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的進化之路:以科技賦能 勾勒綜合性企業藍圖

2021-01-17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在黑天鵝層出不窮的過去一年中,龍頭房企碧桂園行穩致遠。根據克而瑞發布的2020年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榜TOP200,碧桂園再度穩居行業龍頭,2020年全口徑銷售額達到7888億元。

不過,住宅開發已不再是碧桂園的唯一底色。面對多元化發展和行業周期變化的挑戰與不確定性,碧桂園堅持高質量發展,持之以恆地提升全周期綜合競爭力,趟出了一條獨具一格的科技發展道路。

碧桂園集團黨委書記、總裁莫斌在對外發布的「全競提升,立基百年」2021年新年致辭中提到,經過兩年多時間的不懈奮鬥,碧桂園高科技綜合性企業的發展藍圖已初現端倪:

建築機器人及智能產品逐步進入工地應用,千璽機器人餐廳火爆開業,萬畝無人化農場示範成果驚豔,碧優選也推出全新生活超市。新事業的蓬勃發展,為主業掛上了科技的風帆,助力集團駛入以科技創造美好生活的星辰大海!

革新建築業:從智慧工地到智能建造

近年來碧桂園積極應用裝配式建築,以工廠化生產部件取代現場建造,部件質量穩定、產品精度高;以機械化裝配取代手工砌築等手工作業,有效解決工程建設領域的「老大難」問題。

例如工廠化生產的鋁合金模板,精鍛可達到毫米級結構。其具有優質的穩定性、環保、高效,承載力強、施工質量好,拆模整體觀感好等優點;又例如全現澆外牆工藝,在施工圖設計階段,依據整體建築設計方案,進行深入的優化設計,通過鋁模及結構拉縫技術,實現全混凝土現澆外牆體系,對建築外門窗洞口、防水企口、滴水線、空調板、陽臺反坎、外立面線條等進行優化,並使主體結構一次澆築成型。

在裝配式建築的基礎上,隨著對智能製造、機器人領域的深入布局,碧桂園率先在業內運用「建築機器人+裝配式建造」模式探索建築業生產方式的變革,推動施工安全、工程質量、人才短缺、減少能耗和汙染等方面的全面提升。

碧桂園早在2018年7月就成立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後者進行建築機器人及相關智能施工設備、裝配式等的研發、生產與應用,同步實施系統化產業布局,以信息化、數位化、智能化為手段,致力於打造全周期的智慧建造體系。

截至2020年9月,博智林已遞交專利有效申請2500多項,其中已獲授權700多項,發明專利120多項,其餘的正在審查待授權中,在關鍵領域擁有一批自主核心技術。據博智林副總裁劉震透露,目前博智林在研發的建築機器人有50款,有4款已經實現商業化服務,租售給建築企業提供服務。

這些豐碩的研發成果得益於博智林對人才的高度重視。據悉,博智林從全球引進高科技人才、研發人員超過4000人。其中,博士和碩士佔比已經超過了20%,海歸人才超過160名,各領域的專家級人才超過220人。同時,博智林還與清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高校合作,積極引入外部科研力量、提升科研人員綜合實力。

投身機器人餐飲:帶來更高品質的用餐體驗

圍繞著創造美好生活產品的初衷,繼博智林之後,碧桂園又在2019年年初成立了千璽機器人集團。後者是一個以智能科技為核心驅動,致力於將更先進的科技、文化主張運用於多元化餐飲服務的創新型綜合性高科技企業。

千璽機器人集團整合碧桂園全集團農業資源研發自有中央廚房及農產品供應體系,全力打造中國領先的機器人餐廳連鎖品牌。截止2020年10月,該集團已申請700多項各類專利,自主研發機器人設備及軟體系統 80 多種,並獲得國內首家系統集成餐飲機器人CR認證。旗下產品涵蓋火鍋、中餐、快餐、煲仔飯、粉面等多個業態。

在去年新冠疫情最為嚴峻的2月, 許多餐飲企業暫停營業,尤其在湖北地區,配餐需求急迫。千璽機器人集團攜手碧桂園國強公益基金會, 第一時間向湖北捐贈兩批自主研發貨櫃煲仔飯機器人,單臺設備出餐效率每小時達120份,全程實現自動烹飪,提供24小時無接觸式免費熱餐服務, 為醫護人員的後勤需要提供了極大保障,助力打贏新冠疫情阻擊戰,充分體現了「黑科技」助力一線抗疫的產業成果。

截至到2020年10月,機器人餐廳有14家實體門店正式對外營業,超200餘臺各類餐飲機器人單機設備在北京、江西、陝西等10餘個省市的醫院、商業中心、景區、大學和政企單位實現運營。此外,該公司在東莞投資興建的60000平方米中央廚房也即將投產,食材供應能力每天可達180噸,能夠滿足1000家餐廳門店供應需求。

當前,基於自動化生產線,千璽機器人集團旗下的多款餐飲機器人設備已進入大規模量產階段。未來,該公司將加速在粵港澳大灣區的連鎖化機器人餐廳布局,並將向京津冀、長三角等重點區域拓展。

進軍現代農業:打造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

自2018年5月成立碧桂園農業以來,通過與地業主業和機器人產業的協同發展,碧桂園現代農業版塊逐步搭建了較為完善的產業鏈結構,其中包括前端研發,「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的中端生產組織,以碧優選社區門店為主體的終端銷售。目前,碧桂園農業已經形成了研發服務、智慧種業、現代農業科技園、海外大農業、社區生鮮門店等五大核心業務版塊。

在創始人楊國強的領導下,碧桂園早早意識到農業走科技化、智能化發展道路是大勢所趨。2020年3月,碧桂園農業以3億元的價格收購行業翹楚——華大農業80%股權,成為後者的控股股東,探索構建全產業鏈現代農業。碧桂園集團還聯手華大農業於武漢建「中國種穀」,推進中國種業發展。

華大農業業務範圍涵蓋動植物新品種培育、農業種植、農產品深加工以及微生態研究與應用等領域。據公開數據,華大農業掌握專利199件,刊發SCI文章66篇,並建立了「農業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基因組學農業部重點實驗室」,以及多個省市級重點實驗室,主持國家、省市級科研項目53個。

另一方面,碧桂園深耕規模化無人農場,助推農業生產力提升。2019年10月,碧桂園農業與北大荒集團建三江分公司籤署合作協議,宣布聯合國內外頭部農機製造、智能農機裝備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在黑龍江建三江打造超萬畝的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

一年之後,這一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啟動了首次農機無人駕駛作業集中演示。會上,有來自17家國內外頭部農機生產企業的44臺/件農機設備,在現場展示了農作物種植生產全流程無人化作業的場景,從耕整地、播種、插秧、噴藥、噴肥、收穫到運糧等進行農業生產全過程演示,總共20項生產環節全部無人化作業。

該示範項目也被業內專家評價為目前國內外針對主糧作物的規模最大、參加試驗示範的農機設備最多、作業環節項目最全、無人化技術最先進、農機田間作業無人化程度最高的一個無人化農場項目,也是迄今為止全球首個超萬畝的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

從傳統的房地產開發商到邁向高科技綜合性企業,碧桂園用實際行動證明,在大變局之下,企業唯有堅持高質量發展,以科技賦能,提升全周期生命力,才能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實現自我進化,創造社會價值。(王茜)

相關焦點

  • 碧桂園引領中國科技創新力量 全球最先進最完整系統化機器人餐廳落地
    屆時,科技將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引領力量,也是驅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在此背景下,一大批有責任、有格局、有擔當的企業,正在以科技創新賦能,引領著傳統行業的種種變革,碧桂園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說起碧桂園,可能更多的人對其「龍頭房企」的身份更為熟悉。但實際上,這家行走在轉型路上的公司,在高科技領域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 博碩光華「美師美課」——企業培訓體系的重構與進化賦能企業新發展
    外部環境的改變讓企業充滿著危機,企業更需要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及敏捷的應對能力。在不確定性的環境下,回歸到企業最底層的邏輯,人才才是企業的最核心的競爭力。企業培訓的核心是沉澱、傳承組織智慧,為企業的持續盈利性增長提供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傳統的企業培訓體系搭建的過程中,面臨著課程開發難、講師提升難等方面的問題,企業培訓需要從「師-課」雙體系開發與打造進行重構與進化,賦能企業新發展。
  • 創新企業數位化賦能平臺揭牌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成小珍 通訊員 葉豔梅)日前,聚智誠(東莞)科技有限公司和接點智能技術(東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聚智誠&接點公司)在東莞市松山湖正式開業,其傾力打造的創新企業數位化賦能平臺同時揭牌啟用。
  • 股市四海堂百科金融:科技賦能範圍與邊界延展
    由此,關於萬科與龍湖兩家龍頭企業,誰將先推進物業業務單獨上市的答案,要留在2021年,或者更遠的將來方能知曉。科技賦能範圍與邊境延展上市潮下,物業公司的外拓也按下加速鍵。據興業證券研報統計,截至10月30日,2020年物業管理板塊上市公司,已公告的針對物業管理效勞的收併購活動共有26起,觸及金額達19.36億元。
  • 黃欽調研工業企業運行情況:抓牢科技創新 賦能轉型升級 推動工業...
    5月11日,市委書記黃欽率市發展改革、科技、工信、財政、商務等部門負責人,深入經開區、錫山區、惠山區多家企業,調研我市工業企業運行情況。位於惠山區的富仕德高科特材製造是一家綜合性科技型研發企業,產品涉及「特種高新技術纖維」應用性開發研究,廣泛應用於航天航空、電子通訊、新能源、環保等領域。
  • 碧桂園創投戰略投資「新瑞鵬寵物醫療」 看好新興一代萌寵經濟
    碧桂園創投戰略投資「新瑞鵬寵物醫療」 看好新興一代萌寵經濟 2020-09-29 10:23:17 來源:中國證券網 作者:劉禮文
  • 科技創新人物 | 院士裴榮富:為國家勾勒找礦藍圖
    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礦床地質學家裴榮富為國家勾勒找礦藍圖——記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礦床地質學家裴榮富8月24日,裴榮富剛剛度過96歲生日。如今,這位九旬的老院士擔任我國「1∶100萬海陸成礦系列編圖」項目名譽顧問,通過總結海陸成礦演化的規律,勾勒著新一代找礦藍圖。「沒有野外就沒有地質」「沒有野外就沒有地質。」這是裴榮富一生從事科學研究的心得。1948年,清華大學畢業後,24歲的裴榮富成為中央地質調查所北平分所的一名實習技術員。
  • 《財富》世界500強揭榜,碧桂園榮登全球房企第一名
    但《財富》提出,在為中國公司的進步感到高興的同時,一個更迫切的問題也擺在眼前:中國公司如何從做大轉變到做強,提升全球競爭力,成為世界一流企業。這同樣是碧桂園在思考並已付諸行動的命題。早在2019年初,該公司便已將定位升級為「為全世界創造美好生活產品的高科技綜合性企業」,發展視野擴展至全球,對標超具競爭力的企業。
  • 2020「世界500強」企業榜單出爐 碧桂園、美的再登榜
    ,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的」)、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碧桂園」)雙雙再次上榜,成為佛山企業的翹楚。   值得注意的是,兩家企業表現「可圈可點」。碧桂園名次一舉躍升30名,排在第147位。另外,美的集團名次也微漲,位居今年「世界500強」企業的第307名。
  • 奇點資本:專注醫療及網際網路科技+,賦能企業價值創造
    我們的基金公司除了去發掘更優秀的項目之外,最核心的目標還是:為好項目賦能,陪著它跑更遠。" 為此,奇點資本從自身網際網路科技以及醫療產業基因出發,打造投資+投行式投後管理的模式,從各方面打造資本生態閉環聯盟,以資本能力賦能陪伴企業成長,幫助企業資產增值。
  • 碧桂園消失的外姓人
    或許因為前後對比帶來的落差太過巨大,被趕出停車場的劉森峰不無感慨: 作為曾經碧桂園的紅人,劉森峰的離開令人唏噓。 是否對在職員工負責與信任、如何對待離職員工,或許最能體現一家公司的格局。
  • 全球CEO夢創盛典解碼獨角獸成功基因,產業賦能進化創新
    他表示:「中國走了40年高速發展的路,接下來一定要靠科技創新,浦東也將圍繞科技成果轉化,實現更多的中國芯、藍天夢和創新藥的奇蹟,也期待在座的創業者與我們同行,給浦東的經濟、科技創新帶來更多的奇蹟!」 資商趨勢 洞悉2019把握創投風口趨勢 作為本次盛典的主辦方,一度天使創始合伙人曹清也以「進化創新」為題做了主旨分享。
  • 「綠色物業」增速下滑,攜手機器人碧桂園服務破局之路挑戰重重
    當前物業管理企業整體面臨同質化嚴重、區分度不大、競爭優勢不明顯的問題,碧桂園服務(06098.HK)作為物管行業的龍頭企業,理應抓住這一機會提高行業地位和行業佔有度,但它依然面臨很多挑戰。物業管理行業的集中度偏低,物管股集體下調帶來的是行業分化的加劇,市場對物管企業的估值更加理性和謹慎。
  • 創新企業數位化賦能平臺落地東莞松山湖
    南方網訊 近日,在東莞華南設計創新院支持下,聚智誠(東莞)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聚智誠」)和接點智能技術(東莞)有限公司(下稱「接點公司」)在東莞市松山湖正式開業,兩家企業攜手打造的創新企業數位化賦能平臺同時揭牌啟用。
  • 《解碼未來企業——論道零售企業數位化轉型創新與發展之路》報告...
    發布了《解碼未來企業——論道零售企業數位化轉型創新與發展之路》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通過分析零售企業數位化轉型之路上的挑戰,探討求解破解之道,從如何提升企業技術強度的角度,助力傳統線下零售及消費品企業進行數位化轉型,並實現持續創新與發展。
  • 錢緊一年 | 碧桂園 機器之心
    一手創辦碧桂園集團的楊國強也有一個夢想,對比起站在科技山巔的大佬們,楊主席的夢想樸實得多,沒有星辰大海,沒有衝上雲霄,他想造的是機器人。如今,能讓楊國強出席的活動不多了。即便是為數不多的集團管理會議、投資者見面會以及每年3月份的年度業績會,楊國強還是三句不離機器人。外界仍有個猜不透的謎:為什麼楊國強執著於「副業」機器人?
  • 科技賦能農業,綠色高質高效
    借入圍長三角一體化「一縣一業(特)」全產業鏈示範創建名單春風,全國三大優質糯稻主產區之一的鳳臺以基地建設為基礎,以科技賦能現代農業,推廣綠色種植方式和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開展種植全程託管、訂單收購、分級加工,構建現代化農業產業體系,做強鳳臺糯米產業,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深度實施。今年全縣30萬畝糯稻再獲豐收,總產量超20萬噸。
  • 數位技術賦能普惠金融,希伯倫科技加速業務轉型
    疫情影響下,數位技術的應用價值更加凸顯,社會數位化進程明顯加速,金融科技的力量已引起了各方重視。10月26日閉幕的外灘金融峰會上,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張文武認為,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特殊時代背景下,要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必須向科技創新要答案。誰能抓住金融科技創新的戰略制高點,誰就能成為這一歷史劇變中的先行軍、建設科技強國的擔當者和市場競爭中的領頭雁。
  • 西井科技COO章嶸:人工智慧,賦能港口變革
    論壇期間,明略科技聯合創始人姜平,虎博科技創始人兼CEO陳燁,深圳雲天勵飛副總裁 鄭文先,西井科技COO章嶸,科達科技首席科學家章勇,天堂矽谷管理合伙人蔡曉非,天壤城市大腦總裁彭伊莎,以及億歐公司副總裁由天宇等知名專家學者、行業龍頭企業、標杆初創企業與投資人嘉賓蒞臨大會發表主題演講。
  • 從高科技到產品力,碧桂園對「好房子」定義
    碧桂園的戶型池裡匯聚了幾千個標準化設計,幾乎每一個都經歷過二十多年的反覆推敲和市場考驗。100平方米左右的戶型,其他公司的產品一般只能做到3.5米的客廳,而碧桂園卻能做到6米的客廳面寬,主臥還能配單獨衛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