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吸附材料性能如何表徵?有哪些檢測手段?

2020-12-04 粉體技術網

環境吸附材料的物化性質與其吸附性能和機理有密切關係,因此需要對吸附材料進行性能表徵。吸附材料的物化性質包括顆粒大小、表面內部形貌特徵、表面電性、材料的比表面積和孔分布、表面官能團種類及密度、材料組成及晶型等。

1、吸附材料的形貌

吸附材料的形貌特徵可以通過掃描電子顯微鏡(SEM)、透射電子顯微鏡(TEM)和原子力顯微鏡(AFM)來直接觀測。SEM能夠顯示材料的二維表面形貌;AFM能夠觀測到材料的三維立體表面結構;而TEM可以觀測材料內部或表面的結構。

2、表面官能團種類和密度

吸附材料表面的官能團種類可以通過傅立葉紅外光譜(FTIR)、拉曼光譜、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等手段來判斷。材料表面如含有多種官能團,每種官能團的定量分析較難,但可以通過酸鹼滴定法測定酸性和鹼性基團的總密度;如果吸附材料含有單一基團,可以通過滴定法測得密度,如果是離子基團,可以通過離子交換法測定基團密度。

3、表面電荷及密度

吸附材料的電性是判斷靜電作用力是否參與吸附過程的直接依據。根據特定官能團的pK8可以從理論上計算出材料表面電性,但材料含有多種基團時難以判斷。常用酸鹼滴定或誇電位分析來判斷表面電性和電荷密度,電荷為零的溶液pH稱為等電點或零電點,是最為關注的數值。

酸鹼滴定法能夠測定吸附劑的零電點(point of zero charge,PZC),而電位分析儀能測得吸附材料的等電點(isoelectronic point,IEP)。多孔材料通常採用滴定法測定,而無孔的粉末材料採用電位分析儀測定。無孔材料的IEP接近PZC,而多孔材料的IEP要小於PZC。

4、比表面積及孔分布

比表面積是多孔吸附材料的重要參數,多採用較為成熟的BET吸附法測得,單位通常用m2/g表示。多孔吸附材料的孔大小和體積分布也非常重要,其決定吸附質是否能夠進入吸附材料內部以及影響吸附速率。在吸附大分子汙染物時,要綜合考慮多孔吸附材料的比表面積和孔大小分布的關係,保證汙染物能在材料內部擴散。測定吸附材料比表面積和孔分布的儀器主要是由美國麥克(Micromeritics)和康塔(Quantachrome)公司生產。

5、晶形

吸附材料是否含有晶體結構經常會影響吸附性能,常用X射線衍射儀(XRD)分析材料是否含有晶體和無定型結構。通過比較晶體標準圖譜,可以判定材料含有晶體的種類。在無機吸附材料的合成和吸附材料的改性處理中經常使用。

來源:鄧述波,餘剛.環境吸附材料及應用原理[M].科學出版社,2012.

相關焦點

  • 環境吸附材料性能如何表徵?有哪些檢測手段?
    2020年中國環境礦物材料創新發展大會暨第十四屆中國凹土高層論壇將於10月9-11日在江蘇盱眙舉辦,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粉體技術網」 環境吸附材料的物化性質與其吸附性能和機理有密切關係,因此需要對吸附材料進行性能表徵。吸附材料的物化性質包括顆粒大小、表面內部形貌特徵、表面電性、材料的比表面積和孔分布、表面官能團種類及密度、材料組成及晶型等。
  • 石墨烯的基本表徵手段與檢測方法大全
    對於一種原子尺度的納米材料,研究石墨烯時不可避免要涉及其表徵與分析,通過合適的測試手段我們可以得到關於石墨烯材料尺寸
  • 催化劑表徵常用到哪些手段?
    催化在化工、能源、環境、材料、生物、製藥、分析等領域被廣泛應用。催化研究涵蓋的領域更是包括了能源催化、環境催化、工業催化、電化學催化、化學合成催化、光催化、單原子催化等領域。90%以上的化學化工工程都是催化反應過程,因此,催化劑的表徵與評價研究與應用具有重大的意義。
  • 探究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主力(二):石墨類材料性能檢測
    上一篇主要介紹了負極材料的基礎知識,那當我們拿到一個負極材料的時候,要怎樣才能對其性能進行測試呢,有怎樣根據一些基本的物理性能來對負極材料進行選擇呢,本系列的第二篇將帶你了解石墨負極性能測試的基礎知識以及基本的判斷指標。
  • 強度君說:九層之臺 始於累土 材料力學的性能表徵
    在結構重量最輕的前提下,如何通過合理地選材和結構設計,充分發揮材料的力學特性,確保飛機結構在全壽命服役過程中不發生破壞,是飛機設計師不懈的追求。縱觀國際航空航天發展史,由於材料力學性能不滿足要求所造成的事故不勝枚舉。
  • 【表徵】物理吸附法or BET法? 淺析實驗方法的命名
    氣體吸附技術作為對固體材料的比表面積、孔徑分布、孔隙度、表面性質等參數的分析的必備手段,在物理、化學、材料、生物、環境等學科中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BET法作為一種多分子層吸附理論,常用來計算固體材料的比表面積。本文介紹了物理吸附法和BET法的相關理論及應用,力圖規範確定固體材料的比表面積、孔徑分布等孔參數的實驗方法的名稱為物理吸附法。
  • 【知識】最全材料表徵儀器匯總,值得收藏!
    ,並且各有優點,隨其應用範圍愈廣,現有的測試表徵手段越來越不能滿足要求,發展新的表徵方法、測試技術勢在必行。就目前的現狀,小編匯總了材料表徵和性能測試過程中用到的所有儀器設備供大家參考。1、表徵方式:裂解色譜儀效果: 得到聚合物材料的結構。
  • 分會場丨複合材料力學性能表徵和檢測技術
    該分會場主題為「複合材料力學性能表徵和檢測技術」,複合材料力學性能表徵和檢測技術貫穿於複合材料的研發、應用、結構設計和服役等過程,該分會場所涉及的試驗和檢測技術是複合材料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技術,多年來一直是相關領域研究人員踴躍交流學習的平臺。
  • 想摸透環境材料吸附機理,這4種手段必不可少
    2020年中國環境礦物材料創新發展大會暨第十四屆中國凹土高層論壇將於10月9-11日在江蘇盱眙舉辦,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粉體技術網」   由於環境吸附材料和吸附質種類繁多、性質各異,吸附特性和機理都有所不同。吸附特性是外在表現,吸附機理是內在的控制因子,是掌握吸附的關鍵。吸附劑和吸附質的基團決定了吸附機理。
  • CaCl2基吸附儲熱材料製備及性能研究
    HS系列試驗箱、高、低溫試驗箱能模擬各種溫溼度環境,適用於檢測電子、汽車、橡膠、塑料膠、金屬等產品滿足GJB150A3/4各種惡劣環境下的可靠性及穩定性能等參數。將提供給您預測和改進產品的質量和可靠性的依據。
  • 江蘇大數據性能可靠性測試標準有哪些
    江蘇大數據性能可靠性測試標準有哪些      高低溫振動衝擊項目,高低溫檢測是獲得CNAS和CMA資質認可的第三方高低溫測試機構,實驗室配備高低溫試驗箱,可提供高低溫測試,並出具高低溫測試報告。接下來億博檢測中心為大家介紹高低溫測試方法。
  • 物理吸附檢測方法分類大全
    當氣體或蒸汽在固體表面被吸附時,固體稱為吸附劑,被吸附的氣體稱為吸附質。吸附於固體表面的氣體/蒸汽分子,不與固體產生化學反應,吸附熱小 ,吸附速度快,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逆的。物理吸附分析方法有單組氣體/蒸汽分吸附、多組分氣體/蒸汽選擇性競爭吸附、低壓段吸附、高壓氣體吸附等(詳細分類見下條)。
  • 如何檢測聚四氟乙烯材料性能?
    那麼,四氟製品有哪些具體性能特徵呢?是什麼讓四氟製品有這麼優異的性能特徵呢?我們又該如何檢測其性能呢?1、四氟製品的主要性能特徵(1)物理機械性能。四氟製品相對密度較大,簡直不吸水;具有優良的潤滑性,四氟製品的靜摩擦係數比動摩擦係數更小,且從超低溫到熔點,摩擦係數仍舊保持不變。(2)耐化學試劑性能。
  • 淺談納米材料的表徵與測試方法
    納米材料被譽為「21 世紀最重要的戰略性高技術材料之一」。隨著應用領域的擴大和增強,近年來,納米材料的毒性與安全性也受到廣泛關注。表徵與測試技術是科學鑑別納米材料、認識其多樣化結構、評價其特殊性能及優異物理化學性質、評估其毒性與安全性的根本途徑,也是納米材料產業健康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技術手段。
  • 石墨烯的表徵方式你知道多少?
    二 圖譜類表徵方法2.1 拉曼光譜表徵(RAMAN)     Raman方法是基於光通過樣品時發生拉曼散射效應進行分析,能夠通過分析樣品拉曼光譜的頻率、強度、峰位和半峰寬等對石墨烯材料的層數、缺陷、晶體結構、聲子能帶等進行表徵,是石墨烯材料測試分析的重要手段。
  • 第三屆「納米材料表徵與檢測技術」線上會議日程公布
    自1981年掃描隧道顯微鏡微觀測試技術獲得突破之後,在世界範圍內掀起研究納米材料和納米技術的新高潮。近40年來,納米科學、納米技術及納米材料的研究蓬勃發展,納米材料在納米電子器件,醫學和健康,航天、航空和空間探索,環境、資源和能量,生物技術等眾多領域均彰顯出了廣闊的應用前景。
  • 在掃描電鏡下襯度較低的二維材料,如何準確表徵?
    而目前的二維材料除了用到SEM之外,拉曼光譜也是極其重要的表徵手段,而將兩者完全一體化的電鏡-拉曼系統在二維材料的表徵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質量、厚度又是如何?這還需要藉助其他手段進行綜合判斷。那麼石墨烯在新複合材料中的分布、狀態及本身質量就成為新材料性能能否提升及提升多少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石墨烯複合材料中,能夠準確的進行傳統電鏡形貌、元素的測試,及石墨烯的詳細表徵就成為了表徵環節的重中之重,而這是電鏡-拉曼聯用技術的最大優勢所在。
  • 塑料生物降解性能檢測方法有哪些?
    還有一些技術可以用來評估聚合物材料的生物降解性能,包括傅立葉紅外光譜(FTIR)、差示掃描量熱(DSC)、核磁共振(NMR)、X能譜(XPS)、X射線衍射(XRD)、接觸角分析、吸水率等。 斷裂伸長率對於聚合物的分子量變化十分敏感,當降解試樣分子量發生少量變化時,可用斷裂伸長率表徵塑料生物降解性能的情況。
  • 除了粒度,超細粉體還有哪些性能評價指標?
    1、粒度 粉體粒度和形態是其最主要的性能評價指標,常用的測試方法有篩分法、光學顯微鏡、電子顯微鏡、重力沉降、離心力沉降、雷射衍射等(超細粉體粒度檢測的7大方法)。
  • 新型表徵參數:根據密度和導熱係數關係評價材料的隔熱性能
    摘要:針對低密度隔熱材料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介紹了兩個新型表徵參數,分別在固定厚度和固定熱阻情況下,對低密度隔熱材料進行評價、選材和優化。同時,還推薦採用瞬態法測量隔熱材料的熱擴散係數,可以在準確表徵隔熱性能的同時,還能簡化測試設備及其造價。1.