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他景點坍塌原因是什麼?疑受海浪侵蝕 藍窗坍塌現場圖曝光

2021-01-09 海峽網

據外媒報導,馬爾他著名景點藍窗(Azure Window)在當地連日受大風吹襲的情況下,於當地時間8日坍塌,這一著名自然地理景觀從此消失世上。馬爾他總理馬斯喀特發文稱,這一消息令人「心碎」。

藍窗是位於馬爾他戈佐島(Gozo)的拱形石灰石,為當地著名景點,每年吸引許多遊客到訪,同時不少影視節目包括美國HBO電視劇集《權力的遊戲》也曾在那處取景。

據當地媒體報導,馬爾他受強風吹襲,來往戈佐島的小渡輪因大風停航。當天,一名男子目睹藍窗塌下的情況稱:「當時藍窗下方海浪洶湧,然後拱石突然便塌入大海。」

據悉,當局近年開始置放警告牌,禁止人們在藍窗上行走;但不少遊人仍無視警告,不但在上面行走,更從石的頂部跳下。

馬爾他總理馬斯喀特得悉事件後在社交網站寫道:「近年來的報告都指出,這個地標將受到不可避免的自然侵蝕重創,令人悲傷的一天來到了。」藍窗塌下後,不少居民趕到查看該地標的狀況。

相關焦點

  • 自然侵蝕+人為破壞,馬爾他著名地標坍塌
    當天上午約9時30分,隨著持續了兩天的大風風力增強,位於馬爾他第二大島戈佐島西北角的著名景點「藍窗」轟然坍塌,隨後蕩然無存。  不可避免的自然侵蝕  當地居民羅格告訴《馬爾他時報》記者:「『窗口』下方巨浪洶湧,忽然一聲巨響,窗戶頂部的『拱門』坍塌到海裡,濺起巨大的水霧。
  • ...馬爾他的藍窗已經塌了,難道還要錯過這些海拱奇觀嗎?附海蝕地貌...
    在連日大風和海浪的衝擊侵蝕下,地中海島國馬爾他最著名的海岸景觀——「藍窗」(Azure Window)徹底坍塌,盛景自此沉入海底。  一直以來,地理學家就警告這一巖石奇觀存在坍塌的風險,從去年開始,政府已經禁止遊客在「藍窗」上行走,或者從孔洞中坐船駛過。  當地時間時間周三清晨時分,地理學家對「藍窗」的預言成真。當地居民Roger Chessell見證了「藍窗」坍塌的全過程,他表示,巖體崩塌時發出了「巨大的響聲」,大量巨石從數百丈的高空上徑直墜入海底。
  • 馬爾他的藍窗塌了!上帝永遠地關上了那扇窗!
    一大早就見比利時女友在朋友圈曬馬爾他的藍窗,以為她在那兒度假,剛想點讚,似乎苗頭不對,去網上搜,果然!著名的「蔚藍之窗」坍塌了!
  • 名列災害最為嚴重國家 誰來擋住海浪的侵蝕?
    海岸侵蝕災害非常嚴重,長江以北重於長江以南  記者:海岸侵蝕是一種什麼樣的災害?導致這種災害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夏東興:海岸侵蝕是世界範圍內普遍存在的一種海岸災害,也是一種地質災害。簡單地說,海岸侵蝕是指海水動力的衝擊造成海岸線的後退和海灘的下蝕。
  • 中國近年橋梁坍塌事故一覽
    本文總結歸納了近年來全國公開報導的重大橋梁坍塌事故,具體如下:廣昌河東大橋江西廣昌一大橋突然坍塌致2死2傷2012年8月8日,江西廣昌一大橋發生垮塌,八孔的橋梁其中六孔坍塌,橋梁坍塌時橋上有車輛和行人通過。4名傷者中2人因搶救無效死亡,另外兩名傷者無生命危險。據悉,事故大橋建於1981年,全長206米,是當地溝通盱江兩岸的主要通道之一。
  • 我國又一處岌岌可危的景點,青海的水上雅丹,不少甚至已經坍塌
    導語:我國又一處岌岌可危的景點,青海的水上雅丹,不少甚至已經坍塌。緊跟大腳丫,世界在腳下,歡迎點閱本期內容。在我們的印象中,中國的雅丹地貌應該大多是在西北的沙漠裡,伴隨著乾燥和風沙,其實在青海的柴達木盆地中還有一種特別的水上雅丹,它的風景更奇更美,知道的它人卻並不多,而且是我國又一處岌岌可危的景點。在青海省海西州的大柴旦地區,有一處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它是世界上最早的一處水上雅丹景區,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一處雅丹地貌。
  • 印度班加羅爾一在建水箱坍塌 致3人死亡
    現場圖(圖源:《印度教徒報》)海外網6月17日電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援引印度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7日,印度班加羅爾一在建的水箱發生坍塌,目前致3人死亡,還有至少4人被困。據《印度教徒報》報導,水箱坍塌時至少有20名工人在其中作業,救援人員趕到後已經救出大部分工人,傷者已經送往當地醫院,目前救援還在進行中。當地媒體報導稱,這一水箱始建於2017年,預計2020年投入使用。(海外網 魏雪巍)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 ...海岸臨海路段塌方、樹倒、路毀 多處海岸線近期遭嚴重侵蝕原因...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18日消息(記者 黨朝峰 石祖波 陳衛東)連日來,有海口市民反映,海口市西海岸部分沿海岸堤損壞,海浪不斷侵蝕海岸線,靠近海口長濱北五路末端部分道路的路面下被海浪掏空,道路已經出現塌方。無獨有偶,在海口東海岸東營環路的魯能藍海椰風小區附近,也有海岸線生態遭侵蝕破壞的情況。
  • 北海一路面突然坍塌成大坑 卡車路過險被吞
    10月25日,北海市北海大道一處路面發生坍塌,形成一個直徑約4米、深達2米左右的大坑,一輛運輸磚塊的農用卡車的車身一半陷在坑內,場面驚心。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獲悉,坍塌原因疑與事發路段的地基有關,相關單位目前已將現場封閉。據了解,坍塌的具體路段位於北海大道西延長線一處非機動車道上。
  • 海岸線遭侵蝕、路面出現塌方!海口下月將啟動海岸線修復計劃
    >地下被海浪掏空,道路出現塌方海口東海岸東營環路的魯能藍海椰風小區附近海岸線也遭侵蝕破壞海口長濱北五路部分路面塌陷。西海岸喜來登酒店北側、黃金海岸小區北側,也出現海岸線遭侵蝕破壞的情況。黃金海岸花園小區北側岸段堤壩被衝毀,岸邊部分樹木被衝倒,有的根莖裸露在外,海岸線遭侵蝕情況嚴重。日前,居住在海口市江東新區東營環路的魯能藍海椰風小區居民們多次反映,小區外靠近海邊,過去風景優美,但今年,隨著防潮堤坍塌,海岸線生態遭到破壞。
  • 一步即天涯,墜入馬爾他深藍
    馬爾他(Malta),地中海上的彈丸之地。如今的馬爾他人用著與希臘同宗的語言、吃著似義大利風味的食品,開著英式右舵的汽車,吹著地中海的暖風。
  • 南極冰架坍塌「露出」神秘新物種(組圖)
    他們發現,由於南極兩大冰架的坍塌,原本被冰架覆蓋的一個面積達1萬平方公裡的海床顯露出來,科學家們得以發現許多之前不為人知的生物物種。  科考隊領隊朱利安·格特說,由於溫室效應導致南極地區氣溫升高,拉森-A和拉森-B冰架先後於1995年和2002年坍塌,這片原生態海洋世界才最終展現在人們眼前。
  • 自然侵蝕歷史變遷多段坍塌 長城保護任重道遠
    自然侵蝕和歷史變遷,使多數點段的長城坍塌、損毀——    長城保護任重道遠    光明日報記者李韻    12月1日,《長城保護條例》實施滿十周年。11月30日,國家文物局發布《中國長城保護報告》(以下簡稱《保護報告》),這是第一次以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的名義,發布專項文物資源的保護管理狀況。
  • 環島幹道路面坍塌原因查明 系雨水管道支管破裂所致
    東南網(微博)-海峽導報(微博)訊 (記者 詹文 通訊員 盧微 顏清楚)據廈門市公路局的消息,6月29日環島幹道出島方向五緣灣文化展覽苑A區門口處輔道坍塌,事故原因基本查明,系雨水管道支管破裂所致。昨天上午,公路部門請探測人員下汙水井檢查,找到路面坍塌原因:深埋地下7米處雨水管道(口徑2m)的支管(口徑80cm)破裂。公路部門說,目前搶險難處在於開挖面積大、縱度深,需極度關注施工安全。另外,管道水流量還受潮汐影響,需錯開漲潮時間,在退潮時下挖、修補。出於安全考慮,昨天晚上施工暫停,公路部門在四周做好圍擋並派人員值班留守。請過往車輛按路面圍擋標誌和現場人員指揮行駛。
  • 廣西酒吧坍塌詳細經過來龍去脈,廣西酒吧坍塌事件最新傷亡情況
    南都記者從應急管理部獲悉,5月20日凌晨1時許,廣西百色東洲大道旁一酒吧發生鋼架結構屋頂坍塌事故。截至12時30分,醫院共接診90人,其中3人經搶救無效死亡。目前,尚有4人被困,搜救工作還在繼續。當地政府在新聞發布會上稱,事故原因仍在調查之中。
  • ...西海岸臨海路段塌方、樹倒、路毀 多處海岸線近期遭嚴重侵蝕...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18日消息(記者 黨朝峰 石祖波 陳衛東)連日來,有海口市民反映,海口市西海岸部分沿海岸堤損壞,海浪不斷侵蝕海岸線,靠近海口長濱北五路末端部分道路的路面下被海浪掏空,道路已經出現塌方。無獨有偶,在海口東海岸東營環路的魯能藍海椰風小區附近,也有海岸線生態遭侵蝕破壞的情況。今年海口東西兩岸海岸線為何多處嚴重遭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