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0 0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今日封面】
圖為白鶴、天鵝等候鳥在鄱陽湖畔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的溼地中棲息覓食。入冬以來,白鶴、天鵝等大批候鳥陸續飛抵江西鄱陽湖溼地地區休養生息。(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
消息站
「奮鬥者」號正在開展下潛作業。圖源:科技部
●記者19日從科技部獲悉,「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順利完成萬米深潛試驗。研發團隊歷經五年艱苦攻關,順利完成了潛水器的設計、總裝建造、陸上聯調、水池試驗和海試驗收,核心部件國產化率超過96.5%,具備了全海深進入、探測和作業能力,正式轉入試驗性應用階段。(來源:科技日報)
圖源:環球時報
●11月19日上午,中國第二代航天遠洋測量船「遠望3號」緩緩駛離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遠赴大洋執行多次衛星海上測控任務,並將為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提供關鍵測控支持。(來源:中國新聞網)
純科技
圖源:《腫痛學前沿》在線版
●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獲悉,該院強磁場中心林文楚團隊通過研究證明,DNA 損傷感應器蛋白PARP抑制劑和表觀遺傳抑制劑聯用可以產生「合成致死」效應治療小細胞肺癌。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國際期刊《腫痛學前沿》上。(來源:科技日報)
圖源:《植物雜誌》在線版
●據中國農科院最新消息,該院棉花研究所棉花資源創新利用創新團隊,在陸地棉雜種優勢全基因組關聯分析研究中,鑑定到大量與配合力關聯的分子標記,對指導棉花雜交育種具有重要意義。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植物雜誌(The Plant Journal)》。(來源:科技日報)
新發現
圖源:李發良 攝
●記者19日從雲南省德宏州林業和草原局獲悉,一種分布於德宏芒市海拔1800米至2000米區域的珍稀蘭科舌喙蘭屬植物——美葉舌喙蘭身份日前得到確認。此前,科考人員在多年野外調查中均未發現美葉舌喙蘭的蹤跡。(來源:科技日報)
福建中新世南酸棗果實化石宏觀形態(1-3)及微細結構特徵(4-6)。圖源: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網站
●記者19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中、美古生物學者最近在福建漳浦發現一種1500萬年前的南酸棗化石。就像人們熟知的木乃伊,這些乾枯、脫水的化石將遠古南酸棗的形態結構立體保存了下來。(來源:新華網)
看天下
資料圖。圖源:視覺中國
●據美國《國會山日報》網站近日報導,美國眾議院周二通過了一項獲得兩黨支持的立法,撥款7.5億美元用於發展美國的第五代網絡(5G)網絡技術,以應對來自外國製造設備的「潛在威脅」。(來源:科技日報)
東京民眾在商店購買口罩。圖源: 中新社記者 呂少威 攝
●據日本《東方新報》報導,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11月19日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04年至2007年被診斷罹患癌症的日本患者中,10年後的平均生存率為58.3%,與前一次統計的2003年至2006年確診患者相比增加1.1個百分點。(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奮鬥者」號完成萬米深潛試驗;雲南首次發現美葉舌喙蘭丨科技早新聞》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