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突破!中科院研發的納米新材料即將面世,航天領域也將受益

2020-12-04 無生解說科技

隨著時代的發展,工業時代到來,各種各樣的新興行業隨之出現,在工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對於工業材料這一方面的技術也在不斷精進著,在金屬材料之外,人們還在開採的石油中提煉塑料,而這些塑料在如今的生活中更是運用廣泛。

塑料便宜方便而且原材料多,基本上所有國家都有在使用,但是也會有很多問題,就是塑料對環境汙染等問題,數百上千年無法降解,所以在新型可降解材料這一方面是很多國家都在突破的一個目標,巨大突破!中科院研發的納米新材料即將面世,航天領域也將受益。

納米技術出現的時也不算很長,如今的很多產品也都運用了納米技術,而在今年的11月23日,中國的中科院以及中國科技大學等研發團隊,對新材料這一方面做出了極大的突破,研發出了仿生結構高性能新型碳纖維納米材料。

乍一看這個名字這麼長,其實就是一種能夠使得完後的塑料在生產出來之後在不久時間內降解,而且無毒無害,再者就是生產成本也會降低等等,這種技術一旦廣泛運用,那麼如今的塑料行業可能會引來大變革。

而這種仿生結構高性能新型碳纖維納米材料也能夠運用與航天領域,可以對一些材料進行二次加工,是的強度變得更高或者是更輕便,總之就是非常牛,而且還是中國首創的記錄,在未來不久之後能夠運用到航天領域。

新型的材料與資源一直都是人類在不斷追求研發的目標,而確實在如今快速發展的世界,資源與環境汙染問題很大,在新型材料方面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

對此,各位讀者們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長按點讚一鍵三連。

相關焦點

  • 新材料產業的發展趨勢及熱點領域
    其中,美國處於新材料產業發展全面領先的位置,日本在納米科技、電子信息材料,歐洲在複合結構材料、化工材料、納米材料,具有明顯優勢。中國在半導體照明、稀土永磁材料、人工晶體材料,韓國在顯示材料、存儲材料,俄羅斯在航空航天材料等方面具有比較優勢。
  • 我國在納米新材料的研究中又取得重大突破,傳統塑料將被取代?
    隨著工業產業模式的更新換代,傳統材料已經很難再滿足新興產品的設計需求和運用理念了。而隨著納米技術應用領域的不斷突破和普及,眾科學家們也是致力於不斷探索和研究本身對工業和製造業領域能帶來更多實際意義和更多的可能,而增加新型碳纖維結構材料的應用通常又能直接影響到這些產品的熱穩定性和機械性能。
  • 我國近期在納米新材料的研究中又取得重大突破,傳統塑料將被取代?
    隨著工業產業模式的更新換代,傳統材料已經很難再滿足新興產品的設計需求和運用理念了。而隨著納米技術應用領域的不斷突破和普及,眾科學家們也是致力於不斷探索和研究本身對工業和製造業領域能帶來更多實際意義和更多的可能,而增加新型碳纖維結構材料的應用通常又能直接影響到這些產品的熱穩定性和機械性能。
  • 探索納米儲能材料新領域
    可是在中益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引領下,這樣的感受不僅是裝上空調的房子「冬暖夏涼」,更能讓穿的衣服、駕駛的汽車、甚至在高大上的航天領域也能應用上這樣的材料。這麼神奇的產品的高科技產品的學名叫太陽能納米儲能調溫功能材料。
  • 中科院取得突破,新技術成國之利器!一旦普及,有望替代矽基晶片
    值得一提的是,中科院不僅要全面入局光刻機的製造領域,而且還兼顧了晶片設計和製造方面的技術攻關。得益於院內的濟濟人才,中科院在多年來掌握了不少晶片領域的核心技術。2020年,中科院又取得新突破,這次產出的新技術將成為國之利器。
  • 我國近期在納米新材料的研究中又取得重大突破,傳統塑料將被取代?
    而隨著納米技術應用領域的不斷突破和普及,眾科學家們也是致力於不斷探索和研究本身對工業和製造業領域能帶來更多實際意義和更多的可能,而增加新型碳纖維結構材料的應用通常又能直接影響到這些產品的熱穩定性和機械性能。而令人振奮的是,最近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教研團隊恰好就研發出這麼一款包含新型仿生結構的高性能材料,將給我們的生產生活帶來極大的豐富和便利。
  • 中科院研發出2納米晶片?大家還是太樂觀了
    前些天又看到了@池昭新一城市新模式在質疑中科院的2納米晶片,但是池某人和很多自媒體一樣,把最基本的概念都搞錯了,他的這篇文章引用的視頻截圖,更是斷章取義誤導讀者。
  • 5納米光刻機或將拋棄,石墨烯晶片迎來突破,性能是矽基晶片10倍
    國內是否能扛起5納米製造工藝的光刻機?近期,大家都知道科技界被中科院蘇州納米所的5nm雷射直寫光刻設備刷屏了。各類媒體解讀的也不在少數,有些媒體稱「荷蘭ASML EUV光刻機白菜價」、「中國彎半導體道超車」、「光刻機突破美國封鎖」,來讚美,說心裡話,大家聽到這些讚美詞的時候還是很開心,但是冷靜的思考後呢?
  • 探測物質材料納米尺寸缺陷的新技術,讓手機等領域受益
    用於製造太陽能電池、手機和照相機等設備的光學探測器的真實材料,可能具有許多不同類型的瑕疵和缺陷。然而,對於這類納米級缺陷,目前的技術很難對其進行定義和描述。此外,識別和研究材料中的「熱點」和「薄弱環節」也非常具有挑戰性——這些特徵會減緩或阻礙光誘導過程。
  • 重大突破!中科院傳來好消息,新材料性能大幅度提升
    雖說如今美國才是世界上排行在第一的老大,但實際上這只是論綜合排名,在某些領域中國的技術已經超出了美國太多,而美國最畏懼的也就是中國。中國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內飛速發展,儘管如今是個發展中國家,但其實力卻已經遠超了許多發達國家。最近中科院傳來了一個巨大的好消息,石墨烯材料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性能提高了1000倍。
  • 2018年我國納米材料市場規模,納米材料醫學領域應用前景廣闊
    受益於納米技術的不斷革新,生產工藝的逐漸完善,納米材料的生產成本不斷降低,新的應用領域不斷開拓的影響,全球納米材料市場規模持續擴大。隨著納米材料下遊需求的持續拉動,以及納米技術的不斷革新,其需求規模仍將保持快速增長趨勢。2017年我國納米行業市場規模快速增長達到了891.7億元,同比2016年的692.3億元增長了28.8%,2017年我國新材料行業產值規模26550億元,納米材料規模佔比達到了3.36%。
  • 航天製造材料取得新突破,中復神鷹助飛,中國縮短領域差距
    近日,航天軍工製造材料研製傳來一個好消息,我國目前碳纖維生產製造的龍頭企業中復神鷹碳公司宣布即日起正式推出M40級碳纖維產品,這一喜訊使國人精神一振。據悉,還在數年前的時候,西方幾個先進國家在該軍工材料的研發生產製造上就走在了中國前面,大大領先於我們。
  • 中科院研發出2nm晶片,萬事俱備,只缺2nm光刻機!
    中科院研發出2nm晶片,萬事俱備,只缺2nm光刻機!晶片行業一直都是我國的軟肋,尤其是在晶片的製造工藝上,這麼多年來我國也沒有取得多大的進展,原因是我國缺乏製造晶片的必要設備——光刻機。近段時間,中科院宣布了一條重磅消息,在科學家們的不斷努力下,我們終於在晶片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那就是一款2nm的超高精度晶片誕生了,據悉,這款晶片的全稱叫做垂直納米環珊電晶體,由矽-石墨烯-鍺基片這三種材料組成。
  • 碳納米管技術獲突破 全新應用領域將開啟
    (原標題:碳納米管技術獲突破 全新應用領域將開啟)
  • 中科院專家研發出新型納米結構材料 突破高溫下穩定性難題
    新華社合肥4月6日電(記者蔡敏)記者6日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了解到
  • 中科院傳出一好消息!關鍵材料又獲新突破,商用軍用兩不誤
    在今年一次中科院召開的發布會上,宣布了我國在石墨烯單晶技術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石墨烯這一個新興的材料在最近這幾年是科研工作中具有很高熱度的一個研究方向,而這一次中科院也是在這個高性能的材料上打破了以往技術上的限制。
  • 中科院納米科技成果在健康診療、動力鋰電池等領域實現核心技術創新
    中科院「納米先導專項」首席科學家、國家納米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王琛介紹成果 屈功澤攝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屈功澤):根據中國科學院13日公布的最新消息,中科院的納米科技成果已在動力鋰電池、綠色印刷、納米催化、健康診療與飲用水處理等產業領域形成了一系列納米核心技術創新
  • 「親水又親油」的新型海綿面世
    原標題:「親水又親油」的新型海綿面世   能讓海綿如吸水一般快速地吸油嗎?這恐怕是在眾多漏油事故中,人們首先想到的最快捷、最簡便的處理方法。記者日前從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利用納米纖維素和石墨烯的特性,通過浸塗法獲得了超親水超親油的新型海綿。
  • 德方納米:借力創業板 打造納米級鋰電池材料領跑者
    2008年,德方納米基於對新能源材料應用領域的前瞻性判斷,在國內首創先河,將納米化技術應用於製備鋰離子電池材料。憑藉國際領先的自主創新能力,德方納米持續優化工藝技術,研發並量產碳納米管導電液、納米磷酸鐵鋰等成本及性能優勢顯著的產品。
  • 促進產業升級的納米材料技術及應用取得突破
    納米材料與技術是新材料領域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在信息、生物、能源、環境等領域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對傳統材料產業技術升級有著重要意義。「十二五」期間,在863計劃新材料技術領域,支持了 「促進產業升級的納米材料技術及應用」主題項目。近日,863新材料技術領域辦公室在北京組織專家對該主題項目進行了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