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驚蟄過,蛇出沒。」
小心!肇慶這段時間有些地方蛇出沒!
鼎湖山遇兩蛇
7月14日下午17時許,陸先生獨自到鼎湖山遊玩,在蝴蝶谷到慶雲寺的路上,看到一條一斤多重、紅黑斑紋的蛇。
陸先生自小在農村長大,而且有過成功捕捉眼鏡蛇的經驗。當下,他決定要把這條蛇捉到手。於是,他追著這條蛇上山。不過,這條花色蛇的身影很快在草叢中消失了。
被咬傷後,割腕放血
當陸先生想下山時又發現了另一條一米多長黑蛇的身影,他找來一根木棍,想用木棍壓住蛇頭。不過,不巧的是,他找到的是一根朽木,沒能壓住黑蛇的頭,他的左手腕反被黑蛇咬了一口。
「當時感覺像被螞蟻咬了一口,也不是很痛。」陸先生略懂一些被蛇咬後的急救知識,就馬上用隨身攜帶的水果刀切開左手手腕,想把毒血放出來,然後馬上下山找水衝洗。
然而,僅往山下走了十幾分鐘,由於左手腕流血太多,再加上蛇毒發作,陸先生漸漸感到頭暈並體力不支,最後倒在地上不省人事。他在山上足足昏迷了一晚,直至7月15日清晨5時許,他才甦醒,然後繼續下山。
幸運的是,不久他被好心人發現,被緊急送往肇慶市第三人民醫院蛇傷科進行搶救。
(網絡配圖)
據醫生分析,此次咬傷陸先生的黑蛇是神經毒蛇。被該類蛇咬中的傷口並不會紅腫,但會抑制傷者呼吸,導致出現休克的情況。
醫生提醒:
像陸先生那樣,還未衝洗傷口就先用刀切開傷口這種方法不可取,還有可能弄巧成拙。當不慎被蛇咬傷後,應立即用大量清水衝洗傷口,再擠壓毒血出來。
這些地方曾經也有蛇出沒!
每年肇慶也有多次關於蛇的新聞報導,西江君觀察了一下,蛇出沒的地點大多集中在這些地方!
先來看一個報導↓↓膽小怕蛇者慎點!
1
北嶺山公園
今年4月份,有網友稱近日在肇慶北嶺山公園過道看到一條蛇捕食一隻蛙,而地點離行人的通道幾乎是零距離。
(蛇咬住了一隻蛙)
有網友認出了這條蛇的品種,叫紅脖頸槽蛇。據悉,這種蛇在國內已經造成多起嚴重傷害甚至致死的案例。
2
田邊草叢
也是4月份的時候,肇慶懷集坳仔鎮一名12歲的梁姓男孩在家中附近的田邊玩耍時,被一條掩藏在草叢中的銀環蛇咬傷。男孩被咬的次日凌晨送到醫院,在送院過程中,已經出現大小便失禁、心律加快、煩躁不安、滿頭大汗等病症。
(網絡配圖)
市三院蛇傷科醫師何志球形容此次搶救格外「兇險」。萬幸的是,在醫護人員的緊急搶救下,男孩病情得到控制。
3
東門廣場
上年夏天,有網友帶著自己孩子去東門廣場湖邊遊玩時,見到草叢裡中有野爬動,剛開始認為是老鼠,認真觀察才發現是一條蛇。
4
砍下的蛇頭也咬人
市民鍾老漢在北嶺山抓到一條1米多長的眼鏡蛇,他聽說眼鏡蛇的血可以治風溼,就把蛇拿回家宰了,把它的頭和內臟放在編織袋裡。然而年幼無知的3歲孫子,趁大人不注意,打開編織袋後用手玩弄被砍掉的眼鏡蛇頭。
被砍掉半個多小時的眼鏡蛇頭又滿血復活了,還緊緊咬住孩童的右拇指。幸好最終就回一命!
肇慶市蛇傷救治基地副主任鍾健榮稱,蛇斷頭後,各器官在一定時間內還能單獨維持原有功能,斬下的蛇頭經觸碰還可以條件反射地張口或吐舌。
5
家裡
2013年10月2日,城區市民廖某在家客廳裡看電視,突然看到一條黑乎乎的東西爬到腳底下,仔細一看,原來是一條一米多長的蛇,嚇得站起來想避開,慌忙中可能踩了毒蛇一腳,結果被它咬傷了右腿。
(網絡配圖)
廖某是被一條劇毒的銀環蛇咬傷,幸好他被及時送到醫院救治,不然就危險了。
6
果園
2014年9月6日,德慶一50多歲農民在果園勞作時驚動了倦伏一角的眼鏡王蛇,為了日後勞作安全,他決定冒險捉蛇。
正當他想用鐮刀控制已經直起半個身段的眼鏡王蛇時,卻因躲避不及,右手臂被反咬一口。眼睛王蛇毒性強,經搶救才保住了性命。
遇到蛇怎麼辦?
市民如果遇到蛇,一定不要慌張,也不要自行捕捉蛇。最好及時避開,避免被咬傷,並且立即撥打110報警。
溫馨提醒:
1.被蛇追逐時要呈「之」字形跑開;
2. 家中安裝紗窗可將蛇擋在門外;
3.蛇是國家保護動物,也是食物鏈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得隨意捕殺。
被蛇咬了怎麼辦?
一旦被毒蛇咬傷,首先應脫離環境,以免被再次咬傷,然後在原地呼叫他人幫助,減少走動。
被咬傷後,要立刻觀察清楚被蛇咬的傷口。毒蛇與無毒蛇最根本的區別是:毒蛇的牙痕為單排,無毒蛇的牙痕為雙排。若傷口較深,而且出現了腫脹麻木、甚至有些噁心頭暈的感覺,那肯定是被毒蛇咬了。
市民一旦被蛇咬了,要馬上送往醫院。如果是被毒蛇咬傷的,可用冰塊敷傷口,抑制蛇毒酶發揮作用,然後用布條扎在傷口上一關節。即便做了緊急處理,市民仍要儘快前往醫院治療。因為,被蛇咬傷後的4小時是黃金搶救時間。
綜合西江日報、肇慶都市報導、網絡
編輯:江韻賢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所發原創文章版權均屬肇慶西江網所有,任何未經允許轉載的一律屬於侵權。
責編:海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