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癌風險增加與遺傳多樣性低有關

2020-12-05 中國江蘇網

(本欄目稿件來源:英國皇家學會官網 整編:本報記者 張夢然)

遺傳多樣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攜帶的遺傳信息的總和,一般指一個種群內,個體之間或不同個體的遺傳變異總和。這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物種的多樣性也就顯示了基因遺傳的多樣性。

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託馬斯·瑪德森及其同事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上發表文章稱,一直以來,遺傳多樣性對癌症發展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視了。他們的研究表明,低遺傳多樣性和近親繁殖,與人類和動物患癌症的風險增加有關。而遺傳多樣性與野生動物癌症之間的聯繫,還可能會進一步危害瀕危物種的生存,因此需要考慮癌症研究在保護生物學中的影響。

研究人員表示,進一步的研究對於闡明遺傳多樣性、近親繁殖和癌症的基礎至關重要。

相關焦點

  • 腰圍和壽命有關?研究顯示:腰圍超過1個數的人,患癌風險也增加
    只要看到食物黴變,就立刻扔掉,原以為自己已經將防癌措施做得很到位了,卻不知道腰圍太粗的人,患癌的風險也會有所增加。現在人肥胖的情況還是很常見的,畢竟現在的條件好了,一些美食是想吃就吃,控制不住吃多了,就會導致肥胖。在老一輩人看來,胖是福氣的象徵,但在健康角度來看,肥胖意味著存在很多健康隱患。肥胖之人體內的脂肪含量是很高的,內臟脂肪堆積太多,就可能會誘發很多疾病。
  • 這種激素提高了生育力,卻也增加了患癌風險
    這種激素提高了生育力,卻也增加了患癌風險 2020-07-15 15: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大腸癌盯上青年白領 「三高一低」飲食增加患癌風險
    大腸癌盯上青年白領 「三高一低」飲食增加患癌風險 原標題:   大腸癌盯上了年輕人,不良生活方式或成為致癌的罪魁禍首。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外賣的盛行,人們食譜中普遍存在「三高一低」的問題,即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和低纖維素。  孔大陸分析,現代人食用快餐會使紅肉等高脂食物攝入量不斷增加,蔬菜水果攝入量較少,缺乏有助於消化和分解脂肪的膳食纖維。
  • 真不是玩笑,這兩種血型患癌風險就是高!
    ,A血型的整體患癌風險是非A血型的1.12倍,即前者患癌風險增加了12%。 此外,還有研究結果表明A血型女性更易患癌。 與非A血型人群相比,A血型人群患癌風險的增加體現在: 胃癌(18%)、胰腺癌(23%)、乳腺癌(12%)、卵巢癌(16%)和鼻咽癌(17%)。 A血型人群患肝細胞癌的風險似乎更低。
  • 一張表了解你的患癌風險
    不少人第一次知道「腫瘤基因檢測」,是從好萊塢女星安吉麗娜•朱莉因檢出 BRCA1 基因突變,接受預防性乳腺切除以降低患癌風險開始的。2018年,歌手鄧紫棋發微博自曝家族有癌症病史,因此做了基因檢測,所幸測試結果是陰性。
  • 患癌只跟基因遺傳有關?日常這5大致癌因素讓人無從察覺,別忽視
    2、慢性病高血糖因素 根據目前的研究發現,高血糖又增加胰臟癌、食道癌、小腸癌、膀胱癌的風險。根據有關醫療機構的統計研究報告中指出,血糖升高每增加5.6mmol/L,就會增加14%患胰臟癌的機率。原因在於高血糖狀態下,血糖會損傷胰腺的細胞,而這種損傷可能導致,基因突變。
  • 「Science子刊」新發現:巴西人獨有的基因變異,會增加其患癌風險
    研究人員發現,當腫瘤抑制基因XAF1的一個變體與遺傳TP53-R337H突變結合會增加患癌的風險。這項研究結果在6月24日在線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雜誌上。遺傳了XAF1突變和TP53-R337H突變的個體比那些僅遺傳TP53-R337H突變的個體患癌症的風險更大。
  • 一人患癌5名親屬查出基因突變 專家:兩種婦科癌症有遺傳
    一人患癌,5名親屬竟查出基因突變 專家:乳腺癌、卵巢癌兩種婦科癌症有遺傳,男性也不能「逃脫」 華聲在線10月9日訊 61歲的朱女士患了卵巢癌,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進行了手術,並接受了基因檢測,被發現存在BRCA1突變。
  • 患癌只跟基因有關?外界哪些因素也會影響患癌機率?聽醫生怎麼說
    022、慢性病高血糖因素根據目前的研究發現,高血糖又增加胰臟癌、食道癌、小腸癌、膀胱癌的風險。根據有關醫療機構的統計研究報告中指出,血糖升高每增加5.6mmol/L,就會增加14%患胰臟癌的機率。最近又發現維生素D和肝癌的發生以及治療有關,尤其是近幾年,多國醫學界發現肝癌的發病跟血液中的維生素D含量關聯性,研究稱血液中有高濃度維生素D 的那群人,患肝癌的風險甚至可減少50%。
  • 個高的男性或易患癌!歐洲《腫瘤學年鑑》:每高10cm,風險升高8%
    17萬人、34年的隨訪數據,男性患癌風險比女性高出39%,而且高出的風險中竟然三成(35%)可由身高解釋。總的來說,在男女之間都存在身高越高患癌風險越高的情況,二者水平也基本一致。身高每高10cm,與男性癌症風險升高8%、女性風險升高10%有關。
  • 腹部贅肉增加患癌機率?40歲後,腰圍保持在多少才算標準?
    很多人都是說結婚之後長胖是「幸福肥」,但是你可能不知道,腰圍越大,患癌的機率也就越大,尤其是容易出現肝臟和腎臟等方面的疾病。根據統計腰圍要是超出正常的範圍11釐米,那癌症的風險就會增加13%,可以說是腰圍越粗,肥胖的機率也就越大,患癌的風險也就越高。除了癌症的風險會增加,腹部的贅肉要是過多,也是會引起其他方面的疾病的,一起來了解一下。
  • 生物多樣性下降增加暴發傳染病風險
    圖片來源:Patrick Landmann隨著人類不斷砍伐森林和建設更多基礎設施,生物多樣性正在減少,而這增加了諸如新冠肺炎之類疾病的流行風險。許多生態學家長期以來一直對上述觀點表示懷疑,但一項新研究揭示:隨著一些物種走向滅絕,另一些傾向於生存和繁衍的物種——例如老鼠和蝙蝠,更可能攜帶潛在的危險病原體,使其傳播到人類身上。
  • 遺傳多樣性影響人類身高和思維
    這一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研究首次回答了達爾文提出的遺傳多樣性有何益處的問題。  該研究由英國醫學研究委員會資助。研究人員分析了世界各地100多個健康和遺傳信息研究,包括來自城市和鄉村35萬多人的詳細信息。結果發現,更豐富的遺傳多樣性與增加個子高度有關,也與更好的認知技能以及更高的教育層次相關。其父母來自不同遺傳背景的人往往比其他人更高,並且具有更強的思維能力。
  • 癌症不傳染但可能會遺傳 「三早」提高患癌生存率
    血親人群的遺傳易感風險更高癌症不會傳染,但可能會遺傳。「腫瘤是一種多基因遺傳易感性疾病,往往存在家族聚集的現象。簡單的理解,就是腫瘤的發生發展或多或少與遺傳學因素有關。」易琳說,雖然當時輿論一片譁然,但此事引起了人們對癌症遺傳易感性的進一步關注。易琳說,目前常見的、研究比較清楚的實體腫瘤主要有遺傳性乳腺癌、遺傳性卵巢癌、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等。這類惡性腫瘤的發生往往與基因突變密切相關,如果導致腫瘤發生的致病突變發生在生殖細胞層面,那麼家族中獲得該突變的後代發生腫瘤的風險會遠遠高於正常人群。
  • 聯合國報告:生物多樣性持續喪失增加疾病傳播風險
    聯合國15日發布的一份有關生物多樣性的報告指出,全球最近10年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未能達成目標,環境持續惡化正在增加疾病從動物傳播給人類的風險。由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發布的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報告指出,全球在2010年擬定的20個原定於2020年實現的保護物種和生態環境的目標中,除6個「部分達成」外,其他均未達成。
  • 獨角鯨:北極的17萬隻奇葩生物,低基因多樣性帶來隱性瀕危風險
    與之相對,一個物種如果缺乏遺傳多樣性,則容易造成低存活率,因為這類物種更容易受到疾病和環境的影響。例如,如果種群中有一部分成員更容易感染某種針對基因缺陷的病毒,那麼,這種病毒只要爆發一次,就可能造成整個種群元氣大傷,甚至喪失繁衍的能力。
  • 「基因魔剪」安全性再遇挫折:編輯成功或意味增加患癌風險
    來自瑞典卡洛林斯卡研究所和劍橋諾華生物醫學研究院的兩個研究團隊分別將關注點投到了一處:CRISPR編輯成功或增加患癌風險。兩個團隊認為,CRISPR/Cas9基因編輯過程中造成的DNA雙鏈斷裂,會激活p53蛋白通路,引起人多能幹細胞的凋亡。反過來也就是說,經基因編輯後還能存活下來的細胞,通常存在p53功能缺陷。
  • 有這種基因突變,你一生將有90%機率患癌!
    一旦TP53基因發生突變,可能會增加你一生中罹患多種癌症的風險。 近日,賓夕法尼亞大學艾布拉姆森癌症中心研究團隊在《癌症研究》上發文,首次詳細介紹了低風險TP53突變的潛在影響
  • 遺傳多樣性:影響人類身高和思維
    請點擊標題下的 解碼醫學,關注我們吧。 英國一個研究團隊對各國人口基因的研究發現,得益於遺傳多樣性,人類進化得比祖先更聰明,並且身材更高了。這一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研究首次回答了達爾文提出的遺傳多樣性有何益處的問題。 該研究由英國醫學研究委員會資助。研究人員分析了世界各地100多個健康和遺傳信息研究,包括來自城市和鄉村35萬多人的詳細信息。
  • 秦艽的遺傳多樣性研究進展
    吳玉泓等[22]通過對秦艽藥用部位即根部表面的顏色、分枝以及橫切面的顯微鏡觀察發現青海、甘肅不同產地的秦艽具有差異,但推測可能和當地的土壤、氣候、海拔有關。由於自然種群中單基因控制的性狀較少,因此,通常情況下選擇由多基因決定的數量性狀來研究種群的遺傳多樣性。李冬華[23]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對120份秦艽樣品的33個性狀進行分析,認為黃管秦艽G. officinalis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