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侵蝕+人為破壞,馬爾他著名地標坍塌

2021-01-19 讀我網

「藍窗」坍塌前後對比 新華社發

《權力的遊戲》中的「藍窗」

 

  3月8日,對於馬爾他來說,是一個「令人悲傷」的日子。當天上午約9時30分,隨著持續了兩天的大風風力增強,位於馬爾他第二大島戈佐島西北角的著名景點「藍窗」轟然坍塌,隨後蕩然無存。



  不可避免的自然侵蝕



  當地居民羅格告訴《馬爾他時報》記者:「『窗口』下方巨浪洶湧,忽然一聲巨響,窗戶頂部的『拱門』坍塌到海裡,濺起巨大的水霧。待水霧消散後,『拱門』下方的巖柱也不見了。」
  8日上午10時,馬爾他總理穆斯卡特在社交媒體推特上發文宣布了這一消息,並表示說:「多年來的報告表明,不可避免的自然侵蝕將對這個地標造成嚴重後果,『令人悲傷』的一天終於到來了。」
  早在2013年7月,馬爾他政府發布的《地質巖石評估》報告就預測,海蝕和風蝕對「藍窗」的影響不容忽視,「藍窗」的垮塌過程可能只需要數十年時間。



  難以控制的人為破壞



  2016年8月中旬,記者第一次見到「藍窗」。當時正值旅遊旺季,底部已經被海浪侵蝕的「拱門」已顯得頗為單薄,但仍有遊人在其頂部行走。
  去年8月底,馬爾他旅遊局透露將採取措施限制遊人,減少人為活動對這一自然地標的破壞。
  不久後馬爾他出臺規定,禁止攀爬「藍窗」或在「藍窗」頂部行走,禁止從「藍窗」頂部跳下,禁止進入「藍窗」正下方海域。不過,在禁令出臺後,因為「藍窗」周邊沒有監控鏡頭,也沒有工作人員在現場管理,仍有不少遊人在「藍窗」頂部行走或是從頂部跳入海中。
  去年11月底,一名遊客從「藍窗」頂部跳入海中,導致一些巖石崩落。12月3日,馬爾他旅遊部門出臺規定,違反「藍窗」相關禁令者將面臨最高1500歐元(約合1.1萬元人民幣)罰款。
  然而,2017年2月初,記者再次前往「藍窗」時,發現不少遊人依然在「藍窗」上面行走。而且據當地媒體報導,並沒有人因此被罰款。



  該如何保護瀕危景觀



  3月8日下午,在政府部門舉行的發布會上,馬爾他環境部長赫雷拉說,「藍窗」的坍塌是自然作用的結果,政府無法阻止這一自然過程。
  對此,一部分馬爾他人認為,「藍窗」的消失是「不可避免的」,是自然作用的結果,既然坍塌了就要順其自然。也有馬爾他人認為,儘管「藍窗」終有一天會消失,但如果早一些採取保護措施,至少能夠讓它多存在一段時間。
  此前,當地媒體和非政府組織多次呼籲,儘量控制人為活動對「藍窗」造成的破壞。還有人建議,可採取搭保護架、建防波堤等方式減少自然活動對「藍窗」的損壞。
  如今,世間再無「藍窗」。但願人們在傷感之餘,能對自然瀕危景觀的保護問題多做些思考。



  連結
  《權力的遊戲》曾取景



  「藍窗」位於馬爾他第二大島戈佐島西北角,由猛烈的海浪千百年來衝刷石灰巖而形成。兩邊有直徑約100米的天然石墩,支撐著一個石蓋,形成一個高約100米、寬約20米的「窗子」,從中可以看到對面藍色的波濤,因而得名「藍窗」。
  「藍窗」每年吸引許多遊客到訪,不少影視節目,包括美國熱播劇《權利的遊戲》、《諸神之戰》也曾在那取景。綜合新華社、《中國日報》報導

相關焦點

  • 馬爾他景點坍塌原因是什麼?疑受海浪侵蝕 藍窗坍塌現場圖曝光
    據外媒報導,馬爾他著名景點藍窗(Azure Window)在當地連日受大風吹襲的情況下,於當地時間8日坍塌,這一著名自然地理景觀從此消失世上。馬爾他總理馬斯喀特發文稱,這一消息令人「心碎」。藍窗是位於馬爾他戈佐島(Gozo)的拱形石灰石,為當地著名景點,每年吸引許多遊客到訪,同時不少影視節目包括美國HBO電視劇集《權力的遊戲》也曾在那處取景。
  • ...馬爾他的藍窗已經塌了,難道還要錯過這些海拱奇觀嗎?附海蝕地貌...
    在連日大風和海浪的衝擊侵蝕下,地中海島國馬爾他最著名的海岸景觀——「藍窗」(Azure Window)徹底坍塌,盛景自此沉入海底。  △ 「藍窗」坍塌前後對比  馬爾他總理約瑟夫·穆斯卡特(Joseph Muscat)在推特上稱這是「令人難過」、「心碎」的一刻,並表示儘管這個地標景觀常年來面臨著「不可避免的自然侵蝕」,但「悲傷的一天終於還是到來了
  • 馬爾他的藍窗塌了!上帝永遠地關上了那扇窗!
    一大早就見比利時女友在朋友圈曬馬爾他的藍窗,以為她在那兒度假,剛想點讚,似乎苗頭不對,去網上搜,果然!著名的「蔚藍之窗」坍塌了!
  • 自然侵蝕歷史變遷多段坍塌 長城保護任重道遠
    自然侵蝕和歷史變遷,使多數點段的長城坍塌、損毀——    長城保護任重道遠    光明日報記者李韻    12月1日,《長城保護條例》實施滿十周年。11月30日,國家文物局發布《中國長城保護報告》(以下簡稱《保護報告》),這是第一次以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的名義,發布專項文物資源的保護管理狀況。
  • 過去與現在:盤點世界上這7處著名景點的前後變化,保護環境吧!
    世界上最著名的地標建築一眼就能認出來,但其中一些也在迅速改變。無論是由於氣候變化、過度旅遊、水土流失還是簡單的磨損,不少世界奇蹟每天都在受到威脅。這裡有一些世界上最著名的地方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一起看看吧!
  • 地中海邊的神秘巨石,遠古的建築奇蹟——馬爾他
    導語:馬爾他只是一個面積為246平方公裡的島嶼,但在這個彈丸大小的地區,這裡有一個驚奇的文化成就,即馬爾他巨石陣遺址。這裡不僅僅是一兩個巨石陣,而是多達三十個,這些巨石陣似乎是由上帝精心設計的巨型建築。
  • 馬爾他的10個打卡必到處
    幾千年紛繁的人文歷史,造就了馬爾他豐富燦爛的文化遺產,加之美麗的地中海風情和舒適的氣候,使得馬爾他成為世界著名的遊覽勝地宮殿最初是馬爾他的統治者騎士團長的辦公地,英國統治時為英國總督府,1974年後為馬爾他總統府和議會所在地。現在部分區域和房間作為歷史建築和博物館對公眾和遊客開放。
  • 一步即天涯,墜入馬爾他深藍
    多元文化的混雜使馬爾他不只是個擁有蔚藍海岸的「花瓶」。 來吧~~循著神話的蹤跡,穿越歷史的斑駁,一起感受這如夢如幻的人間樂園——馬爾他! 1.斯利馬(Sliema) 在馬爾他島東海岸,濱地中海的馬爾他海峽。人口2.1萬(1984)。是首都瓦萊塔的衛星城鎮,現代化建築、住宅和旅社集中。海口有中世紀鐘樓,曾用於監望海盜入侵。斯裡馬連接著瓦萊塔和聖朱利安,是一片海景的區域。很多人因為到過這兒所以看上了馬爾他這個國家。在這裡你可以散步、慢跑,欣賞落日和海景。
  • 海洋災害|海岸侵蝕
    海岸侵蝕(coastal erosion)是指由自然因素、人為因素或兩者因素疊加產生海洋動力作用下,海洋遭受侵蝕破壞而發生後退、岸灘下蝕的現象和過程。海岸侵蝕作用以海浪拍打和衝擊的機械侵蝕為主,化學侵蝕和熱力侵蝕為輔。另外,人類的採砂也會引起海岸侵蝕。海岸侵蝕還與海岸類型有關:基巖海岸抗侵蝕能力最強,而砂質海岸最容易遭受侵蝕,其次是淤泥質海岸。海岸侵蝕不只是單純的自然演變,不當的人類活動以及全球氣候變化加劇了侵蝕過程。
  • 海岸侵蝕,危害遠不僅是「沙灘不再美麗」 ——訪中山大學教授龔文平
    龔教授指出,近些年,中國沿海地區海岸侵蝕加劇,其中的原因有自然因素,還有人為因素,包括海岸工程建設、沿岸開採地下水和採伐紅樹林等人類活動,對海岸侵蝕的影響更直接、更劇烈。「海岸侵蝕有一個很明顯的表現,就是海灘景觀被破壞,海灘寬度減小、坡度增大、泥沙粒徑粗化……這樣一來,海灘的旅遊功能下降,海岸空間減少或消失。」龔教授指出,不僅如此,它還會破壞部分海洋生物的生境,譬如有些海岸是海龜的產卵地,海龜選擇產卵地的條件很嚴格,沙質要細軟,沙灘要寬闊。如果這個產卵地遭受海岸侵蝕,那海龜的生存和繁衍就成了大問題。
  • 十二使徒巖,澳大利亞大洋路著名地標,不得不感嘆大自然鬼斧神工
    十二使徒巖,位於墨爾本西南部約220公裡外,是澳大利亞大洋路的著名地標。大洋路被稱為「世界上風景最美的海岸公路」,緊靠著維多利亞南部海岸,長約320公裡,是澳大利亞政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戰士而建。
  • 海岸侵蝕,危害遠不僅是「沙灘不再美麗」 ——訪中山大學教授龔文平
    龔教授指出,近些年,中國沿海地區海岸侵蝕加劇,其中的原因有自然因素,還有人為因素,包括海岸工程建設、沿岸開採地下水和採伐紅樹林等人類活動,對海岸侵蝕的影響更直接、更劇烈。「海岸侵蝕有一個很明顯的表現,就是海灘景觀被破壞,海灘寬度減小、坡度增大、泥沙粒徑粗化……這樣一來,海灘的旅遊功能下降,海岸空間減少或消失。」龔教授指出,不僅如此,它還會破壞部分海洋生物的生境,譬如有些海岸是海龜的產卵地,海龜選擇產卵地的條件很嚴格,沙質要細軟,沙灘要寬闊。如果這個產卵地遭受海岸侵蝕,那海龜的生存和繁衍就成了大問題。
  • 北京周口店猿人洞將搭建保護棚 抵禦自然侵蝕
    北京市文物局局長舒小峰介紹,擬在猿人洞搭建覆蓋面積3700餘平方米的保護棚,以隔絕雨、雪、冰雹、陽光等自然因素對遺址的損壞。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周口店遺址不斷受到風力、雨水侵蝕。  最小遮蓋融入自然  據了解,自上世紀二十年代發掘以來,周口店遺址長期遭受日曬、雨淋、風蝕等自然力的破壞。2002年8月16日,北京市政府與中國科學院籤署了「市院共建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協議」。北京市政府負責遺址保護範圍內及建設控制地帶的保護、建設、管理及科普教育工作;中國科學院負責遺址的科研工作。
  • 名列災害最為嚴重國家 誰來擋住海浪的侵蝕?
    IT.SOHU.COM 2005-04-11 05:56  轉自: 人民網   人民網記者 傅昌波  上世紀80年代修的海堤近一半已坍塌  我國70%左右的沙質海岸線以及幾乎所有開闊的淤泥質海岸線都存在海岸侵蝕現象,是侵蝕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  海岸侵蝕災害不容忽視  日前,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夏東興就我國海岸侵蝕現象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他認為,我國海岸侵蝕災害十分嚴重,不容忽視。
  • 典型地貌中的自然奇觀!
    地中海中部的島國馬爾他,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因獨特的海岸景觀,馬爾他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馬爾他的戈佐島上,在一處懸崖的盡頭,有一個景點叫「藍窗」。它是天然形成的石灰巖拱門,高約28米。透過藍窗,遙望遠處,海天一色,景色壯觀。很多知名電影公司都來到這裡取景,藍窗也因此成為當地標誌性的自然景觀。不幸的是,2017年3月8日,在一場暴風雨中,藍窗轟然倒塌,從此永遠消失在地球上。
  • 海岸線遭侵蝕、路面出現塌方!海口下月將啟動海岸線修復計劃
    今年海口東、西海岸線為何多處遭到侵蝕破壞?有關部門將如何修復?西海岸喜來登酒店北側、黃金海岸小區北側,也出現海岸線遭侵蝕破壞的情況。黃金海岸花園小區北側岸段堤壩被衝毀,岸邊部分樹木被衝倒,有的根莖裸露在外,海岸線遭侵蝕情況嚴重。日前,居住在海口市江東新區東營環路的魯能藍海椰風小區居民們多次反映,小區外靠近海邊,過去風景優美,但今年,隨著防潮堤坍塌,海岸線生態遭到破壞。
  • 什麼是「溯源侵蝕」?
    這要涉及到一個地理專業名詞:溯源侵蝕。河流在流動過程中,以其自身的動力以及所挾帶的泥沙對河床進行破壞,使其加深、加寬和加長的過程稱為河流侵蝕作用。河流侵蝕作用可分為機械和化學兩種方式。河流的機械侵蝕作用是通過其動能或挾帶的砂石對河床的機被破壞過程,而化學侵蝕作用是通過河水對河床巖石的溶解和反應完成的,在可溶性巖石地區比較明顯。
  • 新疆千年古城遭自然和人為侵害後命運轉折(組圖)
    2007年3月6日,新疆吐魯番高昌故城,透過正在維修的佛塔的圍擋,2000多年的古城正遭受著風沙和人為的破壞。高昌除了遭受常年風化和氣候侵蝕,農田灌溉造成的破壞不容忽視。2004年,高昌西南角發生大規模塌陷:一段6米厚,12米高的古牆轟然倒塌。高昌故城西南角,成片的農田環城而耕,地間渠水蜿蜒閃亮發光。就在一公裡以內,故城牆體大小裂縫達32處,最寬的地方近30釐米,牆內滑坡三處。鄰近耕田的城牆牆體很脆弱。手摩擦過,斑斑牆體應手而落。
  • 楓葉之國加拿大的十大著名地標
    近日,著名網站「toptenz」盤點了加拿大這個美麗國家的十大著名地標。聯邦大橋聯邦大橋橫跨諾森伯蘭海峽,連接愛德華王子島與新不倫瑞克省。它於1997年5月31號正式完成通車。這條雙線車道收費大橋長13公裡,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該橋的主體部分高出海面40米,並且為遊船提供了高達60米的通航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