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認識到這一點的人,才是最有同理心的人

2021-01-08 小馮健康

「現在對自己不滿的是做不了自己想做的,或者做出來的事不能讓自己滿意。好像要和別人比能讓我覺得我很好。」

「發現很多事都很喜歡跟別人比較,哪怕是一點點小事。例如考四級,別人說你好厲害呀,考了590,我一聽感覺是差一點點,因為班上去年有個600多的,其實根本不知道590是代表什麼意思,後來知道這也算是很不錯了。但又想,如果我更努力地複習,就可以比別人高了。」

每個人都有完美的期望,但也需要明了每個人都是不可能達到盡善盡美的。如果我們都按完美的人的標準來給自己打分,我們都是「殘次品」了,所以按照這樣的推論,來訪者沒達到這樣的標準,當然是「一團槽」了,可是他們真的是一團糟嗎?

相信很多人都喜歡成為「第一」。說實話,「第一」太極端,註定只是少數人在少數機會下才有可能得到的,我們為什麼總會極端地要求自己成為第一?滿足是心底開出來的花朵,當滿足之花盛開的時候,請留給它一個怒放的空間。生活中,很多人都渴求完美,但完美是一個幾乎不可能達到的高度。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事情比第一更重要。

「錯誤」和「失敗」是人生的一部分。真有什麼「錯誤」或「失敗」只能說明:第一,我們正在努力;第二,我們需要再努力。追求完美的抑鬱者在思考他們所做事情的時候容易絕對化,也經常以災難性的方式思考問題,一件小事、一個小錯誤的後果往往被誇大到無以復加的程度,足以讓他們感到大禍臨頭。當這種災難性的預期模糊的時候,甚至更為可怕:「假如我做得不夠好的話,我的生活將會陷入悲慘的境地。」「假如我這次考不好的話,高考就完了,這輩子就完了。」……

除了這種悲慘的感覺之外,你或許認為自己夠不上優秀,那麼你看到的悲慘究竟是怎樣的呢?事情到底變得有多壞呢?是什麼事件才會導致最後的災難呢?你或許很清楚:這件事情不會造成這麼災難性的後果,你顯然在小題大做。

完美主義者往往有兩個極端:一是如果我某一點不好,我就是不好的;二是如果我某一點好,我就應該比所有人都好。完美主義者往往有兩個極端:一是如果我某一點不好,我就是不好的;二是如果我某一點好,我就應該比所有人都好。

抑鬱者做了一個「完美」的假設:因為我做的事情的結果直接反映了我的能力,而我的能力水平決定了我作為一個人所具有的價值,即我的能力越強,我的自我價值感越高,所以我做的事情的結果反映了我的個人價值。翻譯成一般用語是:我做得好(或是我做得比別人好)說明我很有能力,所以我好;我做得不好(或是我做得比別人差),表示我沒有能力,所以我不好。結論是:我做得是否好決定了我好還是壞。

長者問孩子:「如果世上的好人都是紅色的,壞人都是黑色的,那你會是什麼顏色的呢?」孩子歪著頭仔細想了好長時間,然後答道:「我可以是花色的嗎?」

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花色的,是複雜的多面體,既好又不好,這是我們的本性。

人從來都不完美,但每個人都可以是完整的。我們頭腦中都有一個自我的幻象,這個幻象完美無缺,無所不能,可以掌控一切。這個幻象不僅讓自己看上去是完美的,而且還把父母、朋友、戀人、夫妻以及一切關係和社會都看成是完美的。但是,現實是不完美的。而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或困難時,真實的自我與頭腦中的幻象就會產生巨大的落差,這個落差使我們感覺不再完整,所以,追求完美是抑鬱的根源。

越是追求完美,就越是砍掉了自己的一部分,變得不再完整,支離破碎,因此產生痛苦。人不是神或佛,人只能做人能做的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個人只有認識到自己的局限,才能成為真正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強大的人,一個有幸福感的人。承認不完美,承認人能力的有限,才會對他人的不完美產生同理心、同情心,才會有愛。

相關焦點

  • 沒有同理心的人是什麼樣的,參考這位女明星
    首先聲明,非黑非粉,每個人都有優秀和不足的地方,客觀分析,請勿過度解讀。先從出自這位女星的名言「憑什麼讓別人了解你的辛苦」講起。再比一例,考生在高考前焦慮萬分,希望得到家長和老師的支持時,父母來句「憑什麼你就得獲得別人的支持,哪個孩子高考不焦慮不辛苦」,能給到考生更多力量嗎?你還會覺得對方活得通透嗎?只能一句話形容,這是個不太有同理心的人。以上兩個例子,可能很多人可能都會破口大罵,這是什麼老公什麼父母?而在這視頻裡,大家拍手叫好的原因,是以為這句話是她對她自己說的。
  • 什麼才是真正的同理心?看完你就明白了
    有一次,在針對新型電冰箱 進行頭腦風暴的會議時,穆爾問了一個簡單的問題:「我們難道不能設計一種讓有關節炎的人也能輕易打開的門?」上司看著她,不以為然地說:「我們不為那些人設計。」穆爾很生氣。什麼叫做「那些人」?她被上司的話一激,決定採取行動,而她的做法將成為20世紀最激進的同理心實驗之一。她將親身體會成為85歲老太婆是什麼樣子。
  • 情商的關鍵是同理心,那同理心的本質是什麼?
    這麼去一對比的話,我們似乎可以把他們的區別歸結為以自我為中心為主,還是能夠同時照顧到別人心中的感受。不過當然這樣去歸納有點模糊,我們更喜歡用一個詞去形容,那就是——同理心。同理心在情商修煉中放在了第一位,同時在博弈論,親密關係相處秘訣等等方面,都佔據了很大的比重。
  • 人與動物的同理心,動物是否和人類一樣,相互理解思考?
    今天我們常用一個詞,同理心,指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站在對方立場思考,將心比心。其實,早在達爾文的第二部重要的著作《人類的由來及性選擇》就提出了人與動物同理心的概念,指的是人不僅與動物有相似的解剖特點,而且有相同的心理特徵,以此來證明人是起源於動物。人與動物心理的同質與異質當然,人與動物的同理心是有很大差異的。比如,人的同理心包括幾個內容。
  • 是「同理心」高的表現
    昨天在工作上面遇到了一點問題,回家之後心情狀態不太好,令我感到意外的是:我的孩子竟然察覺到我心情不好因此她很自覺的把一向不喜歡的作業寫完了並且試圖哄我開心。現在想想孩子之前看到我們之前狀態不好的時候她就會變得不一樣,簡單的來說就是:孩子懂得"看臉色行事"。
  • 願每個人都能找到內心的「北極星」
    秉承著「沒有壞學生,只有差老師」的理念,奈娜包容了孩子們的頑劣叛逆,引導每個人發現自己的長處所在,努力重燃他們對學習的熱情。她用一碗很有料的「雞湯」,使他們懂得寒門出身不是墮落的藉口,只有出色的成績才是對上流社會最有力的反擊。最終,師生協力譜寫逆襲奇蹟。老師奈娜和9F班都是天生被有色目光看待的弱勢群體,生活中遭遇著種種不公平對待。
  • 開除隔離期員工,沒有同理心的公司讓人害怕
    視頻來源:一手video據報導,瀋陽的小劉被公司派到外省出差,回來後,社區告知需隔離十四天,於是他向公司報告,但第二天公司要求小劉三天內到崗。因需要隔離,小劉沒能如期到崗,隨後公司通知其已被開除,理由是曠工3日。目前,小劉準備申請勞動仲裁。
  • 人窮不可怕,心窮才可怕,遠離那些最不可深交的人
    文/北叔 常言道,人窮不可怕,心窮才可怕。 生活中,難免會遇到這樣的人,寧可各種佔別人便宜,也不願讓自己吃一點虧; 覺得別人給自己幫助都是理所應當,而自己卻從來不捨得為別人付出一點點;總是盯著自己沒有的東西,一昧抱怨命運的不公。
  • 鏡像神經元 | 我們與生俱來的「同理心」
    創立於1997年,全球規模最大且最權威的情商發展組織。你知道嗎?其實人們天生就具備「同理心」。首席神經學家馬可·亞科博尼(Marco Iacoboni)發現,在我們的大腦中,有一種腦細胞可以「反射」我們從他人那裡感知到的東西。這一發現可謂是關於同理心的生物學基礎,也是理解「社會大腦」的關鍵。
  • 都怪你,讓我們輸了!抓住時機培養孩子同理心
    「同理心」是多麼基本的處事心態?可是現在的人往往會缺乏同理心。這是為什麼?學校、書本並不會教孩子同理心。所以這需要我們家長在生活中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讓孩子為他人著想。#同理心#我考慮到距離比較近,打的不划算,就選擇去坐公交車。我家閨女還小,可能只有5個多月,所以我是推著推車去的。都說一孕傻三年,我感覺我就是。我忘記了推推車很不方便!公交車來了,我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上去。雖說路途近也不妨礙意外的發生。公交車突然急剎,我又是站著的。可想而知,有多危險。我撞到了一位男士。我連忙道歉,但是對方還是很憤怒。「對不起,對不起!」「帶著孩子還坐公交車!
  • 「我難受孩子也無動於衷」,學會3個步驟,科學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文 | 林竹媽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全文字數:約2190字閱讀時長:約7分鐘每個人生來都有一顆溫暖的心,有些人之所以冷漠並不是因為他們生來如此,而是受到了外界環境的影響。決定了一個人是否能夠尊重和理解別人的關鍵就是這個人是否具有同理心,尊重他人的人也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和理解。
  • 蔡康永:每個愛劈腿的人 心裏面都有一個洞
    一 生死  「不戀愛,會死嗎?不會……但,如果戀愛,就會活過來。」  「我們都一定會死,這沒什麼好掙扎的。比較值得掙扎的,是我們活著的時候,到底有沒有品嘗到活著的滋味。」蔡康永說。在他眼中,吸血鬼啦,狼人啦,巫師啦什麼的,都是強悍又巧妙的族類,我們凡人和他們相比,顯得很脆弱。
  • 職場教育達人進化論-同理心在職業升遷中都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職場教育達人進化論-同理心】每個人都要經歷從職場小白到職場精英的蛻變過程!人在職場,想要不斷進化,這1個特質值得你去刻意練習:同理心同理心在每個人的職業升遷中都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不是麼?!當你有了前這個特質後,你能大大增加在職場中打贏大仗、小仗的概率,但並不意味著你必然能取得關鍵結果,贏得關鍵勝利。不得不承認,有時候,勝利還需要靠一丟丟運氣。
  • 每個人都是星星,暗一點也沒關係
    2 銀河便利店在販賣星球 我用身上所有的浪漫 買下一顆流星 在你趴在夜裡發呆的時候 朝著你的眼睛 發射 星光熠熠 我沉入你心底的海洋 被魚群環繞著 我望向你的心臟 我看到了太陽 3人們總是喜歡用如果 去勾勒一些莫須有的奇蹟 可大部分如果都不可兌現 不過是從希望到絕望的 一個緩衝地帶 4 每個人都是星星
  • 同理心和成長性思維重構微軟
    (原標題:同理心和成長性思維重構微軟)作為全球最大和最成功的技術企業之一,微軟公司自1975年創建以來,先後經歷比爾·蓋茨、史蒂夫·鮑爾默、薩提亞·納德拉三位掌門人,今天的微軟佔據全球最大軟體市場份額。
  • 每個人的心都是一張世界地圖
    瑪麗亞說:「每個人的心都是一張世界地圖,聽過嗎?」 「我不明白你的意思。」喬治老實承認。 「我看過一張中世紀的地圖。在這張地圖上,世界呈圓盤狀,耶路撒冷在圓盤的中心。羅馬比整個非洲都大,美國自然更是找不到了。心就是這類地圖,人總是把自我放在地圖的中心,其他的一切都無法與之相比。
  • 美國作家喬治·桑德斯:改了20遍的作品往往更具社會性與同理心
    這不只是一本教人如何寫作的書:其中還有一些心得,關乎如何度過一生以及小說如何有益於我們成為一個更親和、更有同理心的人。寫這本書令我認識到,當你在閱讀和分析某個故事時,你真的會鼓勵自己說,聯結是可能的,哪怕這個人看起來像是我的敵人,也——或許,並非總是——有讓情勢略微緩和的辦法。聯結的存在讓我的自信心稍稍增強了一點。直到它消失,然後你就身處2020年的美國了。你寫到了修訂的種種優點,並指出緩慢、漸進的過程對於講出良好而真切的故事是至關重要的。
  • 同理心和共情能力很強的星座,別人的苦難,他們似乎能感同身受
    好像別人的遭遇,別人的痛苦,他們也能感同身受一般主筆:Miya同理心和共情能力強的一類人,總是容易心軟的一類人,看到別人吃苦受罪的時候,他們仿佛能夠感同身受一般,好像那個遭受磨難的人是自己一樣,哪幾個星座是這類人呢?
  • 左腦與右腦相結合 才是一個溫暖而有智慧的人
    如果要問起《歡樂頌》中最完美的角色是誰,那一定非安迪莫屬了。>右腦區更發達的人則更情感細膩,能夠捕捉到外在細微的信息變化。,急於讓安迪面對精神問題,過於理性缺乏同理心,最終失去愛情......由此可見,只有將左腦優勢與右腦優勢相結合,才是一個溫暖而有智慧的人。
  • 菁英校長的同理心教育
    但我花了一輩子所了解到的恰好相反。經驗告訴我,做決策和設定目標時,同理心是不可或缺的因素。我們必須透過同理心,檢視行動是否適當,除了數據,我們還必須深入了解每一個人的情況,做出來的決定才能有益於所有人。以同理心來領導,不只適用於學術界,對任何領域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