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的「SELF格致論道」講壇上曾被人提出一個議題:我們如何評價創業科學家的成就,用收入產值、產業服務還是革新?
一位學者回答:「如果科學家在這個過程中能創造理論體系,產生新的思維,用科學研究改變世界,讓世界變得更好——我想這大概就是一個科學家創業的時候,瞄準的更加高一點的目標。」
華熙生物首席科學家郭學平在玻尿酸領域所取得的科技成果,從某種意義上說,所呈現出的正是這樣一種價值取向——不僅改變了行業的世界格局,開闢了透明質酸發酵新時代,而且在醫藥、護膚品等諸多應用領域內廣泛地惠及大眾階層。
也許沒有哪個時代如今天這樣,科學和實業在空前的結合。作為創業科學家,郭學平更多的需要把握科技與商業的關係。
「剛剛從大學裡研究生畢業時,還是比較純粹的做研發、做科研,開發一個產品可能要用八年時間。現在要站在一個上市公司的發展角度做科研管理,按照一個嚴謹、科學的管理流程,從戰略方向把握項目的研發。」
「隨著公司發展越來越大,現在做項目要長短結合,短的項目像化妝品,我們一年新品就可以推幾百個,上市的也得接近100個。」
商業需要速度,科研需要時間,這就需要一個強大的科研團隊力量。
2018年12月,在郭學平主導下,中國化妝品研發領域中最有影響力的專家之一李慧良加入華熙生物並擔任公司首席技術官。
此外,公司還與清華大學、江南大學、山東大學、天津科技大學,美國哈佛大學、加州理工大學等國內外高校和科研機構,在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皮膚健康、腸道菌群、組織工程應用技術等方面展開合作,對透明質酸等生物活性物質進行功效機制研究。
在郭學平的培養和指導下,數百位不同領域的研發人員具備一定水平後,可以用自己名字或者代號來命名研發工作室,專研一個領域。
雖然他對團隊成員極少疾言厲色批評,但據說下屬們都很怕他。
「郭總對我們的要求很嚴格,研發及項目開展過程中出現什麼問題,研發人員沒有發現,但是在郭總眼裡,這樣簡單的問題都發現不了,把路子走彎了,不可理解。」
「他很聰明,記憶力特別好,我們也不敢馬虎,不然他問你什麼事情你都不知道。」一位團隊成員說。
作為華熙生物的首席科學家,嚴謹、理性滲透在郭學平的性格中,在他看來,這種嚴格更多的是對一個生物技術企業試錯成本的「零容忍」。
「無論是做研發、做管理,判斷力首先是最主要的。如果有100種選擇,試錯99種,最後一種才試出來,傻子也會幹。你還沒試到99種的時候,企業就垮了,根本不給你試錯的機會。」
對企業,對消費者,對自己的科研,郭學平一直有著強烈的使命感。責任在肩,遇到工作壓力的時候,他更看重的是儘量自我消化,讓團隊輕裝上陣。而對於玻尿酸的研發工作,郭學平做到了異乎尋常的執著,幾十年如一日的扎進各種實驗當中,不斷地嘗試各種方法,並樂在其中。
郭學平的同事告訴記者,上世紀九十年代,郭學平花費一萬多元購置了一臺電腦。當時他的工資不過幾百元,而那個年代查閱一次國外科研文獻也許就要花掉一個月工資。
這樣一種無法以商業邏輯定義的行為,發生在理性嚴謹的郭學平身上並不違和,甚至有幾分浪漫色彩。
在他看來,財富定義的是個人的價值,跟物質生活關係不是太大。他笑言:「我現在還有點血糖高,吃飯不能吃飽,一天最多吃一頓飽飯,現在住我愛人學校的房子,也挺好。」
個人的奮鬥離不開歷史的進程,企業的發展同樣能照見時代的側影。未來經濟形勢下,華熙生物這個處於行業頂端的獨角獸企業也許仍要面臨曲折的商業和資本考量,但郭學平博士始終認為,一個企業「只有不斷地進行科技創新、研發創新,才能在行業內長久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