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張星空照片都能證明光速不變,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正確的

2020-11-25 阿彬視頻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已經發表了100多年,現在它已經成為科學界公認的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之一。然而,許多人仍然對相對論的正確性提出質疑,其中人們質疑最多的是光速不變原理。本文利用光學像差分析證明了真空中光速是恆定的。

我們之所以要採用反證法,是因為目前的光速測量實驗是採用雙向光速來回測量法,這一點受到很多人的批評。同時,採用反證法,我們只考慮光速是否變化,而不考慮光速的具體大小,如何測量光速,交給他人去做好。如果光的速度變化的假設與我們觀察到的現象相反,那就證明了光速是恆定的。

圖1。光學像差的物理解釋

什麼是光學像差

當我們站在地球上仰望恆星時,由於地球的自轉和自轉以及地球在太陽所攜帶的銀河系中的運動,會產生光學像差現象。地球自轉引起的光程差較大,最多可達20.5角秒;地球自轉引起的光程差比每年約十分之幾秒的光程差小兩個數量級;太陽繞銀心自轉引起的光程差約為13角秒,但方向不變;太陽系繞銀河系自轉引起的光程差約為100多角秒,但周期很長。

本文通過地球自轉引起的光學像差現象,證明了真空中光速是恆定的。

圖2。深空攝影

天空的照片顯示所有的星星都以同樣的速度發光

無論是天文學家設立的天文望遠鏡,還是哈勃太空望遠鏡,在拍攝的照片中,所有的恆星都是一個個小點,它們的相對位置保持不變,這說明,首先,所有的恆星發出的光速都是一樣的。其次,來自同一顆恆星的所有光線都有相同的速度。

首先,讓我們看看第一個問題:所有的恆星都發射相同的光速。

假設在離地球10光年遠的地方有兩顆恆星a和B,它們的角視距為10',它們分別以不同的速度發出兩種光,分別是V和V',以及VV'。因為我們看到的恆星不是被摧毀的,而是很快被照亮的,我們可以看到光線是連續的,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望遠鏡中的速度是V和V』,同時也是光。

假設a星在0的時候以V的速度發光,B星在T的時候以V'的速度發光,a星在0的時候是a,B星在T的時候是B。這兩顆恆星的光同時進入我們的望遠鏡。

V'T2=L/V'的傳播時間

T2=T1+t=L/c+t=315360000+14635=315374635

V』=L/T2=0.999954v(假設光速V為300000 km/s)

換句話說,恆星在天空中的相對位置將發生變化。這與我們在望遠鏡中觀察到的事實不一致。我們從未用望遠鏡觀測到地球自轉引起的恆星位置變化。

因此,我們假設「真空中的光速可變」命題是錯誤的,因此「真空中的光速恆定」這一積極命題是正確的。

圖3。深空攝影

讓我們看看第二個問題:同一顆恆星發出的光速相同

證明過程與前一個類似,因此我們在此不詳細證明。如果同一顆恆星發出的光速不同,由於地球公轉的影響,我們可以看到一條線段而不是一個亮點。這與我們觀察到的相反,所以積極的觀點是,同一顆恆星發出的光速是相同的。

如果我們使用地球自轉數據,我們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得到同樣的結果。

光速恆定的其他觀測證據

其次,1887年,美國物理學家艾伯特·阿布拉漢·麥可遜和愛德華·莫利用麥可遜幹涉儀做了一個著名的實驗,即麥可遜-莫利實驗。實驗結果表明,在不同的慣性參考系和不同的方向上,光速是恆定的。

圖4。麥可遜幹涉儀的結構與光路

結束語

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專業天文學家還是業餘天文學家,無論是地面天文還是太空望遠鏡拍攝的每一張天空照片,都可以證明:同一顆恆星發出的光線不同,而來自所有恆星的光,其速度是一樣的。

可以看出,愛因斯坦根據觀察到的現象,大膽地將光速常數提高到了原理上,從而解決了麥克斯韋方程中光速需要恆定的問題,也解決了有爭議的以太問題。多聰明的人啊。如果不需要添加物質,這就是愛因斯坦當年的基本思想。

夥計們,你們明白嗎?我將繼續為您提供高質量的科普文章,期待與您深入交流。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絕對正確的嗎?
    了解科學的人都知道,科學是可以證偽的,目前這個思想被大多數科學家所接受。這意味著,所有的科學理論,包括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都是相對真理,都是可證偽的,都需要發展。限於篇幅,本文只與您討論相對論是否是絕對正確的?
  •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絕對正確的嗎?
    愛因斯坦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波函數的塌縮過程與相對論之間存在矛盾,這就是薛丁格後來所說的量子糾纏。實驗證明量子糾纏真實存在,超距作用真實存在。可是相對論禁止超光速物質的運動和信息傳輸,可以說,相對論也禁止了超距作用。但相對論是絕對正確的嗎?它已經完全被實驗證實了嗎?
  • 星空作證,真空中光速不變,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誠不我欺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已經發表了100多年了,現在已經是科學界公認的現代物理學兩大支柱之一,然而仍然有很多人質疑相對論的正確性,其中反相人士質疑最多的就是光速不變原理。本文,老郭利用光行差分析以反證法來證明真空中光速不變。之所以要用反證法,是因為目前測量光速的實驗都是用光線往返雙程的測量方法,這種方法為很多人所詬病。
  • 100年前的日食照片證實: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正確的
    近100年前拍攝的一張標誌性日食照片首次證實了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1919年5月29日,阿瑟·愛丁頓拍攝了這張標誌性的日食照片。1916年發表的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仍然是20世紀科學的一項偉大成就。這位德國物理學家的理論解釋了我們所認為的重力實際上來自於時空的曲率。
  • 中國科學家證明愛因斯坦光速不變假設不成立
    論光速不變的相對性這篇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論文以強大的科學邏輯證明了愛因斯坦的光速不變假設只是來源於狹隘的洛倫茲變換的一種狹隘推論的定義,雖然愛因斯坦反過來用這定義假性地推導出了洛倫茲變換而建立了狹義相對論,但在狹義相對論的邏輯框架內,實際上還存在著廣義的時間空間參數變換,即完全時空變換,因而隱含著眾多與狹義相對推論相對矛盾的推理,即狹義相對論完整的推論是完全相互否定的。
  • 為什麼愛因斯坦會提出「光速不變原理」?
    而「光速不變原理」則是愛因斯坦的原創。其實,愛因斯坦創立相對論是有點復古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如果我們回想一下初高中學過的平面幾何證明,就會發現,相對論和這個平面幾何很類似。平面幾何也被我們稱為歐幾裡得幾何學。
  • 光速不變原理的產生背景
    光速不變原理是說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是恆定的,它不依賴於發光物體的運動速度。光速不會和任何速度發生疊加,包括當兩束光相對遠離的時候,其中一束光相對於另外一束的速度都是C,而不會像我們平常一樣,當兩個物體都以V的速度相對遠離的時候,它們相互之間遠離的速度是2V。
  • 愛因斯坦發現了光速不變原理?其實在他之前早已有人證明!
    在大家的印象中光速不變的原理是隨著愛因斯坦1905年狹義相對論發表時,同時提出的兩條基本假設狹義相對性原理:一切物理定律在所有慣性系中均有效光速不變原理: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是一個常數,與光源的運動狀態無關。
  • 事實再一次證明: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是對的!
    近日,偉大科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經受住了迄今為止最嚴峻的考驗。狹義相對論已經成功預言了牛頓經典物理學所沒有的一些新效應,已經成為現代物理理論的基礎之一!我們知道,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核心方程式是洛倫茲變換,而該理論的出發點是兩條基本假設:狹義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
  • 相對論中的「光速不變理論」和「時空彎曲理論」為什麼是矛盾的
    相對論是對的嗎?有人認為相對論中的「光速不變理論」和「時空彎曲理論」是矛盾的。我們暫且把它稱為「時空光速悖論」。下面是這個悖論的產生的原理。相對論是對的嗎相對論與牛頓理論的一個最大不同之處就是對空間的認識。
  • 科學百科47期丨簡單扼要地講,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怎麼一回事?​
    ▼第四十七個問題: 簡單扼要地講,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怎麼一回事?牛頓在十七世紀八十年代首次總結出了物體的運動定律。根據這些定律,不同的運動可以按照簡單的算術法則相加起來。假設有一列火車以每小時二十公裡的速度從你身邊駛過,而車上又有個孩子以每小時二十公裡的速度向列車行進方向拋擲一隻小球。在和列車一起前進的這個孩子看來,小球的速度是每小時二十公裡。而在你看來,火車的運動要和小球的運動加在一起,結果,小球就以每小時四十公裡的速度運動了。所以,你能夠看出,不能單單就小球來確定它的速度。速度是相對於某個特定觀察者而言的。
  • 光速不變理論是如何被推導出來的?愛因斯坦說的都是對的嗎
    光速,可以說是人類目前最想達到的一種速度了,按照理論來說,如果人類的飛行速度可以達到光速,那麼我們就可以去往宇宙中任何一個我們想去的地方,屆時人類的科學技術水平和文明層次,都將邁入一個嶄新的臺階。而在科學界,有一個著名的理論,叫做「光速不變」理論,這個理論是由愛因斯坦所提出的,那麼,他究竟是如何推導出來這個理論的呢?先讓我們看一下「光速不變」理論的概念,簡單來說,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創立出來的,即沒有物體可以超越光速存在。
  • 哲學與科學的對決——破解「光速不變」
    光速不變是愛因斯坦的一種假設,是一種理論之所以成立的邏輯基點;否則,像當代的主流的哲學理論一樣,認定一切都是相對的、多元的、運動的、變化的,必然使理論陷入沒有任何確定性的「惡無限」,成為徹底的荒誕。從終極的必然性層面看,光及光速都是物質現象,沒有絕對的確定性,這個「光速不變」的原理是錯誤的,麥可遜—莫雷實驗,只是一種物質現象實驗,不足以證明「光速不變」就是絕對正確的。
  • 什麼是光速不變?什麼是鍾慢尺縮?愛因斯坦為什麼要提出相對論?
    那就是,光速不變不是相對論規定的和假定的,也不是從相對論公式裡推導出來的,而是測量出來的。當我們測量光速,不論用什麼方法,怎樣測量,得到的結果都是一樣的。所以光速不變是實驗結果,至今也沒有發現光速會變和相對運動下光速會變的測量結果。光速不變這一事實,無法用牛頓力學和電動力學(麥克斯韋電磁學)來解釋,因為根據牛頓力學和電動力學推導出來的速度都是相對的,都是可變的。
  • 光速不變,一直理解不了,怎麼解釋?
    光速不變的結論是聯立求解麥克斯韋方程組得到的,得出c=1/√εμ,其中ε和μ分別是真空介電常數和磁導率,都是常數。並以此來證明光速不變原理的錯誤。但1887年的邁克耳遜――莫雷幹涉實驗卻證明了空間中沒有「以太」,可是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的大多數科學家們並不願接受這個結果。只有少數科學家承認了這個結果,但也只是由絕對空間觀轉變為相對空間觀,仍然認為相對性原理並不適用於電動力學,因為光速不變原理不符合速度相加定理。說到底還是沒法證明光速不變。
  • 你對光速不變原理有疑問嗎?
    你怎麼理解光速不變原理以前,我認為光速不變原理只是愛因斯坦先生做的一個假設,他的狹義相對論是建立在光速不變原理之上。光速不變原理是真空中的光速對任何觀察者來說都是相同的,不隨光源或觀察者的相對運動而改變,大約是每秒30萬公裡。比如我在行駛火車上車頭方向走,我此時的速度是火車的速度加上我走的速度,再比如我在火車上拿著手電筒向前照,那麼在我們的印象中此時手電筒的光速度不就是光速加上火車的速度嗎?光速不變原理還成立嗎?
  • 光速不變原理是怎麼被發現的?
    光速不變原理實際上是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基礎,相對論是建立在兩條基本假設至上的科學理論,這兩條基本假設,其中之一是光速不變原理,另外一個就是相對性原理。相對性原理實際上就是我們初高中所學的參考系的一些相關知識,在這裡就不贅述了。
  • 光速的本質是什麼,光速為什麼不變?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就是基於光速不變原理發現的,不要認為光速不變原理是定律,事實上它只是愛因斯坦通過研究麥克斯韋方程組後的一個假設,你也可以認為是一個公理,有了這個假設,才有了愛因斯坦之後的狹義相對論的誕生!有人可能會說,既然是假設,就不一定是正確的,但事實上任何科學理論都是一種假設,然後再把這種假設進行全方位的驗證,同時這行假設能夠輕而易舉地詮釋相關宇宙奧秘。
  • 洛倫茲收縮與光速不變
    一個以速度v與光同向奔跑的觀測者測得的光速是多少呢?從常識和迭加原理看,都應該是(c-v)。愛因斯坦的光速不變原理卻告訴我們,這3個觀測者測得的光速都是同一個值c。這顯然不符合速度迭加原理(即平行四邊形法則),也似乎與一般人的常識和生活經驗完全不符。這一原理太難以讓人接受了。 愛因斯坦怎麼會想到這樣一條原理呢?
  • 愛因斯坦相對論是錯的,光並不是宇宙中最快的物質
    當問一個人問你什麼物質的速度是最快時,我想大家肯定會說是光速!但現在告訴你光不是最快的物質了,你會相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