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黑暗塔》系列,可能很多人還不熟悉,那小編在這裡就跟大家稍微科普一下,《黑暗塔》本是根據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小說是集通俗,科幻,魔幻,懸疑於一身的著名作家史蒂芬.金,花了30多年打造的長篇科幻小說。而《黑暗塔》在小說界,可以和《權力的遊戲》,《指環王》齊名。他有著魔幻與科幻交融的世界觀。是史蒂芬.金個人代表作品。
看完《黑暗塔》的感受就是改編太著急,把事件壓縮的效果就是給觀眾的信息不完整,故事沒有講清楚,觀影體驗有點差勁。
首先電影時間太短,小說系列的世界觀根本沒有常熟清楚,簡單的拯救世界,而且很多名詞我不懂,槍俠--感覺應該是個很牛逼的職業,到底是個什麼玩意,來自那裡,為什麼保護黑暗塔;閃靈--好像也是很牛逼的屬性,類似法師的精神力,到底是個啥,為什麼boss說電影裡那個主角男孩一個人能摧毀黑暗塔;黑衣人--特別牛逼的boss,讓人停止呼吸就停止呼吸,讓人幹嘛就幹嘛,為何一開始不殺掉槍俠,最後被秒;怪形--披著人皮的怪物,到底有多少這樣的類人種族;黑暗塔--也叫黑塔,守護世界,不知包括地球,為什麼那麼牛,能抵擋世界之外的黑暗;中世界--貌似電影裡不只有地球,中世界,還有什麼世界啊?
以此類推還有好多疑問,明明可以非常牛逼的ip,為什麼拍的那麼急,可以像哈利波特,指環王那樣多拍幾部,總的來說是這部小說世界觀極大,不是一部電影可以說清楚的,而且看完之後,很無語,精彩鏡頭全在預告裡......根本就和超蝙的感覺一個樣子,步子太大總會扯到蛋,就感覺和當年的墨水心,還有黃金羅盤一樣,都是小說改編,卻總想一口氣吃成胖子,想講的東西太多,電影時間太短,又要打boss,最後給觀眾的信息不完整,故事沒有講清楚,總的來說這就是拍成了一個好人拯救世界的俗套故事,而且還沒告訴觀眾原因在哪裡,觀影體驗差勁。
遙想指環王三部曲,用了多少篇幅來描繪世界;還有哈利波特,這種故事要告訴觀眾我的世界很牛逼,很神秘;用長的篇幅來帶領觀眾去探索,有吸引力,也可以把世界觀講清楚,這部電影導演好像急著去幹嘛,匆匆的做夢,匆匆的死人,匆匆的打boss,匆匆的電影結束了。
所以這部電影和《鬼吹燈》一樣,小說有著很大的ip,上映之前有著千萬人的期待,上映之後卻受著千萬人的吐槽,這或許就是小說與電影之間的差距吧,因為小說畢竟是可以自己想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