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羅斯北極跳傘,澳大利亞南極耍賴,金一南:兩極地區將成為新爭奪點
那麼,俄羅斯空降部隊為何要從北極萬米高空傘降?澳大利亞智庫瞄準南極煽動反華議題又有何意圖?各方圍繞兩極地區正展開怎樣的博弈?其實,空降並非是一個新出現的作戰訓練科目,那麼,為何此前沒有國家能夠在北極地區實現高空傘降的突破?
-
南極為何沒有北極熊?如果把北極熊送到南極,它還能生存嗎?
南北兩極作為地球上相距最遠的兩個點,常年被冰雪覆蓋,我們對南北兩極的印象便是寒冷,南極更是因為惡劣的氣候環境成為了人類最後踏足的地區。別看這兩個地方如此寒冷,在南北兩極仍然生存著不少的動物,這些動物在進化過程中已經適應了寒冷環境,成為了南北兩極的「土著居民」,比如大家所熟悉的北極熊。北極熊的體型十分龐大,有著出色的嗅覺和觀察力,它的反應敏捷,捕食能力也十分強大。很多小型的海洋生物在面臨北極熊時,都被它的兇悍勇猛所收服。
-
帶你了解——南極長城站地震臺
南極大陸地震活動性較低,地震強度較小,僅在部分地區有較明顯的地震活動。但南極人為幹擾少,且是地磁極所在地,是觀測全球地震和地磁場變化的關鍵地點。為揭開南極洲的神秘面紗,數以千計的科學家前赴後繼,直至上世紀50年代,才開啟了南極考察的新紀元。
-
地震光是地震的前兆嗎?為何在大地震之前會出現?
世界未解之謎:地震光是地震的前兆嗎?為何在大地震之前會出現?其實在我們現實生活中還是有許多能看得到,但是卻實在是無法解釋的一些現象,這些就被大家成為超自然現象。比如地震光,所謂地震光就是地震時或者地震前所發出的光。
-
月球南極為何受到世界各國關注?
探索月球南極,印度走在了前面,但這並不意味著只有印度在關注它。其實,美、俄、中、歐等世界航天機構,都已經把月球南極當作了探測和研究的聚焦點。月球南極為何備受關注?之前人類的探月著陸點多集中在低緯度地區 圖/ISRO、@中國探月工程但印度並非唯一對南極感興趣的國家。
-
安徽地震帶多不多,有可能發生大型地震嗎?為什麼?
並且在歷史上的大小地震都有,我們看下數據就明白了,所以嚴格的來說,只要存在地震帶的區域都可能發生大小不一樣的地震,這裡面就跟地震活動情況存在關係,那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安徽的地震說明,看看為何說,發生大型地震的可能性有。
-
地球上哪裡地震最少?也許答案會讓你有些意外!
南極和北極為什麼不會發生地震?地震對於各位並不陌生,我們記憶中國內的大地震早的唐山大地震,512汶川大地震以及青海玉樹大地震!世界上大地震有美國舊金山大地震、智利大地震與日本的311大地震等,沒有親歷過地震的朋友是不會理解地震來臨時的絕望與無助的!
-
南極百科:南極條約的籤訂 南極發現者是誰?
原標題:南極百科:南極條約的籤訂 南極發現者是誰? 南極洲是地球上最後一個被發現、唯一沒有土著人居住的大陸。南極大陸的總面積為1390萬平方公裡,居世界各洲第五位。南極大陸被一個巨大的冰蓋所覆蓋,平均海拔為2350米。南極洲蘊藏的礦物有220餘種。
-
為何南極沒有北極熊?
好多人會問我們為什麼南極沒有北極熊,為何企鵝不在北極出現?這些我們從來都是認為理所當然的現象,就好像當年瓦特盯著跳起的壺蓋一樣,如果稍微花點心思就會發現,我們周圍的世界這樣的問題太多了。蒸汽機的原理就在那,不多不少!我只是多問了個為什麼。
-
地震九成發生在環太平洋地震帶(圖)
但僅過了兩天,日本東北地區11日下午遭遇強震並觸發海嘯,震級高達8.8級,首都東京震感強烈。 日本氣象廳向本州島太平洋沿岸地區發出高級別海嘯警報。 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報導,強震致使至少6人喪生,20人受傷,多人失蹤。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電視畫面顯示,海浪裹挾泥沙、汽車、漁船和建築物殘骸湧向震中附近社區和農田。
-
當隕石落在地球上,為何會發生爆炸?
在上世紀初,今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曾經發生過一場非常可怕的爆炸。根據資料顯示,當時爆炸的時間是在早上6點多,附近的居民看到一個大火球騰空而起,繼而發出震耳欲聾的爆炸聲,這一聲爆炸聲直接把房屋的玻璃窗震碎了。
-
汶川地震為何會波及北京 專家詳解強震深層原因
而遠在千裡之外的北京為何也會有明顯震感?發生這場地震的深層次原因是什麼?中國災害防禦協會災害史專業委員會主任高建國在接受採訪時,詳細解釋了這些市民普遍關注的問題。 問:此次汶川地震波面很廣,十幾個省都有不同程度的震感,這樣大範圍影響的地震罕見嗎? 答:比此次地震影響更大的地震還有不少。
-
全球9成地震發生在環太平洋地震帶(圖)
但僅過了兩天,日本東北地區11日下午遭遇強震並觸發海嘯,震級高達8.8級,首都東京震感強烈。 日本氣象廳向本州島太平洋沿岸地區發出高級別海嘯警報。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報導,強震致使至少6人喪生,20人受傷,多人失蹤。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電視畫面顯示,海浪裹挾泥沙、汽車、漁船和建築物殘骸湧向震中附近社區和農田。
-
高雄大地震因斷層引發,臺灣為何地震頻發?
臺灣氣象部門消息,6日凌晨3時57分許,臺灣高雄發生芮氏規模6.4級地震,另據中國地震臺網測算,此次高雄地震震級為6.7級,震源深度為15千米。臺灣民視等電視媒體即時消息指,臺南地區傳出多棟大樓倒塌,持續搜救中。有媒體稱,本次臺灣地震威力相當於兩顆原子彈,高雄地震已發無數中華兒女的關切。
-
為何北極海冰融化南極海冰增多?
南大洋厚厚的海冰圍困住中國「雪龍號」前行的腳步;而去年8月,一隻年滿16歲的北極熊因海冰驟減、覓食無處,餓死在北冰洋斯瓦爾巴特群島上…… 面對此情此景,人們不禁要問: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同是地球的極點地區,為何海冰會呈現出兩張風格迥異的面孔呢?作為幾十年來一直從事極地氣候研究,並多次踏足兩極冰地的資深科學家,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卞林根為讀者一一解開謎團。
-
唐山又地震了!2020年中國發生21次五級以上地震,為何地震頻發?
44年前地震的餘震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地震預報部主任蔣海昆對媒體表示,此次地震依舊屬於1976年唐山地震的餘震。自1976年地震後,老震區一直在持續起伏活動。在早期5級-6級地震是頻繁發生的,到了80年代之後開始減弱,但這一區域的地震活動還是要高於周邊區域。為何餘震持續這麼長時間?
-
月球比地球小很多,為何有許多隕石坑?是它更容易被隕石撞擊嗎?
月球比地球小很多,為何有許多隕石坑?是它更容易被隕石撞擊嗎?我們知道地球的半徑是6371公裡,而圍繞地球旋轉的月球,半徑只有1738公裡,差不多是地球半徑的1/4左右,至於體積那就更小了。只有地球的1/60左右。
-
唐山又地震了!今年中國發生21次五級以上地震,為何地震頻發?
1976年地震餘震△ 2018年5月24日,遊客在河北省唐山市唐 山地震博物館內參觀。 中新社發 王科 攝今天6時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區(北緯39.78度,東經118.44度)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距古冶區7千米、距唐山市城區28千米,距天津市區132公裡,距北京市區180公裡。北京、天津等部分地區震感明顯。
-
唐山大地震發生40多年後,為何還會出現5級餘震?
7月12日06時38分河北唐山市古冶區發生5.1級地震據河北地震局消息,本次地震發生在唐山老震區,最近的斷層尚未命名,距離約6公裡。其他最近的斷層是榛子鎮斷裂,距離約12公裡。唐山大地震發生40多年後為何還會出現5級餘震?
-
地球兩極地區有什麼?科學家經過多年探索,發現南極地區不一般
地球是一個比較龐大的天體,地球誕生至今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了,經過漫長的發展,地球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類所掌握的能力雖然已經非常強大了,但是對於地球上的事物,還有很多都是不了解的。,把全部泰加林帶歸入北極範圍,北極地區的面積就將超過4000萬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