但你可能不知道,每個家庭必不可少的保鮮膜,選錯了的話,對身體來說可是有大大的危害喔。
01保鮮袋檢測標準
目前市面上的保鮮膜大多數是PVC、PVDC以及PE材質的,合格的保鮮膜需要經過檢測,國家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用塑料材料及製品》主要有這5大要點。
食品接觸材料及製品用添加劑:
指的是在食品接觸材料及製品生產過程中,為了保證製品的正常生產、順利生產,或直接、輔助改善製品品質、特性,而滿足製品預期使用用途和功能的物質,不能對所接觸的食品產生任何功能。
最大使用量:
是單獨一種添加劑在食品容器、包裝材料加工時所允許加入的總量。
最大殘留量(MQ):
是添加劑在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終產品中殘留的最大允許量。
特定遷移限量(SML):
是單獨一種添加劑從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終產品中遷移到與其接觸的食品或食品模擬物中的最大允許限量,一般以mg/kg或mg/dm2表示。
特定遷移總量限量[(SML)T]:
是二種或二種以上添加劑,從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終產品中遷移到與其接觸的食品或食品模擬物中的最大允許總限量(或加和量),規定總遷移量限量是不大於10mg/dm2。遷移量的檢出值越小,安全性能越高。
02保鮮袋專業檢測
別看保鮮袋小小一卷,其檢測方式可不簡單,通過專業的檢測可以更準確了解保鮮膜的成分及構成,更好判斷其安全性,使用也更放心喔。
國高材分析測試中心提供的檢測全面且具權威性,會從成分分析、成分定量、性能分析三大內容來進行檢測。
1成分分析
國高材分析測試中心的成分分析內容主要分為樹脂及體系確定和目標物精細組分確定,可以對樹脂基體PP、PE、PA、PC、PMMA、ABS、IPE、POM等進行確定。
2成分定量
成分定量基本涵蓋了國家標準的檢測要點,分為主成分定量和精細組分定量,精細組分就包含了抗氧劑、增塑劑、填充劑、抗靜電劑等,大家可以多多留意這一檢測結果。
3性能分析
對性能分析也是國高材分析測試中心的檢測內容之一,從精細組分和相關性能確定以及目標物生產加工指導兩方面入手,進一步對物性檢測、化學檢測、可靠性分析進行測試和預估。
03保鮮袋基本判斷
除了可以了解專業的檢測報告之外,還可以通過一些比較基本的操作來進行判斷。在超市購買保鮮袋時,應該儘量選購以聚乙烯(PE)為原料、不含增塑劑的保鮮袋,產品包裝上應標註執行標準,以證明其符合標準要求。
(1)看外觀:
應挑選表面平整,無氣泡、穿孔、破裂、雜質、異物的保鮮袋。
(2)嗅氣味:
可先聞一下有沒有異味、否則使用時會與食品串味,影響食品安全。
(3)摸厚度:
保鮮袋應該是挺括的,而保鮮膜應該是有黏性的,這樣使用時才能保證保鮮袋在使用過程中開啟方便。
保鮮袋的出現,不僅避免了食物的浪費也方便了我們的生活,可謂是一舉多得,但也要選對保鮮袋,才能讓它更好地「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