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第七版診療方案:病例確診增加血清學檢測

2020-12-05 人民網北京頻道

原標題:病例確診增加血清學檢測

  本報訊(記者 劉歡)昨天,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相關負責人公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強調病原學檢測中檢測下呼吸道標本更加準確。新版方案中明確,確診病例增加血清學檢測,出院患者應繼續隔離14天。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米鋒介紹,這次修訂診療方案,增加了病理改變內容,對臨床表現、診斷標準、治療方法和出院標準等也進行了增補和調整,有利於根據不同人群的疾病特點,更加精準的開展診療和救治。

  新版診療方案中,增加「由於在糞便及尿中可分離到新型冠狀病毒,應注意糞便及尿對環境汙染造成氣溶膠或接觸傳播。」

  臨床表現方面,首次增加對孕產婦和兒童的臨床表現描述。例如,「孕產婦臨床過程與同齡患者接近。」「部分兒童及新生兒病例症狀可不典型,表現為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症狀或僅表現為精神弱、呼吸急促。」在治療措施中,增加「兒童重型、危重型病例可酌情考慮使用靜脈滴注丙種球蛋白。妊娠合併重型或危重型患者應積極終止妊娠,剖腹產為首選。」

  病原學檢測方面,方案刪除了「為提高核酸檢測陽性率,建議儘可能留取痰液,實施氣管插管患者採集下呼吸道分泌物」;增加了「採用RT-PCR或/和NGS方法」進行核酸檢測,同時強調「檢測下呼吸道標本(痰或氣道抽取物)更加準確。」

  診斷標準中,方案將臨床表現中的「淋巴細胞計數減少」修改為「淋巴細胞計數正常或減少」。確診病例在原有核酸檢測和測序基礎上增加「血清學檢測」作為依據,即「新型冠狀病毒特異性IgM抗體和IgG陽性」或「新型冠狀病毒特異性IgG抗體由陰性轉為陽性或恢復期較急性期4倍及以上升高」也可確診。

  新方案中,現有臨床分型仍分為「輕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其中重型按照「成人」和「兒童」分別定義。按照成人和兒童還分別增加「重型、危重型臨床預警指標」。

  新方案在患者出院後注意事項中規定:鑑於有少數出院患者出現核酸檢測復檢陽性的問題,為加強對出院患者的健康管理和隔離,出院患者「應繼續進行14天的隔離管理和健康狀況監測」,同時要求佩戴口罩,有條件的居住在通風良好的單人房間,減少與家人的近距離密切接觸,分餐飲食,做好手衛生,避免外出活動。

(責編:鮑聰穎、高星)

相關焦點

  • 新冠肺炎第七版診療方案新增哪些內容?權威解讀來了
    在傳播途徑中,第七版增加「由於在糞便及尿中可分離到新型冠狀病毒,應注意糞便及尿對環境汙染造成氣溶膠或接觸傳播。」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以下簡稱「第七版」)印發,相較第六版,有哪些不同?增加了哪些內容?國家衛健委今日發布權威解讀。
  • 新冠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新增血清學檢查 酶標儀一覽
    3月3日,國家衛健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相較於第六版,第七版在治療方案上有了更深入地修改和調整。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出現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隨著疫情的蔓延,我國其他地區及境外多個國家也相繼發現了此類病例。
  • 施毅教授:17處新冠肺炎診療方案更新要點解讀!
    國家衛生健康委制定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也再次從2月18日的試行第六版更新為今日 (3月3日) 的第七版。那麼,僅僅半月再次更新的方案還能新到哪裡?讓我們再來探個究竟。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第七版與第五、六版比較,在基本概念方面沒有更多的變動,主要集中在傳播途徑,兒童病例的臨床表現,病原學診斷,確診標準,疑似病例排除標準,特別是重型和危重型臨床預警指標、治療,以及隨訪觀察的細化上。  1.
  • 除了核酸檢測,為什麼還要增加血清抗體檢測?
    很多人聽說過核酸檢測,這是疫情防控、確診病例的有效手段,但是對於血清抗體檢測卻知之甚少。
  • 第七版診療方案:首次增加病理描述,抗體檢測被納入診斷標準
    3 月 4 日,國家衛健委辦公廳正式向各地衛健委下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更新幅度較大。免疫治療:新增對託珠單抗治療雙肺廣泛病變及重型患者治療的推薦;增加免疫球蛋白用於兒童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推薦。 14.出院標準基本沿用第 6 版。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診療方案中首次增加病理相關內容。
  • 解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
    2002年3月4日,時隔兩周,國家衛建委再次發布《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的通知》,在對前期醫療救治工作進行分析、研判、總結的基礎上,對診療方案進行修訂,形成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
  • 新冠患者復陽會怎樣?血清IgG、IgM檢測結果如何解讀
    取樣誤差:咽部標本檢測本身存在缺陷。「病毒最多的不是在咽部,是在肺部。取咽部標本檢測可能是陰性,過兩天下呼吸道一咳,(痰液)檢測是陽性。這也是有可能的。」 廣東的復陽患者中部分是肛拭子核酸檢測轉為陽性。隨著復陽病例增多,咽部標本檢測的缺陷受到注意。國家衛健委最新公布的第七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提出,病原學檢查中,檢測下呼吸道標本(痰或氣道抽取物)更加準確。
  • 武漢:我市報告1例境外輸入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2020年11月14日0-24時,我市報告1例境外輸入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11月13日乘坐印尼蘇拉維加亞航空公司SJ3124航班飛抵天河機場的乘客。新增1例境外輸入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情況:男性,29歲,河北籍,為赴印尼務工人員。經檢疫採樣,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轉至市金銀潭醫院隔離診療。新冠病毒血清學抗體檢測陽性,血常規示:淋巴細胞計數降低。
  • 來看看專家怎麼說,「咽拭子陽性」與新冠確診病例有何區別?
    咽拭子陽性者或是確診病例或是無症狀感染者 「咽拭子陽性者可能是無症狀感染者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武漢醫學會呼吸分會主任委員程真順指出,咽拭子陽性並不代表是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 第八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新冠肺炎發病5天內傳染性較強 接觸新冠...
    19日,國家衛健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印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八版)》。對傳染源和傳播途徑進一步完善,增加「在潛伏期即有傳染性,發病後5天內傳染性較強」、「接觸新冠病毒汙染物也可造成感染」。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發布
    人民網北京3月4日電(王國菁) 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在官網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國家衛健委表示,為進一步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診斷和醫療救治工作,我們組織專家在對前期醫療救治工作進行分析、研判、總結的基礎上,對診療方案進行修訂,形成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各有關醫療機構要在醫療救治工作中積極發揮中醫藥作用,加強中西醫結合,完善中西醫聯合會診制度,促進醫療救治取得良好效果。以下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全文。
  • 第六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大批中成藥被推薦,多省使用率達90%
    相比於此前的診療方案,這一次新修訂的版本增加了不少的治療藥物。 同時,《通知》還明確,在臨床治療期間確診病例可使用清肺排毒湯。 隨著社會各界的不斷努力,新冠肺炎疫情已初步得到有效控制。
  • 河南周口兩人感染新冠肺炎?收治醫院正式發聲
    本文轉自【大河報】;這兩天,一則關於周口市淮陽區居民賈某某、黃某某血清檢測為陽性的病例消息在部分微信群裡轉發。對此,淮陽區人民醫院發布消息稱,該二人兩次實時螢光RT-PCR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陰性,不符合新冠肺炎診斷標準。
  • 第八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新冠肺炎發病後5天內傳染性較強 接觸病毒...
    央廣網北京8月20日消息(記者孫冰潔)國家衛健委日前印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八版)》,對傳染源和傳播途徑進一步完善,增加「在潛伏期即有傳染性,發病後5天內傳染性較強」「接觸病毒汙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等內容。
  • 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第八版來了
    新冠病毒肺炎診療方案再次迎來修改,目前進入第八版。 來源|國家衛健委 新冠病毒肺炎診療方案再次迎來修改,目前進入第八版。
  • 湖北新冠肺炎確診數據井噴背後
    當湖北省衛健委公布2月12日的疫情數據時,一項數據的井噴引起了公眾關注: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4840例(含臨床診斷病例13332例)。而在前一日,這一數據還為1638例。  將臨床診斷病例納入確診病例面對核酸檢測的難題,此前就有一線醫生和專家呼籲將CT影像作為診斷新冠肺炎的方法。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醫學影像科副主任張笑春就是其中之一,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由於CT診斷方便快捷直觀,在武漢等疫情嚴重地區,應當採取這種「不放過一個」的非常規手段。王辰也曾透露,核酸對於真實病例的檢測率不過30%至50%。
  • 「咽拭子陽性」與新冠確診病例有何區別?專家詳解
    「咽拭子陽性」與新冠確診病例有何區別?咽拭子陽性與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有啥區別?目前對咽拭子陽性的人如何隔離?咽拭子陽性代表體內存在病毒「遭遇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後,咽拭子採集是目前我國主要針對病毒核酸的檢測方法。如果咽拭子陽性即代表核酸檢測陽性,說明這45人體內攜帶新冠病毒。」一位知名的免疫系統專家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 解讀:「咽拭子陽性」與新冠確診病例到底有啥區別?
    6月13日,北京召開的疫情防控第114場例行新聞發布會通報,針對北京新發地市場出現的新疫情,北京市、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6月12日對這個市場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發現40件環境陽性樣本;從業人員中有45人咽拭子陽性。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全文)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  為指導各地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下簡稱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常態化防控工作,全面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策略,根據新冠肺炎乙類傳染病甲類管理的要求,在第六版防控方案基礎上,制定本方案。
  • 新疆新增3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確診病例(附第四版防控方案)
    在網絡直報病種中選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並在「病例分類」中分別選擇「疑似病例」、「臨床診斷病例」(僅限湖北省)、「確診病例」、「陽性檢測」進行報告。疑似病例、臨床診斷病例(僅限湖北省)和確診病例的「臨床嚴重程度」分類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在網絡直報系統的分類中選擇「輕型」、「普通型」、「重型」或「危重型」進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