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學家嘗試為癌細胞染色 可迅速確定擴散方式和路徑

2020-11-26 中國日報網

通過液體活檢法,科學家能夠為癌細胞「染色」,使得這些遊走在血管中的特殊致命細胞在特殊光線照射下呈螢光色,從而幫助醫療人員追蹤癌細胞擴散的方向,快速制定診斷方案。

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3日報導,美國科學家日前發現了一種新的癌細胞體內定位技術——「液體活檢法」。通過這種方法,科學家能夠為癌細胞「染色」,使得這些遊走在血管中的特殊致命細胞在特殊光線照射下呈螢光色,從而幫助醫療人員追蹤癌細胞擴散的方向,快速制定診斷方案。

活檢是活體組織檢查的簡稱,是在治療前後用手術方法或穿刺、內窺鏡器械獲取人體組織的一種病理學檢查方法,其目的在於指導臨床診斷、制定治療計劃,並隨訪證實治療效果。據液體活檢方法研究報告作者彼得·庫恩教授介紹,液體活檢技術的核心在於使用含有特定抗體的染色劑來綁定循環腫瘤細胞(CTCs)中的蛋白質,從而起到定位、染色和顯色的效果。

庫恩教授指出:「也就是說,一旦這些染色劑進入血液循環系統,就會自動搜索各種癌細胞的位置並迅速綁定在癌細胞外,並根據癌細胞內蛋白質的不同,顯示出不同的螢光色。這樣,醫療人員就可以通過高清顯微鏡直接追蹤癌細胞擴散的方式和路徑,或針對顯微鏡拍攝下來的圖像做進一步臨床分析,並及時診斷病人的病情。同時,這項技術還能夠幫助我們了解癌細胞通過新陳代謝方式入侵人體其他部分的途徑。」

據悉,研究人員已使用液體活檢方式對68名癌症病人的血樣進行了檢測,均取得了理想的結果。這些病人中包含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胰腺癌患者。使用液體活檢技術後,其中50%至80%的病人每毫升血樣中都發現了5個以上的循環腫瘤細胞。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拉裡博士表示,將液體活檢這種自然科學研究中常用的檢測方法應用於臨床醫學中是一項偉大的創舉,對於癌症患者來說可謂是福音。

(來源:中國日報網 信蓮 編輯:周鳳梅)

相關焦點

  • 美專家試驗螢光染色技術 助力手術中識別癌細胞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新加坡《聯合早報》3月26日報導,美國研究人員正在試驗一種可在手術中幫助醫生有效識別癌細胞的螢光染料,使用這種新技術有可能會永遠地改變治療癌症的方法。據美媒報導,當45歲的斯科茲被診斷心臟附近有腫瘤時,醫生說要儘快手術。
  • 體育運動阻止了某些類型的癌細胞的擴散和生長
    體育運動似乎阻止了某些類型的癌細胞的擴散和生長,儘管科學家仍然不確定為什麼會這樣,但是動物實驗提供了可能的解釋。體育運動似乎阻止了某些類型的癌細胞的擴散和生長,儘管科學家仍然不確定為什麼會這樣,但是動物實驗提供了可能的解釋。經過激烈的身體運動,某些代謝物(如乳酸)水平升高,可能相當於給血液中重要的免疫細胞「餵食」。結果主要基於對小鼠的實驗,但對男性志願者的初步分析顯示,人體也存在類似的機制。
  • 擴散是癌細胞的「本能」擴散了,人還有救嗎?
    癌症細胞的分裂生長是呈幾何狀態的,這些不受控制且瘋狂增長的癌細胞,勢必需要大量的養分供給,對上皮組織而言,主要的血管都在基底膜,癌細胞如果想要得到營養就需要通過次級新生血管,因此,擴散就是惡性腫瘤生存的一種本質功能,也就是說擴散其實是癌症天生的能力。
  • 癌細胞是怎麼擴散的?癌症早期,如何控制癌細胞擴散?
    很多的癌症在早期的時候,若是早發現,還是有逆轉的希望,但若是發現遲了,癌細胞擴散全身,再想救治可就難了,所以一旦患癌,一定要注意控制好癌細胞的擴散,那它究竟是如何擴散的,該怎麼控制?一起來了解一下。癌細胞是怎麼擴散的?在患癌的早期,只是某一處的器官受損,此處會有腫瘤出現,位置比較固定,這種情況下,可以將它切除,對身體的影響會小一些,壽命不至於減太多。
  • Nature:測量單個細胞的染色質可接近性,從而揭示胚胎發育路徑
    2018年3月25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美國華盛頓大學和位於德國海德堡市的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研究人員證實細胞類型和發育階段能夠從數千個單細胞的染色質可接近性(chromatin accessibility, 也譯作染色質開放性)測量中推導出來。
  • 外媒:科學家找到癌細胞轉移擴散原因
    參考消息網1月18日報導外媒稱,紐約紀念斯隆-凱特林癌症中心科研人員在西班牙腫瘤學家霍安·馬斯奎的領導下,發現癌症的轉移能力取決於其能否獲得人體傷口自然癒合的能力,這或將為癌症治療開闢新的途徑。
  • 癌細胞轉移、擴散前有哪些症狀?醫生提醒:最常見的就是這4種
    另外,還有一些癌症到了晚期階段,可能完全治癒非常困難,但是可以通過抗腫瘤的方式,實現「帶瘤生存」。常見的例如乳腺癌,如果治療成功,甚至可以有五年到十五年的存活期。並且,目前對於癌症治療的手段也多種多樣,廣受關注的免疫治療、靶向藥和靶向治療等,甚至可以讓肺腺癌晚期患者有五年以上的生存期。
  • 超級癌細胞如何擴散
    ,癌細胞可以感知周圍環境進行移動、隱藏,並形成新腫瘤,而且,它們可以靈活「開關」這種感知能力。對周圍環境的敏感性是部分癌細胞更易擴散的關鍵原因。這項研究有助於解釋為什麼某些癌症更具攻擊性,甚至可能在未來幫助醫生們在「超級癌細胞」擴散之前進行靶向治療,從而為癌症患者創造更大的康復機會。研究人員結合進化生物學和人工智慧技術開發了一種新方法,可以更詳細地研究癌細胞的運動和形狀。這種計算機視覺分析新方法也可以用於其他場合,例如測量血凝塊的形成或跟蹤精子細胞的運動。
  • 科學家弄清MCM蛋白功能和目的 未來有望遏制癌細胞擴散
    最近幾十年中,科學家在抗癌方面取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進步。現有治療方法在不斷優化改進的同時,也不斷有新的治療方法問世,從而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現在,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人類細胞中特定蛋白質的功能和目的,可以為我們對抗快速擴散的癌症提供幫助。該研究發表在《自然》雜誌上,可能具有深遠的影響。
  • 生態級負氧離子可有效抑制癌細胞轉移和擴散,為癌症患者帶來福音
    生態級負氧離子真的可以抑制癌細胞轉移和擴散嗎?根據央視名人患癌高發總結的幾點發病因第一是壓力大:導致癌症的很大原因是氣、怒、急、壓力大等情緒問題;心情不好就容易內分泌失調,全身免疫力下降,給各種細菌病毒提供了可乘之機。其次缺乏運動,主持人平時坐姿長久,不容易新陳代謝,全身經絡不暢通,產生疾病。然後飲食上不注意,應酬多,飲食無規律,長久不利於健康。
  • 體育鍛鍊能夠阻止某些癌細胞的生長和擴散
    體育運動似乎阻止了某些類型的癌細胞的擴散和生長,儘管科學家仍然不確定為什麼會這樣,但是動物實驗提供了可能的解釋。經過激烈的身體運動,某些代謝物(如乳酸)水平升高,可能相當於給血液中重要的免疫細胞「餵食」。結果主要基於對小鼠的實驗,但對男性志願者的初步分析顯示,人體也存在類似的機制。
  • 癌細胞為什麼會擴散?是怎麼進行擴散的?腫瘤科醫生一次說明白
    其實癌症的可怕之處是它的癌細胞會擴散,侵略人們身體內部的其他器官。周而復始,身體也遭受不住癌細胞的侵略,所以這就是癌症的可怕之處。腫瘤是可以通過手術切除,但是不適合所有情況的腫瘤,而且在切除之後癌細胞也有可能再生,所以癌症一直是人類比較難攻克的題目。癌細胞為什麼會擴散?是怎麼進行擴散的?今天聽腫瘤科醫生來說一下。癌細胞為什麼會擴散?
  • 染色質基因分析可識別癌症起源 確定白血病類型
    原標題:染色質基因分析可識別癌症起源   白血病細胞   科技日報華盛頓7月11日電 (記者劉海英)美國傑克遜實驗室(JAX)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方法,通過對開放染色質進行全基因組分析,來確定導致既定類型白血病的細胞類型。
  • 科學家發現人體新器官「間質」 與癌細胞擴散有關!
    )期刊中,發表了一篇最新研究報告指出,人體內有一個一直被忽略的重要「器官」,且是所有器官中體積最大的一個,還是導致癌細胞會轉移至其他部位最重要的因素。在此前,由於科學家的顯微分析都涉及細胞脫水,因此少了液體支撐的腔室會變得扁平,在顯微鏡下呈現一些裂紋而被簡單假定為人工產物,所以從未被正確辨認,只以為是結締組織,但是紐約Mount Sinai Beth Israel 醫學中心的醫務人員Carr-Locke、PetrosBenias 2015年透過新型內視鏡檢查病人膽管時,意外發現一種與膽管已知解剖結構不匹配的腔體。
  • 【Nature】封面文章:博德研究所科學家創建第一代癌細胞轉移地圖——MetMap
    MetMap源於博德癌症計劃的科學家Xin Jin的研究,他和他的合作者給代表21種不同癌症的500種癌細胞系都貼上了獨特的DNA條形碼分子,使他們能夠識別和追蹤癌細胞。然後,研究人員將各種組合的細胞系注射到小鼠的循環系統中。Jin和他的團隊監測了細胞的擴散路徑,並在五周後從腦、肺、肝、腎和骨骼中收集了樣本,以確定哪些細胞系在哪個器官中駐留。
  • 染色質基因分析可識別癌症起源,確定白血病類型
    美國傑克遜實驗室(JAX)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方法,通過對開放染色質進行全基因組分析,來確定導致既定類型白血病的細胞類型。每種類型的細胞都有一個獨特的染色質結構,封閉染色質會緊緊纏繞在核小體周圍,相對不活躍;開放染色質與核小體的聯繫程度則相對鬆散,也更活躍。傑克遜實驗室的助理教授珍妮弗·特羅布裡奇博士通過分析腫瘤細胞中的開放染色質,改進了目前識別腫瘤細胞的起源細胞的方法。特羅布裡奇帶領實驗室同事構建了一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小鼠模型。
  • 「超級癌細胞」,是如何做到輕鬆擴散的?
    ,癌細胞可以感知周圍環境進行移動、隱藏,並形成新腫瘤,而且,它們可以靈活「開關」這種感知能力。對周圍環境的敏感性是部分癌細胞更易擴散的關鍵原因。這項研究有助於解釋為什麼某些癌症更具攻擊性,甚至可能在未來幫助醫生們在「超級癌細胞」擴散之前進行靶向治療,從而為癌症患者創造更大的康復機會。
  • 新發現:癌症擴散的主力,竟然不在染色體上
    癌基因擴散的主力,竟然不在染色體上?最近,美國科學家發現,從染色體上脫落後,癌基因才變得「兇猛」起來。儘管這一研究目前還不能用於癌症治療,但的確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思路。
  • 科學家利用納米孔測序同時獲取染色質可及性和甲基化信息
    近年來隨著DNA測序技術的蓬勃發展,蛋白質結合位點的高通量鑑定、染色質可及性及甲基化狀態分析等檢測技術不斷湧現,其中很多技術(如DNase-seq和ATAC-seq等)依賴於開放性染色質對轉座酶等的敏感性。
  • 腫瘤科普:活檢穿刺會引起癌細胞擴散嗎?
    活檢穿刺會引起癌細胞擴散嗎? 活檢穿刺,穿刺針刺破了癌組織腫塊,造成癌細胞溢出、脫落,不就引起腫瘤擴散了?對於這樣的疑問,相信很多腫瘤患者會有這樣的擔憂。擔心針吸穿刺會使癌細胞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而拒絕行穿刺活檢,或者行穿刺後因此擔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