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6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大會,基本敲定了11項關於爬行類動物的保護級別變更。以中美洲、墨西哥、尤卡坦為代表的刺尾鬣蜥屬(Ctenosaura)將正式進入CITEⅡ。
這也就意味著或從明年起(修改後的CITES附錄將在下一年正式生效),所有的刺尾鬣蜥在中國大陸都將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級別進行管控,成為「持證者」才能買賣的「保育類」物種。
刺尾鬣蜥屬常見成員一覽:
中美洲刺尾鬣蜥Ctenosaura similis
墨西哥刺尾鬣蜥Ctenosaura pectinata
狼牙棒刺尾鬣蜥Ctenosaura quinquecarinata
克拉奇刺尾鬣蜥Ctenosaura clarki
馬可波羅刺尾鬣蜥Ctenosaura macrolopha
尤卡坦刺尾鬣蜥Ctenosaura defensor
坎貝切刺尾鬣蜥Ctenosaura alfredschmidti
與刺尾鬣蜥屬一同被納入CITEⅡ附錄的,還有俗稱蛤蚧的大壁虎(Gekko gecko)、松果尾守宮(Paroedura androyensis)與伊朗擬角蝰(Pseudocerastes urarachnoides)。
大壁虎由美國、歐盟與菲律賓提議,加入CITESⅡ附錄
同時,分布在中國與越南的洞穴瞼虎屬(Goniurosaurus)、聯盟島守宮(Gonatodes daudini)、琴頭蜥(Lyriocephalus scutatus)、斯裡蘭卡卷尾蜥(Cophotis ceylanica)、敦巴拉卷尾蜥(Cophotis dumbara)以及角吻蜥屬(Ceratophora)將被正式納入CITEⅠ附錄。
琴頭蜥由美國、歐盟與菲律賓提議,加入CITESⅡ附錄
分布在墨西哥地區的美洲鱷(Crocodylus acutus),保護級別將從CITESⅠ降為CITEⅡ。
分布在墨西哥境內的美洲鱷,由墨西哥提議,加入CITESⅡ附錄
關於爬行類動物的提案審議結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