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福林媽咪
很多孩子們都是在晚上加班寫作業的,爸爸媽媽怕孩子長期在黑暗環境下寫作業會近視,就會不惜重金的買護眼檯燈。LED燈以其省電、環保、照明效果遠高於普通白熾燈的優勢,成為爸媽們的首選。
可是,所有的LED燈都是如廣告宣傳的那樣好嗎?這就值得我們探討了。
我們都知道LED燈都存在頻閃的問題,頻閃頻率越大,對眼睛的傷害就越大。
其實,頻閃現象無處不在,比如客廳裡的電視機,書房裡的電腦,以及我們人手一個的智慧型手機,還有其他一些電子產品。頻閃,給我們人體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圖像跳動、不穩定,它會給人眼造成一定的傷害。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人眼看長時間電子屏幕,就會出現發酸、發澀的現象的原因。
那有的爸爸媽媽就要說了,我們買的可是好的LED燈,那就不存在頻閃的問題了吧。事實上,絕對意義上的無頻閃實際上是不存在,好的LED燈的頻閃也存在,只是他的頻閃較低,對孩子眼睛的傷害較小。
之前新聞上有對兩款不同LED燈進行實驗的報導。實驗顯示,兩臺外觀幾近相同的LED燈,在專業測試儀器下,頻閃程度是相差極大的。好的LED燈,波形平緩,頻閃近乎於零,而劣質的LED燈,波形起伏很大,也就是說頻閃很嚴重。
可能爸爸媽媽們又有疑問:這專業測試儀器是能測出來,可我們平時去給孩子買燈的時候,也沒有專業儀器,那怎麼來判斷燈的頻閃問題?這裡,我給您支上一招。
手機想必是爸爸媽媽隨身攜帶的,在給寶寶挑選LED燈時,只要拿出手機,並打開手機照相功能,將手機攝像頭對準檯燈上點亮的燈泡,就可簡單分出優劣。優質的LED燈泡的頻閃很低,在手機鏡頭和肉眼觀察下,差別不大。而劣質的LED燈泡,頻閃會很高,它在手機鏡頭下的直觀展示就是出現頻繁波動的線條,這與我們平時拍電視屏幕時出現的線條是一樣的東西。
專業人士介紹,一個LED燈質量好壞的關鍵,在於LED燈泡內部是否裝有恆流晶片,來有效降低燈泡的頻閃。這也使得裝有恆流晶片的燈泡會別的普通燈泡要貴。
除了考慮頻閃這一關鍵性因素,爸爸媽媽也可以通過其他方面來選擇合適寶寶的檯燈。
1、 燈光顏色
孩子伏案寫作業,並不是越白烈的光越好,那樣書本對光的反射,反而會刺激到眼睛。這也是我們平時要求孩子不要在強日光下看書的原因。所以,燈光以偏黃色柔和為最佳選擇。
2、 照明面積
明亮的大環境,在孩子寫作業時,才會保護孩子眼睛。因此,檯燈的照明面積和發光的均勻程度也會影響孩子眼睛的視力。爸爸媽媽要選擇那些照明面積大、發光均勻、沒有炫光和陰影的優質檯燈。
3、 看色溫值
色溫的高低決定了燈光的柔和度,這也是爸爸媽媽選擇偏黃色柔和燈光可以參考的數值。材料顯示,一般色溫值在4500k到5200k之間的色溫值是中學生及以上年齡的人合適用的,而4000k到4500k之間的色溫值是適合兒童使用的檯燈色溫值,因為這種光線較為偏紅色,也更加柔和。
4、看燈外觀
所謂「一分價錢,一分貨」,檯燈外觀粗糙、價格便宜,廠家自然在製作上也不會下成本。爸爸媽媽要結合檯燈外觀,仔細檢查檯燈的合格證、質量檢測號碼以及其他的認證證書。
保護寶寶視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爸爸媽媽做好每一步,都會對寶寶的認真負責。爸爸媽媽可不要因為一時的貪圖便宜而影響到寶寶視力,要儘量選擇大品牌才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