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
不斷學習是立身之本。1998年,我從技校畢業參加工作後,發現學校裡學的東西在實際工作中遠遠不夠用。我的師傅是一個從事電力工作十多年的老同志,他總是跟我們說,「咱們這個工作與無影無形的電打交道,稍有不慎後果不堪設想,不學習就別幹了。」從那時候起,我只要一有時間,就埋頭研究各種輸電線路的參考書和塔形金具的圖紙。從門形塔到酒杯塔,從單回線路到同塔雙回,哪種塔形應該怎樣攀爬,都慢慢地學懂吃透了。
知識太重要了。我是技校畢業,後來又考了本科學歷。我現在的工作離不開高等數學。在工作現場、在創新工作室,同事們身穿沾著泥巴的工作服,進行著各種數據演算。即使有著博士學歷的新員工,上班的第一件事也是學習,因為特高壓的很多新知識和技術在大學裡是學不到的。
提升技能是立業之本。讓我從幕後走向臺前的是2011年中央電視臺現場直播我帶電作業,這讓很多人知道了我的名字。這次是世界首次±660千伏直流帶電作業。我們單位有很多人能夠擔綱這次工作,為什麼最終選中了我?我們領導給我這樣的解釋:一是心理素質過關;二是體能方面過關;但最重要的一點是技能過關。
技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就的。在各種帶電作業的訓練中,我們每天都要在高達40米的鐵塔上至少爬四個來回。有時到了晚上,累得手抽筋、腳出血,但第二天還是得咬緊牙關繼續訓練。我知道,每一次流汗,我的技能水平都會上一個臺階。
堅持不懈是成功之路。我是全國勞動模範,我個人認為,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就是堅持,就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2001年我開始從事帶電作業,現在我還是在一線幹著帶電作業,這是我的本職工作。
帶電作業最怕冬天和夏天,但就是這兩個季節作業多,因為這是用電負荷最大的時候,也是線路最容易出問題的時候。大熱天,我有過兩次很嚴重的中暑反映。高溫天氣帶電作業很容易中暑。中暑後先是頭暈、四肢無力,接著就是嗓子眼兒發鹹。一瓶水一口氣咽下去,汗出的比那瓶水還多,順著衣服流到鞋子裡,一走就譁啦譁啦響。夏天帶電作業也是全封閉的,就像蒸桑拿,一蒸就是4、5個小時。下塔後,整個人都虛脫了。到了冬天,再冷的天,我能穿的最厚的衣服就是羽絨坎肩,因為胳膊不能穿太厚,以免影響作業。外面裹上工作服,在50米高的風口處,感覺就像沒穿什麼衣服。這時候,除了咬著牙幹完活是沒有別的選擇的。
10多年間,我盡了自己的努力,也得到了別人的信任、認可。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
(作者王進,中共十九大代表、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檢修公司帶電作業班副班長。本報記者潘旭濤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