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報記者 林寶珍
父親眼睛有斜視問題,兒子居然也成了斜視;母親近視而且還伴有散光,女兒也跟著近視和散光,甚至連近視的度數都一樣……越來越多的孩子在學齡前就發現了眼睛屈光不正等問題。很多家長詢問,近視等視力問題到底會不會遺傳呢?該如何預防?
東南眼科醫院小兒眼科主任夏江勝副主任醫師介紹,如果父母視力不好,孩子的確較容易患近視、散光等問題,家長要多一個心眼,發現孩子喜歡眯眼睛,看電視喜歡往前湊,有鬥雞眼等情況,就要及早帶孩子到醫院檢查。兒童9歲前是矯正屈光不正的最佳時期。
父母散光斜視,兒子也散光斜視
福州倉山區的陳先生眼睛有散光,並伴有比較明顯的斜視,因為小時候家長不重視,他的眼睛一直沒有治療,直到長大後,自己意識到不便時,已經錯過了治療時機。為此,陳先生到現在還遺憾萬分。聽說視力問題會遺傳,從確定妻子懷孕起,他就很擔心,生怕孩子將來跟自己一樣也有散光、斜視。
而陳先生的兒子小龍出生後不久就表現出「鬥雞眼」。如今孩子已經五歲了,看東西喜歡眯眼睛,看電視一直往前湊。有自己的「前車之鑑」,陳先生趕緊帶兒子到東南眼科醫院檢查。
檢查結果表明,小龍的散光度數還比較高,左眼散光150度,右眼達到了400度。而且,由於左右眼視力不均衡,孩子習慣了用左眼來做主要觀察眼,右眼已經出現了廢用性斜視問題。醫生建議配鏡矯正,並定期到醫院做強化訓練。
父母視力不好,會遺傳嗎?
像陳先生這樣,自己視力不好,孩子小時候視力就差的例子很多。那麼,近視、弱視、斜視、散光等視力問題到底會不會遺傳呢?
對此,東南眼科醫院小兒眼科夏江勝主任表示,高度近視、遠視、散光屬於多基因遺傳,遺傳因素僅提供了眼發病的可能性,而環境條件則決定眼病發生的事實,這在高度近視家庭當中更為明顯。一般來說,在兒童時期視力就有問題的孩子,父母視力也較差。比如,如果父母都是從年齡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戴近視眼鏡,那麼孩子出現近視的機率與常人相比要高出很多;如果父親或母親在比較小的時候就是弱視,那麼孩子有弱視的機率也是常人的2倍以上。由於引起斜視、弱視的高度近視、遠視有遺傳性,所以很多孩子在較小的時候就表現出來。
因此,家長要重視孩子的視力檢查,建議在孩子兩三歲時到醫院做一次正規的檢查,入幼兒園後,應每學期進行一次體檢。此外,家長應教會孩子從小識別視力表,一般來說,三四歲的孩子,已經可以通過視力表來確診是否存在視力異常。如果在學齡前發現孩子有斜弱視,通過及時且正確治療,通常都是可以治癒的。
有些家長擔心,孩子年紀太小,眼科檢查很難查出眼睛問題。對此,夏江勝主任說,專業的眼科醫院具備一整套完善的兒童視力、視功能、屈光狀態、斜弱視的檢查設備,即使是3歲的幼兒,接受全面的眼部檢查也並非難事。
夏江勝主任還提醒,3~5歲是兒童視力發育敏感期,如果有斜視等較嚴重的視力問題,需要早治療,而弱視、散光的治療,需要孩子的配合與堅持,一般認為學齡前治療效果比較好。
□眼科科普
什麼是斜視?
斜視是指眼位不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鬥眼」或「白眼」,從外觀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兩眼不協調:一眼向前看,另一眼向側看。久而久之,會令斜視的一邊造成弱視。另外,由於雙眼不是一起看東西,看到的東西沒有立體感,空間判斷力會受到影響,如接桌球、投籃球不準確,看3D電影沒有空間效果,走路容易跌倒。長大以後有精細作業要求的行業不能從事,比如用到顯微鏡的衛生行業,需要望遠鏡的國防科技行業。所以,斜視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兒童治療斜視,首先是針對弱視,要儘快建立良好的單眼視力,比如戴眼鏡、戴眼罩遮蓋、視覺訓練等。
其次是手術治療,通過手術放鬆(減弱)或縮短(增強)一眼或兩眼的眼外肌中的一條或多條肌肉,讓雙眼視軸平行,促進建立立體視覺。
斜視治療的年齡越小,治療效果越好。斜視手術不僅為了矯正眼位、改善外觀,更重要的是建立雙眼視功能。手術時機以學齡前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