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走在大街上,很容易就能夠看見有一些年齡不大的孩子,就已經早早地戴上了眼鏡,似乎在早前發生在孩子們身上的近視,並不如當下這麼普遍。
於是很多人把孩子近視的原因歸結於手機、電視等電子產品的普及,那麼毀掉孩子視力的元兇,是否真的是這些電子產品呢?其實答案並不盡然。
調查統計顯示,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明顯增加,專家:預防是關鍵
在2020年8月27日,教育部對外公布了對我國一共九個省份,包括14532名中小學學生,進行的一項近視率調查的數據統計結果。
在統計結果中顯示,相較於2019年年底的數據統計而言,截至2020年上半年我國兒童青少年的近視率增加了11.7%。其中小學生的近視率增加幅度最高,增加幅度已經達到了15.2%。
這一調查數據統計發布後,引發了全民的關注,在近視率越發低齡化的當下,近視已然成了困擾孩子成長的重要問題之一。對此專家們呼籲:相比較於兒童近視後,所進行的視力矯正或者是積極治療,提前預防才是應對近視率低齡化的關鍵所在。
與此同時,專家們也指出在大多數家庭中,父母對於孩子近視的問題存在著較大的誤區,有些父母單純地以為只要避免孩子接觸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就可以改善孩子的視力,而事實上影響孩子視力的主要因素,並非是簡單的與電子產品的接觸。
常態環境中,毀掉孩子視力的元兇並非手機電視,而是這四種因素
一、先天條件,父母遺傳的基因
關於父母近視是否會遺傳給孩子的討論,一直都有事實上近視確實與遺傳有一定的關係,近視本身屬於是一種多基因易感疾病,研究表明,近視的遺傳度大概在百分之50到90%的範圍內,可見其影響之大。
在表觀遺傳學中發現近視或改變基因表達,也就是說即便父母早前沒有近視基因,但是因為後天患了近視,那麼他們身上也有可能會由此出現近視的基因表達,進而影響到孩子的視力。
二、不正確的用眼姿勢,近距離用眼
近距離用眼是在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用眼習慣,不管是玩手機還是看書,如果近距離用眼時間過長的話,那麼都容易出現視力疲勞的情況,時間長了,孩子的眼睛得不到放鬆也就成了破壞孩子視力的誘因。
三、不良生活習慣,戶外活動少
有研究表明,如果孩子們在兒童時期在強光下活動的時間增加,那麼他們患上近視的概率就會有所降低。但是時下孩子們身上,卻普遍存在著戶外活動缺乏的情況,這也使其成了誘發孩子近視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不利於視力的生活環境
比如說長期處於嘈雜的環境之中,有研究表明,如果室內聲音的分貝在90分貝以上,孩子眼底的視網膜,對於光的敏感性會有明顯地減弱,進而導致進食的程度增加。
比如說有的父母有夜晚開小夜燈的習慣,有研究表明,在幼兒時期使用小夜燈的孩子患上近視的比例顯著提高。
保護兒童視力健康,做好預防措施是關鍵,家長們應該怎麼做呢?
1)「多外出」
家長們每天應該儘量保證孩子,在戶外陽光下活動兩個小時左右。甚至於有專家認為,在戶外活動中,戶外的環境要遠比進行的運動類型更加重要,也就是說,哪怕孩子沒有進行體育鍛鍊,只是身處於戶外環境之中,也會對視力的保護有所幫助。
2)「遠距離」
不管孩子是在做什麼?家長們都應該注意提醒孩子,養成健康的用眼習慣,避免眼睛與所關注物體的距離過短,同時在用眼時間以及用眼姿勢等方面,也應該有所重視和調整。
3)「重營養」
在孩子的視力發育期,營養成分的攝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不管是微量元素還是營養物質,只有孩子從攝入的食物中獲得充足的營養補充,那麼他們的視力發育才會更加有保障。
家長們在近視的預防上要多下功夫,只有這樣才更加能夠對孩子的視力發展有所保護,近視也不僅僅只會為孩子的生活帶來不便,隨著近視度數的增高,孩子患眼病的概率也會有所提升。
討論話題:大家對於孩子近視預防方面,有哪些好的經驗分享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和大家分享您的觀點和看法
(文中配圖全部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