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是如何知道幾百上千年古人對話的?答案令你不得不佩服

2021-01-14 授漁與授愚

歷史長河中,極少會有人,在自己的領域中,憑一己之力完成了震古爍今的拯救大戲。在極其有限的情況下,超越了天命的打壓與束縛,改變和定調了後面千年的歷史規則。這個人就是名垂千古的太史公——司馬遷。

一般意義上的歷史書,都是按照時間線來寫的,學校的課本也是如此,便理所當然地認為歷史書就該是編年體的。可是讀了《史記》才明白,哦,原來歷史書,也可以將一個個人物的故事像傳記一樣記載下來。再把這些人物的故事放在一起,這便編成了歷史。司馬遷真是天才式的史學家!

《史記》上至炎黃,下到漢武帝元年,三千多年的歷史,井井有條地記錄下來。司馬遷是如何做到的?在無任何文獻參考的情況下,司馬遷又是如何知道幾百年前甚至幾千年前的古人對話的呢?難道是司馬遷睡夢中穿越到幾百幾千年以前,拿個刻刀竹簡一筆一筆地記錄下古人們的生活和他們之間的對話嗎?

一下舉例來說明。在《史記五帝本紀》記載

堯曰:「嗟!四嶽:朕在位七十載,汝能庸命,踐朕位?」……「有矜在民間,曰虞舜。」堯曰:「然,朕聞之。其何如?」嶽曰:「盲者子。父頑,母嚚,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堯曰:「吾其試哉。」

堯帝感嘆在位七十年而找不到繼承者,眾臣推薦了民間的虞舜,堯說願意試一試。而堯是其兄長帝摯由於沒幹出政績而讓位的。

「堯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攝行天子之政,薦之於天。堯闢位凡二十八年而崩。」

堯在位七十年得到舜,又過二十年因年老而告退,讓舜代行天子政務,向上天推薦。堯讓出帝位二十八年後逝世。

那麼堯到底活了多少歲?由於堯的哥哥沒有幹出政績被迫讓位於堯,說明堯肯定已經成年,不然眾人肯定不會讓一個孩子來當首領。再加上堯在位70年,就是90歲左右的高齡,然而又過了二十年才告退,此時堯已經110歲,堯讓位28年後去世。可以算出堯死時近120歲。120歲他的兒子兒女們估計早死了,難道每個人都像他一樣這麼長壽嗎?因此這段傳說太不真實。

再看《史記孔子世家》

孔丘向老子辭行。老聃送至館舍之外,贈言道:「吾聞之,富貴者送人以財,仁義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貴,無財以送汝;願以數言相送。當今之世,聰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難而幾至於死,在於好譏人之非也;善辯而通達者,其所以招禍而屢至於身,在於好揚人之惡也。為人之子,勿以己為高;為人之臣,勿以己為上,望汝切記。」孔丘頓首道:「弟子一定謹記在心!」行至黃河之濱,見河水滔滔,濁浪翻滾,其勢如萬馬奔騰,其聲如虎吼雷鳴。孔丘佇立岸邊,不覺嘆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黃河之水奔騰不息,人之年華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處去,人生不知何處歸?」聞孔丘此語,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間,乃與天地一體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壯、老之變化,猶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則本性不亂;不任自然,奔忙於仁義之間,則本性羈絆。功名存於心,則焦慮之情生;利慾留於心,則煩惱之情增。」孔丘解釋道:「吾乃憂大道不行,仁義不施,戰亂不止,國亂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暫,不能有功於世、不能有為於民之感嘆矣。」老子道:「天地無人推而自行,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為之也,何勞人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無、所以榮、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順自然之理而趨,遵自然之道而行,國則自治,人則自正,何須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哉?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則違人之本性遠矣!猶如人擊鼓尋求逃跑之人,擊之愈響,則人逃跑得愈遠矣!」老子手指浩浩黃河,對孔丘說:「汝何不學水之大德歟?」孔丘曰:「水有何德?」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穀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也;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

孔子曾三次問禮於老聃,他們兩之間的對話充滿了無窮的智慧和深邃艱塞的道理,旁人就是記下了也無法領悟其中的精髓。那麼司馬遷又是如何知道他們兩之間的對話呢?然而我們用老子的《道德經》和孔子《論語》來對照的他們的話語,你會發現老子的中心思想全是《道德經》,而孔子的思想全是《論語》。所以不難推測出,司馬遷是根據《道德經》和《論語》來模擬兩人的談話。

然而這兩個大思想家的思想放在當時任何人都是極難理解透的,可是司馬遷卻做到了,這就是司馬遷真正的本事。

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

鄭國有個人告訴子路:東門有一個人,他的額頭像堯,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產,然而自腰以下還不到禹的三寸。憔悴頹廢的樣子好像一條喪家之犬。這段話很有意思,我在想這個鄭人到底是什麼樣一個神人能知道上古名人的事跡,關鍵還能知道堯、皋陶、子產、禹這些人的面部特徵和身材身高。感覺這個鄭人是見過這些名人一樣,不然怎麼能用些人的一些身材特性來描繪孔子呢?

古代傳說裡從來都不可能準確地描繪人的面部特徵和身材形象的。因此這個鄭人到底是誰只有一個答案,那就是司馬遷的化身。也只有司馬遷才知道這些人的情況,因為司馬遷就是專門來寫這些人的!

再看《史記》中記載趙高、李斯、胡亥矯詔逼死扶蘇、搶奪皇位的陰謀,以及呂不韋、趙姬、異人、嫪毐這些人之間的一些勾當之事,司馬遷又是怎麼知道的呢? 關於史記的原文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先說趙姬懷孕的事,趙姬原是巨商呂不韋府上的一名歌姬,後來嬴異人看上,呂不韋就把她送給了異人。說趙姬已經是懷胎兩月在身,那麼他懷孕的消失別人又是怎麼知道的呢?更別說百年後的司馬遷就更不知道了。而史記記載趙姬跟隨異人一年後生嬴政,如果嬴政不是異人的兒子那麼算下來趙姬懷胎大概14個月才生子了。顯然這和現代醫學相違背,因為正常懷胎十月生子,晚生會導致胎盤老化,羊水減少,死胎概率極大。因此醫學上不存在懷胎超過12月的!

所以秦始皇嬴政肯定不是呂不韋的兒子,後世也根本不用再拿這點破事大做文章,大拍電視劇!

再說沙丘之變,趙高勾結李斯矯詔逼死扶蘇幫著胡亥奪取皇位,趙高和李斯之間密謀的對話司馬遷又是怎麼知道的?

無論是這段告密被洩露出去了因此後人知道了,還是說這段秘密被帶進棺材裡,或者說壓根就沒有密謀一事,是這幾個人不謀而合各懷各的鬼胎造就了秦末之亂。而司馬遷卻能用自己的話語神還原當時的場景,並且各個細節和對話歷史相傳的人物性格特徵高度吻合,這就是司馬遷不一般之處。

司馬遷的《史記》其實更像一部「小說」,這篇「小說」裡各個人物都能結合歷史真實,將它演繹得天衣無縫,因此這部「小說」比任何歷史書籍還要精彩,也比任何歷史書籍都嚴謹,態度端正,豎立華夏民族的標杆。因此被魯迅說「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相關焦點

  • 故宮裡有一條大「蛇」,守護了故宮600餘年,不得不佩服祖先智慧
    在皇宮中,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東西,有一部分特殊的構造,直到現在還令專家驚嘆不已,傳說在故宮裡藏了一條巨大的蛇,他守護了故宮600多年,這條蛇到底是什麼呢?知道真相後,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這條巨蛇其實就是故宮的金水河。它的形狀彎彎曲曲,看起來就像一個巨大的蛇。
  • 古人近視了怎麼辦?沒有眼鏡還可以這樣做,看完不得不佩服
    有時候我們便會想,現代人近視了可以戴眼鏡,那古人呢?古人沒眼鏡,近視了怎麼辦?我們都知道,古人為了考取功名,讀書可是非常刻苦的。什麼囊螢映雪,鑿壁偷光等等,當然大部分都是點著油燈或者蠟燭。但這都改變不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他們晚上讀書的時候,光線條件都比較差,因此難免會造成視力下降,比如韓愈和歐陽修,就曾被這個問題困擾。
  • 俗語「百日水生魚,千年草生芽」,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
    魚在我們的生活中可謂是朝夕相對的,而古人對於魚同樣非常熱衷,千年前「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故事可是家喻戶曉,不幸的是姜太公封神的時候魚卻沒有沾上邊。言歸正傳,不僅如此,民間還因為魚的諧音而衍生了「年年有餘」的說法,逢年過節桌上是肯定不會少了魚的。
  • 古人是如何知道時間的?他們對月亮的精準判斷,超越人類科技
    幾百年間,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類已經能夠上天入地,甚至可以飛出地球在宇宙中自由翱翔與穿梭。 然而,隨著人類研究的不斷深入,科學家更希望知道,人類祖先的一些事情,想知道人類是怎麼來的,人類是如何一點點發展到現在的。
  • 移動寬帶用戶劇增,讓你不得不佩服移動的想法,100M寬帶0元享?
    相信很多人都認為是金錢,其實不然,答案是用戶,中國移動號稱擁有近9億的用戶,打個不恰當的比喻,用戶就像是「韭菜頭」,金錢就是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移動何愁沒有利潤,或許移動只是將用戶當成掙錢的工具,在很多方面都沒有考慮到用戶的感受,導致其名聲是三大運營商中最差的,不過移動坐擁近9億的用戶,底氣還是很足的,近日,移動又在寬帶業務方面告捷。
  • 為什麼古代每次出現異象,就意味著有偉人出現,來看司馬遷怎麼說
    ——趙翼《詩論》《三國志注 魏書二》中有記載「帝生時,有雲氣青色而圜如車蓋當其上,終日,望氣者以為至貴之證,非人臣之氣。」其表明君王誕生之日,天象異常,且呈現吉兆之象。而在《漢書·五行志》中,也有記載「成帝和平元年……三月己未,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央。」這則是記述了太陽黑子現象。古代記述天象的詩詞有許多,而古人對天象的研究也是如痴如醉。
  • 古人云:太歲頭上動土,大運壓三年,何謂太歲?看完佩服古人智慧
    古人云:太歲頭上動土,大運壓三年,何謂太歲?看完佩服古人智慧不知道各位小時候有沒有聽過這樣的一句話:「竟然敢在太歲頭上動土,你不要命了啊!」。沒錯,這句話通常是家長教訓不聽話的小孩子的時候會說的話。但是各位知道嗎?
  • 屈原:我最佩服和最感激的人
    我最怕的是活久見,你懂的。2我坐在江邊的時候,像老僧入定,若有若無的夕陽投射在我身上。我知道,看起來,我一定像尊鍍金的塑像。這種感覺,讓我覺得自己的死去是有價值的,是有一種儀式感的。我寧願令你們魂縈夢牽的,不是我屈原。而是一個面目模糊的古人,他是你們每個人的祖先,他身上有堅持,也有掙扎。是的,我身上寄託了太多太多。你們需要這樣一個理想的宿主。3記得我下水的時候,江水變得有些湍急。
  • 休眠技術能讓人沉睡千年?未來你願意嘗試嗎?千年老妖,了解一下
    休眠技術能讓人沉睡千年?未來你願意嘗試嗎?千年老妖,了解一下隨著現在人類的科技越來越發達,各種五花八門的高科技相繼問世,如果把現在的人類文明擱在幾百年前的古代,一定會被古人認為是外星文明,就拿現代化的通信技術和航天技術來說,一個能讓全世界人民隨時通話,一個可以探索浩瀚的外太空,這些曾經讓老輩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卻都變成了現實也正因近幾十年來科技越來越發達,於是就有一大批科學家們進入了新的科技裡程碑,致力於研究
  • 看完這個讓你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大家都知道周易,從小我們就被周易的各種神奇傳說,神秘色彩所洗腦,以至於大多數人認為周易就是用來算命的,這樣解釋雖然可笑,但是也體現了周易哲學的深奧,對於這門學問,我們還需要下功夫研究,無論是為人處世,還是積極影響時代,都有著重要意義。
  • 古墓發現女屍幾千年來不腐,在現場的人都瞪大眼睛,佩服古人的智慧
    自從千年女屍從墳墓裡回來的消息傳出後,它引起了許多人對考古學的特別關注。連雲港幾千年來未腐爛的女屍也引起了很多人的特別關注,這神奇的女屍幾千年後,居然沒有完全腐爛。自考古以來,就有許多人失去了他們的生命,其中一些人通過挖掘墳墓發了財,許多屍體在盜墓者手中被摧毀。關於挖墳墓有很多知識,而且經常會遇到一些奇怪的事情。
  • 想起被數學支配的恐懼,就佩服古人的智慧
    原標題:想起被數學支配的恐懼,就佩服古人的智慧 「五九卌五,四九卅六……」,日前在國家博物館開幕的秦簡文化展上,一片秦代的「九九表」木牘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古代的數學研究竟然如此超前。事實上,中國數學研究源遠流長,如今的十進位制計數法、勾股定理、圓周率等數學知識,早在千百年前就被古人們記錄和研究。
  • 古人說:「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這個洞是不是時光隧道?
    古人說,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這個洞是不是時光隧道?首先、這句詩詞是有典故的,出自東晉穆帝永和年間(345-356年)作的《志林》原文大致如下:「信安山有石,王質入其室,見二童子對弈,看之。局未終,視其所執伐薪柯已爛朽,遂歸,鄉裡已非矣」。
  • 古人是這樣製冰、保存冰的,竟然還能利用化學做冰激凌!
    也不知道古人有沒有冷飲喝,夏天不喝點冰的玩意兒,還能有啥意思! 於是,化浪去搜了一下資料,答案竟然出乎了我的意料,古人不但可以製造冰,還能保存冰,甚至「冷飲」這玩意,在我國已有近3000年的歷史了,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 古人燒竹子聽聲取樂,如何讓爆竹的聲音更加響脆,古人有三個秘密
    可是您知道嗎?古人過年燃爆竹,並不是放鞭炮,而是燒真的竹子,小編講完了這句話,估計至少有70%的讀者,都會嗤之以鼻,古人的爆竹就是燒竹子,這個誰都知道,小編你就不能說點新鮮的東西嗎?小編是萬能的,新鮮的東西有很多,今天就給您小小的揭秘一下,古人如何將爆竹的聲音「燒」得更響脆,而且這三個秘密,絕對不是沒有經歷過的人所能知道的。
  • 媲美越王勾踐劍的「神劍」:一把變形後自動還原,一把千年不鏽
    在古代,古人對待寶劍的態度是非常認真的,寶劍的地位也是比較高的。好多歷史的進程就是一把把鋒利的寶劍推動下開展的。在古時候,只要是有點名氣的男人,都會配上一兩把寶劍,以展示自己是個勇武的人。說到古時候的寶劍,讓大家非常熟悉的肯定是越王的劍了,這把寶劍經過上千年的光陰,依然鋒利如初,讓人不得不佩服古時候先人們的智慧。
  • 古人5大逆天科技,王莽的遊標卡尺排不上,最後一件太驚人
    而下面的幾種東西,比起王莽的遊標卡尺還要厲害,不得不讚嘆古人的智慧。第一件:戰國時期的齒輪在洛陽的博物館,就可以看到這樣一件特殊的物品。它出土於戰國糧倉,距離我們現在已經有2000多年了。初步推算,應該是類似於現在槓桿的作用,用來吊糧食,可以大大減少人力。
  • 上千年歷史的青銅器皿被挖掘,考古學家在裡面發現神秘液態水
    地球誕生至今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其中地球經過了無數次的「大清洗」,無數的物種出現又消失,到我們這一代出現之前,地球早已經發生了多次的滄海桑田,那麼,我們又該如何去了解過去呢?這裡就需要考古工作者了。多年來,很多歷代古墓的發現,幫我們不斷地還原了各個時期的歷史,也為我們展示出了古人的生活方式,以及他們的各類發明,很多文物的出土,都不得不讓我們感嘆古人的智慧。特別是近年來,伴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考古方面的技術發展也越來越先進,不僅對文物的修護更有利,也幫助考古工作者們更好地去發現古墓,可以更好地去探測。
  • 他們的愛情延續了千年,龐貝古城發掘出一對情侶,相擁了上千年
    無論是中國的長城還是埃及的金字塔,都是在大自然面前用人力創造出的奇蹟,不得不讓現代人對古人的智慧充滿了敬仰和欽佩,龐貝古城面對滄桑歲月的巨變,依然保持著最初的神秘,沉睡了1500多年的龐貝古城,如今有一部分被開發成了旅遊景區,剩餘的部分則仍然被火山灰埋藏著。
  • 愛琴海出現海市蜃樓,千年前的古人在內走動,科學家至今無解
    愛琴海出現海市蜃樓,千年前的古人在內走動,科學家至今無解在這個世界上還存在著很多我們人類無法解答的現象和問題,也存在著一些奇妙的景觀,在看到時我們都會感到驚嘆,但是相對於形成過程我們不得而知,就像是海市蜃樓的出現,至今為止都有很多的疑問,愛琴海出現海市蜃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